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終于在邁了某一步后,便再也邁不動,撲在了地面,guntang的地面熏著他的生命,他努力睜著眼睛,望著遠處,看見一隊人馬,看不真切。 卻能聽見浩蕩的馬蹄聲,朝平倉山的方向奔去。 太累了,便閉上了眼睛。 第52章 七金舊話·第十一回 一波又一波,西域來煞沒完沒了。 虞藥已經戰了五天五夜,他畫的線消了又畫,畫了又被擠,如此反復,早已數不清次數。七金觀的周圍,連根草都已經長不出來,方圓十里,一點生氣不見,西域煞種聚在五里之外,喘息著,準備下一波攻擊。 虞藥和師兄弟,各個精疲力竭,連日來只吃素菜和干草,虞藥和勾玉一人一邊,力扛來犯,看不到盡頭,也不知道極限在哪里。更加不明白,為什么來犯越來越多。 轉機發生在第六日夜晚。 當晚一批白發妖煞待于前陣,磨刀霍霍,伺機而動,卻在將撲之時聽得左山沖上一陣嘶吼,一群道袍之士御劍飛來,拂塵一揮,硬生生地逼退了白發妖煞好幾里。 領首人打著旋落在虞藥身邊,朝他一拜:“北海權家,特來助七金抗妖煞?!?/br> 虞藥還沒反應過來,權家子弟盡落于陣前,持劍作揖,又面向對面妖煞陣。 虞藥也不多說,朝領首人抱拳:“北海七金,謝各位出手相助,大恩必報?!?/br> 領首人揮了揮手示意不必多言,又請虞藥予以支配:“既然貴派戰已久,必知對手招數,請排陣?!?/br> 虞藥謝過,便開始分配人手。 不消一會兒,竟又聽得山右邊傳來馬蹄之聲,浩蕩一隊來的是著馬褂武服之士,來者到陣前,不停馬而翻身下,一手摁馬背,一手抽刀,甫一落地便斬兩人,武道之人盡沖陣前,一個武人則來到虞藥身邊,報了自己來路。 北海來人越來越多,至第八日,雙方人數基本持平,妖煞有五千人之眾,北海有五千余人,百余家門派。交戰于平倉山,不止不休,聲勢浩大,聞者失色。累北海劍俠之尸逾千,填兩山之間,阻舀湖之流水;積西域妖煞之頭顱逾兩千,煞血染平倉山土與樹,滿目盡是猩紅,不見一片完土。 平倉山下官使不見北海其余地方來官,閉門不出,北海大司三令要求其聯合北海各部抓“北海判賊”,斬首惹戰罪魁禍首,官使不從令。 特使來訪,問:“不阻乃求戰,使北海戰西域,拖北海入戰,是萬古罪人,可否?” 官使答曰:“要戰就戰,去他媽的?!?/br> 王弟子又將七金之事廣傳北海,一時間群情忿忿。無神之地遭煞踏,屠門不見神仙助,罷罷罷,求不得風調雨順,拜不來闔家安康,神棄之地當自強。今日之七金,有可能是明日之你我,王法不昭,天理難求,算算算,妖煞肆意踏三界,今朝又統西域境,道門修士戰于前,北海人丁逐煞出。 北海各地的西域使館,盡遭驅趕,官府一開始試圖鎮壓義兵,到了后期不再插手,待全城反西勢起,官府便出兵聯合了民間義勇,各地聲勢愈隆,甚至波及到了東湖和南菱。 西域妖煞在北海全境遭遇抵制,又在平倉山節節敗退,終于離了北海境。 但大家都明白,北海與西域,免不了要一戰。 眾武家道門戰后聚與七金觀,都明白大戰在即,而現在的重點,事實上在于天宮。 勾玉道:“天宮素來講‘不插手人間事’,但西域、東湖、南菱成仙者眾,都有對應的守護神,尤其是西域,發生強盛之鄉,得道者眾多。天宮的‘不插手人間事’,多半指的是,只要不打著大軍入別境的主意,他們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像當年西域欺壓南菱,在一地作惡倒不重要,一旦波及的范圍大了點,參與人數多了點,馬上就被止住了。多半因為天宮里南菱的神仙便不樂意,便可跟西域的神仙打個招呼,西域那邊便適當地收斂了一點。 本次北海之所以落入此等境地,一是北海無神,難說得上話,二是西域妖煞同西域登仙之人的關系不清不楚,對侵我北海之事并不太在意?!?/br> 一位道士插嘴問道:“為何這位道友對天宮之事知道這么多?” 勾玉回他:“師父曾登仙,因為一些事情未留在仙班?!?/br> 那道士點了點頭。 勾玉又道:“如今之計,需有人將此事同天宮打個招呼,能得助力當然好,得不到的話,哪怕不受阻撓也算好事?!?/br> 一位劍客問道:“誰能登天呢?” 勾玉看向虞藥。 虞藥一愣:“我沒登過……” 勾玉上下看看他:“應該很快會有人來渡你的吧?!?/br> 虞藥不明白:“渡我?” “就是帶你上天宮?!?/br> 此話說后的第三天,虞藥見到了那位來渡他的人。 當晚剛過子時,虞藥躺在床上剛剛入眠,便忽感一陣柔風吹面,夢境突然澄凈,身體也輕飄飄似要飛起來。 這舒服的感覺虞藥剛體會一會兒,便突然意識到恐怕有詐,便在夢間念咒催,將自己逼醒。 剛醒來,便聽得一清脆女聲:“唉?這么警惕呀?!?/br> 虞藥看過去,窗臺上站著一個半人高的女童,一身綠蘿裙,赤腳,銀鐲,青色披帛搖曳在風中,飄搖撫擺,仙也。 女童腳尖輕點在臺上,并不沾地,浮于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