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蔡大秀的驚人理論!
反正,權傾一時、文武雙全的賢王李恪已經離開了長安。 這對于蔡大秀、魏征等御史臺的御史官員們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 這可是意味著他們這些做御史的官員,再次得到了晉升的機會。 蔡大秀此時幾乎是口無遮攔。 他當著大唐滿朝文武、皇子們的面,既沒有任何的依據,也沒有任何君臣謙卑之禮。 明明說了三皇子李恪如此之多的壞話。 已經進入“瘋魔”狀態的蔡大秀,依舊是覺得不上癮。 他見到皇帝陛下愈加陰沉的臉,還自以為是自己堪比先秦時期鬼谷子等人的游說,已經讓大唐的皇帝陛下折服。 因此,蔡大秀此時絲毫不知道進退。 滿腦子的“大仁大義”,滿腦子的‘榮華富貴’、‘功成名就’。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蔡大秀再一次張口就來道:“可以說,賢王殿下用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以及兵力去跟吐蕃將士作戰?!?/br> “如此行為,即使是能夠鎮守住庭州城池,守得住大唐邊疆一時間的安寧,但是實在是有傷天和??!” “以殺戮對抗殺戮,以暴力對抗暴力,以培育更多的殺戮與仇恨?!?/br> “這必然會滋生出更多的暴力!” 說到這里時。 蔡大秀微微上挑的眼神,不經意之間就看到了李世民稍稍抽搐的臉頰。 這...這不是說明了... 自己的話語有效果了嗎? 這不是正是陛下已經被自己成功游說,已經對賢王殿下產生了反感的征兆嗎?! 蒼天??! 總算是輪到我蔡大秀出頭??! 利益熏心下,蔡大秀完完全全淪入了自己內心癲狂的世界當中。 所以,他一時間興奮到了極致,也狂喜到了極致,口齒變得更惡毒,更無暇顧及。 “從而臣可以斷定!賢王殿下的行徑,根本無法實現‘以殺止殺’?!?/br> “這既無法給大唐的邊疆,以及數千萬名大唐的百姓,帶來和平!” “也是對嶺南道的無數百姓、軍隊的摧殘!” “臣此時此刻是代表大唐所有的百姓、軍隊,希望陛下要以和為貴?!?/br> “切莫要再造殺孽!” 蔡大秀的話音總算是落下了。 李世民臉色低沉。 他眼皮子似乎是有著千斤之重。 緊緊地將眼眸閉上,緊鎖著眉頭,似乎正在倍受內心的折磨。 這就對了! 蔡大秀見狀,內心大喜! 陛下這是要大義滅親了??! 陛下這是對賢王殿下的厭惡達到了頂點了??! 陛下這是破格提拔自己,我蔡大秀要從此飛黃騰達了??! 陷入狂熱的蔡大秀眼中滿是金山銀山,美人環繞,根本無法注意到周圍奇異的氛圍... 文武百官寂靜無聲... 御史臺的其他官員們此時也緘默無聲。 整個大唐朝堂像是陷入了絕對的安靜,氣氛既詭異,又令人恐懼。 就像是夏天暴風雨來臨之前。 黑云壓頂的氣勢和悶熱。 足以令無數人喘息不過。 在這無比壓抑的氣氛中。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世民才緩緩睜開了雙眼,露出的雙眸充盈著血絲。 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似乎嗅到了血腥味,不僅沒再敢跟前幾次那般,群起而攻之。 相反。 他們此時變得很乖巧,像是提前演練過了無數次一般,心有靈犀地安靜低垂著頭。 簡直安靜到了極致... 李世民緩緩開口道:“蔡御史,你說嶺南道的一百多萬名百姓,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br> 蔡大秀道:“正是?!?/br> 李世民眉頭微皺,心想著是不是自己真的太久太久沒有殺人了! 所以。 朝堂上的這些御史官員們,全都好了傷疤忘了疼,將前段時間的‘白色恐怖’拋之腦后,又想把脖子伸過來,任由自己砍殺? 李世民沉聲道:“那你又如何解釋,嶺南道的地方官員們上交的財政報表?!?/br> “又如何解釋,巡視嶺南道的御史官員、監察官員和御前宦官們匯報上來的民情、財務和軍糧等具體情況?” 李世民似乎是在給蔡大秀最后一次機會,又像是在為賢王李恪‘搭臺演戲’。 打算用賢王李恪在嶺南道的成就,對朝堂上暗流涌動的勢力和心懷叵測的文臣武將們,進行威懾力。 因此。 李世民沒有像文臣武將想象當中的那樣直接打開殺戒,而是繼續耐著性子,繼續道。 “朕知道的嶺南道情況,可是五谷豐登,百姓不只是豐衣足食、勤懇工作,而且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對大唐帝國無比的忠誠?!?/br> “與此同時,報告明確地顯示?!?/br> “嶺南道的百姓們從參與度和貢獻度的角度來評判?!?/br> “他們對軍隊是全國十三個道當中,最熱忱、最崇敬的?!?/br> 話說到這,李世民也不打算再藏著掩著,直接下了一個猛料。 “這些情況和奏章,你難道都視而不見,你難道寧愿相信自己的見解,也不愿意將眼睛睜開,好好地看一看這個天下?” 李世民的這些話,可不只是說給蔡大秀一個人聽到的。 在場數百名文武大臣。 尤其是薛萬徹這一大軍閥,就算再傻、再魯莽的人也都聽出了皇帝李世民‘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這一次... 陛下恐怕是要殺雞儆猴了! 蔡大秀面不改色,表現得比忠臣還要忠誠,比清廉的官員還要無欲無求。 “臣惶恐!” “臣所述,即使可能只是一家之言,也有可能是誹謗,甚至是以下犯上?!?/br> “但是,那又如何?!” 蔡大秀的語氣鏗鏘有力道:“陛下或許已經發現,而且應當發現了?!?/br> “所有來自于嶺南道的情報也好,密函也好,調查報告也好?!?/br> “全部都是在說嶺南道如何之好,如何之先進,如何之日新月異?!?/br> 蔡大秀冷冷笑道:“可是...” “這些報告說的,又有誰能證明,亦或是又有誰能夠保證?!?/br> “這些全部都是真實存在的呢?” “更為恐怖的是,所有的情報、奏章亦或者是密函,應該都沒有說過賢王殿下,亦或是嶺南道的半點不好吧?!?/br> “僅僅是這一個細節,就非常的恐怖了?!?/br> 蔡大秀擺出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老子才華天下之地’的姿態。 細思極恐的語氣也發揮到了極致。 他瞪圓了雙目,聲行并茂道:“這讓人不得不猜測,嶺南道的繁華、昌盛?!?/br> “但是在實際上,只不過是賢王殿下制造出來的假象?!?/br> “其目的就是想要蒙蔽陛下和滿朝文武的雙眼,想要割地為王!” 此話一出,全場文武群臣皆驚訝! 薛萬徹的臉色更是驚恐到了極致,心里面想著... 自己的身邊怎么盡是一些豬隊友?! 事到如今了還膽敢當著陛下的面,質疑賢王殿下... 這他丫的不是找死嗎? 就在群臣擔心受到蔡大秀牽連,想要迫不及待地撇開關系,人人自危時... 唯有蔡大秀是想要一條道路走到黑的,繼續道。 “臣還望陛下不要被表面的繁華所蒙蔽了雙眼,而看不清楚現實?!?/br> “沒錯,賢王殿下是非常的有本事?!?/br> “他在庭州城池率領剛猛的三千名嶺南將士以一敵三十更是一段佳話?!?/br> “但是!” 蔡大秀峰回路轉道:“發展經濟,促進民生,培養軍隊的素質和忠誠度?!?/br> “可絕對不會是像戰場那般,一朝一夕就能看得到結果,就能分得好壞?!?/br> “這是一段反復的過程。這一點,還望陛下仔細掂量清楚,明察秋毫?!?/br> 李世民聞言,內心當中大為震怒。 說的這些都是什么屁話! 你就那么妒忌恪兒的才華? 你就這么見不得嶺南道好,見不得大唐帝國好? 你就如此的市儈,為了爭名奪利,連最基本的腦子、邏輯都不要了?! 李世民沒有將心思袒露出來,而是譏誚道:“一派胡言!” “你的這一套說法、理論,若是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或許可以成立?!?/br> “但是你用在恪兒的身上,那便是天大的錯誤!” 李世民特意將聲音抬高得到最大。 “既然嶺南道的經濟、民生和軍事?!?/br> “真的像你口中的蠻荒之地、瘴氣之地、邊緣之地,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發展?!?/br> “那你該如何解釋,嶺南道的軍隊建設得如此迅猛?!?/br> “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在嶺南道及其周圍的南方五個道,征兵超過十五萬!” “再者,嶺南道的莊稼地、水田地、土豆地,你身為御史官員,應該沒有見識過?!?/br> “但是!嶺南道的糧食和美食,你總是吃過的吧!” “嶺南道的琉璃器皿,你也應該用過吧!” “嶺南道的裝備鎧甲,嶺南道的軍隊,你也應該見識過的吧!” 李世民譏笑道:“怎么,諸位!” “這才過去多久啊?!?/br> “恪兒身為皇子,‘賢王’的名號到底是怎么來的,難道都忘得干干凈凈了嗎?” 李世民口中說出的這些話。 讓薛萬徹、長孫一系的官員聽得面紅耳赤、脖子粗紅,壓力倍增。 因為李世民說的這些可都是事實... 賢王李恪偏偏就是如此牛比。 如此厲害之人! 而李世民的這些話。 也讓蔡大秀從幻象的世界中,硬生生地拉扯出來! 對...對??! 之前的詆毀之詞,侮辱之語,全特么都是老子自己杜撰的呀! 為何三皇子李恪能夠被稱為‘賢王’... 是因為不干涉朝政,禮賢下士、有口皆碑嗎? 不! 是因為他李恪太過于優秀,太過于賢能,太過于...偉大了! “蔡大秀!” 李世民不再壓抑內心的怒火,釋放著無與倫比的怒氣,“當眾詆毀皇子!” “殺!” “意圖抹滅賢王李恪、有功之臣的功績?!?/br> “殺!” 隨后,李世民果然下令道:“大理寺聽令!查!” “但凡是蔡大秀的同黨,統統打入天牢!” “所有跟蔡大秀相關官員,統統降職三級。五品以下者,貶為庶人,永不續用!” 這話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誰是相關官員? 誰又是同黨? 還不都是你李世民一個人說得算? 這一道指令下去,豈不是要把整個御史臺能拆就拆了... 旨意一下達。 數十名全副武裝的禁衛軍走進大殿。 他們二話不說。 直接將嚇得屎尿其出蔡大秀,拉到殿外、斬首! 魏征察覺到了危機,不得不站出來道:“陛下?!?/br> “蔡大秀的話語的確有些偏激,也確實有辱皇室,以下犯上,死得其所?!?/br> “但是...臣以為,他所指出的嶺南道發展情況,或許應當好好深思?!?/br> 魏征絕對不是急功近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