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龍轉鳳_分節閱讀_108
而祭天的頻率,便是判斷一個皇帝對上天虔誠與否最直接、也最簡單的方式了,虔誠的皇帝每年冬至都會親自主持祭天,甚至在其它時候也要拜上幾拜;至于不怎么虔誠的皇帝嘛,夏侯宣的老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了,或許是因為他是個“半路出家”的皇帝,本身總有種“非正統”的心虛感,所以他并不喜歡“跟上蒼交流”,大約是在潛意識里就不認為上蒼會賜福于自己,故而皇帝陛下寧愿去期待一群假道士能幫他煉出延年益壽的丹藥…… 回憶從前,皇帝陛下就連每三年一次的主持祭天都是被趕鴨子上架的,非要大臣們再三督請不可。而這一次,這一個秋天,大魏真的是諸事皆順,所以皇帝驀地起了興致,決定要去感謝一下老天爺——既然皇帝有這樣的“雅興”,當然沒有人會反對,眾臣們都各司其職地籌備了起來。 時間繼續往前奔跑,冬至日一晃眼就到了。一大清早,皇帝就率領百官早早出城,大家都餓著肚子,來到郊外的圜丘祭壇開始合祀天地:獻酒祭祀的儀式非常繁復,一直進行到正午,皇帝還要親自跳幾下祭祀之舞……這樣折騰下來,就是像齊靖安這樣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覺得挺累的,更何況是皇帝他老人家? 手舞足蹈地跳了幾下子,皇帝氣喘吁吁地停了下來,心下暗暗覺得自己真不該一時興起啊…… 而且祭天到這里還沒完呢,當皇帝停下來以后,祠官們便把祭祀所用的酒醴和牲rou都捧到了他的面前,接下來,作為祭天主持者的皇帝要親自倒酒割rou,把祭品分給同來祭祀的宗室和臣子們,而后大家一起喝一杯,即“飲?!薄敝帘娙硕及迅饨o“喝”下去了以后,這次祭天才算是差不多了,大家也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然而,就在眾臣們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紛紛把視線凝注在皇帝身上、等著他老人家宣布祭天結束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陛、陛下!” 在數百道駭然的目光中,剛喝了一杯酒下肚的皇帝陡然身體一僵,竟是直條條地撲倒在地! 場中頓時安靜了下來,靜得仿佛在場沒一個活人。 而至下一刻,這祭臺下方就“轟”地一下猶如炸開了一般,眾臣紛紛朝前擁擠,都想看看皇帝到底怎么樣了;原本守衛在四周的禁衛軍們也都圍攏了過來,但大家的心里都有些茫茫然,不知道該做些什么才好…… ☆、第七十七章 新君 “大家都不要亂!禁衛軍快將當值的御醫送到陛下身邊,其他人都待在原地,不許妄動!” 便在眾人都六神無主的時候,齊靖安霍然站了出來,高聲發號施令,令眾人下意識地頓住了腳步、也稍稍回過了神來,于是他們便紛紛讓開了道路,使得御醫能夠快速趕到皇帝身邊查看情況、施以醫救;而禁衛軍們也瞬時有了主心骨,軍容整齊地圍住祭臺,阻止閑雜人等靠近。 徐丞相猛地回過頭來,冷冷地瞥了齊靖安一眼,原本渾濁的一雙老眼驟然暴出亮芒,就如刀尖一般銳利:很顯然,駙馬爺這是搶了他老人家的活計了,可誰讓他年紀大了、反應慢了半拍呢?而這時這刻,他也不可能跟齊靖安就這種“小問題”鬧起來,當前最最重要的“大問題”,當然是皇帝…… 皇帝究竟怎么樣了? 所有人都在暗暗想著這個問題,可沒有人敢問出口,只能屏住呼吸,等待御醫們的結論。 幾位隨行前來祭天的御醫臉色蒼白、滿頭冷汗地撲到皇帝身邊,探呼吸探脈象、這里摸摸那里按按,還拿出銀針來扎了皇帝幾下,互相交頭接耳…… 好半晌后,在數百人的瞪視下,在場御醫中的領頭羊、太醫院的副院判終于站了起來,穩住語氣,大聲地宣布道:“陛下他……或許是由于在與天地溝通時太過專注、耗費了許多心神,所以才會一時厥了過去!” “呼——”眾人的呼氣聲齊齊響起,而后大家反應過來,復又面面相覷:他們的皇帝陛下“只是”厥過去了,問題……應該不大吧? 呵,大約只有最為天真的那一兩個人,才會真的認為問題不大——此時此刻,絕大多數的人都在心底里噼里啪啦地打著小算盤,并偷偷去瞄徐丞相和齊靖安等重要人物。 而徐丞相呢,他面上不露絲毫情緒,只以蒼老的聲線發令道:“即刻護送陛下回宮!” 就這樣,祭天的隊伍匆匆回返京城,隨行的大臣們表情都很嚴肅,至于他們的真實心情究竟是沉重、憂慮、關切,還是其它的什么……除了他們自己以外,沒人知道。 齊靖安只知道,自己的心跳得很快,撲通撲通的,仿若急促的戰鼓聲??伤乃悸穮s還是一如既往地清明,甚至在皇帝倒下的那一剎那間,他就已經在腦海里列出了一二三四種可能性和五六七八種應對方式…… 而一切的一切,核心都在于,皇帝他到底怎么樣了? ——近些時日以來,皇帝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對此眾臣們早已心照不宣。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方才那副院判說出來的話其實非常微妙,一個“或許”,再一個“厥了過去”,就把一應責任推得干干凈凈:他可沒說清楚皇帝的情況究竟是“小意思”還是“很嚴重”,也沒說皇帝還會不會醒過來…… 事實上,那副院判未必沒有判斷出皇帝的真實情況,但他顯然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那么,誰會第一個知道皇帝的真實情況? 而第一手消息有多重要,誰又會不明白? 伴隨著輪子轔轔轉動的聲音,馬車載著昏迷不醒的皇帝入了宮門。 齊靖安半點兒也不遲疑,直接跟著御駕進了宮去,身為皇帝的女婿,他本來就有這個資格——駙馬爺急著去表孝心,誰能攔他? 而徐丞相身為皇帝的“大半個岳父”和百官之首,反倒是必須留在宮外安撫人心,直至御醫們對皇帝的身體情況做出確切的結論、昭告朝野,他才能因時制宜。所以這時候,徐丞相只能眸光沉沉地目送齊靖安隨駕入宮,暗自焦急地等待著徐貴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