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林家皇后_分節閱讀_167
這折子吧,沒什么實際內容,就是皇帝生氣了,寫了個折子去牢里罵七皇叔,還要讓全天下人知道。 這種折子也不是不能寫,可是罵人歸罵人,總得有點實際內容,訓斥一頓后總得有個處理意見,單單罵人……有失風度。 罵人的折子不是沒寫過,但是總體上的框架就是先一頓罵,然后鋪墊一下,你看你都這么壞了,皇帝為了平民憤/安撫官員什么的,給你降個職,完后你還得領旨謝恩。 這才是罵人折子的精髓,罵人只是一種手段,關鍵在后面。 林如海嘆了口氣,開口道:“陛下……” 翰林及時停筆了。 皇帝瞪了林如海一眼,似乎覺得他打斷自己對話是很不敬的行為。 林如海又道:“臣有事要說?!?/br> 這話是什么意思?暗示翰林趕緊離開,后面要說隱秘了。 翰林急忙請辭,皇帝準了。 等到屋里就剩下他們兩個,林如海道:“陛下,七王爺和二王爺……這怕是二王爺的計策?!?/br> 皇帝一愣,他早就打定主意不能過多依靠林如海,林如海戰斗力極強的大女兒是康德的正妃,換句話說,林如海是有做國丈的機會的,他還能真心幫著自己? 但是……不得不承認林如海才干過人,而且這話確實抓住了皇帝的心理,“你說?!?/br> 皇帝上套了,林如海的聲音不大,皇帝生生從里面聽出點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陛下。先不說今天這么些人給七王爺求情,單說七王爺和二王爺的罪名?!绷秩绾nD了一頓,似乎有點羞于出口,道:“二王爺的罪名是實打實的,兩個小太監在,還有跟著一起去的官員,這個不用查就能定罪,但是七王爺不一樣,兩年過去,痕跡都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查起來絕不是兩三個月就能定罪的?!?/br> 皇帝點頭,不得不承認林如海說的有道理,隨后他心里又在安慰自己:朕自然也是想到這一點了。朕當初就是忌諱二王爺多些,才會給二叔安排了這么一個罪名。 林如海又道,情真意切,誠懇到了極致:“陛下,您于危難之刻登基,根基尚淺?!备袦\這四個字說的有點輕?!俺家詾?,得一步一步來?!?/br> 這是捏軟柿子的委婉說法,皇帝表示自己聽懂了,但是林如海這幅一心為了自己好的做法讓皇帝格外的想不通,為什么?但是皇帝又不得不承認林如海說的有道理,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兩位王爺現在都在牢里關著,但是又都關不住?!?/br> 皇帝一震,他怕的就是這個,一個手上有兵,一個岳家手上有兵。 “七王爺跟王妃兩人已形同陌路?!?/br> 這個消息皇帝也知道,皇帝有點心急,他十分討厭這種一條條往外蹦的說話方式,雖然顯得高深,但是對不知道該怎么辦事的人來說……真討厭! “你說該怎么辦?”皇帝有些急切。 林如海遞了折子上去,方才跟他一邊說一邊寫的,墨跡還沒干。 皇帝看完之后眼神飄忽不定,越發的遲疑了。 這折子要是發下去,至少短時間里七王爺是廢了,但是……皇帝想不通林如海這么一心為了他究竟是為了什么,這般替他出謀劃策又是圖了什么? 是因為自己對他的疏遠讓他恐慌了? 皇帝仔細想了想今□□廷上跪下為了七皇叔求情的官員,似乎不是林如海的嫡系。 那么也有可能是因為官員拖出了他的掌控? 皇帝又看了一遍折子。 折子上先是敘述了皇帝自己是多么想相信七皇叔的清白,但是證據充足,皇帝也沒辦法。不過七皇叔畢竟是皇帝的親叔叔,皇帝不忍多加責罰,又因為公布了證據七皇叔就落實了殘害兄弟的罪名,皇帝思來想去覺得不忍心。便消去七皇叔的職位、爵位,讓他先回去過年吧。 另外罪不及家人,正妃位分待遇不變。 這是明顯將黑的說成白的了,特別是那段提到皇帝手上有充足的證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