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第七十四章 商飛,即華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從飛機成為大眾普遍的交通方式開始,美國波音、麥飛兩大飛機制造商就占領市場,幾乎壟斷了全球所有的民航飛機的制造市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歐洲四國聯合建立了空中客車公司,自行研發民航飛機,希望能與美國的飛機制造商平分秋色。除此以外,還有麥道、巴西航空等幾個規模頗小的飛機制造商,占據很少的市場份額。 華國在飛機制造上比西方慢了一大截,到這世紀初,才成立了商飛公司。 華國想制造屬于自己的飛機,這十幾年下來也頗有成效,但國內大部分航空公司依舊選用波音、麥飛、空客的飛機。一來是后者制造的飛機質量高、物美價廉,二來是商飛才成立短短十三年,在飛機制造水平上確實不如西方。 伏城和卓桓抵達商飛T1工廠時,工作人員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不像進麥飛工廠時那樣,到門口就得換一輛車進入。二人直接在商飛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開車進入工廠。 平坦遼闊的平原上,一棟棟大型廠房矗立在陽光之下,外表是涂抹著白色漆面的高墻,只在每棟廠房的頂角印著一個碩大的、藍綠相間的商飛LOGO。 先是去廠房參觀了一下具體的制造流程,接著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二人來到實驗室。 實驗室中,穿著白色實驗服的技術人員們不停地與同伴交流,互相探討數據。飛機上的各種零部件,在實驗室里都被分門別類地拆卸下來了。 飛機是一個龐大的整體,可想要設計好它,就得顧及到每個細節。 小到機身外表面的毫米厚度,大到電傳系統的運作和計算。 伏城的目光在這些零部件上一一滑過,和麥飛那種冰冷而流水線式的實驗制造不同,商飛的實驗室里,設計師們討論得更多些。然而,他們的動作也比麥飛慢了許多。幾乎能用rou眼可見的,這些人在飛機制造上是優秀的人才,可他們的經驗遠遠不如大洋彼岸、有著數十年歷史的老牌飛機制造商。 穿過兩個實驗室,一位穿著西裝的中年男人迎面走來。他伸出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商飛S1實驗室的負責人吳輝,CR939的項目主要由我負責。您好,卓先生?!比缓笏D首看向伏城,“伏少校?!?/br> 卓桓也伸出手,二人握了握。 卓桓直入主題:“目前的進度到哪兒了?!?/br> 吳總設計師:“CR939是參照CR929和俄國人聯合設計的經驗,由我們自行研發的。目前的進度已經將飛機主電傳系統構建完成,但是在機翼翼型上,還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鳖D了頓,他看著卓桓,道:“關于您之前說的,渦流與翼弦線的分布問題……” 是的,今天早上伏城突然接到來自軍隊里曾經的老領導的電話,要求他協助卓桓,來商飛工廠,幫助商飛設計制造CR939大型寬體商用飛機。 每一架飛機,從它準備設計起,就不僅僅是飛機設計師一個人的事。 它需要一個優秀的總設計師,帶領成百上千的設計師,經歷千千萬萬個日夜,才能設計出來。同時,與它一起成長、見證檢查,并執行它每一次飛行任務的就是試飛員。 試飛員會在飛機開始設計的那一天,就加入這個團隊。在了解飛機的基礎上,他們配合飛機設計師的工作。雙方合力,制造飛機。 卓桓先是聽吳總設計師介紹目前的進展情況。隨著對方介紹的話語,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當吳總設計師說到某一部分時,他直接打斷:“帶我去實驗室?!?/br> “現在嗎?” “嗯?!?/br> “額,好的,請跟我來?!?/br> 工作人員用門卡刷開門禁,卓桓跟在對方身后,大步走出實驗室。在他快走出去的那一刻,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回過頭,對伏城說:“試飛團隊的人你應該認識。我和你更熟悉,合作也更默契,所以新機翼的試飛任務,交給你了?!?/br> 伏城微微怔了怔,他看著卓桓,點了點頭:“嗯?!?/br> 于是,二人兵分兩路,一個去了機翼實驗室,一個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試飛員所在的廠房。 看到那兩位年輕的試飛員時,伏城終于明白卓桓為什么會說他認識對方。 華國非??粗厣田wCR939飛機,專門從部隊調用了優秀的空軍飛行員,做試飛員。其中一人就是卓桓的師弟,杜森。 剃著平頭的年輕飛行員看到伏城時,先是愣了會兒,接著驚喜地跑過來:“伏少校?師兄?!” 另一人聽到這話,也趕忙跑過來:“您就是伏城伏少校?” 伏城點了點頭。 杜森嘿嘿一笑,高興地說:“早就聽班長說,師兄可能會被調過來幫忙一段時間。沒想到真的見到本人了?!睕]等伏城說話,這憨厚老實的小伙子撓了撓腦袋,突然想到:“誒,師兄是不是不知道我是誰,我是杜森!我也是齊隊的學生,您從訓練營畢業了兩年,我才進去的,但我老是聽齊隊說起您?!?/br> 伏城笑道:“我知道,你很優秀,我在部隊的時候就經常聽說你的名字。你破了訓練營里的很多記錄?!?/br> 杜森:“沒師兄您破的多?!?/br> 另一個飛行員:“那個,杜森,讓你師兄給咱簽個名唄?” 這話一落地,兩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子齊刷刷看向伏城。熾熱單純的目光里,沒有任何多余的色彩。如動物幼崽最干凈剔透的眼珠,只有崇敬和強烈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