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當自強_分節閱讀_119
書迷正在閱讀:[星際]男神快到碗里來、螃蟹在剝我的殼、霸王龍與小嬌花[末世]、來都來了、幸好后悔來得及、總裁,我沒想撩你[娛樂圈]、成了虐渣文的渣攻[快穿]、我成了反派的掛件[穿書]、重生九零之麻辣小鮮妻、重生八零:嬌寵甜妻是富婆
彼時襄陽王還未出手,乾寧帝稱得上一方之雄,雖與主公關系不好不壞,但敵對競爭的關系卻是最大一道柵欄,橫跨在雙方之間,使得乾寧帝與秦策根本沒有親和的可能。 父親介意世俗眼光,在主公救下他們一家之后仍留在長安,為乾寧帝效力,他因心懷感激,執意追隨主公,乃至棄家人而去,既然此后相安無事多年,已經落定為不同陣營,那么他與父親也理當避嫌疏離,但正是此時,一封家書送進了楚淮青的住處,望他回家一見。 楚淮青敬重仰慕楚國公,但也忌諱著父親從小到大無意中透露的愚忠言語,所以楚淮青不確定,不確定若有機會擺在面前,父親會不會對他下手,脅迫他相助乾寧帝。 就算父親不會出手,長安畢竟在乾寧帝的管轄境內,若是被乾寧帝發現他進入長安,以他為主公近臣的關系,也難逃一劫,所以那時的楚淮青在得知父母害病時才會如此猶疑不決。 既然連他都能想到的矛盾,難道主公和謝窮酒就想不到嗎? 楚淮青開始假設,若他是上位者,換做秦策與謝窮酒,乃至任何親近的屬下想要回敵方境內的家中探望雙親,他會不會阻攔,會不會同意。 幾乎沒有半點猶豫,答案就已得出,楚淮青堅信自己會阻攔,更不會同意。 那么問題來了。 為何主公和謝窮酒沒有攔他,更是反其道而行地勸他回去? 楚淮青潛意識認為自己不應該多想,他應該堅信主公和謝窮酒勸他回去別無他想,但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楚淮青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懵懵懂懂、只懷有一腔赤誠熱血的青年,他在亂世中度過了三十余載,脖頸染血,頭頂懸刀,如履薄冰地磨過每一天,從深處解析事情的根本,已經成為了他最基礎的本能。 所以楚淮青沒法將他被乾寧帝捉拿的事看作巧合。 手中的毛筆突然有著千斤重,致使楚淮青沒法繼續在紙上分析下去,筆尖垂下,在宣紙上點出墨痕,楚淮青直愣愣地盯著紙張,突然記起了許多自己前世沒有在意的疑點。 他在夜晚回的楚國公府,與楚國公夫婦相見之后,兩人面上的笑容不似作假,第二日他與父親討論當下局勢,同終于對他緩和了臉色的母親賞花,又教了幼弟一些功課,極為松散閑樂地度過了一整天,到夜里才想起主公托他帶給父親的東西,而當他將那東西交予父親之后,次日睜眼所見,便是將楚國公府圍得水泄不通的長安士兵。 楚淮青本以父親留他第二日同親人相聚,是要讓他放松警惕,可如今想來,他第一天晚上才到,總歸不會夜里離去,父親若有意坑害他,早可在第二天便通知乾寧帝,同樣能夠將他打個措手不及,為何要等在第三天才決定下手? 并且…..恰恰是他將主公所托之物交予父親的后一日。 難不成,是主公授意父親對他下手? 兀地冒出來這么一個詭秘的念頭,楚淮青怔了一下,邊笑著邊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臉頰:“怎么可能?” 末了又低聲念了一遍:“不可能的,怎么可能?” 這么做對主公有什么好處,將自己的謀士送給敵方,再用兩座城池換回來,傻子都知道是虧本的買賣,怎么可能是主公會做的事,這么做根本沒好處可言! ——先生不必自責,依策之見,先生的能力,遠值過這兩座城池。 ——好了小淮青,別再難過了,你若真的心懷歉意,不若再造出一兩個神奇的物件,幫主公奪回那兩座城池。 楚淮青幾乎要站不住,筆從手中掉落,坐在椅子上,閉目頹然撫額。 被主公救回之后,剛被親人背棄的他滿心都是對主公的感激涕零,之后被謝窮酒提點,更是恨不得竭盡渾身解數,以報主公再救之恩。 楚淮青生前只是一個普通學生,和所有男生一樣,對槍械懷著難以消磨的興趣,但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別人是興趣,在他這里已經轉變成了信仰,從槍械的構造到子彈的成分,從各類武器的研發到火藥的研制,他如同瘋魔地研究著這一切,使之成了那段年輕懵懂的時期中,印象最深刻的記憶。 同樣也是在那一個時期,楚淮青穿到了這個架空的年代。 這個時代,火藥尚未問世,冷兵器的使用上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使得謀權者需要步步為營,乃至于不會輕易發動戰火。楚淮青在了解到這些后,強制性塵封了腦子里足可引起世人震驚喧嘩的知識,艱難地學習古人知識,以適應這個時代。 火藥可以問世,槍械也可以問世,但不能在亂世,不能在一個國家頹敗之期,這是楚淮青當時給自己定下的原則。 他違背原則,制造火藥,不僅幫主公奪回了那兩座失去的城池,還連帶攻下了徐、平兩縣,之后絞盡腦汁想出了不少便用工具,富足農力,構思商路,幫主公墊厚了腰包,財力物力僅次當世霸主襄陽王。 從那之后,他被原先瞧不起的世人真心敬重為楚先生,亦成為了主公座下舉世聞名的一大智才,楚淮青。 作者有話要說: 楚淮青被流放的時候不是提到秦策用兩座城池換他嗎?有位讀者提到這樣情深款款的舉動很不合理_(:зゝ∠)_云城想說,這劇情一直十分合理,是云城設下的伏筆,只不過現在才解析 楚淮青是因為另一件事才出的意外,再過幾章就會提到 另外,小受對謀略之事并不是天賦異稟,那些謀略手段全是謝窮酒手把手教給他的,他上輩子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他從現代帶來的那些知識和眼光,而這些知識遠比兩座城池更有價值,但小受怕這些知識給世人帶來不幸,就一直藏著掖著,所以秦策才決心去賭,他賭贏了,不僅讓小受丟棄了家人這個軟肋,竭心效力,還一舉成了個大富翁。 【重點】【重點】【重點】秦策他們知道乾寧帝不會傷害楚淮青,頂多審問一下,然后當成交換用的籌碼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秦策喜歡上楚淮青,是因為楚淮青的性格,謝窮酒愿意教授楚淮青,與他成為好友,也是因為楚淮青的性格 至于他們會不會為此愧疚,以后再單獨弄個番外吧 碼字速度太慢,還有一更,有點晚,親們不用熬夜等,明早就能看見≧▽≦ 第八十三章 春日里的風已經不如冬日的寒了,只是刮上皮膚時,還是有些輕微的刺骨。 桌上的宣紙被風帶起半數,尾部落下的墨跡在楚淮青的眼中格外清晰,他看著那點墨跡,漸漸找回了游離在外的神智。 既然他能想到主公當日所做為何,自然也能明白主公當時的迫不得已。 主公幼年被衡武帝借由勒令不許進學,知識上的欠缺讓他無法像這一世做到完美無缺地忍耐,早早在諸侯眼中暴露了端倪,有幾年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弱勢地位,其他謀士武將瞧不上沒前途的主公,自然不會前來投奔,主公手底下能用的人只有一個謝窮酒,再者就是一天到晚吵個不停、沒點有用建樹的眾位幕僚。 謝窮酒的智才雖能以一敵眾,但卻身染冰草毒,并且拖了這么多年不曾救治,在他投奔秦策之后,就有不少次看見謝窮酒走著走著就倒在路上人事不知,主公根本不敢讓謝窮酒過多勞累,但形勢又迫在眉睫,他必須另尋捷徑。 秦策救下楚淮青只為報答當初的救命之恩,在最初了解到楚淮青在謀事上只是一個空架子后,便毫不猶豫地將楚淮青扔進了那堆幕僚中,不聞不問,楚淮青也知曉自己在謀略上的深淺,不敢多奢求什么,也是一次偶然間被謝窮酒發現了自己做出來的一個小玩意,頻頻遭到追問時不小心漏了嘴,才讓楚淮青得以被秦策注意。 所以在最初的時候,楚淮青與秦策他們的情誼并不深厚,秦策一開始喚楚淮青先生,是想盡快拉攏楚淮青,謝窮酒那么親昵地叫他,也只不過是看他局促純良的樣子覺得有趣,直到被乾寧帝挾持,他們的關系尚還限制在僅在表面換上了親切昵稱的地步。 細究起來,主公他們做的事有何過錯?只不過是使用手段拉攏一個不相熟的謀士,以解決當下之危,恐怕換做任何一個謀略者都不會猶豫,雖然這手段看起來不太光彩,但不也是對他才能的肯定嗎? 楚淮青微微喘息,無聲輕笑著,以手遮眼,擋住漫天光亮。 沒什么不妥,也沒什么值得難受的地方。 只是原本在他心中一直被深深信任著的兩個身影,突然變得陌生了而已。 次日,楚淮青主動向秦策提議,共同商討營救之事。 再次忐忑了一晚上的秦策聽到楚府侍衛的帶話之后是又驚又喜,但當他迫不及待楚淮青的時候,周身熱情又似被一盆涼水澆了個透徹,連最后一點火星都縮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