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書迷正在閱讀:葫中仙、重生后我撩我自己、原來我是心機小炮灰、當玄門大佬遇到靈異情節、重生之撩完就跑、少俠,缺老攻嗎[娛樂圈]、對象臉盲怎么破、假可憐與真霸總、扛把子叫我放學別走、撩完你就歸我了[娛樂圈]
楊掌司坐在卞有離對面, 謹慎答道:“回上將軍, 共七萬六千人。還有三萬暫時不能趕來,需再等幾日?!?/br> “嗯, 你將糧草送到城外, 再帶閏六和明察兩位將軍去點兵?!?/br> 楊掌司連忙應下, 得卞有離點頭后才行禮走出殿門,往軍營走去。 走在路上, 楊掌司心內不禁百味交雜。 放到半年之前, 他怎么能相信,自己會站在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俯首聽命,不敢違逆。 更別說這個人既非出身名將世家, 也不同自己有什么利害關系。 甚至,對卞有離一開始進到軍中的途徑,他們這群武將也曾有著說不盡的輕視。 可后來, 他們卻眼睜睜地看著卞有離一點點得到軍中諸人愛戴,當有人再暗帶惡意地談起他進宮往事時,逐漸有了不同的聲音。 直到江延失蹤,卞有離帶人去邊境。那一段日子,他用一萬人戰勝洛國五萬精兵,又連下五城,威名終于傳揚開來。 此戰之后,軍里大多數武將都不再對卞有離有看法,反而覺得他能屈能伸,有勇有謀,雖然容貌艷極,卻堪稱當世英杰,相當難得。 這些人在戰場滾打摸爬慣了,基本沒讀過多少書,有什么東西都明明白白寫在臉上。楊掌司日日見著,自然對他們的心思看得分明。 因此也就無比清楚,在卞有離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有無數人心倒向他那一方。 到了城外卞有離常在的軍營門口,楊掌司跳下馬背,抬頭看著門上的旌旗,深黑底色,繡著一個大氣磅礴的“荊”字。 掌軍的許多將領都有各自番號,手下士兵也就以此為名,多是取自該將領姓名中的某一字。比如瓊寧掌管禁軍的豐將軍,旗上就一面繡著“禁”,另一面繡著“豐”。 這實在不是什么稀奇事,軍里的人也從沒提出過什么異議。豐將軍雖然總被人彈劾,又是目無法紀,又是飛揚跋扈,卻一直沒有人因他在禁軍番旗上繡上“豐”而找麻煩。 連理軍院都默認了這個規則,在點兵之時,就會按帶兵將領的姓名選一個字制旗。 但是那日卞有離突然獨自到理軍院中,明確告訴他們,他帶領的所有軍隊,旗上正反面都只繡一個荊國的“荊”字。 理軍院本來都把繡著“卞”字的旗子做了一半,聞言自然十分意外。楊掌司驚異之余,又說道,旌旗上的字都是王上親自書寫,一時找不出樣本。 卞有離聽后,二話不說要來紙筆,蘸墨揮毫寫了一個“荊”,然后指著它道,就按這個做,不用再去麻煩王上。 征戰沙場之人,誰不渴望升遷到高處,一聲令下,萬人響應,然后帶著擁護自己的無數士兵輾轉狼煙之中,揚名立萬,戰功赫赫? 那一面帶著名姓的旗子,幾乎可以算作達成此愿的標志。 所以楊掌司那日看著卞有離寫下的“荊”字,呆了半晌,連一句不合規矩都說不出,就訥訥答應下來。 卞有離滿意地告辭離開理軍院后,楊掌司命人拿著紙張去翻印,自己則站在門口目送著卞有離的背影,直到眼前一點影子也不見。 從那刻起,他忽然覺得自己是老了。 老到已經忘記進軍時立下的簡單志向——報君為國,赤膽忠心。 這份蒼老跟年紀大約沒什么關系,只是心境不再,難以追回。 “楊掌司?” 營門內走出一個人,驚訝地叫道。 楊掌司把目光從旌旗上撤下來,看向來人。 是卞有離十分信重的那個年輕人,明察,他以前也見過。 只是沒有預料到會有今日罷了。 “楊掌司為何站在門外,”明察走出來笑著邀請他進去,“今日前來,可是有何吩咐?” 楊掌司定了定神,看著眼前的年輕將領,神情似蕭索又似欣慰,緩緩笑道:“奉上將軍之命,來請閏將軍和明將軍前去點兵?!?/br> 七萬兵馬,整裝待發。 點兵之后卞有離便令糧草大軍啟程,幾日后剩下的三萬人趕到,休整一番,一齊踏上了出征的道路。 在荊國國內行走時,因為人數太多,阮羲擔心驚擾百姓,便讓卞有離帶兵繞向偏遠一點的路去走。這樣不免拖延了些時日,到深秋時,總算到達邊境。 陳將軍十分熱切地接待了他們,把能調動十萬人的兵符毫不猶豫地送到卞有離手上。 帳中沒有外人時,卞有離頗有些不可思議地對阮羲道:“他就這么把十萬人給我了?” 阮羲失笑:“你還打算如何?” “我以為他起碼得為難我幾句,或者說些什么啊,”卞有離驚奇道,“要是你讓我把明察給別人調用,我肯定有許多話要囑咐?!?/br> 阮羲笑著搖了搖頭:“反正都給你了,就別管其他的?!?/br> “也是,”卞有離點點頭,然后笑著看向阮羲,“說起來,我還沒見過你穿鎧甲的樣子,過幾日上戰場,你真要去嗎?” “真要去?!?/br> 卞有離目光轉到一邊的兩身鎧甲上,一黑一白,規規整整,正是給他們二人準備好的戰衣。 來這里之前,阮羲說是為了處理洛國朝中的亂子,可到這里之后,他卻又不肯安分地待著了。 這其中有什么原因,卞有離不得而知,但他沒有阻止。因為他知道阮羲有些不愿說出來的秘密,可能是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實現什么目標。這些事情的具體內容他都不知道,只能做到不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