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武替風波(6)
“在電影熱映期,黑流云哥哥敬業人設,某劇組包藏禍心!” “其實沒必要談替身就色變,替身就像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一樣,都是拍攝團隊的一份子?!?/br> “武替小哥哥好拼命!完全是拿生命在演戲,那些噴子們不要再找存在感了!” “水軍們,你們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這電影老子看定了!” 就這樣,很多不知道《永樂》這部電影的網友,因為一場撕逼大戰,看過史詩級的預告片,以及武替拍攝花絮,都被勾起了好奇心,紛紛表示要進影院捧場。 經過一晚上的發酵,多位大咖、合作過的導演、劇組工作人員都站出來澄清,奉勸黑子們消停。 而前面三天觀看過電影的觀眾,也在豆瓣、貼吧、微博等平臺發布影評。 豆瓣評分8.9。 僅僅比前不久刷爆朋友圈的《醫圣》差0.1分。 “永樂年間,多俠義豪杰,影片見證大明的繁盛!” “這樣的電影多一部是一部,肯好好講故事的影片不多了?!?/br> “幾個演員表演得非常出色,微表情拿捏到位,太好了!” “他們說有替身,看的時候完全沒注意到,不影響劇情?!?/br> …… 第二天。 大清早醒來,蘇雅白簡單梳洗一下,便關注網上的事態。 看到諸葛流云、趙木梓、厲銳川、導演和劇務等人發聲支持,心頭涌上一股熱流。 網友們態度的轉變,也讓她有些驚訝。 還有細心的網友,對她的簡歷做了梳理,作為幕后武行,參與過的影片有《夜刺》、《最后一個影衛》、《醉臥沙場》、《仙妃修煉記》,第一部武術指導作品《俠隱江湖》,即將出演電影《迷霧》的男二號。 用“夢羽新星”、“最具潛力的功夫巨星”、“新生代武術指導的中堅力量”等詞語稱呼她。 原本被黑得體無完膚的蘇雅白,突然感覺不適應了。 她不怕被罵,反而怕被表揚。 因為那就意味著,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辜負那些人對你的喜歡! 《永樂》昨天的票房數據出來了。 或許是因為這場風波,或許是因為周一時間比較忙,票房只有七千萬,與第一天相比,呈現斷崖式下降。 孔蓮電話打過來:“蘇雅白,熱搜還是居高不下,不過風向變好了,你發個微博感謝一下大家吧?!?/br> 蘇雅白:“……好?!?/br> 她握著手機,神色有些恍惚。 總感覺這一切是一場夢! 生怕下一秒醒來,又被那些無處不在的黑子們毫無緣由的詆毀。 她想起師傅曾經說過的話。 “承受膜拜,無懼詆毀?!?/br> “名氣大了,別膨脹;落魄了,別失落?!?/br> “守著自己的本份,別急躁,拍好片子,演繹好自己的角色,這就夠了?!?/br> 那些肺腑之言,猶在耳畔,她卻在初入圈子時,差點失了本心。 想到這里,她淡然笑了。 隨手挑了幾張電影《永樂》的花絮照片,配了文字:“受寵若驚!我會努力做好自己的專業,為大家奉獻好的影片?!?/br> 照片中,工作人員各自忙碌著,滑軌鋪設、打光、打板、化妝等工作場景。 每個人的認真和敬業都值得善待。 同時,也注意到她的微博粉絲數量瘋長。 原本寥寥無幾的百十來號人,短短兩天,飆升至一百多萬。 她一邊看評論,一邊吃早餐,嘴角帶著淺笑。 榮玄寧一身家居服,站在開放式廚房內側,端著咖啡的樣子像偶像劇劇照。 這兩天武替事件,他也一直關注著。 身處某個行業,就要經受該行業暴風雨的洗禮,才能練就波瀾不驚的淡定。 他可以幫“他”掃清障礙,路還要“他”自己走。 …… 龍騰武行工作室。 譚永明看到網上一面倒的言論,氣得一拳砸在桌子上。 本來算準了蘇雅白那小子,作為一個不起眼的武打替身,臟水潑在他身上,也就潑了,那小子也只能認栽! 沒想到一個兩個都跑出來解釋澄清?! 好好的大明星,非要跟自降身份,承認那小子的存在? 真是可笑! 說好的敬業人設呢? 說好的堅持不用替身呢? 為了給那小子洗白,不惜打自己的臉,不疼嗎? 他怒火中燒,恨上了那些大明星的虛偽嘴臉,又盤算找機會收拾蘇雅白一頓! 這時,手機響了。 “譚永明!你之前不是說,那就是一個小小的武替嗎?為什么這么多人為他發聲?現在搞得很多圈內人都猜到,是我們在幕后cao作?!” “邢導,消消氣,我沒想到諸葛流云會……” “沒想到?!你之前不打聽清楚兩人的關系?!”邢導怒不可遏,連聲責問:“一點小事都辦不牢!怪不得圈里混了這么久都沒出頭!” 譚永明氣得頭腦發脹,眼睛充血,還想解釋什么,那頭電話已經掛了。 看著黑下來的手機,譚永明嘭地摔掉。 他怒氣沖沖地在辦公室里轉圈圈,卻又無可奈何。 有種大勢已去、無力回天的挫敗感。 * 星期二晚上。 盡管《永樂英雄傳》的排片率不高,但每一場都幾乎坐滿了觀眾。 甚至到晚上十點,還有不少上班族趕過去,就為了刷午夜場。 就想親眼看一下,這部電影有沒有評價那么高? 最美輪美奐的戰斗場面,到底是什么樣? 馮天賜心懷天下,放過情敵,冷兵器戰爭畫面有多震撼? 外國網友看傻眼的中國武俠片,沒道理自己不支持。 熱度、話題度、關注度、好口碑都起來了,不少人湊熱鬧的心也起來了。 熟人見面打招呼,問:看過《永樂》了嗎? 啊,你竟然沒看過?!我給你說…… 不,不用劇透,我會自己去看,謝謝! 好像誰差一張電影票似的。 去看,呼朋喚友的去看。 很多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涌進影院,卻發現……票很難買! 雖然不至于一票難求那么夸張,但是冷場次和低排片量,根本不能讓他們隨時相看就看。 必須提前十二小時搶票,才能趕上一場午夜場。 不少人都疑惑了。 你這么大的營銷力度,我人都被勾進電影院了,沒、有、票! 幾個意思???! 一連三天,都是如此。 有些人鍥而不舍,越買不到越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