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分節閱讀_125
季朝宗趕緊上前來行禮謝恩,說,“回皇上的話,季君卿確是微臣的堂弟。不過微臣從小在族中長大,君卿沒在族中成長,故而之前并不相識,入京之后,才見了面,君卿雖然年歲尚小,學識已然不一般,微臣此次忝為榜首,也覺有所不及?!?/br> 所有人都以為季朝宗這是在拍季衡的馬屁,不由在心里暗暗鄙夷,皇帝道,“朕點狀元時,卻沒有注意上面名姓,之后看到姓季,才覺得詫異,后來找人一問,知道竟然是季衡的堂兄,不由驚訝,當時歐陽大人倒是提醒了朕,說點你做狀元并不恰當,會讓天下人想,朕是不是看在季衡面上,給了這個人情。朕身為一國之君,正要親政,在天下士人的輔佐下有所作為,這份人情,朕是不會在這時候給的。所以,你安安心心做你的狀元郎,朕決計不是因為季衡而點了你,而是你的答卷,的確是好,也是給天下人做了個楷模,點你做狀元,是為應當。一個明君,應當公允,朕既不會因為人情,而點誰做狀元,自然,也不會因為你是季衡的堂兄,就介意此事,怕天下人的口舌而埋沒你?!?/br> 季朝宗十分感動地又叩首謝恩。 皇帝便笑了一下,道,“平身罷,今日朕也請了君卿前來,正好和你同坐?!?/br> 季朝宗早就看到季衡了,但之前并沒有問候,此時起身來,則對著季衡笑了一笑,本來站在一旁靜靜侍立的季衡,也對他笑了一下,走到了他的位置邊上,和他一起坐了。 方才大部分人都已經看到了龍座之下,站在皇帝左手邊下手位的小少年,位置靠前的士子們得以見到他的容貌,只見是個極其俊俏的人,因為過于漂亮,甚至讓人不敢多看,只是此人臉上并沒有少年的羞怯和稚氣,反而穩重大方而端正,此時聽皇上這么一說,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心想,這就是那個季衡。 皇帝剛才說的那席話,自然是說給在場所有士子聽的,對季朝宗關懷完了,他就又和榜眼溫固說起話來。 如此等等,將前面近十個士子都關照到了,可見其用心。 114、第九十六章 登科宴上,皇帝特地對點季朝宗做狀元之事做了解釋,雖然依然有不少士子帶著酸葡萄心理,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愿意和皇帝作對的。 皇帝大婚定在五月,季大人是三月末從江南回了京。 剛回京,并沒有回家,就直接進了宮,他在宮里和皇帝談了一整天,外人卻不知道這兩人到底談了什么,季大人回家之后,過了幾天,就有圣旨下來,賜季士,入閣為閣臣。 這一加恩,大部分人認為這是理所應當,首輔李閣老,在皇帝親政前掌了朝政七年之久,雖然這七年里,一直有趙家和徐家同李閣老抗衡,讓李閣老并不能朝綱獨斷,但是,李閣老的行徑依然讓朝中的反李派十分反感,以此攻擊李閣老,說他集結黨羽,專權霸位,且對皇帝多有不恭,而且還越制使用皇室才能使用的東西。 反李派里,只有很少部分是因為真的擁護皇帝正統,大部分只是因為李閣老影響了他們的權益,所以勢必和李閣老相爭而已。 朝堂上的權利爭奪從來就激烈,皇帝也是將這些看在眼里的,要打壓李閣老,勢必要扶持季大人起來。 所以季大人入閣,這是大家都能想得到的。 但是,依然有人故意曲解,說季府自從出了一個美貌的長公子,從此就是“可憐光彩生門戶”了,既有了狀元季朝宗,又有了閣老季道恭。 季衡本來不想讓自己去想這件事,但是不知是不是這一年天氣熱得快,每天溫度變化太大,他在四月末的時候就生了病,發低燒好幾天起不來床。這一病,倒讓人覺得,他是因為此事被氣病的。 皇帝是五月初的大婚,雖然皇帝大婚的準備工作并不需要皇帝自己cao心,他只是需要出席這個大典儀式就行了,但他也比平常忙了很多,甚至抽不出時間來看季衡。 大婚當天,天還沒有亮就開始忙碌,皇帝看著因為大婚而被布置得喜慶的皇宮,到處都是大紅宮燈,不由十分怔愣。 他在大婚之前,只覺得這就只是一個儀式,是為他的親政做準備,但是在祭拜天地,太廟,奉先殿時,他突然深深明白,這個莊重的儀式,是要將他和一個女人聯系在一起了。 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面前時,他腦子里想著會讓江山穩固天下太平之時,腦子里又晃過了季衡的身影,他覺得自己這樣是對祖宗不敬,帶著自責走出奉先殿后,他又到太后宮里去行禮,一路上,他坐在禮輿之上,天空現在還沒有全亮,皇宮被籠罩在一片朦朧的光暈里,在黑暗和光明的交會這一刻,皇帝從沒有像此時這樣感情深摯而且百感交集,他深深明白自己愛著季衡,要是這一切儀式,是為了迎娶季衡,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作為一個男人,他想要對季衡給與自己的所有,但是作為一個皇帝,他發現自己能夠給與他的太少了,甚至,季衡病了,他都沒有辦法去看他一眼。 大婚第一天的儀式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才算完了。 皇后的宮殿本來是鳳羽宮,但因太后住在這里沒有搬走,所以,皇后的宮殿就被定在了鳳羽宮北面不遠處的昭明宮。 皇帝坐在昭明宮里等候到了皇后的到來,皇后趙致雅,皇帝在之前多次見過,便并不新鮮,她穿著皇后大婚禮服,經過了一整天的儀式,她也是又餓又累,十分疲憊,不過,依然保持了一國之母的儀態。 皇帝注意著被濃妝遮掩了本來面目的自己的皇后,和她行完了合巻禮,又吃了長壽面,在命婦宮侍們為兩人去掉了身上繁重的禮服,又伺候他們洗漱都出去后,皇帝就說,“皇后,咱們睡下吧?!?/br> 五月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兩人穿著繁復的禮服過了一整天,都十分不好受,現在總算是能夠輕松些了,皇帝只想趕緊睡一陣,再過一會兒又要起來參加儀式。 雖然已經十分老成的皇帝,其實還是小孩子,他覺得這么繁重的儀式,折騰得他疲乏不堪,最后也并不是迎娶自己喜歡的人,所以就對他的皇后趙致雅有些賭氣起來。 也并不等趙致雅答復,他自己就上了床,拉過被子,先睡了。 因為太困了,所以閉上眼睛幾乎是瞬間就睡熟了過去。 趙致雅看著滿房的大紅,大床上是大紅的床帳,用金線繡著龍鳳呈祥的圖案,她又看向皇帝,皇帝已經睡熟了,不由在心里嘆了口氣。 皇帝在這一天,對他并沒有任何一句親近的話。 她也只好上了床,躺在了皇帝的身邊。 大婚之禮一共有三日之久,等婚禮完后,皇帝皇后都只剩下了疲累。 皇帝在婚后有三日假期,他只想出宮去看季衡,但是知道不可,所以只好苦苦壓抑住了,不過卻讓了身邊的張和生帶了禮物去看了季衡,張和生回來對皇帝匯報,“季公子就是身子沒有力氣,整日昏沉,他說沒能恭賀皇上您的大婚之禮,十分不安慚愧,請皇上恕罪?!?/br> 皇帝皺眉道,“他就只知道說這些場面話?!?/br> 張和生帶回來的話都是些沒用的,皇帝不由挺不滿,之后就又派了柳升去,柳升不愧是皇帝身邊第一得力的人,所以帶回的消息是,“奴婢請了翁太醫去給季公子看了病,說是季公子是冷熱交替之時沒有注意,身體內寒毒和熱毒交替,所以才病了,給季公子扎了針,等再休養一陣,就會無事。只是翁太醫也說,季公子更多是思慮過重,所以才身體弱,容易病倒?!?/br> 皇帝夸贊并賞賜了柳升,心里則想,是不是自己大婚的事情,讓季衡思慮過重了,所以他才病了呢。 皇帝大婚之后,就直接親政了。 親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吳王叛亂一案做了最后的清理。 當年八月,一位御史參奏李閣老生辰時收受了九龍出海屏風逾矩之事,然后,刑部又審出來,李閣老曾經和造反作亂的吳王曾經有過往來,證據是吳王府當時的一位清客,受命寫過給李閣老的信,緊接著,又有御史參奏李閣老家人在外霸占良民田產,李閣老門下御史反駁說那是家中家奴借主所為,已經被李家處置了,后又有證據證明這就是李家自己霸占的,而之前的會試舞弊案又被翻出來,說是李閣老有涉嫌…… 如此等等,整個八月和九月,甚至到十月,全是圍繞著李閣老身上的官司。 李閣老哪里看不出來,皇帝這是故意縱容,甚至是引導朝臣拉他下臺,雖然是要拉他下臺,但是這股風又不是疾風驟雨,而是慢慢地在吹。 一向是墻倒眾人推,所以李閣老在十月直接就上書要告老還鄉。 皇帝新上位不久,根基并不穩,加上李閣老門生甚多,雖然他是必定要打破李閣老在朝中勢力根深的局面,才能夠更好地自己掌權,但他又不想反彈太嚴重,所以不得不慢慢對付。 在皇帝沒有答允李閣老告老還鄉時,他身邊的幾個得力大臣,則先被皇帝以各種理由給或者革職查辦,或者下獄查辦了。 次年,也就是昭元九年,進入了三月,皇帝才對李閣老之事下了結論,并沒有查處李閣老,而是準許了他的告老還鄉。 給出的理由是,念在李閣老多年辛苦效勞,皇帝感念其恩,所以加恩寬宥,讓他能夠回鄉養老。 李閣老下臺,內閣閣臣,首輔就變成了一向不出頭的文則鳴,然后是一向跟在李閣老身后的蕭政,在李閣老告老之后,他也就不大出頭了,此外,就是從福建上來的趙之翰,和劉匯,還有季大人。 趙之翰和季大人一向不和,這次下江南處理吳王一案后續事務,就更是加劇了兩人之間的矛盾。 趙之翰趙大人是個過于剛直之人,季大人是外表剛直,內里卻是心思復雜心眼多得很,趙之翰趙大人敢和他硬碰硬,是因為他本性剛直,季大人卻沒有任何和他相撞,而是避其鋒芒的原因,則是看出來了,皇帝是故意用趙大人在牽制他,所以,他是能避讓就避讓。 昭元九年六月,皇帝親政已經有一年之久。 這一年的恩科會試,一甲二甲三甲進士,加起來一共又有一百多人。 因為吳王一案受牽連,之后又因李閣老一案受牽連,被殺頭罷官之人不少,新進的進士,也就填補了這個官場官員體系。 經過一年,季朝宗已經在翰林院任了編修,而且很受皇寵,經常被皇帝召進宮侍講;而季道淮,本來想走季衡的路子,留京進翰林院,最后卻被外派做了七品知縣。 七月初,正是京城最炎熱的一段日子。 季衡因為身體虛弱,只得在西山別院養病,而他距離上次進宮,已經有一個多月之久了。 因季衡在這里來養病,許氏就帶著許七郎也留在這里,京中家務,則都交由了四姨娘照管。 別院里綠樹參天,要比京中涼爽很多。 季衡躺在溪流邊的涼亭里貴妃榻上睡午覺,手邊還放著一本書。 許七郎輕手輕腳走了進去,十五六歲的許七郎,還在變聲期,而且上嘴唇上已經開始長青青軟軟的絨毛,是要長胡子的樣子了。 他在貴妃榻邊半蹲下來,伸手將季衡手邊的書拿了放到另一邊去,然后又伸手拂了拂季衡臉頰邊的頭發。 季衡自從過了十二歲,身體就沒有小時候那么好了,季衡自己知道,是身體上的缺陷在開始性征發育的時候顯現了,他身體里的激素不像一般人那么平衡,所以讓他身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