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節
書迷正在閱讀:問心有情、當金手指落入反派手里、喜歡兩個人、我的手不受控制[修真]、吸血鬼同居日常、穿書女配不想死、甜甜娛樂圈、不離婚了,來吃雞[電競]、彪悍農家妻:王爺,種田吧!、貪吃成癮:甜妻,寵入骨
輾轉千回后,她還是沒有敲響這扇門。 她身體優美動人,她內心純潔高雅,在觀眾眼里,她美麗、高貴,可是在她喜歡的人面前,她絲毫不起眼,他沒有為她停泊。她依然不愿放棄,執著的守護著她的意中人。 這幕舞曲大概是悲劇了吧, 評委心里給它定了性,悲劇的舞蹈和悲劇的電影、悲劇的鋼琴曲一樣,更容易讓評委們青睞,獲得高分,lina前面6場表演,沒有一個是喜慶的。 到目前為止,lina的表現也很棒,有幾位評委已經開始下筆打分了。 幾個連續的轉圈后,lina雙手抱膝,頭低下,猶如女孩在月光下哭泣。 一路悲涼低沉的古箏曲就在這一刻,風格陡轉,沈墨臻穩坐在椅子上,沉浸在樂曲中,雙手飛快的撥弄著琴弦,音調變得格外高亢。 lina忽然抬起身體,踮起腳尖,長臂揚起,竟展開了一把中國折扇。別說觀眾,張佩、peter他們也才知道,她手里一直拿的細細的東西,是扇柄。 有一個中國網友發了一條彈幕說,“芭蕾加古箏、芭蕾加漢服都夠罕見了,她們居然還用了折扇道具,要不是這個舞臺風格一看就是在外國,下面的觀眾一水的老外,我還以為是在中國劇院看中國舞表演呢!” lina手里的扇面沒有畫沒有字,兩面都是純粹的粉紅色,她展扇那一刻,就像桃花盛開,而她的姿態也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桃花。 正在打分的評委停下了動作,抱臂,背往后靠,饒有興趣的繼續欣賞lina的舞姿。 有個俄國評委打趣的對趙文婷說,“這個新西蘭舞者,比你更像中國人。她是金發藍眼,從頭到腳沒有一點東方的影子,但是她卻把東方的氣韻展現出來了?!?/br> 趙文婷點頭贊同,“確實非常了不得?!?/br> 舞蹈跟演員一樣,是扮演角色,是用舞姿和音樂來代替語言講故事,lina的演出,相當于一個西方人在講東方的故事,不別扭,沒有違和感。 這就是成功! 折扇出場后,整個舞蹈的調性也改變了,桃花盛開,意味著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愛而不得確實悲傷,可是與時間變遷、四季更迭、自然界的大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最后一段,舞蹈和伴奏都同時升華了主題,從自怨自艾的糾結轉而去思考人生,充滿了對未來的熱愛與向往。格局真的不止高了一點。 在古箏最后一聲輕緩的聲音中,整場表演結束。 觀眾席上響起陣陣掌聲。 lina面帶微笑的舒展柔軟的手臂和小腿,收起折扇,朝沈墨臻看去,沈墨臻起身,走到她身邊,兩人一起朝觀眾席鞠躬。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一舞出名 lina和沈墨臻退場后,十來位評委還在交頭接耳的討論,給了后面的參賽者很大的壓力。 評委當場評分,實際得分,工作人員稍微會單獨向選手本人公布;實際名次,得在第二天所有青年女子獨舞選手表演完,才能在內部公布,而對外則是直到5天后的頒獎典禮上才會進行官方發布,并對全體獲獎者頒獎。 饒是如此,lina和沈墨臻還是出名了。 首先是中國媒體,第一時間力捧她們的表演,國家臺體育頻道反復播放兩人表演的片段,甚至國家臺新聞頻道在第二天晚上七點鐘的新聞聯播里,播報了兩人的演出,端莊的女主持人介紹道,“新西蘭青年芭蕾舞演員lina atkinson與中國青年古箏演奏家沈墨臻,在莫斯科大劇院聯袂演繹中國風原創芭蕾舞曲目《輾轉千回》,為外國評委觀眾展示了另類的中國式芭蕾,給大家帶來了來自東方的心靈震撼?!?/br> 要知道劉嫚以及其他小jiejie,至今都沒有上過新聞聯播。大概因為這場賽事與俄國有關,官媒儼然將lina和沈墨臻作為弘揚一個中俄友好的正能量人物進行宣傳,而不是娛樂圈的人物。 這下全國人民,不管男女老少都認識lina和沈墨臻了。 那些曾經因為沈墨臻辭職國家民樂團,跑去做網紅,而在背后各種非議她的人們,在電視機前看著這條新聞,心里五味雜陳。 而沈墨臻的母親云颯,心情尤為復雜。 在新聞還沒有播出來的時候,就有許多人看到網絡上的直播視頻,給沈恒、云颯打電話,詢問沈墨臻的伴奏。懂音樂懂藝術的人,即使不用官媒點評表演,也能鑒賞出來這場演出絕對是精彩絕倫的。他們是想恭喜兩個人,有這么優秀的女兒,居然與外國人一起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向世界舞臺。 沈、云二人當然很高興,但他們更尷尬,還有一絲愧疚,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這段時間在忙什么,更不知道她要去莫斯科演出。 他們被高易淮主動提出的聯姻要求沖昏了頭腦。 宋君哲從來不看大陸的新聞聯播,就因為網上#沈墨臻上新聞聯播#成了熱搜話題,他專門找到重播片段看了很多遍。 看著舞臺上清冷孤絕的琴師,他忽然就想起他們曾經在一起約會的時候,沈墨臻對他巧笑嫣然的模樣,那那時她一雙眼睛里倒映著全是他的影子。 不知為何,他心里竟然有一陣揪痛,他想,或許是《輾轉千回》的旋律太哀傷了,但結尾的旋律歡心明媚,他的心情依然是低落沉郁的。 正如自從他和沈墨臻分手的失眠病癥,至今也沒有好轉的跡象。工作應酬中,他遇到不少質量優、符合他審美的美女,有些人甚至是一二線知名女星和名模,她們對他的身份地位和財富很感興趣,主要向他提出談戀愛的邀請。 可是他提不起一點興趣,他感到很疲憊,可能是跟他長期睡眠不足有關,但躺在床上,他還是睡不著。他搞不懂為什么會這樣,跟沈墨臻交往一場,他自以為占據著主導地位,全程都抱著好玩的態度,最后卻落得身心俱疲。 而沈墨臻卻在那次醉酒之后,仿佛整個人都清醒過來一般,過得越來越好,走得越來越高……難道他的失眠是遭到報應了嗎? 宋君哲在網上看到網友公布的莫斯科芭蕾舞大賽頒獎典禮的日期,他忽然生出去莫斯科現場看沈墨臻的想法。 他是一個行動派,想到即刻就這么做了,訂機票、訂酒店……他還去奢侈品,精挑細選了一套出席典禮的行頭,以及再見面時,恭賀沈墨臻的禮物。 第二天,第二場青年組女子獨舞表演比賽后,一共34位美女聚集在后臺,等候評委宣布最后的結果,每個人都很緊張,有些女孩在祈禱,有些女孩在聊天轉移注意力,沒有一個人多嘴的打探對方的表演是多少分。 lina穿著便裝,站在一群西方大美女中,沒有昨天那么顯眼了,有幾個俄國小jiejie比她還好看。不過她是大家公認的奪冠人選。 其實大家都很想知道,她的分數是多少,跟自己對比一下。 97.7分,lina默讀著這個數字,得知這個分數,沈墨臻、劉嫚、苗小妹還有四位長輩們都很高興,這個分數非常高(100的滿分),前一屆比賽女子獨舞一等獎的分數是96.9分,他們認為lina一定能獲得一等獎。 lina的心卻是懸著的,她看完第二場比賽,有幾個女孩跳得不比她差,她之所以讓人記憶尤深,營造出大的輿論,是因為她創新,她想和別人不一樣,她投了一個巧。 舞蹈是一種很主觀的審美,每位評委的想法和考究因人而異,很難說是否有人會排斥中國元素的東西,正如李小茹在鋼琴比賽最后只屈居第二名。 lina也看了那場直播,她覺得李小茹的演奏非常棒,比另外兩個男鋼琴家好,但評委就是讓她得第二名了,她能有什么辦法? 萬一,她也遇到這樣的評委呢? 正在lina陷入思考的時候,幾個評委走進來,領頭的一位銀發長者手里拿著一份名單,他是俄國殿堂級的芭蕾舞男演員,今年已經七十歲了。 他右身側是趙文婷。 趙文婷的視線逡巡了一圈,看到lina后,露出了一抹笑。 長者說,“各位女士,下午好,現在我代表賽會方,公布本屆比賽青年組女子獨舞的最后成績,優秀獎:xxxx……” 獎項設置由低到高是優秀獎、三等獎、二等獎、一等獎,除了優秀獎有三人,其他獎項獲得者通常只有一人。 長者是從最低的獎項開始宣布的,每念到一個名字,就有一個女孩露出喜悅的表情,而剩下的女孩更加緊張,繃緊神經,連笑都不會了。 “三等獎:xxxx;” “二等獎:xxxx;” 聽完二等獎的名字,絕大多數參賽者已經知道獎項與自己無緣,失落的同時,又都看向lina,她能獲獎嗎? “一等獎:xxxx;” lina心一涼,這不是她的名字。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再來一支舞 就在lina心亂如麻的時候,長者說,“今年出現了比較罕見情況,一等獎有兩位,她們的分數都是97.7分,另一位一等獎獲得者是lina atkinson?!?/br> lina手捂住胸口,欣喜若狂,激動不已,她覺得自己跟坐了一場過山車一樣。 “恭喜你,lina,”長者擁抱了她,和她并列一等獎的女孩也擁抱了她,接著是趙文婷和其他幾個評委。 沒有獲獎的參賽者,若非俄國人,今天便可以離開莫斯科,如果留下來,也可以繼續參加比賽的最終頒獎典禮。 不過通常,沒人會留下來。 lina迫不及待的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的親人朋友,劉嫚他們都在大劇院門口等著她呢! 她打算從后臺的出口出去,趙文婷在后面趕上她,“lina,等一等?!?/br> lina立刻站定,“您好,趙女士?!?/br> 她看過評分表,趙文婷是所有評委中,給她打分最高的一個,她給了她滿分,lina很感激她。 “我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我們找個安靜的地方談?!?/br> 后臺人來人往,兩個人走到一個空置的房間里,趙文婷關上門。 看她這么鄭重其事的樣子,lina有些忐忑。 但趙文婷臉上始終都帶著笑容,她問lina,“你怎么想到將中國元素融合到芭蕾里?” “自從我來中國之后,交到很多朋友,她們讓我了解到中國文化,和中國的藝術,我非常喜歡與中國相關的東西,比如漢服,古箏和古琴,以及書法。我還跟著中國電影劇組的舞蹈老師學習到一些中國舞的技巧。實際上,我在中國國內,就已經嘗試過穿漢服跳芭蕾,我在美國……”lina頓了一下,自知失言,“這次比賽也是一次嘗試?!?/br> “僅僅是嘗試?” “是的,因為我沒有見過其他舞者這么做過?!?/br> “我是中國人,我在莫斯科生活了三十多年,我卻沒有你這樣的勇氣,在這個舞臺上用中國人的方式跳舞?!壁w文婷眼神里流露出一絲感慨和慚愧,她大半生都在學習與模仿西方的舞蹈習慣,迎合西方人的審美,可是這個外國姑娘,卻反其道而行之,她在臺下看完《輾轉千回》后,心中涌現出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她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大概是在她十九歲的時候,站在莫斯科芭蕾舞大賽的冠軍領獎臺上吧。 作為中國人,她偏愛lina的表演;作為評委,她深知lina是可以獨攬第一的,有幾個評委有意給lina壓分,才讓她和另一個姑娘并列。 她不平,卻也無能為力,這里是俄國,她和lina都是外來者。俄國人能讓lina得第一,已經是看在中俄友好關系的份兒上。 如果lina是一個美國人……那她進前三都困難。 趙文婷不僅在分數上偏愛lina,她說,“你愿意在頒獎典禮上再表演一場中國風獨舞嗎?” “我可以嗎?”lina怔怔的問道。 趙文婷笑道,“你是女子獨舞一等獎,怎么不可以?” 可她沒有準備第二支舞??! 距離頒獎典禮只剩下三天,這么短的時間,她怎么可能準備好新舞? 趙文婷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你從你平時練習的舞蹈中,選一支出來,以前的選手都是這么做的。當然,如果你認為實在來不及,我們再找其他人?!?/br> “來得及,來得及,”lina連忙說道,許多世界芭蕾舞大師都將出席頒獎典禮,頒獎典禮也將向全球直播,如此千載難逢的露臉機會,她怎能拱手讓人? 趙文婷滿意的點頭,手輕輕擱在她肩上,“希望能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現,讓我有更大的驚喜?!?/br> 不是每個“第一名”都能在頒獎典禮上跳舞的,通常賽事方只會選擇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因為頒獎典禮上其他演出的參演者,都是世界各地已經功成名就的舞蹈家。 趙文婷用她在俄國芭蕾舞界的全部面子,為lina爭取到這個機會。除了演出,趙文婷還告訴lina,領獎的流程,比如她也會有一個發表獲獎感言的環節,趙文婷讓lina好好準備演講詞,做好形式主義。 大家都為lina獲得一等獎的喜訊歡欣鼓舞,準備一起好好慶祝一番,lina把頒獎典禮的演出告訴了他們, “暫時沒法慶祝了,我得準備第二支舞,墨臻,請你繼續幫伴奏,小妹,你也不能回紐約了,請你留下來繼續幫我化妝?!?/br> “天,這么重大的演出場合,我們只有三天的時間,我該準備什么?”沈墨臻有些迷茫。 “《清風醉》,我們以前合作過這首曲子?!?/br> “這首曲子過于古典,并不適合芭蕾,當時我們演出的時候,你的舞蹈和旋律是不和諧的,外行看不出來,可頒獎典禮上,全是評委級的大人物,選它,恐怕會弄巧成拙?!?/br> 沈墨臻的擔心,lina當然也想到了。事實上,芭蕾和純粹的中國古曲并不搭調,有違和感,《輾轉千回》完美,是因為霍明的編曲時加入了西方音樂元素,又針對芭蕾舞曲的要素,重新進行修改,才能撫平了違和感,又迎合西方評委的喜好。 《清風醉》卻不符合西方人的口味,沈墨臻以前隨國家民樂團在歐洲演出,就領教到這一點,真跳《醉清風》,到時候很可能會把lina好不容易在賽場上得到的美譽度拉到零分。 lina蹙眉,“我也沒辦法了。趙女士的意思很鮮明,她就是讓我繼續展示中國元素的舞蹈,我不能選擇我以前跳過的正統芭蕾舞曲。否則最后結果還是令他們失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