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難為_分節閱讀_210
帶了個部字兒,如阮鴻飛所說一樣,難道還要六部之外另設第七部。且此部由陛下直接統領,那么,其地位必將優越于其它六部之上。 這讓如今的六部尚書,怎能服氣呢? 朝臣也是人哪。 別看天天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喊著,真遇著事兒,明湛也得給他們面子。 更有甚者,明湛還得相讓三分呢。明湛道,“朕想著,就把廉政部,改成廉政司吧?!?/br> 雖只一字之差,其規模卻是天上地下。起碼廉政司再進人,這里的頭頭兒的品階就是定的,絕對無法與六部尚書相提并論。 帝王已經讓了一步,依明湛的脾氣,已是難得。 像當初明湛要建天津港,六部尚書沒一個同意的。明湛還說要建一支海軍,六部尚書更以為他在說夢話。 不說別的,明湛初登基時,國庫里不過千萬存銀,緊巴的不成,哪里有銀子給你建海港練海軍呢。 可明湛就能把事兒辦成! 還讓你不得不服氣。 明湛的手段與毅力,他們都是深有體會的。 這個時候,明湛于廉政部的事上能退這一步,盡管廉政部改為了廉政司,也足以讓李平舟他們感動加感激了。 碰到明湛這樣強勢的帝王,沒有哪個臣子愿意與之硬碰硬。但有時,關系到利益原則之事,臣子們不得不站到帝王的對立面兒去。 明湛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李平舟不能再不識時務,遂問,“陛下,魏沈二位大人不過五品官階,不知陛下打算任誰為廉政司主官?” “朕想著,廉政司司長官階為正三品。至于誰為主官,朕一時倒沒想好呢?你們可有什么人選,推薦于朕呢?!泵髡繙芈暤?,“就是子堯與拙言二人,他們原是做皇家報刊的。因為先前實在沒有合適的位子給他們,便命他們暫時掛在內務府之下。只是皇家報刊并非朕私家之物,里面談及國之大事,民之生計。朕想著,把他們放到廉政司吧?!?/br> 明湛這樣虛心的問及廉政司人選,李平舟等人一時間倒也沒什么太好的人推薦止來。李平舟性子老成,斟酌道,“陛下,不若來年二月官員考評,三年以上任滿者,必要回帝都請安。陛下親閱,若有合適之人,不妨選來入廉政司?!敝苯影咽峦频搅嗣髂甓路?。 明湛笑允。 李平舟等俱松了一口氣。 明湛忽然之間轉變了態度,雖然幾人頗有些不慣,但這絕對是件天大的好事,當起差來更加用心,以便帝王更加倚重他們才好。 其實皇帝的身份雖然高高在上,坐在金壁輝煌的皇宮之中,大多時候是起的只是一個威懾作用。哪怕你平庸些,只要朝中忠臣良將,國家安危繁榮不在話下。 當然,若是碰到明君,自然更好。 但是,君臣磨合,并不是容易的事。 為啥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呢? 新天子與舊朝臣磨合不好,這個時候,天子不能換,被換掉的自然就是老臣了。 自明湛登基,就表現出極為詭異的性情。對人好起來,是能叫人受寵若驚的。若是翻起臉來,更是翻臉無情。像李誠,那真是明湛自鎮南王府中帶出來的老人兒了。 李誠任內務府總管的時間不長,貪的銀子并不多,約摸數萬兩。 關鍵是明湛登基后厲行節儉,他又是個精細人兒,并不好糊弄。內務府也得識趣??删瓦@數萬兩銀子,明湛直接砍了李誠的腦袋。 除了跟隨在明湛身邊的舊人,就是李平舟等人也隨之謹慎許多。 153、更新 ... 廉政司的事解決后,明湛對于如何做皇帝似乎有了新的心得。臨近過年,明湛命內務府大肆采辦,五品以上官員俱有年貨可發,并且在大鳳朝的歷史上第一次實行了年終獎雙薪俸的獎賞方式。 雖然明湛不覺得自己有多么的大方,但是,朝廷此舉,得到了所有官員將士的擁護。真正的高官豪門并不差這一個月的薪俸,不過對于像宋珠玉林永裳這樣的窮官兒,這一個月薪俸的確頂了大用。還有就是普通士兵,無官無職,亦無油水可撈。能多得這一份兒薪俸,足夠讓他們給家里捎去,置辦一份稍微豐厚的年貨,過一個寬裕的新年了。 謝恩歌頌的折子是雪片一般飛到帝都,看的明湛大為心煩。就是林永裳也不能免俗的寫了一封拍馬屁的折子,當然,這里面還有林永裳對于淮揚賑災的詳細介紹。 明湛給林永裳回筆道:卿對朕之愛慕,朕已知之。此等傾慕之語,朕與卿心有靈犀,具表不必。 林永裳接到回折,當時的臉色就不必提了。自此之后,終其明湛整個執政期間,林永裳再未上過一本歌功頌德的奏本。 關鍵是,他是知道明湛與阮鴻飛的關系的。天哪,若是叫阮鴻飛誤會,不能拿明湛怎么著,林永裳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再者,萬一帝王昏庸,要他們師徒一塊兒侍君,這可如何是好?林永裳心思一沉,菊花兒一緊,以此為鑒,立志再不能亂拍馬屁。 聰明人就是太會聯想了,林永裳心里這等齷齪想法,不必明湛知曉,若是叫阮鴻飛猜到林永裳心里在琢磨啥東西,立碼能抽他個半死。 不說林總督阿諛奉迎的折子被明湛好一番調戲,徐叁對于林永裳卻有了新的認識,他著實沒料到林永裳竟然狡猾至此。 這要從林永裳寄給徐盈玉的信說起,若是林永裳直接將信寄到徐家,那徐叁一定會把信攔下,斷不能叫女兒瞧見。但,林永裳就有這樣料困難于先知的本事,他先把信一并寄給沈拙言,再指揮沈拙言去送信。 當然,為了沈拙言的名聲計,吳婉定不會叫自己丈夫去給徐盈玉送信的。 故此,如林總督所料,送信的人是吳婉。 吳婉如今的名聲比以往好了許多,畢竟,能嫁給沈拙言,別人就是瞧著沈拙言與林永裳的面子也不敢再無事生非的說些風言風語。 現在,大多是各種酸話,什么“吳大人就是有手腕兒啊”“人家就是福氣好啊”啥啥的。 可不是有手腕兒有福氣么? 吳婉嫁給沈拙言的時機選的再恰當不過,婚后,沈拙言拿她當個活寶貝。哪怕如今吳婉依舊在打理善仁堂,日日拋頭露面,沈拙言也沒說個“不”字兒。 沈拙言這樣的脾性,還有這樣的前程。 吳婉這樣的出身,這樣的經歷,能嫁給沈拙言,在世俗的眼中,的確是吳婉高攀了。 吳婉與徐盈玉早就交情不錯,親自上門,拜訪過徐夫人與徐老夫人,便與徐盈玉去了徐盈玉的閨房說話兒。 荷花兒上了茶便退下了,徐盈玉笑,“meimei大婚,我還沒恭喜meimei呢?!?/br> “jiejie就不要拿我打趣了?!眳峭裥脑傅脙?,她自從經了陸老八之事,原是立志終身不嫁的,奈何碰到沈拙言端方君子,怎能不動心意?大婚半年,吳婉只覺得日子飛快,再沒有半點兒不順心之事,就是臉色也較以往紅潤許多,少婦風情初顯。吳婉自袖中將林永裳的信取出來,放到徐盈玉手里,輕聲笑道,“是舅舅讓我轉交給jiejie的?!?/br> 見林永裳要經吳婉的手將信給自己,徐盈玉頗有些嗔怪道,“也不知道林大人有什么事,直接寄到我家來是一樣的?!?/br> “怎么能一樣呢?!眳峭駵芈暈榱钟郎颜f話兒道,“若經奴仆之手,這些人嘴碎,未免不妥?!比羰羌慕o徐相,這信能不能到徐盈玉手里還真要兩說。吳婉自來精明,頗能理解林永裳的難處。林永裳與沈拙言有大恩,再者,吳婉與徐盈玉皆是聰慧無比的女子,更透脾氣。吳婉自是希望林永裳娶了徐盈玉這樣知書識理的女子為妻,日后總好相處。否則,若是什么別扭挑剔的閨秀,還有范沈氏那里,以后為難的事怕要更多。所以,吳婉也樂得為他們牽橋搭線。 雖然林永裳官職本事沒的說,與徐盈玉實在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天上一對,地下一雙。但是,有淮揚徐家之事在前,即便徐相也不可能就這樣任由兩人大大方方的來往。 徐盈玉也猜透了林永裳所慮,便不再多說,只管拉著吳婉說話兒,并不著急看信。 直到吳婉告辭,徐盈玉將人送走,這才把信拆開細閱。 林永裳的信完全與先前的悶sao大為不同,其言語之溫柔,行文之深情,完全一副情圣情懷。這樣你來我往的,直到過年,徐叁方知曉女兒與林永裳通信之事。 徐叁憋了一肚子的火氣,不好在女兒面前發脾氣,只管一個人在書房里大罵林永裳jian滑。 徐秉堂聞了風聲,正好經過,抬腳進去安慰老爹,“先前曾靜,爹您嫌他又笨又呆,不識時務,不懂恩情。如今林大人,沒追求jiejie時,您夸人家百年難得一見的俊才。如今又罵人家jian滑。莫不是老丈人都像爹您這樣?” 徐叁直接把人踹出門去,狗兒子,生養來除了氣人,有什么用處? 徐秉堂要走,徐叁在其背后遠遠叮囑,“嘴放嚴點兒,別到處亂說。傳出一星半點兒,打斷你的狗腿,撕爛你的狗嘴?!?/br> 徐秉堂隨口應兩聲。 徐叁抓緊時間給女兒騎驢找馬,將朝中未婚才俊一個個的扒拉個遍,遂將目光放到如今新的大同將軍宋遙身上。 先前徐叁就頗為看好宋遙,如今宋遙更是少年高官,前途無量。徐叁看的頗為滿意,決心要招宋遙做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