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將軍愛上我_分節閱讀_32
程萬里卻是回轉頭來拿東西,一進門,就見程畢三和葉習晴站在窗邊,兩人執手扶腰對看,不由喝道:“畢三!” 程畢三迅速松開手,解釋道:“大哥,我見她差點摔倒,伸手扶了一把,我們沒什么的?!?/br> 葉習晴也意識到自己差點失態,一時定定神,退后兩步,轉身走了。 她一邊走,一邊詫異著:我怎么有些昏了頭,差點就偎進畢三懷中了? 葉習晴有些后怕,渾身起了雞皮,尋思道:莫非當女人當得久了,適應了,見著畢三這樣俊俏溫柔的,也就…… 書房中,程畢三也奇怪自己的反應,怎么扶著葉習晴的腰時,有股莫名沖動呢?固然想要撕開她的衣裳,想要……。 程畢三打個寒噤,自己變態了么? 程萬里見著程畢三眼神不對勁,忙端起案上的茶壺,把冷茶潑到銅盆里,澆熄最后一點余香。 余香散去,程畢三恢復了清明,撫額道:“好厲害的幽香,差點被迷暈了?!?/br> 程萬里聞言,眼睛一亮道:“再說一遍!” 程畢三雖有些詫異,還是依言重復了一遍。 程萬里一撫掌道:“好,有法子挽回局勢,令明卿不須和親了?!?/br> 程畢三驚喜問道:“什么法子?” “謠 言!”程萬里把手負在身后,長長吁出一口氣道:“白家有祖傳秘方,一向擅長制香,白貴人以四十歲的高齡,還能冠寵后宮,全靠一手調出的好香。莊明卿得了白 貴人真傳,調香手段更勝一籌,一香燃起,諸兒郎全會聽命于她。一朝她進入匈奴國當了皇后,不及三年,全匈奴的兒郎,便會全部聽命于她,不復戰意。彼時,匈 奴國只有臣服大漢國,再不能兄弟相稱?!?/br> “大哥好計謀!”程畢三崇拜又佩服,豎起拇指夸程萬里。 匈奴使者要是聽到這樣的謠言,再一打聽,確認白家確實有祖傳秘方能調得迷香,再確認莊明卿也會制香,心里自要疑惑,認為大漢朝讓莊明卿去和親,其實是想讓莊明卿惑亂匈奴國。若他們疑心一起,斷不敢再接受莊明卿和親之議。 程 萬里踱著步道:“與此同時,還得讓匈奴使者知道,陛下最寵愛的公主,是費貴妃所出的明月公主。陛下還最寵愛二皇子。將來或者會是二皇子登位。到那時,匈奴 王所娶的公主,是陛下寵愛的女兒,以后新皇的嫡親meimei。不管如何,明月公主是比莊明卿好十倍以上的和親人選?!?/br> 程畢三道:“可明月公主已招了駙馬呀!” “糊涂!”程萬里斥程畢三一句道:“莊明卿先前不是和你有夫妻名份,朝臣一樣不顧及這一點,異口同聲要讓她去和親,你也差點被賜死。為了大漢朝,陛下一樣可以令明月公主和離,或者賜死她的駙馬。不心狠,不手辣,不妄顧親情,就坐不了那張椅子?!?/br> 程萬里后面那句話,是潛藏在心底里,對景光帝的埋怨。舞陽公主可是他嫡親meimei,他可有半點憐惜? 許是適才嗅了幽香,心防松懈,許是面對著親弟弟,覺得不須設防,程萬里卻是難得露出對景光帝的怨恨來,疾聲道:“一旦登椅,便是孤家寡人,再無親情?!?/br> “大哥!”程畢三害怕了,喊了程萬里一聲。 程萬里回過神來,扶著案幾道:“我當年保護不了父母,眼睜睜看著父母被驅逐出京城,如今怎能眼睜睜看著元參的阿娘被送去和親?” 程畢三見程萬里神情不再兇狠,這才松口氣,問道:“大哥喜歡莊明卿么?” 程萬里被問住了,四年時間,他一腔情思全寄托在絲帕上,絲帕燒了,他寄托在絲帕上的情思熄了沒有呢?絲帕中的女子,是假想中的一個女子,并沒有化為實質的人,縱知道繡的是白貴人,他也把物和人分開了。那么,他是繼續喜歡不存于現實中的絲帕女子,還是…… ☆、第33章 謠言傳播速度是驚人的,才兩天功夫,關于莊明卿擅長制迷香,將入匈奴國迷惑匈奴王的消息就傳遍了。 莊明卿聽得消息時,正要練字,她不由自主在紙上寫下鵬程萬里四個字,一顆心全被其中三個字填滿了,心下道:他果然把我放在心上,果然想出法子來阻止和親之事。 石嬤嬤稟完話,瞧見莊明卿寫出四個字,筆筆有力,灌滿了心思,便道:“這幾個字寫得好,要不要拿去裱了掛起來?” 莊明卿回過神來,微紅了臉道:“不用?!?/br> 石嬤嬤還要湊趣道:“后面三個字,比前面那個字,更要好看?!?/br> “嬤嬤!”莊明卿不由嗔石嬤嬤一句。 正說著,白蘭花那邊已遣了人來請莊明卿過去一趟。 白蘭花待她們過來了,輕笑道:“程萬里不單勇武,還胸有謀略,輕輕巧巧一個謠言放出去,形勢只怕要改變。果然是我的好女婿!” 莊明卿在旁邊緋紅著臉道:“大姨,程萬里雖是元參的阿爹,但他和我之間,還未有正式婚配,他還不能算是您的女婿?!?/br> 白蘭花瞅莊明卿一眼道:“都和他生下孩子了,一提起他,你還臉紅?”說著搖搖頭,“臉皮也太薄?!?/br> 莊明卿抿著嘴道:“若非形勢逼人,我當初也不會那樣做?!?/br> “做便做了,何必懊惱?”白蘭花取笑了莊明卿一番。 說著,白蘭花喚過石嬤嬤道:“你去助程萬里一臂之力,再扇扇火,使形勢不可逆轉?!?/br> 石嬤嬤道:“貴人請吩咐!” 白蘭花道:“你去散播消息,說明卿以香迷住了程家兄弟,和程萬里育了一子,而程畢三,甘愿聽其吩咐,和其假扮夫妻。匈奴使者聽聞了這個,再一查,知道是實事,更坐實了明卿和親后,將會迷惑匈奴王的傳聞?!?/br> 莊明卿臉一僵,有些難為情。 石嬤嬤道:“只是如此一來,豈不是有損公主殿下的名譽?”她說著,偷偷看向莊明卿。 白蘭花道:“在生死并和親之事上,也就顧不上名譽了。且這本是實事,我們不傳播,有心人也總歸要揪著不放,說足一輩子才罷休。與其讓別人說,還不如自己說了。另一個,敢做便敢當,哪兒有做了還不許人說的?明卿,你說是不是?” 莊明卿回心一想,白蘭花說的何嘗沒有道理?她苦笑一下道:“石嬤嬤,你只管去傳播消息?!?/br> 石嬤嬤見莊明卿首肯,這才松口氣,應了一聲,自行退了下去。 很快的,匈奴使者便聽到謠言,他們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思,開始調查莊明卿。這一查,果然查出莊明卿以迷香迷惑了程萬里和程畢三兩兄弟,和程萬里生了一個娃兒,和程畢三假扮成夫妻諸般荒唐事,更查到,莊明卿養父莊忠原還陷于匈奴國,至今生死不知的事。 匈奴使者越調查越是心驚,到最后便確認,大漢朝的朝臣以言論導引他們求娶莊明卿為匈奴皇后,居心叵測,不懷好意。另一方面,他們又調查了明月公主,卻是發現,明月公主雖已嫁人,但確實是比莊明卿更合適和親,匈奴王迎娶明月公主更有利匈奴國利益。 匈奴使者一番蹉商,隔天就上了折子,推翻先前所說的話,另作了一番說辭,說道莊明卿已和漢人育有兒子,匈奴王定不忍心拆散母子骨rou,因不敢求莊明卿為皇后,倒是聽聞明月公主賢良淑德,若為匈奴皇后,卻有助兩國友好關系云云。 景光帝接到匈奴使者折子,自是召了朝臣商議,在他心中,現要和匈奴王和議,總要舍一位公主出去,雖則他是寵愛明月公主,但為了家國大事,他也不會硬著拒絕匈奴使者要求。 朝 臣們卻是說什么的都有,向著費貴妃一派的,自是極力反對,說匈奴使者先前既然要求莊明卿和親,突然改變口風,定是有人從中作梗,須得調查清楚了再說。且堂 堂大漢朝,哪能任由匈奴使者出爾反爾,今兒說要這位公主和親,明兒又改變主意,要求另一位公主和親。若答應匈奴使者要求,他們定會認為大漢朝急于定下議和 條約,到時和約上,又會得寸進尺,提出不合理要求。 向著皇后一派的,卻樂見明月公主去和親,因奏上,說道明月公主自小生活在皇 宮,素有賢名,由她去和親,更能教化匈奴人民,令其人心順服,有利大漢朝。反觀莊明卿,長期流落在民間,學識和教養肯定不如明月公主,到了匈奴國,非但不 能教化匈奴人民,還會因學識諸問題受到壓制,不利兩國關系。 見兩派爭論得歡,景光帝擺擺手道:“此事再細議,退朝!” 費貴妃聽到消息時,驚呆了。女兒已招了駙馬啊,這是要硬生生拆散明月公主和駙馬?費貴妃關心則亂,一下失了理智,罵道:“定然是姓白那賤人想出的jian計,她不想讓她女兒去和親,便來陷害我家明月?!?/br> 她罵完,勉強定下心神,吩咐心腹嬤嬤道:“遞消息出宮,請我哥哥進宮一趟?!?/br> 費國舅在朝堂上聽得匈奴使者改口,也是震驚,因一早候在宮外,只等著傳召,待見費貴妃派了人出來接應他,自是忙忙進了宮。 費貴妃見了費國舅,遣散身邊的人后,又是一陣大罵白蘭花,又埋怨費國舅道:“當初,你就該斬草除根,把白家兩姐妹也殺了。留著白賤人,便是留了禍根。今日她能奪寵,且害我母女分離,它日,她定會奪去我一切,甚至奪去費家一族人性命?!?/br> 費國舅嘆息道:“當日對白家人動手,是皇上授意的,對白家兩姐妹留手,也是皇上叮囑的,我焉敢抗旨?我是代皇上背了黑鍋。白貴人縱知道真相,也不敢埋怨皇上,只會仇恨我,仇恨費家。我現若有法子除去她,也不會留手了?!?/br> 費貴妃恨聲道:“哥,如今她令人傳播謠言,引得匈奴使者不敢求娶莊明卿,改口求娶明月,可如何是好?” 費國舅正為此事傷著腦筋,聞言道:“皇上是什么人,你也知道。若為此求皇上,是求不通的。且現下要讓匈奴使者再改口,也是千難萬難了?!?/br> “你是說,明月只能去和親了?”費貴妃惱得眼眶也紅了,拍著椅子扶手道:“任白賤人jian計得逞?” 費 國舅道:“明月的事,只怕沒在回旋的余地了。我們能做的,便是借著此事,謀取最大利益,讓皇上記你一功,令他下定決心廢了皇后,立你為皇后。只要你當了皇 后,順理成章,二皇子也就能立為太子了。只要這天下成了二皇子的,你想殺白貴人也好,想接回明月也好,有的是法子?!?/br> 費貴妃道:“但被白賤人這樣算計,我吞不下這口氣?!?/br> 費國舅也知道,現下白蘭花得寵,若不除去,于費貴妃極不利。且費貴妃被白蘭花擺這么一道,總要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