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分節閱讀_378
幾個庶出叔叔和另外的幾個大管事全都在,自然還有許老三。 許老三懦弱且膽小,那一晚許老大和許七之間的混戰,就已經嚇到他了,看到許七的手段之后,他便也收起了那蠢蠢欲動想要坐收漁利的心思,決定揣著那三十萬兩白銀和那些產業,再加上他平常的積蓄,好好過以后的日子了。 再說,以他估算,許家被朝廷這么一抄家,一家人都躲到了這島上來,那些金銀珠寶雖然都還在,但是家業是這么一個大爛攤子,許七去收拾,都要花費不少,之后又能剩下多少,再說,下面還有那么多人要養活。 許老三雖然眼紅那大大的家業,但也自知自己沒有能力去管,故而心態也就放平和了,開始規規矩矩做孝子,擔任起了為老父主持喪事的重任。 許七郎已經和許老三談過一次話了,不僅是安撫了許老三,也說了如果他還愿意為家業幫忙,他就會好好用他,而且因家中事務多,父親的喪事,在大哥跑了的情況下,讓許老三來好好主持。 因為許家現在在被朝廷通緝,故而許大舅這一個風云人物的喪事也辦得只是鄭重莊嚴但并沒有白幡幾里這種盛大場面。 怕許大舅之死會讓許家下面那些小管事們再不聽話,許七郎便也寫了一份給各管事的信,寫明了他已經繼任許家家主管理家業之事,先還是一切照舊對他們進行安撫,鈐上了許家當家的大印。 許七郎這邊忙得團團轉,到九月末,朝廷對許家已經將功折罪的開恩旨意便也下到了廣州來,許家的產業盡數返還,下了牢獄還沒有死的,自然也就放回去了。 許七郎這邊接到了通知,但他并沒有回廣州去,只是在喪事辦完了之后,遣返了幾個庶出叔叔和許老三,他自己依然留在大奚山許家大宅里。 許家這幾個庶出叔叔,雖然也都有些能耐,而且在許老大的勸說下,本是投靠了許老大,但在之后看許七郎十分有魄力,又果決手狠,對于政治大方向和家族的發展,都有一番見識,故而覺得許老大不一定斗得過他,便也就調整了心態,真輔佐起許七郎來,即使心里有些其他小心思,也都先隱藏著。 另外的幾個大管事,最受器重的三個,乃是秦簡揚秦七,劉彥章劉老四,項高義項老三,他們手里有著許家的大股份,都很說得上話,秦家是打手之家,并不會做生意,沒有許家的錢財,只能繼續回去做???,但是現在??芤膊缓卯?,朝廷圍剿得厲害,而且秦簡揚和許七關系好,已經是八拜之交,他又是最在乎仁義不過,自然不會背叛許七,另外兩個,卻都是做生意的,又都是老狐貍,許七先也只是安撫著他們,再做圖謀,而前來給許大舅送葬的一些小管事,有人本來還想鬧許七的場子,因都被許七當場發作,整得很慘,之后自然也就沒有人再敢不服了。 許大舅自己從原來族中另開了祠堂,故而也不必再葬回許家那祖墳上去,許七郎就將他葬在了大奚山上,背靠山,面臨海,倒是一處很好的風水寶地,他也想著自己死后同樣葬在這里。 許大舅的死,自然不能不通報京中許氏和十一娘子。 但是因為路途遙遠,又有所延誤,許氏收到信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了。 這時候十一娘子也早從牢里放出來,被許氏接到自己家里來住下好好將養身體,十一娘子想要回廣州去看家人,但許氏勸說她許大舅他們都出海去了,當時廣州府衙也以許家人出了海還未回為由,沒能抓到許大舅他們,只抓到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現在皇帝又下了恩旨免了許家的罪,十一娘子又有什么可擔憂的,還不如將自己的身子好好將養一番,不要旅途勞頓,到時候身體更差,豈不是得不償失。 十一娘子便也就被許氏勸住了,留在了京里。 現在報喪的信來了許氏跟前,許氏讓人好好招待了送信之人,自己才去拆開信看,本以為是許大舅說許家已經收到恩旨一家平安的報喜信,沒想到打開外面那一層油紙包封,里面卻是一封報喪信的信封,拆開看,正是許七郎親筆所寫。 因許氏這陣子身體也不大好,季衡一直沒敢將許七郎死了的事告訴她,怕她受不住會大病,是以許氏看到許七郎這封親筆信倒是沒有驚訝,只是得知許大舅病死了,不由傷心欲絕,當場怔住。 許七郎沒有寫家中他和許老大之間的恩怨,也沒寫許老大為奪家產氣死了父親和要除掉他等等事,自然,他在大奚山要處理那一團亂麻的家業的事情,他也一句沒有提,只是說父親年邁了,這兩年身體本就不大好,最近就突然嚴重起來,便去了,不過讓許氏不要擔心,他已經接過了家業,以后會將家業好好保住并發展的,父親走得很安詳,讓許氏不要過分哀痛,保重身體。 又在另幾張紙上寫了對季家的感謝和問候信,許七郎本就是嘴甜的,里面好一頓想許氏想季衡,想以前在季家的日子,感謝許氏如生母一般將他教養大,姑父季大人也是在他的教養上費了大力,請名師,親自指導,他以前不懂事,還覺得季大人過于嚴厲心里不服,現在長大了當家了,才深深明白季大人對他的好,如此叨叨絮絮,又寫了他的身體很好,母親雖然悲痛父親的過世,但是也已經化悲痛為力量,準備好好活,以后要帶孫子,他媳婦宋氏也很健康,是個良善的賢內助,他們組成的家庭很美滿云云,除此,又讓許氏不要下廣州去奔喪,因為她到的時候,許大舅墳旁的樹定然都已經在陽光云雨下長了一大截了。又讓許氏要勸一勸十一娘子,讓她也不要擔心,并叮囑她不必回廣州,將京中事情處理好就成了。 那封報喪信言辭悲切,但是后面那封信就語言十分活潑,讀起來就像是許七郎那活潑的樣子就在面前了一般,許氏讀完那封報喪信悲痛欲絕,又把后面那一封信讀完,也就稍稍緩過了些勁兒了。 許大舅對許氏來說,完全是亦兄亦父,對許大舅來說,他這輩子最愛的女人,恐怕既不是他的正妻秦氏,也不是他那些數不勝數的美艷姬妾們。 對于這個meimei,他傾注了很多感情和責任,故而許氏從小就被好好教養,不僅有很好的文學老師,還被許大舅親自教過如何打理生意如何打理家業,相夫教子利益規矩之事,也有請有名的嬤嬤教導,故而許氏才能各方面都很出色,自然心中也就十分驕傲,許大舅又為meimei四處相看夫婿,親自給她找了個他認為的好丈夫,一切都是自己動手,并不交給妻子秦氏去做。 這也是當年為何許氏和秦氏之間的關系只是明面上的和睦,暗地里卻并不親熱,不然長嫂如母,無論如何也會更親密一些。 許氏有了自己的家庭,甚至在季衡小時候,那時,她已經出嫁十幾年了,但依然十分依賴兄長,直到之后季衡漸漸長大,許氏對自己的家庭已經有了歸宿感,才慢慢地對兄長沒有了依賴,也正是如此,或者也有許大舅家業如滾雪球,發展越來越快,他要忙于家業,而且也漸漸被龐大的產業拖得有些力不從心,兩兄妹之間的感情才漸漸有稍稍淡下來。 當然,將自己最看重的嫡子交給meimei教養,這也是許大舅對meimei看重和愛的一種表現,除了許七郎像頭犟牛一樣的愛上季衡這件事外,許大舅都覺得meimei對兒子的教養十分不錯。 許氏和兄長感情如此,得知兄長過世的消息,她怎么能夠不悲痛欲絕,不能自已。 十一娘子被丫鬟請到了許氏的房里來,許氏將那封給十一娘子的信給了她,十一娘子已經從丫鬟的口中得知她父親過世了,故而也是十分悲痛,不過她對父親的感情并沒有許氏對兄長的感情這么深,對十一娘子來說,對父親,她的感情更多來自于遵從孝道,而不是感情上的依賴和敬仰。 274、第七十章 十一娘子紅著眼眶讀了那封寫給她的信,許七郎知道十一娘子不想嫁人,想要一輩子過自在些的生活。 朝廷有頒布保證女子不嫁或者無子,但依然能夠保有一定財產以供生活的法令,故而十一娘子想這樣過日子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會面臨很多人的說道罷了。 但十一娘子不在乎別人的說道,故而也就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