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頭兵紀事_分節閱讀_60
王氏醒來后,她捂著胸口,對寇鎮說道:“我是管不了你了,我是管不了你了……” 孫姨娘跪趴在地上,哭著對王氏直磕頭,說道:“太太,您大人有大量,別跟孩子一般見識,就原諒鎮二爺這一遭吧?!?/br> 說站,她又朝著寇鎮哭著說:“鎮兒,你就聽太太的話罷,王府的姑娘出身高貴,又知書達禮,比你帶回來的那孩子不知強了多少,你可千萬別不識好歹呀?!?/br> 望著跪在自己面前,又哭得不能自己的孫姨娘,寇鎮的臉色冷了下來,顯得有幾分生硬。 正在這時,外頭沖出來一個丫頭,嘴時喊道:“不得了了,新奶奶上了吊!” 她這話一出,屋時像炸開了鍋似的,王氏臉都白了,而孫姨娘也被唬得直發抖,不知該如何是好,寇鎮見屋里亂糟糟的,終于開口厲聲說道:“些許小事便自亂陣腳,成何體統?!?/br> 在他眼里,小王氏上吊竟只是小事,屋里的人都被他的話驚的目瞪口呆,寇鎮對寇欽和嚴氏說道:“五奶奶,請帶幾個婆子過去看看,五弟,你打發人請大夫來?!?/br> 嚴氏見此,連忙隨著幾個婆子往外去了,寇欽也差人去請大夫,等了片刻,有個婆子來回話,說是幸虧發現及時,小王氏被人抬了下來,又灌了一碗參湯,此時已救活了半條命,王氏聽了,扶了丫頭的手,急慌慌的過去看小王氏了,那孫姨娘也趕緊跟上前,一時,屋時只剩下寇鎮一人,寇鎮撫袖,抬腳就出了寇大太太王氏的院子。 只說寇鎮出了院門的時候,天上一輪明月掛在空中,將四下照得亮堂堂,小廝手里提的燈籠都成了擺設,天色已晚,寇鎮慢慢踱著步子回去,一陣清風吹來,他只覺得跟群婦人們攪和了半日,竟是沒意思得很。 不大一時,寇鎮回了自己的院子,上夜的婆子們都打著盹兒,寇鎮徑直進了里屋,只見屋里還亮著光,他挑起簾子,看到顧小滿還沒睡,他穿著褻衣,靠窗的榻上放著他平日穿的各色衣裳,顧小滿手里拿著荷包玉佩等物,正在學著搭配顏色配飾一類的東西。 顧小滿回身,見寇鎮站在門口,驚喜的說道:“大人,你回來啦!” 寇鎮點頭,看到了憨厚的笑臉,原本煩躁的心也平復不少,顧小滿把散落在床榻上的衣裳都收起來,又不好意思的說;“我想跟劉嬤嬤一樣,把大人每日要穿的衣裳都配好,只是總不如劉嬤嬤配得好看?!?/br> 他正說話之時,只覺得身子一輕,竟是被寇鎮抱了起來,顧小滿怕摔下去,下意識的勾住寇鎮的肩,寇鎮將他抱到床上,三五下把床上擺放的衣裳扔到地下,顧小滿見衣裳被扔得到處都是,掙扎起來想收拾,卻隨之被寇鎮又推了回去。 “大人!” “別說話,睡覺!” 接著,燈火一暗,床縵被放下,屋外的月光在窗前傾泄一地。 ☆、第72章 顧小滿這一覺,直睡到天光亮才醒來,醒來時,他先呆楞了一下,摸了一下身旁的位置,千總大人早就不在了,顧小滿想坐起來,誰知剛動了一下,腰間疼的直抽搐,想起昨夜的事情,顧小 滿臉上騰得一下紅了,他隱約記得,剛開始是千總大人壓著他這樣那樣的,到最后,好像變成他纏著千總大人,這么一想,顧小滿胸口都忍不住熱起來了,他拍了拍臉,制止自己再胡思亂想 。 在床上賴了片刻,顧小滿掙扎著坐了起來,他身上干凈清爽,估計是睡著前千總大人給他清洗的,顧小滿撩起床縵,昨晚丟了一地衣裳已被收拾干凈,他的衣裳鞋襪就放在床前的矮凳上,而 屋里靜悄悄的,沒有聽到半點聲響。 顧小滿下床,他換好衣裳,不大一會兒,劉嬤嬤隔著簾子對顧小滿說道:“正君,你醒了?” 顧小滿應了一聲,劉嬤嬤便端著水盆進來,后面還跟著一個婦人,托盤上盛放的是早餐,一碟一碟的,都是顧小滿沒吃過的東西,顧小滿沒顧上去看早飯,他望著劉嬤嬤,問道:“大人呢, 為啥沒看到他?” 劉嬤嬤答道:“二爺一早就出去辦事了,走的時候囑咐我們,叫我們不可吵醒你?!?/br> 她這么一說,顧小滿臉上剛褪去的熱度又升上來了,外面照著大日頭,一看就知時辰不早了,他撓了一下頭,難為情的說道:“不管啥時候,還沒起得這么晚過呢?!?/br> 劉嬤嬤笑了一下,說道:“正君,要不我先伺候你洗漱?!?/br> 顧小滿連忙擺手,他長這么大,從沒要別人伺候他呢,就算現在成了千總大人的正君,屋里也仆婦成群的,顧小滿也習慣自己來。 劉嬤嬤點了兩下頭,顧小滿看到洗臉架上的帕子,胰子,香粉,青鹽,還有牙刷,有許多東西都是他頭一次見到,顧小滿跟平常一樣,洗臉漱口,其余不認識的東西,他一概沒動,待洗漱過 后,劉嬤嬤端上飯菜,飯菜既好看,聞著又香,只是顧小滿對于吃飯時有人一旁看著有些別扭,是以這頓飯只吃了個半飽,顧小滿就再也吃不下了。 等他放下碗筷,自然有婦人把飯菜收走,那劉嬤嬤卻仍舊立在屋里,她望了顧小滿一眼,對他說道:“一早起來,滿府都傳遍了,說是小王氏昨夜上了吊,幸好發現得早,給救了回來?!?/br> 顧小滿吃驚的瞪大眼睛,半晌沒有說話,過了許久,他才問道:“大人知道嗎?” 劉嬤嬤雙手垂下,低聲說道:“想來是知道的,昨夜跟著他一起往太太院的小廝說,小王氏上吊時,二爺就在太太院里呢?!?/br> 顧小滿抿緊嘴巴不說話,昨晚大人回來時,并沒有聽他提起,那小王氏要上吊,顧小滿不必猜就知道,肯定是為了他們把她送走的緣故,雖說剛來這府里只有一日,但顧小滿心里卻是有許多 的問題沒想明白的,具體要說是啥,顧小滿又說不上來,剛進京的新奇勁兒過了,顧小滿便發現,這府里處處透著一股叫他不自在的感覺。 劉嬤嬤見顧小滿不吭聲,說道:“正君,你也不必介懷,她是王家的人,二爺娶誰也不會娶她,她自己拎不清,怨不得你和二爺?!?/br> 聽了劉嬤嬤這話,顧小滿心頭一動,他問道:“大人為啥不能娶王家的人,是不是因為大太太?” 劉嬤嬤趕緊擺手,止住顧小滿的話頭,這滿府都知道的事情,大家伙兒誰也沒說出來,誰知這正君倒心直口快的,顧小滿知道自己說錯話說了,連忙住嘴。 劉嬤嬤給他倒了一盞茶,輕聲說道:“都是往年的舊事呢,那時二爺不過六七歲,正到了該往太學里去拜師的年齡,依著規矩,世家里只有嫡子方能入太學,遇到沒有嫡子的,也有庶子進太 學,那時大太太還未能添下欽五爺,府里適學的爺們也就二爺一個,大太太壓著名額不讓二爺往太學去,反倒直接將他送到殷縣的桐山學館去讀書?!?/br> 顧小滿知道殷縣,他們上京時經過這地方,離京里有一日的路程,劉嬤嬤又說;“二爺年幼,在殷縣時疏于照料,得了一場大病,險些就沒了,最后還是老太太,逼著大老爺將二爺接回京, 又足足養了一年多,這才將身子養足?!?/br> 聽到千總大人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顧小滿胸口氣得一鼓一鼓的,他吃驚的問;“寇老爺就不管啦?” 劉嬤嬤對顧小滿說道:“大老爺光顧著跟門人清客人游山玩水,呤詩作對,后宅的事情他是一點也不插手的?!?/br> 顧小滿氣得臉都紅了,世間竟有這樣當爹的,兒子被送走了也不管?像他爹娘,以前在家里總是偏疼著小弟,但也僅限于摘了一籃野桃子,只是叫小弟先挑,也沒說不給他們幾個吃呀。 劉嬤嬤嘆了一口氣,又說;“若是這樣,也就罷了,后來欽五爺出生,養了幾年也該進學,偏巧那時大老爺說要親自教習欽五爺,正君只怕不知,大老爺的才學不比太學里的師傅差,大太太 也舍不得叫欽五爺往太學去吃苦,于是那名額也便沒動,又過了一兩年,王府的來要這名額,原來他那府里已有一位嫡子進了太學,旁的嫡子再要進太學,只能往別的世家來借,大太太便將 名額給了王府,二爺年輕氣盛,負氣之下直接跟著定北將軍往定州去了,這一早就是好些年,過了五六年,才漸漸與府里通信?!?/br> 顧小滿聽了劉嬤嬤的話,心里微微有些發酸,他替千總大人難過,也知道為啥千總大人總不愛提起寇府的人,小時候他還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呢,現在大太太又要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他,要是真 讓她得逞了,不提千總大人,顧小滿都能嘔死。 “其實也不光這件事,林林總總還有好些,大太太是皇太后的侄女,老太太都對她禮讓幾分,她規矩嚴謹,兩個側君還好,畢竟是男人,等閑不往內院走動,幾個姨娘在她手下都是戰戰兢兢 的過日子,只是咱們二爺是個脾氣倔強的,別人不敢駁大太太的話,他敢駁,是以大太太對他十分不喜,后來到了定州,二爺更是不受大太太的掣肘,直到做了千總,大太太跟二爺的關系這 才緩和了一些?!?/br> 顧小滿聽劉嬤嬤說了這大半日,總算知道他跟大太太不對付的原因了,他嘆了一口氣,心道,看來這官老爺家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過,也不知千總大人的事情啥時候能辦好,辦好了他們就早 日回定州去,大營的日子雖然辛苦,但舒心自在,比寇府強多了。 劉嬤嬤陪著顧小滿說了一會兒閑話,眼見要到正午,劉嬤嬤望了一眼外面,說道:“二爺怎么還沒回來,中宴差不多也要開始了呢?!?/br> 這么一提,顧小滿也伸著脖子往外看,不大一時,外頭有小廝來回話,說是寇鎮已回了府,顧小滿臉上一喜,跟劉嬤嬤一起迎了出去,他剛出院門,就看到寇鎮走過來的身影,寇鎮看到他, 說道:“日頭這么大,怎么站在外頭?” 顧小滿笑了一下,他走上前,見寇鎮額上都是汗珠,手里還拿著馬鞭,身后的小廝手里提著一個籃子,里頭全部是一串串飽滿透亮的葡萄,顧小滿接過他手里馬鞭,問道:“大人,你往哪兒 去了?” 寇鎮笑了一下,沒有答他的話,今日出府,他陪著太子往京郊去跑馬,別的沒得,倒是摘了不少葡萄回來,寇鎮扭頭對小廝說;“把葡萄洗凈,往老太太,老爺和大太太院里都送一些去?!?/br> 趁著人沒注意,顧小滿挨近寇鎮,悄悄對他說;“大人,咱們別送給大太太!” 他猶自還在為大太太對千總大做的事情感到不平,那寇鎮卻不禁笑了出來,在他耳邊回道:“放心,留給你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