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到胡翰林家拜訪只是一個小小插曲,第二天胡翰林就替寧蓁蓁找到了合適的廩生。 在十日后的休沐日,胡翰林帶著寧蓁蓁一起去拜訪那位廩生,拿到了保書,再去報名了院試之后,她又恢復了苦讀的日子。 不過這一次和先前不同,胡翰林還把自己從翰林院抄錄的書借給了寧蓁蓁,里面甚至還有幾位狀元入翰林院時候的朱批,抄錄這樣的經書,顯然會加強寧蓁蓁對經意的理解。 胡翰林如今已不擅長八股文,但誰讓他是翰林院的官員,只用花一些銀子,可以讓翰林院的書童抄過往的文章,贈與寧蓁蓁。 這就是寧蓁蓁明明可以早些尋其他的人,但是堅持要讓自己的水準上去了,找胡翰林的緣由。 所謂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她現在孤身在京都,又不認識其他人,手中的銀錢也有限,最好的方式就是與胡翰林找好關系。 寧蓁蓁這一日拿到了一大疊的八股文章時候,親了親馮遠承的小手,后者以為是寧蓁蓁在同他做游戲,帶著金手鐲的他試圖去抓寧蓁蓁的頭發,一邊發出無齒的笑聲。 第134章 女首輔5 在五月初十,夏至這一日,到了院試的日子。 許是要下雨了,一大清早起來的時候,就覺得空氣粘稠,憋得人喘不過氣。 這身體本就消瘦,滋補了一段時間,寧蓁蓁有注意食譜,加上鍛煉,消瘦的皮rou下漲了薄薄的肌rou,總體還是單薄的。 刻意注意飲食的情況下,胸脯并沒有長,現在用一層紗布壓裹住,套上青衫,頭戴綸巾,帶上捏好的假喉結,出現在人前的,就是一個略帶病容的少年。 杏雨有些擔憂地送寧蓁蓁出了院門,她還是要照顧孩子,無法外出。 “你放心?!睂庉栎韬φf道,“我心中有數?!?/br> 當年馮素云送哥哥去參加過縣試,寧蓁蓁有她的記憶。 本朝科舉無需脫衣,目的是要維持讀書人的體面,只要在考場上沒有什么慌亂的情緒,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考場上是否有人夾帶不重要,總是有人在巡視考場的,捉到了抄襲的考生,是要打板子,過去縣試的成績也一并作廢。 在重罰之下,又加強了巡場力度,現在舞弊反而比前朝要好的多。 胡翰林家的車駕借與了寧蓁蓁,在她登車的時候,發現車里還有一個冰盆,顯然是胡翰林準備的。 金庭推出了硝石制冰,也靠著這個賺了一大筆。 硝石制冰的法子很簡單,剛開始的第一年,靠低價賣冰,金庭狠狠賺了一大筆,后來這方子透露出去的時候,金庭手里也囤積了不少硝石,靠著販賣硝石,依然是大賺特賺。 現在富貴人家多會買些硝石,自給自足,窮困人家買不起硝石的,就會熱得厲害時候,買上一些冰,度過最難熬的一兩日。 不多時就到了考院門口,寧蓁蓁下了馬車,就排在了行伍之中。 門口的幾個衙役像是門神一樣,已經開始勘驗來者的信息,記錄下對應的廩生保人。說一句,“得罪了?!本陀弥癜鍙纳锨玫窖プ?,再讓寧蓁蓁上下跳動,若是有夾帶的,這個時候也要掉落了。旁邊還有人翻檢考籃里帶的東西。 寧蓁蓁到的時間算是早的,在勘驗過后,拿到了自己的號牌,按照號牌的位置坐下。 她到了號房里,發現了這里是有冰盆的,等到開場考試之后,知道這是金家送來的冰,有了冰,寧蓁蓁發現不少考生都面露感激之色。 因為考場肅穆,不然只怕都要高聲感激金庭。 這樣熱的天氣里,有一盆冰,答卷的時候身子清爽,頭腦也會更清醒。 金庭不善科考,沒有走科考之路,但也知道科舉、書院在大雍的地位,金庭自從生意越做越大,就如同春風細雨潤物無聲一樣,做一些小事,好惠利讀書人。 例如將紙張的制作成本壓下來,折騰出來了雕版,將四書五經這種圣賢書,平裝版的價格壓低到了以前的兩成。 例如給京都的各個書院,捐贈了玻璃,讓京都里各個學堂窗明幾凈,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但是往考試的院里放冰盆,這種事,只有尚駙馬了才可以做到,考院的東西自有定數,不可妄動。 雖說大考通常不在這個時間,院試能夠舒坦一些,這些童生也都把金庭這個名字記下了。 拿了金庭這些好處,書生將來為官后,可不好多說金庭的壞話。讀書人瞧不起從商之人,但是面對金庭,得稱一句儒商。 要知道金庭不光是用這些小恩小惠,讓讀書人心生好感,更是寫下了不少靈氣文章。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br>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br> 光聽這些詩詞,就聽得出他詩詞的靈氣,更覺得金庭胸懷時而廣闊,有時候又有詩人的敏感,詩詞里有他高潔的志氣又不失婉約。 為何金庭后院里的美妾多,也和他抄襲這些靈氣詩歌有關。 這些女子,鮮少抗得過金庭深情款款念著,“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薄霸葡胍律鸦ㄏ肴?,春風拂檻露華濃?!?/br> 金庭深情款款看著她們,讓她們心砰砰直跳,若不是郎君心悅之,怎會寫出這般動人的詩詞。 馮素云是喜歡詩之人,或許這世間最了解金庭的就是馮素云了,她一直懷疑有人替金庭捉刀,憑著金庭的談吐,看過的書,見過的景,寫不出這樣的詩句。 但是金庭的詩作不算多,但是首首都是經典,又讓馮素云很有些迷茫,如果是這般有才的人,怎會甘心把詩作給金庭?她總覺得好幾首詩詞應當是不同人所做,但是一直到死,都沒有人狀告金庭,說他剽竊詩詞。 再說說,金庭做出的收買人心的舉動,做到什么程度,顯然金庭也是有衡量一個度的。 圣賢書有平價版,但是其他的雕版書仍然不便宜,靠著便宜的圣賢書讓金庭的書肆成了龍頭書肆,其他書局寥寥無幾;玻璃的話,金庭的捐贈玻璃可以說是廣告,讓其他府州還有鄉縣鎮的學堂還有富貴人家,都愿意買上玻璃。 有詩詞在手,做生意又考慮讀書人,所以金庭皇商之位做得穩。 等到敲響了鐘聲,寧蓁蓁收回了自己龐雜心思,看著主考官帶著一群廩生入場。 所有的考生集體朝今日的主考官作揖致敬。主考官此時逐一唱喏名字,考生往前一步,由著擔保的廩生最后確認身份。等到了所有考生都核驗無誤,就進入到了號房,等著衙役分發答卷。 來之前,她只吃了毫無滋味的清水蛋,還有白面饃,連水都沒有喝,只帶了一小壺的水,等到口渴的時候,最多用水潤一潤唇,避免在這里上廁所,反正少吃一些也不打緊。 院試分為兩場,正場和覆試。 現在第一場是正試,一整天時間,一共分為三個時間段可以提前交卷,頭一個交卷的人少,寧蓁蓁便做了頭一個交卷的人。 現在冰盆里冰已經消融得差不多,題目對她而言也較為簡單,就在頭一次允諾交卷的時候,出了考場,她畢竟身上多裹了一層,在狹小的號房里,萬一昏過去了,反而更麻煩。 因為出來的時間早,馬車車夫也唬了一跳,寧蓁蓁等到人送到了家,讓車夫留著吃了一頓飯,她自己則是在書房里把考卷題目默寫出來,文與經的解答囿于時間限制,沒一筆一劃用館閣體,直接用了草書作答,寫完之后,交給了車夫,“勞煩了,這是今日第一場的答卷,學生在休沐日的時候,再拜訪胡大人?!?/br> 胡翰林本來聽車夫說是寧蓁蓁提早交卷就有些擔心,在看到了寧蓁蓁的信箋上的文章,就不由得拍案叫絕。 胡翰林的夫人匡氏忍不住說道,“你就那般喜歡那個小子?” “夫人請看?!?/br> 胡翰林的夫人匡氏也是讀書人,只要是讀書人,看著這一手字,就沒有不贊嘆的。 只可惜草書與中正的文章不搭,匡氏手指撫著信箋,“真是好字?!?/br> “可惜作答用的是館閣體?!焙擦窒矚g極了寧蓁蓁的字,“你現在可知道為什么我喜歡這小子了?” 之前匡氏外出省親,回來了之后就聽說了寧蓁蓁的事,現在看到了這字,心癢了起來,“你這里可有她的其他字?” “只有些館閣體的文章,他要參加院試,今日里應當是不想打攪我,又覺得應當讓我放心,才寫了院試里的答卷?!?/br> “科考為重?!?/br> 匡氏想著,左右她都回來了,等到休沐日也就見到人了。 匡氏和胡翰林說話的時候,柔妍公主正宛若一只貓兒一樣黏在金庭的身上。 白天熱了一整天,厚重的層云一點點疊壓,到了傍晚猛地起了風,吹去了白日的燥熱,柔妍公主就算是黏在金庭身上也不會嫌熱。 “我今天特地在京都里的考院外等著,聽人說了,那冰盆用著真是舒服?!?/br> “還得多謝公主?!苯鹜ズφf道。 柔妍公主真的很喜歡金庭,不光是因為金庭救了她,還因為她是公主之尊,其他人都對她多一些恭敬,只有金庭會寵著她,把她當做一個普通的女子。 她嫌天氣熱,他就想出法子,折騰出來什么冰鎮酸梅湯,開了胃口,讓她可以吃得下飯;她來月事,明明不能同房,他也會過來替她煮紅糖水,還會用手給她揉肚子;就算是現在,也會給她擦頭發梳頭發。 原本跟著她的嬤嬤有些詬病金庭的妾室多,在看到金庭如此這般表現,加上知道了金庭做了措施,不會讓妾在她前面生子,也就不說什么了。 柔妍公主本來很想早些要個屬于自己和金庭的寶寶,但是金庭說她還年歲小,再等大一些再要比較好,等到問過了太醫,果然有這樣的說法,她就覺得她的駙馬處處妥帖。 “你我之間說什么謝?!比徨髡f道,“我還和皇兄說了這件事,往年都有被抬出來的考生,今年都沒有呢?!?/br> “我讀書不精,總得讓學子們不必在糟糕的環境下考試。能夠有一二貢獻就好?!?/br> 硝石可以反復利用,不過是一些不要錢的冰,這個順水人情金庭做的痛快。 “你哪里讀書不精?”柔妍公主說道,“你的詩做的那么好?!?/br> 金庭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記錄下來了一些詩詞,不涉及到典故的已經用的差不多,尤其是在遇到柔妍公主以前,納美妾用掉了他不少經典的詩詞。 現在娶了公主,不能像是以前那樣去挑逗美人,免得后院失火,柔妍再怎么在他面前軟綿的像是水,她都是皇家公主。 反正金庭現在和公主得趣,后院的女人爭得厲害,他確實也沒有心力去納妾了。金庭就把剩下的三首詩,先透露給了公主一首,剩下的兩首只在關鍵的時候當做殺手锏用。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苯鹜ト嗔巳喙鞯哪X袋,“這些詩詞有時候是靈光乍現,偶然得到而已。八股文我做不來。為夫就是一白身,公主切莫要嫌棄我?!?/br> 兩人濃情蜜意時候,柔妍公主怎么會嫌棄?而且她為了金庭,還纏著太后答應她的請求。 她看得出來,皇兄對這件事是不滿的,覺得金庭已經有了妻子,她行事霸道,最后拗不過太后,卻也讓內侍過來辦妥和離之事,還給了那個馮氏一些銀子。 她才不管,那個病懨懨瘦了吧唧的女人,金庭也不喜歡,憑什么要一直占著金夫人的位置呢? 第135章 女首輔6 院試的第一場,寧蓁蓁拿到了頭名。 但是因為上面寫的是號房的位置,一群書生擠擠攘攘地,到處詢問誰是這個座次,也沒找到對應的人。 他們不知道,人群之中抱著孩子還帶了一個毀了容的丫鬟的人,是這一試的頭名。 第一試的頭名出來了之后,寧蓁蓁讓人給胡翰林報了喜,放榜的第二日參加覆試。 這一次的天氣沒有上次熱,氣溫很是舒爽,她這個座位號已經有不少人留心到了,她交卷時間不趕在第一批,而是換成了中間那批。 第一次出來的時候,車馬都在外等著,寧蓁蓁離開很是輕松,這一次比上次更擁堵一些。 第一場拿了頭名,寧蓁蓁第二場也有把握拿頭名,果然在放榜那一日,她只在家中等著,就聽到了報喜人到她宅院門口。 鄰里上門說著吉利話,等到熱鬧湊完了,對這位案首多少有些好奇。 “整日聽什么幾大才子,馮案首閉門不出,就拿了頭名呢?!?/br> “還有個丁點大的孩子,還真厲害?!?/br> “讀書人不是都成群結隊嗎?怎么馮案首身邊無甚好友?” “說明只要有時間,都用來讀書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