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當了哥[重生]_第12章
當時記者問的都是些很老套的問題,比如你對自己奪得高考狀元有何感想?有沒有覺得很意外?打算報哪所高校?可以和學妹學弟們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訣竅嗎? 溫渡到現在都記得程澤鄴的回答分別是:意料之中;不意外;P大;訣竅就是用心。 雖然聽著像是敷衍但是溫渡卻感覺就是那個人的實話。 高考狀元每年都有,可是溫渡覺得這個人最為特別。 具體特別在哪里也說不上來,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后來許多年后見到程澤鄴本人的時候,溫渡才意識到,程澤鄴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的眼睛。 好像一潭靜止的幽暗湖水,看著你的時候不賦予任何情感,明明是冰冷的目光,卻讓人不由自主的想靠近。 溫渡第二次見到程澤鄴是在一篇雜志報道上。 因為是娛樂性質的雜志,所以文字有些浮夸,標題還是惡俗的“沒想到他是這樣的高富帥——明明能夠靠臉吃飯卻要靠才華”。 文中重點提到,程澤鄴高考就是全省狀元,本科考入全國首屈一指的高校,之后又在海外世界名校讀研,這些本來就已經十分難得,偏偏程澤鄴念大學的時候年年拿最高獎學金,又是學生會主席,大二的時候就拿下了好幾項全國甚至世界級比賽的大獎,還發表了十多篇核心論文,畢業的時候也拿到了優秀畢業生,總之,能拿的榮譽他領了個遍。 這只是前面的鋪墊,中間還時不甩出幾個不明覺厲的頭銜來證明程澤鄴作為學生時的優秀,緊接著筆鋒一轉又提到了程澤鄴的家世背景,大約也就是吃瓜群眾眼里可望不可即的豪門。 最后文章收尾的時候裝模作樣感慨總結了一下,然后就放上了一張程澤鄴的照片。 帥是自然的,但是他本人的那份與生俱來的優雅氣度已經遠遠蓋過了他本身的好相貌。 不過這些都不是吸引溫渡的重點。 溫渡格外留意的是文章里提到的一段關于程澤鄴回答記者提問的文字。 有記者采訪程澤鄴的時候尖銳發問,說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做支撐,程澤鄴也不過泯然眾人,而普通人無論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擁有他現在的成就,所謂“寒門難出貴子”,他對此說法的看法如何? 程澤鄴當時的回答是:我并不覺得我有多大的成就,我只是利用了現有的條件,去做我所能做到的,即便沒有了家世背景,我想,我和那些只會抱怨出身的人也會是不同的。 至于“寒門難出貴子”,這一點我承認,家世往往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方向,但是,這并不代表出身寒門就連發展的機會都沒有。 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你的起點與終點間的高度差,而不是一味拿自己的起點去和別人的比。 溫渡當時就想,這個人可真厲害啊。 溫渡高考的時候就是奔著P大去的,結果陰差陽錯的,最后還是沒有考上。 后來溫渡考上了國內排名第一學校的研究生,也就剛好算是和程澤鄴成了校友。 溫渡第一次見到程澤鄴本人,是他的研究生導師徐老給搭的線。 他們三個人一起吃飯,徐老便向程澤鄴介紹了他。 程澤鄴很客氣地叫他小師弟,點菜的時候還很體貼地照顧了他的口味。 但是溫渡心里明白,那是礙于老師的面子,程澤鄴并沒有興趣認識一個剛剛研究生畢業和自己毫無關聯的人。 那頓飯吃完,他們也沒說上幾句話。 溫渡想,要是能和那個人多親近些就好了。 面試的時候溫渡準備了很久,他不想讓程澤鄴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花時間認識的人。 但是結果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他還是做不到那樣自信又自然地去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內心深處的自卑感終究是烙在了骨子里。 不過因為老師的面子在,最后他還是順利入職,程澤鄴也頗為照顧自己。 但程澤鄴向來對溫渡是疏離又客氣的,所以再照顧也不過是點頭之交。 溫渡這才發覺程澤鄴真的是很難以接近的一個人,他還沒有到能和程澤鄴做朋友的資格。 這讓他有些沮喪。 溫渡覺得,再怎么伸出手,他也是碰不到程澤鄴的。 但是他還是會每天伸出手,一遍遍嘗試著。 他還沒有勇氣去告訴程澤鄴。 溫渡清楚地明白什么叫做云泥之別。 但是他想,即便他永遠都不能和程澤鄴并肩,能仰望著他也是好的。 晚上睡覺之前,溫渡想著,真希望明天晚上快點到來。 那樣他就能見到最喜歡的程師兄了。 作者有話要說: 想了想還是補充一下,算是一個番外吧,正文肯定不會虐的! 第9章 第八章 程澤鄴看到這樣的情形忍不住皺了皺眉,他對于教育孩子這方面自然是沒什么經驗,但也曉得像那女人一樣并不是什么好做法。 但程澤鄴站在不遠處看了一會兒,卻沒有打算上前去,一是他現在是個孩子,和大人講道理其實是沒有優勢,況且——他直覺像女人那樣的人不見得會講道理。 再者便是他覺得溫渡這時候大概也不希望被認識的人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 程澤鄴很明白這一點,當自己處于低潮失落、羞恥難言的時候,是絕對不希望被旁人窺見半分的,甚至連別人可能處于熱心的安慰都會感到反感。 上一世他母親去世之后他父親辦了一場空前轟動的葬禮,所以往來的圈子里的人幾乎都是知道的,而基本上圈子里的家長都十分默契地把自家孩子送往了同一所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