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龍轉鳳_分節閱讀_131
“他啊,”紀彥平長嘆了一聲,“他真不該當這個皇帝的,既苦了他自己,也麻煩了大家……奈何身不由己?!?/br> “呿,那他就該麻利地把皇位讓出來啊,讓給他親妹子多好,就是讓給親妹夫也行??!”在場都是自己人,再加上秦連橫的心情才從憋屈轉到興奮,亟需發泄,所以他便口無遮攔地叨叨了起來,“表哥啊,我跟你說,駙馬有多厲害你肯定還不知道……” 秦連橫吧啦吧啦地說了一通,把駙馬爺在這些時日里的壯舉“高度概括”了一通,那可真叫一個霸氣啊,直把紀彥平驚得瞪圓了眼睛,上下打量了齊靖安好幾通,才唏噓道:“厲害,真是厲害,我本以為自己脫胎換骨、長進了這么多,說不得也能跟表妹夫比比肩了,結果卻還是云泥之別!” “嘿,”陳淑瑤揉了揉眼睛,破涕為笑道:“這下你可知道公主的眼光有多厲害了吧?現在的你比駙馬尚且差得遠了,以前的你更挫,居然還妄想跟你表妹親上加親,羞不羞???” 瞥見齊靖安似有深意的笑容,紀彥平無奈苦笑,朝陳淑瑤拱手道:“我的姑奶奶,求你別再提那茬了……我把虎符送過來,好不容易立一大功,你這么一說,駙馬心里不爽,就又給抵消了,我冤不冤???”說著他一拍腦袋,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陳淑瑤,故作懊喪道:“噢,我早該把這個拿出來堵住你的嘴才對,真失策!” “這是什么……呀,是我爺爺的信!你個混蛋連這都敢忘!”陳淑瑤急急忙忙地拆信來看,嘴里也不忘跟那個“不負責任的信差”算賬。 紀彥平忍不住小聲嘆氣道:“我還不是怕你看這信時哭出來,本打算私下給你……可仔細想想,大約我無論怎么做,都會遭埋怨吧?!?/br>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陳淑瑤看過信后,并沒有又傷心得哭起來,表情反而有些奇怪。 “怎么了?”大家都關切地問她。 “沒什么,爺爺在信中說了一些家事安排……”陳淑瑤略有些糾結地瞪著紀彥平,問:“你有沒有看過這封信?” “當然沒有!我怎么可能私拆老侯爺給你的信?”紀彥平義正辭嚴地擺手道。 “噢——”陳淑瑤拉長了聲音,又糾結了一小會兒,終于說:“我爺爺在信里對我說了這么一句話——‘瑤瑤啊,如果那姓紀的小子把爺爺的虎符帶給了公主駙馬,那你就可以考慮考慮嫁他了’!” 噗!秦連橫忍不住噴了口水,紀彥平也不知是尷尬還是羞澀,總之是滿臉通紅。 但齊靖安的表現卻跟大家都不一樣,他很感慨地說:“果然不愧是久經戰陣的老侯爺,這封信,實是用兵大家的手段??!” “哎?” 其他人在一時之間都沒能反應過來,不過齊靖安也不打算詳細解釋了,只微微笑道:“好啦,老秦啊,我們還是離開這兒吧,讓他們這對小兒女好好聊聊,否則豈不辜負了老侯爺的一片心意?”說著,他掂了掂手上的虎符,招呼道:“走,我們是時候該去做正事了!” “好嘞!”秦連橫歡快地應了一聲,可隨即他又遲疑道:“等等,用這半塊虎符真能鼓舞士氣嗎?” 陳老侯爺在京郊大營的那些人心里的威望,雖說肯定會比太上皇高,但能不能壓得過樞密院,還真是一個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在駙馬爺這里,就不是一個問題了——“老秦你是什么眼神啊,怎么會是半塊虎符呢?分明是一整塊??!就算樞密院的那群人都在這里,也全得聽我的!” 齊靖安哈哈一笑,把手一攤,只見他掌心中躺著的,赫然正是一塊完整的虎符! 得意地顯擺了一下,駙馬爺轉身就走,背影那叫一個瀟灑。 “哎等等——”秦連橫急忙趕上齊靖安,追問道:“真是神了,公主是什么時候把她的那半塊虎符給你的呀?怎么一個兩個的都能未卜先知???!” “……哪有那么神,”齊靖安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到仍留在房里的兩人耳內,“無非是虎符這玩意兒,很適合當定情信物罷了……” ☆、第九十一章 重逢 “定情信物”的能量顯然是很大的,因為它占全了“名正言順”這四個字。 樞密院的那群人為什么牛氣?那是因為大魏的律典中寫得清清楚楚,調兵遣將就是他們的權力,不聽他們調配者,俱可按謀反罪論處! 故而即便是駙馬爺把太上皇這尊大佛搬出來,將士們也仍舊心存疑慮——除了“大義”和“孝道”這兩點,太上皇其實也沒別的優勢了,而且他畢竟是年紀大了,還中過風,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倒下,實在是讓人心里沒底啊……想想看吧,倘若大家伙兒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打跑了敵人,卻被樞密院以律法為依據給定成了“反賊”,那該有多冤???還不如直接逃到南方去跟家人相會呢。 而這下子,駙馬爺把虎符亮了出來,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律法規定,在緊急關頭,正副元帥的虎符合二為一,便可號令舉國之兵,就連樞密院也要配合聽調! 所以將士們的心頓時就安定了,無論這場仗打到最后結果如何,他們都算是被虎符調集而來、保家衛國的英雄,若能活著看到勝利,升官發財不在話下,即使不幸亡于戰場,那也是名正言順的烈士……這樣一想,士氣哪里還有不回升的道理? 更巧的是,紀彥平前腳才把虎符送到齊靖安手上,后腳跟著的就是夏侯宣在西蠻的捷報:西蠻王庭已破,國主已死! 最重要的是,夏侯宣還在捷報里夾帶了一封信,特地告訴他的心上人,在捷報送出的同一時間,征西大軍便已啟程還朝——這才是最讓齊靖安高興的事——看看信尾的日期,這份捷報發于月余之前,算算時日,征西大軍的行軍速度即便是再怎么慢,不出半個月也肯定能抵達永定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