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慕卿:…… 這么說,怎么感覺自己是十分負心的人了。 慕卿便不解的說 “既然殿下不是要趕我走,為什么不讓我進去宮內呢?” 謝瑾聳了聳肩,說 “為了你,殿下受傷,又名譽有損——雖然太子天生驕縱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不過這次是頭一次惹出人命,所以提起來你的時候,只這兩項,或者說,只你敢刺傷殿下這一項,已經足夠叫太后震怒了,立刻要你的命,若不是太子殿下執意要求,并且因為你那把匕首與故人有關——你現在,只怕要在牢里呢,所以暫時入宮去不要想了,你且在我府中,過幾天殿下哄的太后老祖宗高興,再來搬出宮來到了太子府,你仍跟著回去就是了?!?/br> 慕卿坐在凳子上,一時之間慶幸有之,慚愧兼之,后悔愈之,多方交匯,竟難以言語,最后只能夠說 “多謝你?!?/br> 謝瑾便微微一笑,說道 “何必謝我,我也只是奉命行事,沒有太子殿下在前面頂著,誰敢承受太后的怒火呢?!?/br> 慕卿一陣心虛,又沉默不語。 第62章 轉轉反側 即是殿下說叫慕卿暫且住在謝瑾的家中, 慕卿便也聽從, 只等著什么時候可以去見殿下。 然而慕卿并未等到太子殿下的詔令,便先跟著謝瑾往學宮去了,說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學不學東西倒也沒有什么所謂,殿下對他并無什么要求,只是透透氣, 多見些人,不必總是悶在一處,也無什么人說話,依照他如今的心性,倘若只困其中,生出魔障,卻又不好。 謝瑾詢問慕卿的意見,慕卿無可無不可, 既然是殿下的建議, 謝瑾也說這是好的選擇, 他也答應就是,于是一路往那學宮行去,便總覺得有些悵然,想起來幾月之前母親還說以后將要來學宮教學,然而現在母親無法前來,卻換作自己過來求學了,卻又是世事難料。 慕卿與母親見面的時候, 便見母親好似一夜白頭,容顏憔悴,與他相顧無言,還沒有開口說話,便落下淚珠,又問他當夜情形,難免神傷,慕卿有心要照顧慕卿,然而母親卻擺了擺手,說縱然舍不得責怪慕卿,然而見到他卻又難免痛苦,又自責當夜倘若沒有回宮去,或許小妹也不會丟了。 慕卿午夜驚醒,也常常后悔當日沒有多看一眼,他與母親懷有同樣的自責,母親卻比他更加哀傷,心中再無任何的想法,只想要出家為尼,為小妹與父親祈福。 慕卿見母親這樣萬念俱灰的表現,生怕她尋短見,便說要跟著她一道,但是母親并不需要他來照顧,又說況男兒七尺之軀,將來該有所作為,不能夠將時光耗費在自己的身上。 慕卿心有內疚,又總是自責,然而母親說出這樣的話,竟然叫他也沒有辦法來反駁,只是心中卻想著,每隔幾日便去山上的院落尋找母親。 但是真正實行起來,卻又不是那樣容易,寺院之中的人并不為母親剃發出家,因為她并非六根清凈,為所求來,非是出家之人,然而母親心中難以維系其余的思想,于是便在山中寺廟的齋院住下,每日跟著念經,也算一種修行,跟著她一起去的有一個小姑娘,原是謝瑾父親的一任小妾所生,與小妹差不多大的年紀,后來這小妾死了,又許多波折,如今跟著母親身邊學藝,認坐義女,也算一種慰藉。 謝瑾與慕卿將她們送到山上的禪院,又和寺院中的方丈說了一些話,及至下山的時候,慕卿心思開闊不少,謝瑾也不由得嘆道 “未曾想,如今你我也算是兄弟了?!?/br> 慕卿聽到謝瑾說出這樣的話,便立刻擺手說道 “公子名門世家,怎么能夠和我稱兄道弟?!?/br> 謝瑾回頭看了他一眼,苦笑道 “這是什么話,稱兄道弟又有什么敢不敢的呢,我見你便覺得親切,這些時日下來,便更加明白太子殿下為何青睞與你,和你相處,好似如沐春風,然而和同源而出的兄弟姊妹相處,有時候卻如隔了重山一般,都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換作世間人家,也是親生兒女各有所圖,隔閡重重啊?!?/br> 慕卿聽謝瑾說出這樣分外感慨的話,竟有幾分吐露衷腸的真心,側目見這位小侯爺在京城人稱天造之才,風光無限,然而一府所出,那位小姑娘卻人人可欺,謝瑾也算是周到體貼的少爺,待人接物皆是十分謙和,但是和這小妾生的小妹,竟然不如和慕卿的關系親近了。 心中想著清官尚且難斷家務事,更何況侯府這樣的名門世家,只怕更有許多難以言喻的關系吧,慕卿心中這樣想著,便只傾聽謝瑾說話,自己卻并不發表什么看法,謝瑾是及其聰慧天才的人,和慕卿說這些話也是一時感慨,并不是真的叫慕卿對他家門的事情說些什么,只這樣安靜的傾聽,便足夠了。 某種程度來說,也算的上是不謀而合了。 驚蟄之時,桃花已經開滿枝頭,宜開府宴客。 慕卿依照太子的消息,在學宮已經入學多日,這一日慕卿跟著謝瑾回到府中,吃過晚飯,在院子里閑談的時候,謝瑾便說 “明日不必去學宮,帶你去太子府?!?/br> 慕卿平常聽跟著謝瑾的那個小廝說話,言語之間,也聽說太子府立春便正式開府,太子殿下從宮內遷出,必然是十分熱鬧的情況。 慕卿心生向往,只是因為太子沒有召見,他也不敢多叨擾別人所以日常只裝作不知,如今謝瑾主動提起來,他便很是高興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