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讓百姓們有口飯吃!!
每逢大戰過后,明智的統治者就會馬上安撫將士和百姓,減輕賦稅、休養生息,以減少戰爭引起的民怨。 安撫好了將士,李恪就想著百姓的生活質量弄起來。 以這個時代零工業、零電力、零科技的現狀來看,柴、米、油、鹽、醬、醋、茶,明顯更容易被唐朝人接受,也更易于商品買賣。 從雜交水稻的種植、推廣,以及桂州官員對純鹽的狂熱追求便可以看得出這一點。 要是在這時買賣自行車或搞快遞,反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讓百姓們接受。 但雜交水稻的種植卻無需太多的磨合,在十人中有七人是農民,誰家不會種地、種菜阿! 所以,在鼓勵全民加固城墻期間,李恪還不忘利用好這股萬眾一心的力量,將雜交水稻的種植,連同預防、治療瘧疾一起,在廣州城全面的推廣! 經過百姓們日夜辛勞,整個廣州城在備戰的過程中,還將廣州城內外的’退林還耕‘這一大項目基本完成,并都種植上了雜交水稻。 李恪將兩萬多畝的農田按‘均田制’,分產到戶,期間由官府提供資金、技術以及種子,接受者,暫時實行農戶拿二成,八成納稅。 制度頒布時,少部分人雖然表面礙于情面和時局,還是選擇順從,但是私底下卻有不少的怨言。 “又是一個貪官!” “哎呀,要俺說,這個皇子李恪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強制俺們必須種他的水稻就算了,還要繳八成的稅!不都跟那姓楊的一樣黑嘛!” “唉!可不是嘛!天下的烏鴉不都一般黑嘛!” “以我看,這個皇子也在廣州蹦彈不了多久,就想在這里先撈一筆,鍍層金再回去!” “人家是皇室貴族,不從我們這些貧窮老百姓身上剝削些東西,他們怎么顯得自己高貴、與眾不同??!” 從制度頒布的那天起,質疑聲、怨聲從來就沒斷過。 李恪倒也沉得住氣,從未回應過質疑。 他相信事實勝于雄辯,時間會證明一切。 但還是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捧太子殿下李承乾的臭腳,在農田的稅收制度上,做起了文章。 他們先是帶領村民到各地的縣衙門抱怨、鬧事,然后鼓動近千名不明真相的百姓,聯名上書,以’非法收取高額稅收、公然違抗圣令‘為由,向朝廷上書。 各地方的吏部官員一聽說要狀告三皇子李恪,便都知道為吏部尚書,即他們的直系老大長孫無忌報仇的機會來了! 所以優先審核后一路快馬加鞭,最后竟先于桂州的軍情,送達到長安...... 嶺南道,廣州。 守城戰的第二天,正好是第一批全城種植的雜交水稻收割的日子。 一場小雨之后,天空放晴。 睡了個午覺,李恪繼續金屋藏嬌,讓楊玉環留在家、好好準備晚宴,自己則下鄉視察。 午后,李恪便跟家丁以及自己提拔起來的數十名地方縣官,行走在全新面貌的鄉間,聞著迎風吹來的稻香,十分愜意。 見到李恪來了,百姓們像是見到了神仙,瘋狂地涌了過來! 他們集體跪在地上,眼含熱淚,語氣都非常的激動。 “草民拜見殿下!您可真的是為民、為國的青天大老爺??!” “殿下!您真是玉皇大帝派下來的活神仙!我們種地種了一輩子,哪里見過...產量那么多的稻苗!” “殿下!草民該死!草民該死!在您剛剛頒布政令時,還質疑過您的決議,哪里能想到...十五畝良田,種出來的稻米光是兩成,就足足有三百斤??!” “可不是嘛!我們家十五口人,積極參與了‘退林還耕’,分到了兩百畝田地,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就產出五千斤的稻米!五千斤??!“ 農夫感激涕零道:”我們家種田種了大半輩子了,哪里見過那么多的稻米!您說這么多的稻米,哪可能吃得完??!要是不上繳官府,肯定是要留到發霉的??!” “殿下...您真的是我們的救世主??!” “殿下,今生今世,是您給我們一家十口人看到了希望,得到一口飯吃!今生我們就算是做牛做馬,也一定會報答您的恩情的!” “殿下萬歲!” “殿下萬歲!” 在數百名農夫、農婦的頂禮膜拜中,李恪不想太過于做作,只能苦笑著向他們招手,并一個勁的讓他們先趕緊起來。 但叫起了幾人,又有十幾人跪下,沿途數一里地,都跪拜著感激李恪的百姓們,場面波瀾壯闊,讓隨行的數十名官員,深受感動。 眾人好不容易走到山間,沒再有百姓跟著了,官員們便抓住機會,‘百花齊放’地贊嘆李恪。 “殿下,您可真是圣主??!” “"殿下!廣州的百姓都愛戴您,廣州的將士也都信服于您,我等下官亦欽佩于您,此乃天時地利人和,是大治之相?。。?/br> “對!殿下您真是賢能!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日,就將廣州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條!而且還集結了將士和百姓們的力量,將桂州匪患這塊頑疾給鏟除了!著實令下官佩服??!” “若殿下能接手桂州,想必桂州也會很快迎來大治之相?!?/br> “......”李恪。 這群人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剛剛擊潰桂州的匪軍,就要直接把桂州收編,也不想想桂州百姓們會怎么想。 桂州可是出了名的民風彪悍,就不擔心處理得不好,把人逼上梁山? 真是一點不怕狗急跳墻,說話也不怕風大扇了舌頭! “咳!桂州的匪患雖暫時清除,但還有數千匪患隱藏于群山之間!難道爾等有辦法,將這些匪軍徹底消滅?“ 見眾官員啞口無言了,李恪負手,又言道:“還有桂州的百姓們又該如何安撫,社會亂象又該如何整治?桂州之所以匪患嚴重,最主要的便是百姓們不相信官府,長期吃不飽、穿不暖,民風自古彪悍,又該如何治理?!“ 見眾人無言,李恪冷笑著搖了搖頭,又說”桂州一事,我等還是要從長計議。你們...就跟本王先說說天下,何為爾等口中的大治?!?/br> 官員們以為表現的機會來了,又開口道。 “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br> “外無敵患,內無災亂,百姓夜不閉戶也無盜賊?!?/br> 更有甚者,直接拍起了李恪的馬匹,“殿下,這還不明顯嗎?!就像現在的廣州,百姓豐衣足食,對你感恩戴德、百依百順;軍隊糧草充足、物資豐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行了行了!”李恪立即把叫停了,再給他說下去,就快要成歌頌自己的會議了,“以本王看!所謂的大治,就簡簡單單的八個大字!” 眾官員立即豎起耳朵,洗耳恭聽。 李恪頓了頓,鏗鏘有力道:“讓百姓們有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