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書迷正在閱讀:小妖妻、我繼承了一顆星球[種田]、天雷劈下我成了禍世魔尊、太子侍讀、冥王大人,晚上好、雙鳳求鸞、你就從了我吧、鬼王他要走花路、道高一丈、王爺在上
然而,兩國聯手依然未能阻擋大鑾所向披靡,大鑾大軍勢如破竹,一舉攻破桑國國都,令其成為了第二個瓊國。 桑國戰敗之后,白赫深知大鑾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他們,畢竟在桑國求援之時諸國皆是未予理會,唯有他們出兵相助。 白赫國中立時分為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相爭許久后終是主和一派占得上風。他們知道大鑾皇帝對白赫盛產的雄鷹青眼有加,便精挑細選了一對象征戰無不勝的萬鷹之神海東青,派使者前往大鑾進獻求和。 大鑾皇帝將神鷹收下,令人以美酒佳肴將使者款待數日,隨后派大批車馬裝載豐厚回禮送其返回白赫。 大鑾如此以禮相待,白赫滿以為求和一事必是已塵埃落定,卻未曾想使者剛剛回國不到一月,大鑾便撰檄文一篇布告天下,稱白赫進獻的神鷹兇殘好斗,重傷大鑾皇儲,指責白赫蓄意馴養猛禽送入大鑾,居心叵測,其心可誅。 白赫何嘗不知這是大鑾借端生事,卻根本有口難辯,是他們自己將神鷹送往大鑾意圖求和,現如今大鑾借此大做文章,興兵討伐,他們除了應戰別無選擇。 然而,在大鑾與桑國一戰中,白赫出兵相援本就已是有所耗損,如今面對大鑾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猛攻,白赫也顯得左支右絀,力不從心。 這場戰爭持續了數月,白赫硬是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形,在山巒林海中與大鑾苦苦周旋,但最終依然沒能打開局面,主力潰敗之后,國主開城獻降,殘兵躲藏于密林深處,彈盡糧絕只是遲早之事。 瓊,桑,白赫,首尾不過一年,大鑾便連破三國。 到了這樣的局面,余下四國才真正認識到了大鑾的實力,白赫覆滅,等待他們的會是什么?大鑾下一次將要對付的又會是誰? 還未等大鑾從白赫班師,夾在瓊國與白赫之間的鐘靈已是坐立難安。 相繼兩個鄰國被滅,鐘靈所處的境地可謂是岌岌可危。 原本的隔岸觀火,此時顯得是那樣的可笑。 岸還在嗎?不在了。 火呢?就快燒到自家門前。 如今的他們若還繼續無所作為,那便無異于束手待斃。 該尋求同盟了。 鐘靈國主終于是動了這樣的念頭,但是,與誰同盟才更為妥當? 蘭兆,虞國,還是芪國? 就在鐘靈國主愁苦之際,大鑾向鐘靈提出了一個免戰之法——質子。 大鑾承諾,只要鐘靈將皇嗣送往大鑾為質,大鑾便絕不向鐘靈動兵。 大鑾為何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鐘靈國主心知肚明,這不得不說是鐘靈這個國家的特殊之處。 對別國而言,一個皇嗣的分量可輕可重,擇一子為質不至于動搖皇室根基。 但鐘靈則不同,他們為保極兵秘術穩定傳承,每代國主只有一妻一子,扼住鐘靈皇嗣,就等于掌握了鐘靈的命脈。 拒絕,便即刻開戰,鐘靈對于戰勝大鑾并無把握。同意送子為質,至少還可以換得眼下安穩,爭取時間再行籌謀。 鐘靈國主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 五年前,他將自己年僅十二歲的一雙兒女送入了大鑾國都。 這間屋子便是大鑾國都的驛館臥房,眼前這對兄妹便是鐘靈皇子和公主,他們乃是一對龍鳳雙生兒,從國姓鐘,名為藏硯、藏蟬。 在鐘靈將二人送來之后,大鑾果然沒有對鐘靈動兵,但卻也沒有順勢去攻西北蘭兆,而是兵鋒一轉,直下西南朝芪國而去。 這一次,大鑾可謂是大張旗鼓,還未動兵之前就已是大肆宣揚,鬧得天下皆知。 諸國紛紛對此有些不解。 其一,論遠近,大鑾攻下東北白赫后最順手的應該是西北蘭兆,而他們卻放棄了這樣一個大好機會。 其二,論地形,位于南海之濱的虞國幾乎是一馬平川,絕對要比西南瘴沼密布的芪國好攻不少,大鑾既然轉向南方,沒理由先選擇芪國而非虞國。 其三,論兵法,最有利的形勢便是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而大鑾卻像是生怕別人不知他們要對付芪國似的鬧得人盡皆知,這是因為大鑾兵鋒強勁所以有恃無恐,還是另有所圖? 作者有話要說: 我無為而民自化?!献印兜赖陆洝?/br>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獙O武《孫子兵法》 第49章 大鑾舉兵諸國亂(二) 諸國一頭霧水, 大鑾卻依舊舉兵往西南而去。 只是,對芪國這一戰,大鑾算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芪國的天然屏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那遮天蔽日盤根錯節的叢林令大鑾戰馬舉步維艱, 換步卒開路后, 又被無處不在的蛇蟲鼠蟻和遍地瘴沼所傷, 未及殺敵,先已是自損無數。 其余諸國無不暗中幸災樂禍, 只覺大鑾這下算是碰到了釘子,這失策的一次攻伐實在是大失水準。 這場仗前后拉扯了足足四年,大鑾的舉動就像是一個纏著大人要糖吃的孩子,今天搔你一下,明天撓你一下, 打得不痛不癢,根本無法觸及芪國根本。 然而到了第五個年頭, 諸國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大鑾忽然集結兵力,毫無預兆地攻向了與芪國接壤的虞國,以摧枯拉朽之態將其迅速擊敗。 直至此時,各國才猛然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