重生之嫡子攻略_分節閱讀_99
但何昌覺得少爺天賦高,說不準以后整個林府都要仰仗大少爺有出息,所以打算賭上一把。 賭贏了,自己就算不如劉全福和龔春那般跟大少爺親近,但有著以后這幾年相處的情誼,他總算能成為大少爺心腹之人,將來自然不用再擔憂前程。 林彥弘原本以為,關于帶走誰的問題還會遇到波折,誰知道,父親林豐卻頂著來自林佟氏的壓力,幫他阻了曉福居和南苑送人過來。 林佟氏聽到這個“長子”的話,一時時間都忘記了責罵,只覺得稀奇。 “我是為弘哥兒著想,才又分了身邊一個丫鬟給他,要不然你還指望著琥珀那個小丫頭能撐得住什么事?” “母親是為了弘哥兒好,兒子當然明白,但弘哥兒此番去青桐求學,大部分時間都是要住在書院之中的,原本就不會在外面多待,頂多是五日一休才能出來,帶琥珀也就夠了?!?/br> “我們林家又不缺這一個、兩個丫鬟,人多些自然伺候得好些,有何不可?紫槐之前雖然不在我身邊伺候,但經過這一個多月的調_教,看上去是個機靈能干的,絕對比琥珀要強些?!?/br> 她好不容易趁著林彥弘到蜀陵郡的這段時間,又找了一個各方面都合適的丫頭,取了個“紫槐”的名字,打算故技重施,塞到東苑。 林佟氏當然知道林彥弘求學,到青桐里只能帶一個院,所以才更要讓紫槐跟著去——要不然紫槐什么時候才能好好“伺候”大少爺! “母親身邊的丫鬟,自然是好的,但正因為紫槐能干,就更不能讓母親割愛了,相信弘哥兒也更愿意紫槐留在祖母身邊伺候,以全他的孝心?!?/br> 林佟氏這才感覺到,林豐是真的一門心思在拒絕自己做出的安排。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這個一向恭順懦弱的嗣子竟然也有如此態度強硬的時候,不禁又驚又氣:“好好好,你現在翅膀硬了,連跟母親說話也能頂嘴了,你的好兒子最金貴,連我這個祖母身邊的丫鬟都伺候不起他!” “母親誤會了,孩兒不是這個意思?!绷重S聞言立刻道。 林佟氏見他低著頭,看上去還跟以前一般,但骨子里卻似乎有了變化,不禁冷笑道:“我是說不動你了,你讓弘哥兒自己過來說?!?/br> 等林彥弘聽說了父親為了自己,跟林佟氏起了爭執,不禁百感交集。 最近一段時間,因著總是回想到重生之前自己瀕死的時候,想起“上輩子”自己種種的憤懣和委屈,心緒十分地不穩。 所以他才決定盡早出發前往青桐,也好換個環境,調整好心態。 要不然,每每看到林穹德、林佟氏和林彥興,他就會有一瞬間壓不住怒意的感覺,怕是掩藏不住眼里的恨意。 但是,當他聽到林豐又為自己做了一次“傻事”——明知道自己對抗林佟氏沒有任何優勢和勝算還要去“找罵”、還要去忍受責備,林彥弘忽然就釋然了。 林彥弘根本不怕那個什么紫,他只怕這過去的一年,并不是真實,而只是他彌留之際做的一個“美夢”,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醒來。 這是他內心的不確定和不安穩,如果不是李景承日日夜夜陪在他身邊,如果不是林豐為他做這些看似無用功的努力,他很容易走入一個死胡同。 他想起這段時間,無論自己什么時候從噩夢中驚醒,總有李景承在身后環抱著他,幫他擦汗,給他無聲的陪伴和依靠; 他也想起自己這邊一有風吹草動,父親就立刻去找胡大夫,東苑的人包括小彥思在內都立刻緊張了起來,恨不得要以身相代。 ——所以這一輩子,終究是不一樣了…… 林彥弘走進曉福居,對林佟氏行了一禮:“祖母您叫我?” 林佟氏看了一眼滿臉憂慮的林豐,轉而對林彥弘道:“你這邊出去只有琥珀一個丫鬟,哪里伺候得好,你這個親爹倒是放心得很,但我這個做祖母的,卻萬不能這般沒心沒肺?!?/br> 林彥弘抬起頭,有條不紊地說:“若是照顧我一人,自然只需要琥珀就夠了,不過彥思要跟著孩兒去青桐,多一個人照顧,倒也沒什么?!?/br>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 第58章 紫槐 林佟氏聞言, 先是愣怔了一下,隨即明白了林彥弘的意思。 對于嗣子林豐和嫡長孫林彥弘的“請求”, 林佟氏向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所以她立刻開口道:“你是去書院求學的, 帶上彥思是個什么意思,他還這么小, 哪里經得起奔波,你這個做兄長的, 考慮事情太欠妥當?!?/br> 林彥弘當聽不到她的責備, 回話道:“張先生日前已經離開府里, 回鄉結廬,我與興弟又分赴青桐書院和府學, 想來張先生三年以后未必會再回來,如此,彥思的開蒙就得另請先生……與其專門請一位先生, 不如讓彥思跟孫兒去青桐, 書院周圍有供孩童開蒙的私塾, 與同齡人一起開蒙讀書, 對彥思也是有好處的?!?/br> 到私塾去讀書對林彥思有沒有好處, 林佟氏是無所謂的, 反正也不是她的親孫子。 但聽了林彥弘的話, 林佟氏倒是心中一動。 原本在家中教習的張先生, 原本是林雋的開蒙先生,因著府里有三個少爺,于是就一并教導了起來。 請先生在家中坐館的束脩并不少, 更何況為了林雋,林穹德請的是臨縣極有名氣的先生,不僅有束脩,還要供其衣食,開銷自然不少。 林雋離開林府去青桐書院之后,為了避免外人說自家厚此薄彼,林穹德就挽留張先生繼續在林府教導林彥弘和林彥興兄弟。 如今連他們兄弟倆也通過了童生試,進了府學和書院,自然就不再需要張先生繼續留在府里。 恰好這時候張先生的父親去世,他要回鄉守孝,所以就順理成章地結束了這場師徒之誼,算是功成身退。 在梁境,像林氏這樣的家族,子弟到五歲就要開蒙,林雋更是四歲就由林穹德親自帶著背起三百千,所以按照正常情況,彥思最多還有一年就要開蒙了。 但那個時候,府里就只剩下林彥思一個學童,再專門請先生來,就未免太過“奢侈”。 倒不是林府出不起這個銀錢,但要出在一個五房的侄孫身上,林佟氏想想就覺得不快。 就算開蒙的時候讓林豐這個伯伯代勞,但等林彥思長大了,也不可能繼續這么耗著,遲早是要找個先生的。 照林穹德好面子的性格,怕是還不能找個比張先生差太多的,免得外人說閑話。 這樣一來,可以想見,到時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若是能去私塾,自然比請先生在府中坐館要實惠些…… 雖然這樣想著,但林佟氏還是道:“你祖父還想著為彥思再找一位名師來呢?!?/br> “青桐書院周圍的私塾,請的都是當地德高望重但年歲已長的老先生,當地有些家族都會把子弟送去開蒙……孫兒聽父親說,當年若不是父親和叔叔年紀太小,祖父不放心讓他們去遠地,在那里開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br> 林佟氏經林彥弘這么一提醒,想想還真有這回事,隨后她又想到了一件事:“我記著,那邊有不少義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