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一個人的文字風格,不但體現其思想感情,也代表其學識根底,壓根不是短時間可以更改的。強行變動,很容易喪失已有優勢,變成東施效顰。 最重要的是,顧玉成只學過《春秋》,沒有打下飄逸風流的才學底子,那類辭藻華麗輕靈雅致的文章,他是真做不出來。 但為了不讓幕后之人發現,他硬是撐著每隔三天給顧儀交一篇新式文章,然后聽一回點評,做出一副朝風流才子轉變的姿態。 現在他是寫痛快了,就是有些對不起顧儀。 這個老師雖然自詡風流,行事疏狂,但骨子里是個十足十的君子,斷然想不到他能陽奉陰違。唉,只希望以后不會被責怪吧。 這般想著,顧玉成跟第一批交卷的舉子站到一處,等人數湊夠后,就跨過龍門,從打開一條縫的大門走出貢院,慢慢往家中走去。 會試每場之間相隔兩天,等到考完第三場,已然是二月十五。 顧玉成在貢院里寫得很是痛快,特別是第三場的策論。題目問的是為何當今圣天子勵精圖治,戶籍人口逐年增長,但賦稅年年見少,去年甚至不能支撐地方救災。 還能為什么,當然是因為天子不怎么圣明! 顧玉成不能直接寫天子昏庸,但他毫不客氣地列了五大弊端,還把佛道興盛放到其中,闡明正是僧道增多,不納賦稅,才導致國家的錢糧徭役都征收不足。最后逐條提出解決辦法,并總結只有以民為重,才能實現中興,實現垂拱而治的圣人愿景。 走出貢院,望著傍晚時分漸漸隱去的夕陽,顧玉成心情非常平靜,和四周或喜或悲的舉子對比鮮明。 他想得很清楚,既拜了顧儀為師,享受到許多好處,那么也要承受壞處,這天下就沒有好事兒讓一個人占盡的道理。 三場文章都寫得酣暢淋漓,即便這次會試不中,他也算不留遺憾了,可以憑舉人身份謀個小官去,帶著家人到地方安穩度日。 只要所行無愧,不辜負自己就行。 顧玉成邊想邊走,就見前頭相隔十幾米的路邊停著輛馬車,顧玉榮正探出小腦袋沖著他猛招手。 “來了!”顧玉成微微一笑,快步朝前方走去。 第55章 會試第六 會試考完, 顧玉成就進入了賢者時間。 他平平靜靜地休息了兩天,便開始像往常一樣每天看書練字作文章, 還給《星河枕》補了后半卷。 在后半卷里, 主人公余竹重生后發奮苦讀, 終于考中進士, 又遇到后妻家中托人提親。這次他見也沒見就把人打發走了,然后回鄉祭掃時將妻子接到京師生活。 沒了后妻家中錢財, 余竹只能勉強買下個小院子,然后看著自己老娘和妻子天天雞飛狗跳,終日沒個清凈。直到家中經歷了被盜賊洗劫、被老鄉騙錢的慘劇, 不得不共渡難關,這倆人才和好如初。 余竹感念生活跌宕的同時, 堅持做善事, 還曾不畏上峰威勢,為苦主伸冤,廣受百姓贊譽。如此十五年后, 膝下空虛的余竹終于老來得子, 想留作傳家寶的星河枕卻消失不見,只新生麟兒的腳底有塊枕頭狀胎記。 這個話本兼具因果輪回與種善因得善果的流行理念, 又夾雜了家長里短和狗血誤會, 深得欣榮書坊二掌柜喜愛,看完就決定制雕版。 “任先生大才,這次《星河枕》肯定能賣得更紅火!”二掌柜笑容滿面,看向顧玉成的目光格外親熱。 他在書坊干了十幾年, 眼力很是不錯,當初《問仙圖》就是他鼓勵老掌柜雕的版,果然賣得極好。這次憑著《星河枕》,說不定他還能夠一夠大掌柜的位子呢。 “承你吉言?!?/br> 顧玉成和二掌柜聊了幾句,就緩步往街口走去。 現在不趕時間,他特意繞路走了兩條街,發現京師鋪面賣什么的都有,南北雜貨,四時蔬果,樣樣都很齊全。有的鋪子生意興隆,人擠成一團,有的則顧客寥寥,門可羅雀。 顧玉成趁買吃食的功夫打問一番,發現小鋪面只要二三百兩就行。要是在街邊占地兒賣東西,只需每月交五十文,甚是便宜。而賣紅薯的老大爺,靠著每日流動營業,連這五十文都省了。 顧玉成暗暗記下,拎著東西朝家中走。 他現在手上有四百多兩銀子,留出一部分家用,能花銷的是三百兩,正可多尋找看看,有合適的鋪面就買下。 畢竟會試希望不大,還是有個穩定進項比較好,以后干什么也方便。 做完長遠打算,轉天顧玉成就雇了輛馬車,帶王婉貞和顧玉榮去鎮國寺。 這會兒不年不節的,來拜佛的人少了許多,他們終于順利到達鎮國寺,在佛前虔誠誦經一個時辰后,便給顧大河立了長生牌,又點了長明燈。 鎮國寺屹立八百年不倒,非但建筑恢弘,佛像也極為高大精致。顧玉成就跟來旅游景點似的,領著全家一大一小到處逛,將佛殿拜了個遍,還特意去山腳下看了玉蘭花。 自打來到京師,他就全力以赴準備會試,幾乎沒有休息過。王婉貞一個婦道人家,人生地不熟的,更不能獨自帶著小閨女出門。 現在終于有了空閑,顧玉成就想帶著母親和meimei多轉轉。京師大大小小的景點據說有百八十個,不知他離京時能看完幾個。 “哥哥,你在想什么?”顧玉榮從地上撿起一朵玉蘭花,伸出手舉過頭頂,“你幫我戴上嘛?!?/br> 顧玉成回過神來,說了聲“沒什么”,將花給顧玉榮戴上,又把她抱起來,讓她從樹上摘一朵半開的玉蘭,“拿回家用水養一養,香得更久?!?/br> 顧玉榮美滋滋地道:“好!” 她的哥哥真聰明,她也是個聰明的meimei呢。 . “朝廷掄才大典,豈能以個人喜好做標尺?這篇文章分明氣度高華,文字雍容,堪稱一時之表??!” “這一篇破題極妙,乃是真正領悟四書奧義的人,今科舉子之中少有匹敵!” “不如看看這篇,言辭犀利,卻能收放自如,好比重劍藏鋒,光華內蘊,可謂真正的進士文章?!?/br> “我也看好這篇,讀之好似江河奔涌,令人暢快淋漓,場屋文字能這般精深,實屬難得!” 貢院考官房里,幾位考官正在激烈爭論,想把自己選中的作為經魁甚至會元。 奈何能被他們看好的文章,都是各有所長,考官們頂著連夜批卷熬出來的黑眼圈,爭論半晌也沒得出定論,只好將難題交給主考官高象。 其余文章均已排定名次,只剩面前這七份。高象仔細翻了翻,看過考官評語,又將每個舉子的二三場文章拿出來看。 對于其他考生來說,文章重在首場首篇,但能殺進會試前十的,經義文章都不差,這時候第二場的應用文和第三場的策論就開始發揮作用,綜合看下來最好的才能拔得頭籌。 高象出身翰林院,熟知經義,沒多久便將七份卷子排了名,那份被兩名考官贊賞的卷子恰好排在第六。 “妙語連珠,氣勢奪人,只第三場落了下乘,對佛道不滿過于外露,作經魁還差一點兒火候?!备呦笾钢切辛木碜狱c評兩句,又翻第七份,“我甚愛此子文采,只他第二場所判不夠準確,行文也略失于穩重?!?/br> 他為官多年,不但老于文章,人情世故也很練達,將排名定得合情合理,且考卷都是彌封又謄抄的,考官們并無哪個要特殊關照,當下都無意見,分散開來去搜落卷。 副考李璨暗道可惜,他尤愛那第六的文章,覺得不落俗套且格局高遠,一落筆仿佛站在時間長河的高處俯瞰眾生,有大儒氣象,對朝政見解也剖析犀利,奈何直言僧道禍患,被落到第六,實在是可惜了。 希望這舉子能在殿試時一鳴驚人,被天子取中吧。 李璨感嘆完就專心搜落卷,但他常年在翰林院教書,比較嚴格,三個考官房看下來,也就找出兩份。 “這篇還行,只是一處涂改,文章尚有可取之處?!?/br> 同行的盧嘉湊過來一看,臉色微變,很快又平靜下來,道:“還是這篇吧,釣伏挽渡的手法更加精練。那篇文辭華麗瑣碎,有些輕浮,不及這篇老成持重?!?/br> 都是落卷而已,取中也在百名開外,李璨對比一番就依盧嘉所言,將有涂改的放下,拎著卷子去找主考。 盧嘉等他走后,將那份卷子往落卷堆里又塞了塞,確定再有人來也不會看到,這才踱步跟上。 他早年曾受平王大恩,這次被其子請托,想把一考生黜落,本著還完人情不再牽扯的心思,便答應下來。 恰好那顧玉成不知天高地厚,妄想改換文風逃出生天,也不想想,就他這點讀書的年紀,哪有這個水平?寫出來就是個四不像,既不穩重也不靈動,透著股憨蠢笨拙。 盧嘉判卷時發現這卷子就松了口氣,待看出其中有句子頗類顧儀之后,更是毫不猶豫將其黜落在地。 反正卷子水平在這里,主考看見也不能說什么,盧嘉并不虧心。 只是沒想到,李璨能把它從落卷里搜出來…… 盧嘉回頭望了一眼,搖搖頭自嘲一笑,快步跟上李璨。 …… 學生下場,老師擔憂。 到了顧儀這里,是學生考完,老師加倍擔憂。 他也是考過進士科的人,太知道考完是個什么情形了。 籠子里憋久的鴨子放出來,還得嘎嘎亂叫大搖大擺,何況是活生生的人?苦讀多年,一朝考完,不管是自信能金榜題名,還是覺得希望不大,所有舉子都會有個放松期,有的聚會喝酒,有的徹夜狂歡,還有的嚎啕大哭,更甚者求神拜佛,四處捐功德錢。 這時候往客棧走走,不知能看到多少平時一本正經的讀書人撒酒瘋,站在人堆里高聲朗誦文章的都算文雅人了。 可是他的學生,自打考完出貢院,就平靜得不像話。該吃吃該睡睡,還帶著家里人出門閑逛,完全看不出剛考完會試。 “這孩子心里憋著事兒呢,”顧儀一口飲盡杯中酒,沉沉嘆了口氣,“我真怕他悶壞了身體!” 那日他看了顧玉成默的考場文章,瞬間什么都明白了,這孩子根本是拿自己前途來維護他的聲譽,不在乎會不會被取中。 這心意如此厚重,又如此殘酷,灑脫如顧儀,也趁沒人躲到書房大哭了一場,好幾天才緩過勁兒來。 可是他的學生還不到弱冠,卻跟沒事人似的過日子,不是憋在心里忍著還能是什么? “你別太傷心了,”好友安慰道,“哪怕這科不中,下一場還能不中嗎?他才十七八歲,有的是時間。再說明天才放榜,萬一就中了呢?” 顧儀又喝了一杯酒,苦笑道:“但愿如此吧?!?/br> 他心里苦悶,跟好友推杯換盞直喝到夜深才睡下。 仿佛剛閉上眼睛,就被小廝搖醒,那大嗓門跟響雷似的:“老爺!顧少爺中了第六名!顧少爺中了!” 顧儀愣了會兒才聽清楚,他又問了兩遍,也不等小廝回答,自個兒隨手拿了件衣服就往外走。 砰的一聲。 小廝的聲音遲疑響起:“老爺,那邊是窗戶……” 第56章 考前過渡 送走報喜的人, 顧玉成猶自不敢相信。 他中試了! 不但中了,名次還挺高, 只要殿試時不出大錯, 二甲出身應該跑不了。 門前老樹投下的斑駁光影里, 顧玉成微微瞇眼望著太陽, 感覺周身都暖洋洋的。 他自覺會試時盡情揮灑的文章比往日更出色,或許會被賞識, 但從沒想過能取中第六名,甚至連落第后怎么去戶部掛號謀官都思量過了。 現在看來,本朝科舉還是相當公平的, 有私人恩怨的小人也沒干擾成功,倒是他自己過于消極了。 遲來的喜悅從心底汩汩涌出, 顧玉成覺得腳步都有點發飄, 好在他牢記范進中舉發狂被嘲笑的樣子,勉力克制,回到自己房間才關門傻笑一陣兒, 然后用冷水洗了把臉, 再出來就是一副平靜中帶著微笑的樣子,很能唬人。 至少來送賀儀的顧家管事就佩服不已, 送完兩大車禮物回府后繪聲繪色描述了顧玉成的一舉一動, 直夸他寵辱不驚,堪比文曲星下凡,跟外頭的狂浪書生一點兒也不一樣。 “好好好!我就知道這孩子好!”顧老太太歡喜得連連說好,又要立刻大擺宴席, “這次必須慶賀!” 顧儀不得不站出來阻止:“現在還有殿試未考,此時慶祝多招人眼啊,還是殿試之后再擺宴穩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