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龍轉鳳_分節閱讀_123
“哎,我的殿下,你究竟什么時候才回來啊……” 齊靖安氣勢洶洶地走到宮門口,正好便有稀稀落落的雪花從天上飄灑了下來。他腳步一頓,想到去年冬天的這個時候,他剛和心上人一起凱旋回京,婚事也順利地定下了,兩人在京城里約會,甜甜蜜蜜的,那可真叫一個幸福。下意識地朝西北方望了一眼,卻只看見滿目蕭瑟的冬景,齊靖安暗暗嘆了一聲,然后就鉆進馬車,回府去了。 在之后七八天的時間里,齊靖安一直稱病不出,連朝會也不去了,就窩在家里跟太上皇一起看看戲、下下棋…… 直到這一天,當第一封加急戰報送達京城以后,就仿佛有一道蓄閘已久的洪水忽然爆發了一般,第二封、第三封……僅在大半天的時間里,就有十幾封戰報接連抵京,全是告急信、求救信、示警信:燕賊真的殺過來了! 因為消息傳遞的延遲性,所以事實上,當鎮北侯逝世的消息還在傳來京城的路上時,北燕人就已經發動了——他們果斷分兵,留下一小部分兵力拼死拖住群龍無首的鎮北大軍,大部分兵力就直沖大魏京都而來了! 而且北燕人的行事風格遠比大魏朝廷要雷厲風行得多了,只在近二十來天的時間里就行軍過千里,按這速度,他們殺到京城也就是十天左右的事了! “啟奏陛下,燕賊來勢甚急、一路之上幾無停頓,只在冀州攻下一城以補充糧草,如今就快殺到濮陽府了……” “陛下,我們必須早作打算??!” “陛下,京郊大營已緊急集結了,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辦?該任命誰來統帥大軍呢?” 勤政殿內,夏侯卓看著鬧哄哄的群臣,聽著一個個壞消息,腦子里一片空白。他下意識地看向沉默肅立的妹夫:靖安真是厲害啊,先前的預料完全應驗了,那么現在大家伙兒究竟應該怎么辦,還來問他做什么,問靖安就好了嘛! 可夏侯卓還未開口,一把焦躁而洪亮的聲音就傳入了所有人的耳朵里:“還能怎么辦?北燕出動了五十萬大軍來襲京城啊,我們還能怎么辦?!任由誰來當統帥都不可能力挽狂瀾,只會把京郊的十余萬將士白白賠出去!” 一時間,全場俱靜。 說話之人正是國丈徐嶧,他顯得有些氣急敗壞,跳腳道:“為今之計,正該護送陛下盡早渡江南下,借大江之天險來渡此劫難,然后再集結南方的兵民之力反撲回來!” “……!” 聽徐嶧這么一說,包括夏侯卓在內的一部分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是啊,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嘛——燕賊此番破釜沉舟,挾五十萬大軍急撲而來,單憑京郊大營那從未真正上過戰場的十余萬人,怎么可能擋得??? 而且五十萬大軍是什么概念,雖說夏侯卓軟弱又無能,他好歹也是從小接受正統皇子教育長大的——五十萬大軍啊,即便是他那威武霸氣的meimei能夠及時率領二十萬兵馬回援,也很可能一敗涂地! 所以還是走吧、逃吧,夏侯卓忍不住這樣想著:臉面才值幾個錢,還是小命最重要啊,想當初中宗皇帝不是也逃了嗎?可后來還被譽為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呢! 可是想到這里,夏侯卓又有些遲疑了:真的要逃嗎?世人誰不知道,中宗皇帝能夠力挽狂瀾,全靠昭圣長公主神勇無敵啊,要不然大魏早就亡國了,哪里還會有今天? 而今天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一旦他們舉朝南遷,拿腳趾頭想想都知道,當朝長公主慘定了!當北燕的那五十萬大軍在京城里撲了個空,他們肯定會改道殺向大魏的征西大軍,而且說不定還能玩一招出其不意,以極小的代價就把二十萬魏軍連同威名赫赫的大魏長公主一起干掉! 就算夏侯宣早有心理準備,不至于中計落敗,可他手下的兵馬也肯定會因為朝廷渡江南下的行為而軍心浮動,境況遠不如回援京都之后再行苦戰。還有鎮北大軍也同樣危險了,簡而言之,朝廷一旦跑掉,就是自毀根基,并白白送給北燕一個分而擊破大魏的鎮北、征西兩軍的絕佳戰機,外加江北的百萬沃土…… 在那之后,當北燕人在江北站穩了腳跟,即使朝廷收攏了南方的軍力,再想殺回故都也難了。 所以,真的可以逃嗎?夏侯卓動了動嘴唇,猶豫遲疑,囁嚅地發不出聲來—— 此時此刻,他心里有一把聲音在吶喊,叫他堅強一點、像個男子漢,更重要的是必須擔起身為一國之君的責任;然而可惜的是,夏侯卓真心沒有那么大的膽量和勇氣,真心沒法堅強,于是心中的吶喊聲漸趨減弱——他“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張開嘴,準備說一句“那就按國丈說的辦吧”…… 但齊靖安卻搶在了前頭,因為他根本不需要遲疑,也不缺少勇氣,所以他當即暴喝了一聲:“胡說八道!” 說著,怒發沖冠的駙馬爺回身就把拳頭砸到了國丈那扭曲而丑陋的老臉上,只聽“砰”地一聲,國丈滿臉開花,連牙齒都被打掉了兩顆…… ☆、第八十六章 開打 任誰都想不到駙馬爺竟會在勤政殿內動手,而且打的還是皇帝陛下的老丈人,這、這這……這可真是數百年難得一見的奇事??! 一眾大臣們全數目瞪口呆,而剛才正準備出聲的夏侯卓更是一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舌頭,疼得飆了出來——但看看瞬間變成豬頭的國丈,他又覺得自己這點兒小痛算不得什么了…… “你你、你竟敢,竟敢打我?!”徐嶧一手捂著臉頰,一手顫顫抖抖地指著齊靖安,因極度的不可置信而表情扭曲、語調古怪,再加上他那漏了風的門牙,真是把“丑角的精髓”給演繹得活靈活現,令回過神來的眾臣們都有些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