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安祿山的誠服!
不管是見到侯君集,還是見魏征,安祿山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洋洋自得的模樣。 然而,偏偏是這樣阿諛奉承的武將,越是受統治者喜愛。 因為,統治者會認為這些武將只效忠自己,不會結黨營私,更不會干涉朝政。 尤其是李世民更是如此! 他每天要面對魏征為首的諫官,天天被頂撞、指責,心煩了,正好來了一個裝傻賣乖的武將,說些沒腦子的話哄哄自己,他當然樂意、高興拉! 至于安祿山,一人領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重兵在握...... 李世民并不擔心他會擁兵自重,公然造反,畢竟十大節度使制度,本身就是相互制衡。 再者,李世民下一步就要讓滿16歲的皇子,以大都督或節度使(駐守邊疆的道)的身份,前往邊疆的道(?。?,分散原有節度使的兵權。 李恪便是分兵計劃的先行者,而且還很好的完成了任務。 這對于李世民來說,當然是大好事。 然而,李恪的成功,對于不甘為人臣子的安祿山來說,分兵就等于分權,就是在割自己的rou阿! 更讓安祿山感到惶恐不安的是,陛下居然批準了嶺南道擁兵數量,超過二十五萬! 這可是完全有能力自立為王,與長安分庭抗禮的兵力阿! 安祿山眼饞得很! 三皇子李恪,必須巴結! 但是,安祿山又覺得自己貴為邊疆節度使,手握近十萬的兵權,要是在一個小小的皇子面前點頭哈腰,豈不是折煞了身份,太丟人現眼了! 所以,來到了賢王府府邸,安祿山仍然是一副眼空四海、目中無人的模樣,見到了李恪本人,也沒有一點謙卑的模樣。 “末將,安祿山!見過賢王殿下!” 安祿山昂著頭,看都不看李恪一眼,“末將總是聽說殿下賢明,特來請教治國治兵之法,還望殿下,不吝賜教!” 話雖這樣說,安祿山對李恪卻滿是不屑! 呵,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從沒上過戰場,能會什么治國、治兵之法! 至于能剿滅桂州的匪患,能成為桂州、廣州、安南州的節度使,是李恪的能耐嗎? 完全是因為他有一個好爹阿! 投胎真是一個技術活阿! 看到李恪細皮嫩rou、弱不禁風,卻能手握重兵,出身平凡的安祿山,就更是嫉妒羨慕恨了! 李恪清楚安祿山此次前來就是故意找茬的。 不管自己說什么,安祿山都篤定自己是個廢物皇子,只是靠做皇帝的老子才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所以,李恪索性不說話,也不做其他事情,就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安祿山看。 不得不說,靠著一身武藝和蠻勁,年少成名的安祿山,武功果然是非同小可! 李恪貫通古武學,能看得出安祿山此時的武功雖在自己之下,卻要比薛仁貴要強。 甚至,要論單打獨斗,一代名將李靖也未必敵得過眼前的安祿山! 從身材來看,有著突厥血統的安祿山,身高200厘米,體重也有200斤,在戰場上簡直就是人形坦克阿,平推過去、所向披靡。 心高氣昂的安祿山倒看不出李恪身懷絕世武功,倒是被他冰冷的雙眸瞪得發冷、發涼! 一炷香的時間,兩人就站在賢王府邸的大廳中,互相對視,一言不發。 安祿山本質上莽夫一個,沒有李恪的定力,被他看得頭皮發麻、后脊發涼! “陳長虎!”李恪突然叫道。 身高三米的陳長虎邁著輕盈的步伐,迅猛地走到李恪身前,畢恭畢敬道:“末將在!” 哎呀我的天! 陳長虎的出現,可把安祿山嚇壞了! 他自持突厥血統,體型彪悍、碾壓眾人! 但是,跟陳長虎宛如巖石的體型相比,安祿山這點小身板,完全不夠看阿! 李恪注意到安祿山眼中的震撼和詫異,冷笑道:“把程咬金和秦叔寶兩員將領給本王叫過來!” “末將遵命!”陳長虎站起身,瞟了一眼呆若木雞的安祿山,面露不屑,扭頭就走... 別想歪,只是單純地轉身離開而已。 安祿山不知道李恪為何要叫來秦叔寶和程咬金的用意。 然而只是一個陳長虎,安祿山就必須眼前三皇子刮目相看了! 能將如此彪悍的男人麾至賬下的三皇子,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一刻鐘過后。 安祿山還沒能重新審視李恪,門外就傳來下人的通報聲,說是秦瓊、程咬金兩員大將求見。 片刻,得到李恪允許,兩人一走進大廳,便單膝下跪,雙手抱拳作揖,唯恐禮儀做得不夠到位,齊聲恭敬道:“末將參見殿下!” 見狀,安祿山傻眼了! 臥槽! 李恪到底什么人???! 程咬金、秦叔寶,何許人也??? 大唐的開國功臣,官居二品,又封侯封爵,李世民絕對的心腹阿! 更恐怖的是... 這兩個人不管是在人脈,還是武功上,都比自己高出好幾個檔次! 他們就算是在李世民面前,也不會表現得如此謙遜、恭敬。 然而在李恪面前,姿態卻放得如此之低! 那自己...算個毛阿! 安祿山再愚笨,也不敢再在李恪面前裝糊涂了。 他趕忙雙膝下跪,傲氣全無,一臉謙卑的恭敬道:“罪臣安祿山,叩見賢王殿下!” “之前罪臣一時糊涂,冒犯了殿下,還望您大慈大悲,寬恕罪臣?!?/br> 李恪一點不畏懼安祿山。 論武功,你在本王之下。 論兵力,你比本王少太多。 論才華,你根本沒法跟本王比。 論出生...呵呵! 此時此刻,就連安祿山也感覺到,在李恪面前,自己就宛如螻蟻一般渺小、卑微。 生死,全憑李恪一句話。 “起來吧!”李恪平靜道! 聞言,安祿山頓時有一種劫后逢生的喜悅! 對李恪的態度,更是恨不得貼在地面舔他的鞋底,恭敬得像個小學生,唯恐說錯話、做錯事! 李恪冷笑道:“你之前問本王,如何治國、治兵,本王現在可以回答你?!?/br> 安祿山單膝跪地,低著頭、不敢與李恪直視,拱手作揖道:“請殿下賜教!” “兩個字?!崩钽≥p聲吐道:“忠誠!” “對于你來說,只要做到這兩個字,本王定會解決治國、治兵?!?/br> “你若非要找不痛快,膽敢擁兵自重,本王再送你兩個詞:滿門抄斬、尸橫遍野!” 治國對滿門,治兵對尸橫! 安祿山就算再傻、再沒文化,也聽得出李恪話語中的威脅之意阿。 而且,安祿山也篤定李恪會說得出、做得到,不會欺騙自己讀書少。 自古以來,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現在就算給安祿山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跟李恪作對。 只是半個時辰的時間,安祿山就同意了河東三鎮與嶺南道達成經濟合作關系。 屆時,嶺南的水泥、磚瓦以及食鹽,甚至是玻璃,都會在安祿山軍隊的護送下運送至河北銷售。 提成...百分之四十! 例如:玻璃在河東三鎮賣100文,李恪收取40文。 剩下的60文,才是當地商人所得,劃入河東三鎮的稅收范圍...... 神坑阿! 安祿山,一代蠻族戰神,哪里吃過這虧! 完全成了冤大頭阿! 但是,沒辦法,李恪拳頭大! 其實,李恪是很善良的,就算安祿山圖謀不軌,只要他沒越界,也不著急針對。 但是... 李恪幾個月前,大筆一揮,免除了廣州百姓三年的提成... 這不..軍隊建設需要錢,城市建設需要錢,工業區的建設和生產、數以萬計的工人也需要錢。 再之后, 打仗需要錢!造船需要錢! 花天酒地...咳咳,這個不一定需要自己掏錢。 那么多的開銷,李恪不愿做冤大頭,更不愿言而無信。 所以... 就只有提高外省的提成來維持現有的消費水準咯。 商量完具體事宜,安祿山如釋重負地離開府邸。 李恪隨即讓人飛鴿傳書給馬周,安排他下令免除桂州、安南州的提成。 自己又找到一個冤大頭啦! 嶺南制造,不愁沒有銷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