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在上_分節閱讀_101
蕭乾看似粗枝大葉,但其實為人心細,怎會將請柬忘在此處?即便他身份在此, 赴宴無需出示請柬,但方明玨還是覺出一絲異樣的不妥。 他頓了頓,拿過請柬, 翻開看了看,與他之前所見未有半點改變。但他此時再看,存了細究的心思,幾眼之間便發覺了不對。 請柬角落糊的紙面微微翹起, 隱隱有些墨色浸透出來,方明玨往上一撕,露出一行極小的字。 隔墻有耳,切勿出宮。如我未歸,無人可信。 指尖的顫抖只在一瞬便被極快克制下來,方明玨閉了閉眼,抬手拿起毛筆,飽蘸了墨汁,在請柬的邊角滴下一大團污色,蓋住了那十六個字。 他將請柬放下,捧起蕭乾離去前給他倒的熱茶,此刻已然涼透了。 從半開的窗子望出去,正好可以看見外面臺階上侍立的霖鈴和小德子,除了他倆,其他宮人都在遠處侍奉,離得遠了,許是連屋內人的臉都瞧不清楚。所以,這只耳,究竟長在誰的身上? 方明玨的視線淡淡掃過,落回了窗外的桃樹上。 然后他再次執筆潑墨。 只是這一回,他的手一直在微微顫抖,紙上墨跡蜿蜒,如淚痕般錯綜。 方明玨面無表情,靜靜垂眼,心中卻像被高高揪起般惶恐地想著,出了這座圍城的第一刀,蕭乾到底還是替他挨了。 當夜,方明玨在御書房站到二更,也不見蕭乾歸來。 霖鈴和小德子進來勸方明玨回頌陽殿歇息,方明玨擔憂之色毫不掩飾,聞言搖頭道:“皇后未歸,也未曾遣人來信,朕放心不下。小德子,你遣人出宮,去安昌侯府瞧瞧,接皇后回宮?!?/br> 小德子應著,苦著臉小聲道:“陛下,奴才已派人去了,您不妨先回頌陽殿歇息,皇后娘娘若是知道您這么晚還在御書房,又該罵奴才了……” 霖鈴也道:“公子臨走前特意命奴婢護著陛下,如今夜間仍是風寒,陛下還是早些歇息為好?!?/br> 方明玨順著話語將視線逐一掃過二人臉上,正待說話,卻聽見外面一陣喧囂,宮燈突然大熾,許多腳步聲由遠及近。 霖鈴聞聲立即推門,便見宮道上一眾大臣氣勢洶洶而來,當中簇擁著楊晉,眸似利劍,神色陰鷙。 方明玨來到御書房門外,楊晉一拱手,其余大臣沒這個膽子,紛紛跪下。 “若朕記得不錯,未有召見,臣子不得隨意入宮,違者以欺君論處,”方明玨開口便是唇槍舌劍,“諸位愛卿想必知曉?” 答他的自然是楊晉。 楊晉身上披了甲,按劍而立,一副風塵仆仆的形容,面上卻勾出一點淡笑,恰到好處地掩藏住眉宇間的不屑。他道:“陛下切勿責怪諸位大人。是臣將他們帶進來的,畢竟今夜之事,需要他們一同商議?!?/br> 方明玨背在身后的左手慢慢攥起,骨節泛白。 他冷冷挑眉:“今夜之事?不知是何事能讓諸位愛卿不惜擅闖皇宮?” 楊晉緊緊盯著他,“回陛下,安昌侯府滿門一百七十二人被害,皇后肖棋縱火行兇,當場被捕,人證物證俱在。還請陛下依律處置,廢后收監,交由三司發落!” 方明玨眼神猛地一顫,胸膛劇烈起伏了一下,“楊國公……此言當真?” 楊晉微微一笑,道:“火光照亮大半個京城,又如何做得了假?” 方明玨慢慢吸了口氣,強力克制著自己渾身翻滾的血氣和差點搖晃的身軀,只做出一副震驚之色,面色蒼白地一抬眼,正對上群臣定定望過來的眼神。 再一轉,是楊晉似笑非笑滿是涼意的視線。 他的唇瓣蒼白,失了血色,微微一動:“……準奏?!?/br> “陛下圣明!”楊晉領頭,群臣應和。 方明玨冷眼看著,抿緊了唇。 他真沒想到,便是連他最懷疑蕭乾的時候,都沒舍得下旨廢后,如今,卻因為楊晉的一句話,不得不廢。他這時候才明白蕭乾那句“切莫輕舉妄動”的意思。 是了。他得答應。 蕭乾做了這個出頭鳥,他又怎能讓他的心思白費?只是沒了那雙溫熱的手,他的掌心已是涼透了。 “肖棋大逆不道,性情兇殘,京中不安,恐再生事端,”楊晉道,“臣懇請陛下罷朝十日,安心歇于頌陽殿,待三司出審。臣自當加派人手,守衛皇宮?!?/br> 軟禁嗎?方明玨辨著楊晉神色,從中看出了一絲不甘與陰狠。 他是想殺了他?但為什么沒殺?是有變故,讓他無法下手,只能將他圈禁在此,伺機而動。 方明玨想到此處,已然知曉了對策。 而此刻若是楊晉知道方明玨所想,必會大驚失色。 因為正如方明玨所料,他并非是不想動手,而實在是不能動手。他也想要皇位,也有足夠的能力干掉小皇帝登基為帝。但他與敢直接動手的常裕祿不同,他是一條狗,大晉的狗,朱昆的狗。 主人沒有發話,狗怎么能撒尿圈地盤? 所以常裕祿敢殺了方明玨,扶持新帝,但他不敢。他可以把控朝政,但絕不能登基,也不能殺了方明玨。 他本想著再試肖棋一次,看情報里與這真人有幾分真假。但未成想,不是情報不給力,而是這肖棋除了多了顆熊心豹子膽,真沒有什么長進,還不按劇本走,最后讓他不得不棄子,直接抓了人。 一局棋還沒開始下就被人砸了棋盤,楊晉也是窩火,廢物利用了一把,逼方明玨廢后。 本以為方明玨還會頂回來,能讓他發揮一下,卻又是一拳打在棉花上,這看似與肖棋情深義重的小皇帝,竟然震驚之后,答應得極為利索。 這就是所謂的親密無間,珠聯璧合? 楊晉有點懷疑自己手底下的情報都是從坊間話本抄來的。 將小皇帝直接軟禁,楊晉又帶著人風風火火出了宮。 大臣們被折騰一趟,心里有怨言也不敢說,默默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楊晉則調了人馬過來,封鎖皇宮。 “將軍,不回府?”追隨楊晉回京的副將策馬跟上來,問道。 此時夜已深,過三更,他們策馬走在空曠的街道上,方向卻并非是楊府。 楊晉看了他一眼,道:“大晉可有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