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子攻略_分節閱讀_76
林佟氏聽到他提起施糧的事情,頓時心生警惕,于是馬上道:“做善事,修功德,可不能太功利,你現在好些了,都是佛祖保佑,可見施糧的事情應當繼續下去?!?/br> 她生怕林彥弘提出要停止施糧,所以索性先開口,免得他以自己好了為借口,不想再施糧。 然而,林彥弘并沒有像林佟氏想象的那樣說,而是點頭附和:“祖母說的是,這做善事,當然不能半途而廢,而應該持之以恒,多多益善?!?/br> 就在林佟氏松了口氣的時候,林彥弘又開口道:“不過,自己施糧,一來要多花人力,二來效果也達不到最好,那不如讓更專精的人來做?!?/br> 他看向林佟氏,面帶笑容地道:“上次踏青的時候,孫兒已經跟縉陽寺的住持商量過此事,決定將施糧的事情,交給縉陽寺來辦?!?/br> 第46章 丫鬟 從準備拿回生母留給他的產業那一刻起,林彥弘就在想, 如何能夠讓林佟氏和臻夫人接下來無計可施。 這些鋪子和莊子落在林佟氏和臻夫人手上有些年頭了, 那些掌柜、伙計,莊頭和農戶, 又有多少人知道林彥弘才是真正的主子。 就算他能拿在手里, 也不等于就拿回了自己的東西。 先把香粉鋪子和成衣鋪子賣掉, 讓石佐去莊子上,這只是第一步, 既是要得到置辦自己新產業的銀資,也是要讓臻夫人和林佟氏對上。 也許幾年后臻夫人會無懼她那位表姑母, 但現在,卻只能避其鋒芒。 而計劃的第二步,就是要解決這個“施糧祈?!钡膯栴}——相比于前一步,這一步更需走得謹慎一些。 畢竟長輩完全是為了他好,才想到這個辦法,所以無論如何, 這件事都要繼續下去。 只是怎么繼續,卻不能再由林佟氏一人說了算了! 由于林佟氏把持內院, 林彥弘自己要出門一趟并不容易,所以即便只是府中外出郊游,也不能錯過好的時機。 “上次踏青的時候, 孫兒已經跟縉陽寺的住持商量過此事,決定將施糧的事情,交給縉陽寺來辦?!?/br> 林彥弘邊說, 邊把手頭上的一個賬本遞給林佟氏過目:“如今兩個鋪子已經換了莊子和田地,糧鋪賣的是自家的出產,想來不會虧損到哪里去,今年的施糧救濟,是有保障了?!?/br> 林佟氏聞言,眼神頓時生出一片陰霾:“這么多年了,在城中施糧都是衛輝父子親自去辦的,怎么好端端的,忽然要交給縉陽寺的僧人……難道,你連你母親的人都不信任嗎?” 林彥弘見林佟氏不接自己手中的賬本,也不怎么在意,順手放在了旁邊的案幾上。 他微微笑了笑:“這倒是跟信不信任沒太大關系。只不過孫兒聽說,云陽富戶在城中施糧,總會有些明明有手有腳卻習慣好吃懶做的人,混在老弱病孺中假冒流民來領糧……” 說到這里,他意有所指地看向林佟氏:“我們雖是做善事,為家人積福,但也不能就這么兩眼摸黑地做事,任由那些jian猾之人欺瞞。所以孫兒才決定把施糧的事情交給縉陽寺的高僧,想來那些小人,應該不敢在佛祖面前?;?,畢竟做這等壞事的人,以后可是要下地獄的?!?/br> 他的語氣一如既往的冷靜平淡,但偏偏帶著一絲陰沉的意味,尤其是“地獄”兩個字念出來,讓人不禁毛骨悚然。 林佟氏只覺得有一口氣憋在自己胸口,不上不下的,差點把她憋死。 她不清楚林彥弘是真的查到了什么事情,還是單純被傳言所影響,才做出這樣的安排,但卻沒辦法出言反駁。 她總不能說,就是因為有這等“小人”,他們才好在施糧的時候做文章; 也不能說,縉陽寺的僧人辦不好這種布施的差事,所以還是得有他們自己人來辦。 還沒等她想到對策,林彥弘又開口道:“等到了縉陽寺要在周圍做法事布施的時候,就讓衛輝或者石佐把賬目報過去,主持說不用我們把糧食運到寺里,到時候自有他們的人來收糧?!?/br> 林佟氏聽出了他的意思,不禁皺眉道:“怎么只讓衛輝和石佐報賬目,你那個新莊子呢?” 衛輝父子原本管著兩個莊子,因著石佐也去了那邊,林彥弘為了表達對生母陪房的看重,也為了“公平”于是把衛輝兒子看管的莊子交給了石佐負責,只不過石佐不擅農事,所以暫時還由衛輝的兒子從旁協助。 而林齊氏的另一個陪房龔春,則辭了林府外院的差事,開始負責管理林彥弘新買的莊子和田地。他原本在蜀陵就做過這等差事,所以再cao舊業也算得心應手。 林佟氏知道這個龔春是個只忠于林彥弘的榆木疙瘩,比那個劉全福還難拉攏,所以并不打算“招攬”他為己所用,免得打草驚蛇。 至于石佐,都不用林佟氏多暗示什么,就已經開始跟府里的管事搭上話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主動靠過來。 所以即便知道衛輝和石佐之間的齟齬,林佟氏也打著兩不相幫的注意,等他們“兩敗俱傷”了,再都來求自己。 可現在林彥弘的話里明明表達的是,以后施糧依然還是舊莊子出糧食,完全沒新莊子什么事,這就讓林佟氏無法坐視不管了。 “都是你的產業,卻只讓舊莊子出糧出力,如此厚此薄彼,是不是會寒了老人的心?!?/br> 林彥弘蠻不在乎地道:“就是因為都是我的產業,又有什么新舊之分呢?所謂一事不勞二主,既然之前是那兩個莊子出的糧,也就不用再讓新莊子摻和進來,要不然光是籌糧、儲糧和記賬都要另外多費力氣,實在沒這個必要?!?/br> 他看了看案幾上的賬目:“孫兒已經讓人把大概需要跟縉陽寺交接的糧食數目列了出來,到時候無論是衛輝還是石佐,按照數目來籌備就好……當然,這也要看具體的收成,到時候可以酌情跟縉陽寺商量?!?/br> 一旦按照賬目來交,到時候就有縉陽寺的僧人把關,縱然衛輝和石佐有天大的本事,也難再從里面摳出花兒來。 原本施糧就是個吃力的活計,如果不是因為有利可圖,衛輝父子怎么可能“全情投入”,更何況是看不到兔子就不撒鷹的石佐。 如今施糧的就真的只是為了“積?!?,林佟氏哪里接受得了這個結果。 她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終于想出了一個理由:“這施糧積福的事情,原本就是自家人做更好,你全部交給僧人,豈不是偷懶?” 林彥弘聞言點點頭,附和道:“祖母說的是,那到時候還是讓衛輝親自去跟縉陽寺接洽吧,然后施糧的時候他也像過去一樣全程參與,這樣就能表達我們的誠心了?!?/br> ——反正無論是衛輝還是石佐得了這個“差事”,都能讓林彥弘高興,至于林佟氏愿意讓衛輝多忙一些,他又何樂不為呢~ 林彥弘滿臉笑意,語含期待:“也幸虧老天給這個緣分,如今三個莊子都挨在一處,自是方便了許多,孫兒去看的時候,只覺得像是一起的,連果園里種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您看這不是緣分是什么?” ——所以到了收獲時節,若舊莊子的出產和新莊子差太多了,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畢竟都在同一處山水,享著同一片天時~ 林佟氏估計也想到了這一點,原本就有些陰沉的臉,就更顯得青灰起來。 林彥弘好似完全沒有注意到祖母的臉色不太好,他繼續興高采烈地道: “龔春原本就是個老把式,只是有些年沒有做農事,不知道生疏沒有?若是今年莊子得了豐收,孫兒打算給龔春提提月例,也好褒獎褒獎他。龔春和衛輝、石佐都是從蜀陵來的,但據孫兒所知,他們月例可差了不止一丁半點……祖母您說的對,孫兒不能厚此薄彼,免得寒了老人的心?!?/br> ――――――――――――――――――――――――――――――――― 林彥弘從曉福居回到東苑不久,就聽說曉福居默默請了胡大夫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