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書迷正在閱讀:喬木森林【強制愛】、梔言草語(骨科)、哪知他一劍太溫柔、據說我是大魔王[快穿]、金絲雀與小炮灰[快穿]、穿成萬人迷文的惡毒炮灰之后、帝君,時代變了、軟萌可妻gl、一覺醒來,戀愛游戲變驚悚游戲了、重生:求你,別丟下我
她以前根本就沒想過陶又晴的感受是她親手把陶又晴越推越遠。 她的心里開始滋生愧疚和不安,它們像野草一樣瘋長,最后緊緊地纏繞住她的心臟,讓她難受得快要喘不過氣來。 她錯了,她錯得太嚴重了。而她最大的錯誤就是在陶又晴離開之后,不受控制地喜歡上她,她這完全就是在折磨自己! 為什么那五年間不喜歡?為什么她離開之后,她才開始產生不習慣的感覺?為什么她站在別人身邊時,她的心又控制不住地看向她?為什么 周以柔焦躁地站起身看著窗外的夜景,腦子里滿是陶又晴的樣子——有她坐在自己對面的樣子,有她居高臨下看著自己的樣子,還有她和袁初蕊親熱無間的樣子 她嫉妒得發瘋,整個人都快要被這團嫉妒之火燃燒殆盡。 ——現在認錯,還來得及嗎? 陶又晴窩在沙發的一頭,手里捧著一碗櫻桃,一邊吃,一邊慢慢悠悠地把今天跟周以柔在茶樓雅間里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袁初蕊,最后以一句:“我當初真是眼瘸了才會喜歡她?!?/br> 袁初蕊撐著腦袋,懶懶地說:“其實我一直好奇一個問題?!?/br> 陶又晴眨著眼睛看她,把手里的櫻桃遞了過去:“什么?” 袁初蕊拿起一顆表皮光滑,顏色漂亮的櫻桃,輕輕地放在手心里:“你怎么會喜歡上她,又怎么會喜歡她那么久?” 陶又晴是那么自戀的一個人,她能心甘情愿做五年替身,一定是特別喜歡周以柔的。 但袁初蕊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這樣卑微的喜歡,大抵跟她自己的性格有關,她從不會成為任何人的附庸,更不會允許別人把她當替身。 她就是她,她只是她。 陶又晴聞言,勾了勾唇角,說道:“因為那時候她和別人不一樣,那時候的她在我眼里,是一束光?!?/br> 她抓起一顆櫻桃,聲音輕緩地向她說起了自己的過往—— 五年前,她被逼退賽,面臨陶母的巨額醫療費用茫然若失,周以柔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以為了維護興瀾名譽為由,替她支付了陶母的手術費用,讓陶家得以在這個金錢的空隙之中喘一口氣。 但陶清依舊很努力地在為自己唯一的jiejie掙取醫療費用,整天忙得腳不沾地,只想著多賺一些,多賺一些就好了,因為他不想欠別人的,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恩情。 陶又晴甚至沒有勇氣告訴他,那是自己退賽換來的。如果陶清知道她被逼退賽,一定會很難受,那時候的陶清已經足夠辛苦了,她不想再給他添一筆疲憊。所以她編了個謊,暫時將自己被逼退賽的事情瞞了下去,也幸好那時候的陶清根本不看電視,因為忙得沒空。 而那時候的她還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么被逼退賽,天真地認為周以柔真的是個好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好得蓋過了所遇到的任何人。 周以柔當時還給她留了電話,讓她保持聯系,并時常會給她發消息,詢問她在做什么。 當時的她以為周以柔的性子就是這樣,善良又溫暖,不僅會幫她出醫藥費,還會和她聊天,雖然聊得不多。那曾想,周以柔只是為了確保她有好好地待在醫院,沒有重新站上舞臺的想法。 周以柔還會親自到醫院來看陶母的情況,雖說次數不多,但足夠讓她感動了。一個大公司的千金無條件為她支付母親的醫療費用,還會跟她聊天,甚至會親自到醫院來,這讓陶又晴對她的好感與日俱增。 直到有一天,她看見周以柔笑起來的樣子。周以柔這個人長得冷冷清清的,但是笑起來真的很好看,一下子就擊中了她的心。 她從小就被陶清教育愛情平等不分性別,所以對于自己會喜歡女孩子的事情,她沒有多加糾結,小心翼翼地藏著自己的心思,不讓周以柔發現。 但那時候的她忽略了一件事,周以柔會笑是因為她聽到了江雅菱的名字 “人這一生,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這句話她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有所體會——陶清出車禍了,當場身亡,她連見他最后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她的天塌了,徹徹底底地塌了。 母親病重,她被逼退賽,舅舅去世,她二十歲的人生,本該像花一樣綻放的年紀卻被絕望的色彩渲染得一片沉重。 她在陶清的尸體前坐了很久很久,久到她忘記了時間,忘記夜晚白晝,忘記了躺在面前的人是誰。 她出現了幻覺,一切回到起點,她的人生沒有這么糟糕,陶清也還在家里等著她??蛇@個幻覺停留的時間太短了,幾乎是在一瞬間就將她打回了原形,讓她不得不面對這糟糕得讓人說不出話來的現實。 她眼眶發干,哭也哭不出來,跌跌撞撞地走了出去,扶著冰涼的墻面,精神恍惚地迎著光走,每走一步,身上的力氣就流失一分,最后在離門幾厘米的地方,她突然跪坐在地——她走不下去了。 她走不下去了 她的二十歲為什么會這么糟糕啊 也是在那個時候,周以柔踩著光,從門外進來,來到了她的身邊,彎下腰,將手輕輕地放在她的肩膀上,沒有過多的話語,只說了一句:“還有明天?!?/br> ——不必對人生絕望,你還有無數個明天。 萬念俱灰之際,周以柔突然就像一束光一樣倏然照進了她一片黑暗的心房。于是她情不自禁地愛上這縷光,生平第一次生出了想要站在一個人身邊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