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分節閱讀_339
許七郎是少年貢士的出身,至少在科舉考試上,是有著十分大的優勢的,不過于詩詞和琴棋書畫上就勉勉強強了,因為季家一向是應試教育,對那些陶冶情cao的業余愛好并不講究。 但這時候,許七郎卻突然開了竅一樣,于作畫一道上精通起來,連連畫了幾幅季衡的畫像,都很是神似。 許七郎將船隊事情都交給了手下秦四,自己則關在屋子里作畫。 而付揚得了皇帝密旨要暗殺掉許七郎,他之前不知許七郎在哪里,沒法完成任務,現在許七郎送上門來了,他卻知道自己不能放他走,要是放了許七郎走了,他入了海,自己不僅沒地方找他去,而且許七郎身邊人多,又善于海上戰斗和生活,自己即使帶了船隊去剿殺都不一定能成功,所以,要完成皇帝交下來的任務,只能趁著許七郎還在溫州的時候。 雖然許七郎已經不去見季衡,但是也舍不得很快就離開溫州。 而付揚則在尋找下手的時機。 朝廷派來接替季衡招撫徐鐵虎的欽差正是季衡的堂兄季朝宗,季朝宗日夜兼程地往溫州而來,十多天也就到了。 季衡發現是堂兄,便也就放了心。 在知府府中招待了堂兄,季朝宗實在是累得狠了,洗漱收拾一番就去睡了個昏天黑地,第二天一大早起來,他來見了季衡,先是深深地給季衡行了個禮,道,“君卿,為兄在這里代替族中感謝你救回了族人?!?/br> 季衡要客氣兩句,季朝宗又拜下去了,“這一拜,君卿你也必須得受,感謝你救了我那傻兒子的性命?!?/br> 季衡趕緊去把他扶起來,“大哥,你這是說什么話,這些都是季衡應當做的?!?/br> 一番這般的敘舊后,季衡才開始接旨。 圣旨里先是嘉獎了季衡解決掉王啟這件事,然后就是召季衡回京,再然后才是讓季朝宗接替季衡同徐鐵虎談之后的招撫條件,并且留在福建做督察官。 季衡接了圣旨后,就請季朝宗又回書房里做了一番長談,并且將徐鐵虎這邊的情況好好地說了,讓季朝宗要怎么做才能夠安撫住徐鐵虎為朝廷做事,而且如何發揮徐鐵虎的主觀能動性為朝廷做事。 季朝宗應了之后,季衡便讓人去請了徐鐵虎前來同季朝宗見面。 徐鐵虎同楊欽治之間關系恢復不錯,故而很感念季衡對他的提點,有人去請,他也就來了。 季衡向他介紹了季朝宗,說季朝宗是自己的堂兄,會緊接著來安排徐鐵虎之事,且要在他身邊做一陣子督察官。 徐鐵虎心里有些不滿,但是看季朝宗是季衡的堂兄,又是個和氣正直的面相,既不是可能的內監,也不是jian臣,故而他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朝廷接受了季衡的建議,安排了被招撫的徐鐵虎為福建水師總兵,但是沒有將福州市舶司交給他,不過皇帝給了很多封賞,在京城和蘇州都賞賜了宅院和田地,以及美婢仆從、金銀珠寶等等。 不過這些還要讓徐鐵虎進京之后才能夠領賞。 季衡本來以為徐鐵虎會不滿意,沒想到他卻答應得十分干脆,甚至愿意在年內就上京領賞。 季衡不得不佩服起他的這份魄力來。 既然這件事已經解決,又有一個他放心的欽差前來督察徐鐵虎部眾被收編之事,他也就準備直接回京城去了。 季衡回京的路線是經紹興到余杭,他會在余杭再處理些事情,然后再從京杭大運河直接北上到達京都。 季衡要走的事情定了下來,不少大人自然要為他辦踐行酒,許七郎還在溫州,卻一直沒有出現。 季衡第二天就要離開了,很想叫人去將許七郎叫來,或者自己去一趟許七郎處,但在一番猶豫之后,他覺得也許今生都不要再相見地好,便克制了心里的難過忍住了。 季衡這里一切已經準備好,楊欽治來他的書房找了他,兩廂坐下后就說道,“君卿,我明日同你一起出發,我隨你進京去?!?/br> 季衡大驚,“怎么突然做下這個決定。你之前不是定下同徐兄一起前往福州嗎?!?/br> 楊欽治儼然已經把季衡當朋友,大約只有季衡一個人罵他總是罵到點子上,他反而覺得季衡不像別人一樣俗不可耐和不理解他,就自顧自地和季衡做了朋友。當然,季衡也覺得有他這人心性單純,而且自詡高潔淡然,沒有任何jian邪之心,值得結交,再說有了這個朋友,就有了千般好,便也和他親近起來。 楊欽治直言不諱地說道,“其實我并不喜打打殺殺,也想徐鐵虎能夠安享后半生,他雖然看著身體強健,其實以前受過很多傷,在海上漂泊于他并無好處,再說,福州有好幾個月都多雨,也不利于他養傷,所以我希望他能夠在不久后離開福州。要是我和他一起過去了,他定然就不會想走了?!?/br> 季衡略有些詫異,說道,“你這么做,他不一定高興。上戰場乃是他的本性,就如將一只雄鷹養在每日里投rou的籠子里它定然不高興一樣,徐兄也不會高興?!?/br> 楊欽治板著臉沒有接話,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這么說吧,我跟著他到了福州,到時候他給朝廷做事厭煩了,就又跑回海上做???,你們也是拿他沒辦法的。再說,我才不信朝廷會這般信任他,將福建總兵之位給他你們不出別的幺蛾子,他是個最直來直去的人,的確適合打仗,卻不適合為官。我進了京,他就不得不趕緊進京來,到時候直接罷了他的官職,我和他天南海北過我們的日子,也沒什么不好?!?/br> 季衡十分驚愕,“你還未到而立,便安排著退休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