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書迷正在閱讀:葫中仙、重生后我撩我自己、原來我是心機小炮灰、當玄門大佬遇到靈異情節、重生之撩完就跑、少俠,缺老攻嗎[娛樂圈]、對象臉盲怎么破、假可憐與真霸總、扛把子叫我放學別走、撩完你就歸我了[娛樂圈]
贏棋沒有給阮羲帶來多少喜悅,他心里不知為何,反而忐忑非常。 再觀卞有離,雖是負方,卻面露笑意,似乎比贏了棋的還要得意。 見阮羲臉色惴惴,卞有離道:“做什么愁眉苦臉的,你應該高興,畢竟你下得一手好棋?!?/br> 然而阮羲實在高興不起來。 他皺眉聽著這句話,覺得似乎別有深意,一時卻又不能理解,便看向卞有離:“浮青,你這是何意?” 卞有離一頓,而后突然往前湊了湊,低聲道:“你我相識一場,去留之事,等了結完林忠實這個麻煩,我們再商談?!?/br> “什么?” 他這個回答跟問題好像沒什么關聯,阮羲卻不由自主地跟著換了思路,注意力也轉移到了這上頭,茫然道:“可是我沒有十足把握?!?/br> 縱然手中有林忠實五分兵力,可是也只夠抗衡,不足以完全勝利。 “這我倒管不著,”卞有離笑道,“你是我在外面第一個認識的人,若不確定你除掉心腹大患,我便是要走,又如何能安心?” 阮羲不知道此刻該作何反應,是為他暫時不走而高興,還是為他終將要走而失落。 ——好像都不對,自己的本意,難道不是讓他盡快遠離朝中的危險嗎?那些詭譎風云,只自己一個人承受已經夠多,不該再牽連誰了。 可是看著卞有離含笑的眉眼,聽著他說的話,那些準備好的、催他離開的勸告,竟然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 一個字,也說不出。 “你別想理由了,沒用的,”卞有離挑眉笑道,“我餓了,叫元禾進來,咱們吃點東西吧?” 見狀,阮羲知道定然勸不成了,只能在暗暗嘆了一口氣,雖是無可奈何,心中卻又涌出難以名狀的一絲歡喜。 然后點頭道:“好?!?/br> 至于剛才問的那個問題,卻已經是忘得徹徹底底。 他倆這邊基本上是言歸于好,而洛風那邊,進展也十分順利。 明察帶了五千精兵隨洛風去幫忙,也確實如他們所料,洛云被叛臣扣下,無法自由行動。 洛風聯系了幾個忠臣,問到一些消息,加上明察派人打探的訊息,最后猜測了幾個地方,可能會是那些人藏匿洛云之處。 隨后他們做了一番布局,用幾隊人假意試探,找到了洛云的下落,是在一個小官的府邸。他們可能覺得這種不起眼的地方能避人耳目,幸而洛風找的人里有透露消息的,否則可能真就找不到。 找到目的地,明察便帶人強行攻了進去,趁著對方還沒把人全部調齊,就把洛云硬生生搶出來給帶走了。 回到荊國,明察到長泰殿跟阮羲報告來龍去脈時,卞有離也在一旁,聽后委實驚訝不已:“這種做派,若說是閏大哥我還信,你居然也這么直接?” 在卞有離心里,明察素來的形象不說是隱忍吧,起碼也是個講究智取,像這種上門搶人的事,真不像他的風格。 按理說,出發前定下三五個計劃,排除掉所有可能存在的威脅,商量好對策最好演練一回,才是他的正常反應。 明察也知道這次行動十分不合自己風格,有點不好意思地低頭:“實在是……情況緊急?!?/br> 阮羲不了解明察,對他來說,反正結果是好的就行,忍不住笑道:“是什么局勢,就該有什么應對,我倒覺得這可以看出明察善于應變,聰慧非常?!?/br> 卞有離本來也沒有批評的意思,聞言便也笑著點頭:“明察做事的確令人放心?!?/br> 明察在長泰殿受了一通褒獎,阮羲又道明日早朝會對他們進行封賞。明察聽出話中逐客之意,立即告辭回營,留阮羲和卞有離二人在殿內。 “浮青,”阮羲道,“你是不是覺得有什么不妥?” “沒有,”卞有離馬上否認,然后笑道,“只是明察難得沖動一回,我覺得挺有意思?!?/br> 阮羲好奇道:“他平常十分冷靜嗎?” “不錯,”卞有離目露贊許,“極少見他出紕漏的,除去這次難得直接一回,也就是上次江延失蹤,但也不怪明察,那是江延自己搞出來的麻煩?!?/br> “那就是從未出過紕漏了,”阮羲笑道,“我明日須得好好封賞他一番?!?/br> 第六十五章 次日早朝, 從洛國回來的五千將士果然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明察更是連升兩級軍銜,晉為二等將軍,可以掛職在理軍院, 在軍隊補貼之外, 得享一份正式俸祿。 早朝結束之后, 阮羲、卞有離和江延都去了長泰殿,明察作為功臣, 也受邀前往, 而在殿內, 洛風與洛云已經等候許久。 這是阮羲第一次見到除自己以外的君王, 但他早就對洛云女君之名有所耳聞, 很是欽佩,加上她又是卞有離師兄的jiejie, 自然不會故意搞什么暗里機鋒。 見面之后, 阮羲態度十分客氣謙遜, 哪怕洛云因荊國派兵搭救之事硬要行禮以示謝意,阮羲也堅持推辭不受。 一番推辭謙讓之后, 場面總算平靜下來, 能好好說點正事。 阮羲先關切道:“洛國此時不太平,洛王可有良策?” 洛云苦笑搖頭:“若有良策,早便用了, 何至于此?!?/br> 阮羲頓了一下,道:“若有能用之處,洛王盡管開口, 孤必傾力相助?!?/br> 這話里不乏客氣的成分,可也確實有著幾分真心。因為同樣坐在這個位子上,他自有一種旁人解釋不來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