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玄學征服豪門、你無法預料的分手,我都能給你送上、全人類都是我顏粉、重生后她嬌媚撩人、撩了音樂制作人之后、穿成反派女配她姐后我十項全能了、前男友每天都想搞事!、陰司體驗官、流年等相遇、九鼎秘藏
==================== 書名:佳色 作者:蘇臺云水 文案: 江左皆知,長公主之女無憂,有傾國傾城之貌, 高門之女,美人皎皎,自是成為江左王孫貴胄們心間的那抹白月光。 可誰都不知道,在很早以前,他們的白月光就已經心有所屬, 她既不喜歡那芝蘭玉樹的謝郎,也不喜歡那文采風流的王郎, 她的一顆心只囑意那惡名在外,能止小兒夜啼的桓郎。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世人只道那桓崇出身刑家,少年無賴,粗莽無狀, 但只有無憂知道,他刀頭舔血的外表下到底深藏著多少溫柔。 背景:架空魏晉 1v1,甜文,he 內容標簽: 因緣邂逅 甜文 市井生活 主角:曹靈萱(無憂),桓崇 ┃ 配角:曹統,司馬無載,庾亮,司馬衍 ┃ 其它: 一句話簡介:高門絕色vs罪戶軍漢 ==================== 第1章 京洛意正融,吳地春已謝。 江左的時節,來得總是比中原要早一些。 才剛四月初,建康各處已是花樹漸凋,草木漸長,一片暮春方逝之景。 是日恰逢初八,正值一年一度的浴佛節。自漢魏以來,佛教傳入中原后大肆盛行,而佛誕之日的四月初八也就演化成了一樁盛大的佳節。 這一天,不止各個寺廟紛紛擺設齋宴,浴佛講法;有“建康第一大寺”美譽的建初寺還會派眾比丘巡城行像,其禮制之完備,聲勢之浩湯,竟不亞于皇室巡游。同時,他們在佛像巡游的數十里沿途設宴布施,無論來者何人,均可免費享用建初寺的齋飯,故而歷年單單論觀覽就食者,便有萬數之多。 此刻已至巡游終點,遠方道路的盡頭便是建初寺,然而最后這一段路才最是難行,越是向前,簇擁過來的人潮有如城外滾滾的江水,要將所有人卷入其中。 圍觀人眾里有拋花的、有擲果的、有陣陣高呼的,還有喃喃念叨經文的。而前方巡游隊伍剛過,后方兩旁的路上等待吃齋的百姓們就一哄而上,有人甚至為了一席布施的座位爭得不可開交,大打出手。 他們越是吵嚷、爭斗,反而越是把佛誕的氣氛推向高潮。 眾生百態,熙熙攘攘,盡皆入了道旁一名少年的眼中。 那少年雖行了冠禮,看年紀卻不過十五六歲。他站得離人群遠遠地,此刻雙手抱臂,冷眼旁觀。在如此喜慶的日子里,他竟然穿了一身喪儀大孝的缞麻,身上透著一股森森的陰郁肅殺氣,與周圍的人群尤為不入。 自八王之亂后,晉室分裂,民生凋敝,胡人大舉侵入中原;永嘉之亂后,司馬氏一族徹底失了中原故土,連京城洛陽都淪喪于胡人之手?,F在雖只是偏安江左一隅,這晉朝的上上下下竟與當年的蜀后主劉禪一般,身為異鄉異客,卻是樂不思蜀了。 那少年烏漆漆的雙眼越過近處鬧騰的人山人海,直望向道路盡頭的佛寺,唇角邊揚起一抹嘲諷的弧度。隨即,他左右打量,腳下飛快一轉,反身繞進了路旁的小巷。 ... ... 萬人空巷,外頭的大道上紅塵紛擾,巷子內卻是幽深寂靜,靜得甚至只能聽到他腳下響起得足音。 那少年的步履不徐不疾,他一面觀察方位,一面在曲折的巷子里繞了幾個彎。眼見著前方再轉一道,便能出了這段巷路,忽聽里巷中傳來一聲脆生生的童子音,“還來!那是阿父送我的心愛之物!” 那少年不知被撥動了哪根心弦,他腳下稍一遲疑,方才舉步再欲向出口而行,卻聽那小童大喊道,“你!你要做什么?!” 緊接著,有一個男聲傳來,“小娃兒生得俊,衣著好,出身定然不差!來說說,你阿父究竟是誰?” 那少年聽到此處,雙目漸寒,他望了望前方的巷口,一個轉身,又回頭向里巷奔去。 剛至轉角,突有一人從里巷中沖了過來,正正撞在了他的身上。 只聽一聲清脆的“哎呀”,由于沖撞力道過大,那來人竟被直直地彈了出去,一屁股便箕坐在了地上。 那少年的身子被撞得晃了一晃,他一低頭才注意到,原來撞他那人不過是個年紀約十歲上下的小童。 那小童一身的裝扮非富即貴,脖子上掛了項圈,發髻上還戴了珍珠,一瞧便是大戶出身。他膚色粉白,額頭上與那少年胸口相撞的地方紅得顯眼,一雙眼睛里痛得溢滿了淚,連眼圈都跟著紅了,瞧著可憐極了。 那小童尚不及起身,一名男子就緊跟著從里巷中竄了出來,“別想跑!” 一見這人,那小童慌忙從地上站起身來。他向那少年望去,隨后一溜煙,竟直接躲在了那少年的背后。 “表兄,你可來了!他,他偷了我的劍,還要把我擄了去??!”那小童緊緊扯著他的衣袖,高聲喊道。 ... ... 那小童倒也機靈,他知道自己人小力微,便想拖那少年下水幫忙。 那少年冷冷地瞟了他一眼,不言不語地將衣袖從他緊攥得手中抽出。 那小童心中一驚,卻見少年身形一閃,便將自己嚴嚴實實地護在了背后。 那男子是個慣偷,平日也做些販賣人口的無本生意,見又來了一個不大的少年,自是極為高興,“好啊,又來一個!” 他大笑兩聲,待向那少年仔細瞧去,眼前便是一亮。 眼前這少年眉目如畫,身量也高,仿如一棵臨風的玉樹,再是落魄的打扮也掩不住一身卓然的風姿。 那男子不自覺地走上前來,眼中迸發出的光芒仿若發掘了一處寶藏,“...衣冠竟如此寒磣!不如我為小郎君尋個好去處,也算對得起小郎君的...容貌...” 那少年本是面無表情,可甫一聽到容貌二字,兩道長眉登時豎了起來,渾身戾氣迸發。不等那男子說完,他伸腿一掠,只一下便將那男子踢了個趔趄。 那男子立時倒退幾步,猶未站穩,那少年緊跟著走上前來,一拳正中他的門面。 這下,那壯年男子頭暈腦脹,好像一條市集攤販上被砸暈的魚,“噗通”一聲便栽倒在了地上。倒地后,他歪頭張口,吐出了一嘴的血沫,那血沫中還落下了一顆打斷的臼齒。 那男子“呸”地一聲,因落了一顆牙,聲音含含糊糊的,“好啊...小崽子夠硬...” 那少年見他還有多余的力氣廢話,接著一個大步上前,一腳便狠狠踏住了那人的胸口。他只一個弱冠的少年,竟能把一名壯年男子牢牢踩在腳底,可見氣力之大,出人意料。 直到這時,他才回頭轉向那已然驚呆了的小童,“去尋你的劍出來!” 那小童回過神來,趕忙上前,從那人的衣帶里摸出一把木制的小劍。那小劍不大,只合孩童玩耍使用,雖為木制,工藝卻精致異常,劍柄玉質,劍穗處還結了一串紅燦燦的珊瑚珠,想來定是花了大價錢置辦得。 “沒了?”那少年冷冷道。 那小童將小劍別在了自己腰間,朝他一笑,脆生生道,“沒了!” 那少年這才扭頭收腳,不去看他的笑臉。收腳之時,他又使勁在那男子的胸口碾了兩下。只聽“咔嚓”幾聲,骨裂的脆響便從地上那人的胸膛中傳了出來,讓人不寒而栗。 這一連串動作行云流水,仿佛只發生在一瞬間。地上的男子還在痛苦地抱胸呼喊,那少年卻已經大步走出了這道里巷。 ... ... 等再次回了那巷路口,那少年忽地冷冷開口道,“還跟著做甚?” 原來從方才起,那小童便緊緊地隨在在那少年的身后。那少年生得雖好,可周身氣質冰冷陰婺,頗使人畏懼,故而那小童一直不敢搭話。 此刻見他終于肯停下來同自己說話,那小童忙趕上前去,似模似樣地作揖道,“郎君救命之恩...” “啰唆!”那少年不耐煩地擺了下手,便要離開。 那小童一見他要走,便是急了,“郎君!郎君!” 他轉了轉眼睛,大聲道,“今日佛會,一會兒便是浴佛典禮??蠢删姆较?,是不是要趕去建初寺呢?” 那少年步履稍頓,“是又如何?” 那小童背著手,繞到他身前,上下看了他一圈,雙眼一瞇,笑得像只小狐貍,只是額頭上那一大塊的紅痕猶在,瞧著有些滑稽,“郎君定非建康人士,因此不知那建初寺的規矩...” 他搖了搖頭,“建初寺乃是皇家寺院,每年浴佛節,若無請柬信物,憑一介白身就想進入那院內,難矣!” 那少年瞟了他一眼,一言不發,直接繞過那小童便走,卻聽那小童在身后又道,“我知郎君武藝高強,定是要從院外翻墻而過???,此時院內全是世家大族,連司馬氏王族也在其列。那建初寺墻外圍得如鐵桶一般,郎君一人之力,如何能抵得過那萬眾之兵呢?” 那少年聽到這里,停下了腳步,道,“汝有何法?” 那小童“噠噠”地跑上前去,“要進建初寺嘛,那也不難…”說著,他那大眼睛一彎,一只白生生的小手指向自己,“那信物我剛好就有!郎君何不與我一同前去呢?這般,豈不是既不用冒險,又得之禮遇?!” 那少年的作態,原是眼高于頂,可現下他略一歪頭,面上雖別無表情,點漆般的兩只烏珠里卻露出些嘲諷的神色。只聽他冷聲譏道,“世家子弟,便是如此惜身惜命?為茍活,寧可呼一白身為‘表兄’?怕遭劫,又寧可與一白身同行?” 須知現今世家大族橫行,平民百姓阿諛奉承還來不及,誰料這小郎君不出口則已,一出口便如此不留情面。 那小童錯愕一下,卻也不惱。小小的人兒擰起了一雙突兀的粗眉,童音正色道,“郎君此言差矣。君子行大事而忘命,若今日折損于小人之手,無益于自身,也無益于家國?!?/br> 他頓了頓,接著道,“再,昔年魏武帝曾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梢姾T陋巷、下層賤籍亦多賢才。令宣真心敬佩君之才干義氣。令宣家中,無兄無弟。若郎君真能為兄,令宣可是巴不得哩!” 那自稱“令宣”的小童本是一口京洛正音,等到了末尾,許是心急之故,連軟儂的吳語都冒出來了。 那少年聽后,神色略有緩和,口中仍舊嗤道,“巧言令色!” ... ... 令宣的話,慷慨激昂,卻也是半真半假。 年幼的世家子孤身一人,可不正是別人眼中的肥羊?若非偶遇這少年相救,他怕是再難見到自己的雙親。這少年性情冷淡,卻也不是全然不顧道義。若能得他相助,他便可以平安進入建初寺,與家人團聚。 只是不想,他連阿父平日命他背得詩文都拿出來了,竟沒打動那少年分毫。 令宣望著那少年前行的背影,心中還在泄氣,卻見那漸行漸遠的少年忽地停了腳步,回身側頭道,“外面大道難行,此行循里巷小路。若想一同前往,還不速速跟上?!” 令宣立刻彎了眼睛,他忙點了點頭,道,“這就來!”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章正式開始連載啦~ 第2章 兩人一前一后,在小巷中穿梭。 那少年藝高膽大,路遇死角圍墻,他便挾著令宣越墻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