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嘿嘿! 又是后世生理學家的研究。 從基因、血統來說,南、北兩方結合,質量最佳,基因會擇優繼承。 所以。 為了繁衍出更好的下一代。 為了大唐的明天。 李恪這一次,索性在沒有安全措施、動作的情況,將生處于產卵期即最佳生育期的阿珂給... 至于,能不能一擊即中。 生育繁衍計劃,能不能很好地實施,就不是李恪能左右的了! 中午。 李恪牽著阿珂的嫩手,走出房間。 兩人像是熱戀中的情侶,在暖陽下的庭院打鬧了好一會兒,才進屋吃過便飯。 吃飯時,李恪看到阿珂不斷地給自己拋媚眼,有意無意地將身體,不斷地往自己肩膀、胸膛上蹭...... 李恪堂堂八尺男兒,正是年少血氣方剛時,哪里受得了公主這般挑釁,狂掃了幾口飯菜,就想要回到房中,繼續造人計劃。 可是,李恪的大手還沒抓住阿珂的手晚安,下人就通報,說是馬周有要事來找自己。 現在馬周可不再是長孫無忌府上的門生了。 桂州、廣州的兩州節度使,跟日后明清時期的兩廣總督管轄的區域范圍相同呀! 而且,他在這些日子上朝進諫、匯報嶺南道的情況,很得李世民的賞識,贏得眾多文臣的贊譽。 “殿下!”馬周進門,恭敬地行了個禮。 從不近女色的他,竟也在阿珂的身上,多看了幾眼,才開口道:“不知殿下是否聽聞今早上宮中弘文館,發生了一件趣事?!?/br> “噢?國子監也能有趣事發生?”李恪有些失望,居然不是跟突厥公主有關的事情? 本王好不容易得到金屋藏嬌的機會。 你們突厥使臣們不努力尋找,不百般刁難、耍賴皮,本王何時才有機會裝比、揚我大唐國威阿! 馬周笑道:“武家世子武大聰,可是殿下近日收的門生?!?/br> 武大聰? 李恪的眼皮跳了跳。 該不會...鬧出什么笑話了吧。 “是...是阿?!崩钽《硕ㄉ?,“他怎么了?!” 就算對武大聰沒有信心,但自己要對“潼關”的詩詞、文章有信心阿。 “今早,陛下突然心血來潮,帶著滿朝文武前往國子監,看望書生、學子們?!?/br> “本來,一切都很正常,但走到弘文館門前時,就聽到里面傳來爭吵聲?!?/br> “仔細一聽,原來是長孫大人的長子長孫沖,瞧不上武大聰,認為他沒資格跟他們一起念書!” 嘶! 聞言,李恪當即聯想到后世的校園欺凌事件,而且不都是網絡小說慣用的橋段嗎?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多氣派呀! 李恪沒言語,聽馬周繼續說道:“武大聰氣不過,便說是殿下的門生?!?/br> “可誰曾想,長孫沖和幾個文臣的子嗣,大笑殿下是嶺南鄉野文字,不值一提?!?/br> “中秋那晚所做的詩詞,也是因為被趕到了鄉村田野,才碰巧做得出來的佳句,都是偶然?!?/br> “陛下聞言,有些慍怒,大步走進弘文館,提出下午舉辦校閱的,獲勝者直接授予五品官職!” “至于校閱的題目,便是跟長孫沖、武大聰二人之前約好的一樣,以“潼關”為題?!?/br> “不過...”馬周笑笑,“陛下一時興起,又加了‘民生’二字。要求詩詞、策論各一篇?!?/br> “下午三時,兩人便要在大殿之上,展開一個時辰的對決?!?/br> ”不知...殿下可有興趣,前往大殿觀看???” 李恪負手、大笑,“好??!反正本王閑著也是閑著,為何不去湊湊熱鬧!” 長孫沖,這次可是你自己自不量力地把臉湊過來,要本王在陛下面前打你的呀! 你可不要喊疼、叫痛呀! 哎! 老謀深算、權極一時的長孫無忌,怎么就有了你這個實力坑爹的主兒? 有意思...真有意思! 李恪突然想到驚為天人的尤物阿珂... 在沒有把突厥使臣逼急之前,阿珂還不能以真面目示人,要不然,自己可不就成了強盜? 必須幫她好好打扮一番才行! 首先,綁上束身衣... 胸,太大了! 柳飄飄不得不將阿珂擠得面紅耳赤。 李恪在一旁看得也臉紅,小腹邪火亂竄。 然后,唐軍戰士的服侍。 阿珂身高七尺有余,體態豐腴,這倒容易穿上、 其次,束發、戴頭盔。 阿珂在部落時,綁的是類似后世的臟辮。 長發捆在一塊,難解又難洗。 柳香香耐心地幫她洗過頭,再捆成一圈,用簪子系上,勉強能混過去。 最后,李恪還要給她一個工作和身份...貼(jin)身護衛,就非常合適! 眾人齊心協力地忙活了一個多時辰。 總算是在真正的校閱殿試結束前,趕到了現場... 當李恪、阿珂達到大殿時,比試已經進行了大半個時辰。 只見大殿內,坐著五名考生。 他們有的在文不加點的答題,有的在愁眉苦臉地思考,而武大聰則是在...睡覺! 武大聰睡醒后,瞥了眼旁邊的長孫沖,見到他正才思涌泉地在紙上洋洋灑灑地做文章,自己一點不緊張,要來一張紙,就開始在上面花荷花! 先是荷花大致外形輪廓,再到荷花的葉子、花瓣,最后是葉子、花瓣每一條細致無比的紋路...... 一朵簡單的荷花,竟被武大聰用了半個多時辰,畫出了新意來! “哼!不學無術!” 長孫無忌看向李恪,陰惻惻地冷笑道:“喲,殿下來啦!” “哈哈,犬子沖兒雖也是平庸之輩,但至少勤奮、刻苦,不會荒廢時光,也不會做那些無謂的事情!現在是校閱,可不是兒戲!” 他似乎找到了李恪的短板,喋喋不休道:“武家世子莫非真以為,拜為殿下的門生,就真的能隨隨便便做官了么!” 高士廉陰陽怪氣道:“呵呵,真不懂得是先生太自信,還是門生自以為是?!?/br> 在場的其他官員也多以太子黨為主。 他們紛紛向李恪投來不屑、鄙夷的眼神,一副贏定了的模樣。 李世民看到武大聰早早答完了題目,都坐在位置上無所事事大半個時辰了,都質疑自己出題的水平了! 潼關,具體的地名。 民生,廣泛的名詞。 兩者相結合,既可以是形態組合,也可以是神態組合。 最具水準的佳作,莫過于形態、神態相結合。 撇開意境和哲理不提,只從名詞形態、神態就很具難度。 難道你武大聰才華橫溢,都能把校閱當成兩小兒辯日?! 反觀長孫沖。 在大人面前,勤懇地學習,認真地思考,裝也要裝出一副老實人的模樣。 就算看起來平庸了些,卻也掌權者最理想的下屬,小家子氣,沒有野心! 很快,殿試校閱結束。 宦官們將五名考生的試卷裝訂、封好,再重新抄寫一份,確保字跡一致。最后放到陛下以及世家大儒的面前。 長孫沖走出大殿,負手、挺胸昂頭,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潼關這考題,事先本來就是長孫沖提出的。 在此之前,都準備了好幾個月。 長孫無忌又動用人脈,請來世家大儒們,給長孫沖天天補課。 關于潼關的詩篇、文章,長孫沖這幾個月沒寫過一百篇,也寫了八九十篇了! 再看到武大聰走出考場時的“衰樣”,長孫沖都認為結果可以蓋棺定論了! 自己根本就沒有輸的機會好吧! 如果長孫沖生活在后世,此時此刻肯定想要唱:“無敵是多么...寂寞...多么寂寞!” 李世民滿懷期待地拿過五份考卷。 只是粗略地看了半刻鐘,李世民就將五份試卷從優到劣,按甲乙丙丁的順序標號... 哎! 這屆考生不好教呀! 差距實在太大了。 結果顯而易見阿! 根本就是碾壓的實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