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難為_分節閱讀_285
徐盈玉剛想諷刺林永裳幾句,林永裳眼見荷花站在門外,笑道,“看來晚飯是好了,咱們去用晚飯吧?!?/br> 林永裳主動來蹭飯,徐盈玉也不好攆人。何況兩人年紀不小,尤其林永裳,年過三旬,以往家中連個丫頭都沒有,與沈拙言兩個光棍過日子。如今徐盈玉近在眼前,倆人郎有情妾有意,哪怕林永裳克制力極佳,也難免意動,遂有事無事的總來徐盈玉這里轉悠。 再者,徐盈玉并不同于尋常的閨閣女人,既然徐盈玉有這樣的本事,林永裳也愿意將事情拿出來與徐盈玉商議,以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 當然,林永裳也并非沒有憾事,若是能早日將徐盈玉娶回家中,如此兩人名正言順日夜相處,豈不兩全?只是林永裳早在徐叁跟前兒許諾,他再能言善辯,也有自己的尊嚴所在。話說出去,便要做到。 不過,雖暫時不能成婚,但兩人共處一府,若不出手行動,也不是林永裳的性情。 林永裳覺得,他固守君子之禮,與徐盈玉先將感情培養起來,成就兩情相悅之美,介時成親,老丈人那里也好過關。 帝都。 徐叁在家養病,既是避退請罪之意。 不過,這在當初也是徐叁與李平舟說好的,“太后因內閣宗室之爭,已有不滿。且此事正在風頭浪尖,若內閣沒有表示,豈不令天下生疑咱們趁陛下不能理政期間輕視太后威儀么?日后陛下龍體康復,介時如有人將此事拿出來生事,就怕陛下為小人所惑,近而多思多想呢?!?/br> “李相是內閣之首,您若暫退,則內閣群龍無首,更兼每日多少朝政要處理,但有萬一耽擱,不說你我愧對陛下信任,亦是現成遞給宗室的把柄?!毙烊?,“自太上皇登基,整整二十年方將宗室摒于朝政之外。自陛下承位,雖有自宗室擇品學皆優者而用的意思。不過,此事事關重大,現在既無圣諭,我們則需遵從朝廷規矩行事?!?/br> 李平舟心里也清楚,這件事,衛太后既然公布與眾,內閣與宗室就得給壽安宮一個交待。徐叁暫時稱病養傷,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徐叁是次輔,但是徐叁還有帝師的身份。再怎么著,徐叁干系到陛下的顏面,衛太后對內閣信之任之疑之敲打之。不過,再怎么著,衛太后總要給陛下留幾分余地。故此,李平舟認為,徐叁暫退,內閣給衛太后鋪就出臺階兒來,衛太后趕盡殺絕的可能性不大。 再者,若退的人是李平舟,徐叁身為次輔,必然要暫代首輔之位。且不說徐叁才干較之李平舟高下如何,徐叁若趁機代首輔之位。當下,朝中人皆知李平舟與衛太后關系平平,衛太后會不會因此直接扶徐叁上位,亦在兩說。 李平舟性情耿直,卻并非傻瓜,也非圣人。這首輔一職,李平舟干的挺帶勁兒,他還不想讓,不想退。若是由此引發首次輔之爭,李平舟不得不防。 徐叁主動提起稱病暫退,李平舟勸了幾句,也就罷了。 這些日子,徐叁一直稱病謝客,等閑人皆不見。 不過,徐秉忠在外,雖說徐秉忠品級實在不高,卻勝在與吳婉沈拙言熟識。此次《皇家報刊》之事,沈拙言怎能不知呢? 當然,吳婉一直在打理帝都善仁堂的事,是衛太后手下的心腹女官。沈拙言雖是《皇家報刊》的主筆,忠心的是皇室,而不是內閣,這樣的機密事件,沈拙言嘴風緊些,亦是人之常情。 徐叁在朝廷多年,斷不會因此事記恨沈拙言夫婦,平日里除了內閣之事,亦有些許徐秉忠帶來的市井之事、小道消息啥的,給徐叁參考解悶兒。 如今接到女兒的信件,里面徐盈玉將林永裳欲在淮揚開絲繡展示會的事兒提了一筆。徐叁忍不住皺眉,現在只求安穩已是福氣,林永裳在這當口要開什么絲繡展示會,豈不太著眼了些么? 絲繡什么的,一聽就是關乎商賈事。 商賈賤業,哪怕平日里明湛當政,也難免惹人口舌。 唉,當真閑了,修個橋建個壩的也算項政績,日后且好議功。如今怎么要搗鼓商賈事,拍皇上馬屁也不是這樣做的? 徐叁眼睛忽而一亮。 明湛登基后時有新政,其實以徐叁的眼力自可看出,明湛對待商賈與太上皇的態度兒完全不同。如今國庫里大筆的銀錢,都是從商賈那里賺來的。 林永裳此舉,事關商賈,不得不叫人多想。 不過,如今陛下正病著,林永裳這馬屁拍出來,正主兒聽不到響兒,豈不白費力氣? 徐叁不由深思。 他從未小看過林永裳。 林永裳的本事,比之徐叁毫不遜色。當年徐叁在林永裳的年紀,可沒有林永裳位高權重。 反之,林永裳能居淮揚總督之位,自然有其為官的獨到之處。不說別的,揣摩帝心與預測情勢,便是其中佼佼。不然,朝廷百官,再怎么也輪不到林永裳出頭兒。 捏著女兒的信,徐叁暗道,看來林永裳亦是將寶押到了陛下身上。既如此,有些事,就得重新打算了。 宣德殿。 因明湛一直稱病,衛太后也沒有cao辦七夕的心思。 魯安公濟安侯受到掌宗人府的慎親王的訓斥,且各降一級爵位,老老實實的在家閉門思過,無諭再不得入宮。 這一日來給衛太后請安的,卻是一位稀客。 魏安并不經常到衛太后跟前,不過,依魏安的出身。不論鳳景乾,還是明湛,對于魏家都頗多照顧之處,魏安想來給衛太后請安,衛太后亦不駁他的面子。 “如今承恩公遠去海外,太皇太后沒少念叨你?!毙l太后溫聲道,“你若閑了,多進宮來給太皇太后請安,她老人家定會開心的?!?/br> 魏安應了一聲,斟酌開口道,“臣在外面,聽了些閑言閑語,心下不安。若不能與太后娘娘回稟一聲,臣就要被煩死了?!?/br> 衛太后看向魏安,魏安忙道,“太后也知道,魏家得太上皇恩典,瑞王妃方得以嫁入瑞王府。如今皇孫養在宮里,得太后娘娘與陛下恩典,王妃可以回家居住,得以慰籍之情。臣與王妃對太后與皇上感激不盡,只是如今因著陛下病的久了,臣,臣說話直,還得請太后恕罪?!?/br> 衛太后眼中露出一抹溫和,她與魏安接觸的并不多,以往只聽人說魏安行事紈绔荒唐,且與永寧侯牽扯不清。如今看來,傳言頗多不實之處,只看這幾句話,魏安也不是個笨人?!坝性?,你就直說吧。若你們七彎八繞的,我聽不明白,說了豈不白說?” 魏安最不擅與女人打交道:笨的太笨,似他姑媽;厲害的太厲害,似衛太后;潑婦的太潑婦,如他的前妻杜如梅。 魏安心道,不論如何,他趁機會把事兒說了,先撇開嫌疑,若是衛太后有啥不滿的,再叫衛穎嘉幫忙描補描補,也就得了。魏安道,“自陛下久病,臣那府里就不斷的有人上門造訪。臣在朝不過是五品閑職,這也是陛下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賞的,臣的本事,臣自知?!?/br> “先前,臣那府里,鮮有人去?,F在,不怕太后娘娘笑話,雖不至車水馬龍,倒也訪客不斷,如今臣都不敢回家了?!蔽喊惨荒槦?,“臣不回家,卻苦了瑞王妃,那些人瞧臣不在家,都改為女眷到訪。臣苦不堪言,瑞王妃稱病謝客。唉,這里面的原由,太后娘娘必是明白的,若是不與太后娘娘說一聲,臣實在于心難安?!?/br> 衛太后溫聲道,“我聽不少人說你心性糊涂,如今看來是世人皆醉,魏大人獨醒啊?!?/br> “臣不敢當太后娘娘贊賞?!蔽喊矅@道,“皇家恩重如山,魏家身為外戚,許多事避嫌為好,也不負太上皇與陛下對魏家之恩。魏家原不過是寒門出身,無甚親族,現在也僅家兄膝下一子。倒不是臣妄自菲薄,臣家實不能與世家豪門相比及?!?/br> “現在陛下病著,太后娘娘才干過人,也難免有人多思多想了?!?/br> 魏安在衛太后跟前兒啰嗦了一陣,方告辭離宮。 衛太后還在思量魏安的話,就聽紫蘇來報:永寧侯夫人與衛將軍夫人前來請安。 “宣她們進來吧?!毙l太后淡淡吩咐。 永寧侯夫人經常進宮,衛太后與這位年輕懂事的弟媳倒不陌生。其實,衛將軍夫人,衛太后照樣是認識了幾十年的。 老永寧侯承襲祖上爵位,除了自身侯爵之位外,還有弟妹五人,這位衛將軍夫人便是老永寧侯的二弟的發妻,論輩份該是衛太后的嬸嬸——出身湖南姜氏,姜夫人。 永寧侯夫人與姜夫人依禮見過衛太后,衛太后賜座賜茶后道,“這個時候進宮,莫不是有什么要緊事不成?” 永寧侯夫人臉上露出絲愁容,姜夫人臉上亦有尷尬之意,衛太后說完這句話,并不再開口,姜夫人眼眶微紅,扶著拐杖顫巍巍的起身跪在地上,“臣妾向太后娘娘請罪?!?/br> 衛太后頓時心生不祥之感。 201、更新 ... 姜氏夫人雖是長輩,且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在衛太后面前卻是不敢有半分不恭敬的。 這種恭謹并不僅僅是來自于衛太后的身份,實際上,在衛太后幼時撫于坤寧宮,姜氏夫人即便嬸母的身份,對衛太后就不敢小覷。 如今衛太后生養了個不得了的兒子,姜氏夫人自然更添三分小心。 再者,今天這事兒,若是好張嘴,她也不能叫了永寧侯夫人一道兒來。姜氏夫人偷瞧一眼衛太后的臉色,究竟看不出什么好壞,只得硬著頭皮開口,“娘娘也知道,林家與咱家的親事訂了,因林家哥兒的年紀不小,林家便想早些娶寬姐兒過門。家里商議了一番,便也應了。誰曉得先前咱們竟不知,這位林家哥兒在府里竟有位同年般配的表姑。說來荒唐,林家哥兒死活要納表姑為小,寬姐兒雖心有不悅,到底也應了。只是依著規矩要這位姨娘立了立妾室的規矩,誰曉得這位姨娘什么時候竟有了身孕,竟意外小產?!?/br> “這事竟被有心人拿出來做文章,說是咱們衛氏女不賢,林哥兒帷簿不修,一筆一筆的,實在是令人惱怒?!苯峡匆谎坌l太后的神色,不敢再說什么。 衛太后面無殊色,道,“既然問心無愧,倒不必擔憂什么。我在這里,還衛家一個公道還是沒問題的。林家,林業這支雖未承爵,那到底是瀾王妃的母族,且他家長房亦襲有侯爵位。這事,若有人提,交予帝都府審理,既可清白?!笨唇戏蛉艘谎?,衛太后淡定道,“誰也冤枉不了誰去,二嬸但可放心了。即便有御史上本,只要自持身正,并無大礙?!?/br> 衛太后這樣說,倒叫姜氏夫人一時為難了。 永寧侯夫人嗔道,“二嬸,太后娘娘是咱們自家人,在娘娘面前,您還有什么遮著瞞著的,豈不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