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神棍不好當_第141章
年輕男女,都愛美,張麟樂生無可戀地換上一身村里老干部的衣服后,那表情的確可以去奔喪了。 “為什么非要穿成這樣?” “不然我們穿著時髦、鮮艷的名牌衣褲去吊唁像什么樣子?”徐栩說。 名牌?張麟樂撿起徐栩換下來的衣服,撩開衣服后領的商標看了一眼,驚呼:“徐哥,你還真講究?!?/br> “這叫生活品質感,懂嗎?何止外衣了,就連......”徐栩說著用拇指翻開迷彩褲,想把內褲翻出個邊兒給張麟樂兜一下。 李景行更快一步按住了徐栩的手,不僅如此,整個人還如一道人rou屏障擋在了眾人的面前。 “你干什么?”李景行嚴厲地問。 “沒......”徐栩眼睛拇指一松,仰起臉,一雙瞳仁清澈無辜。 張麟樂從后面探出頭,伸長了脖子看著徐栩。 他徐哥吊兒郎當的樣子不復存在,現在就像只犯錯的貓,耷耳朵架尾巴,就露出一對惹人憐愛的眼睛。 溫柔鄉是英雄冢,鐵漢遇到美人,那是過不了這一關的。至少,在張麟樂的眼中,撇開性別不說,他徐哥可真算是個美人胚子。玉質金相,面如冠玉,如果不是遇到了李景行,怕找他戀愛的小jiejie要在風水公司排長龍。 李景行再生氣,也招架不住美人示弱。 果然與張麟樂料想的一樣,李景行一看徐栩討好就沒了脾氣,如劍一樣的凌冽的眉目也溫和了不少,只輕輕地說了一句:“別鬧了?!?/br> 徐栩見李景行不生氣了,立即燦爛了不少,眼角彎了彎,頭一伸就吻過了李景行的唇角。 “我們是來執行任務的,”張麟樂瞪大了眼睛,有些尷尬地問:“難道,不是嗎?” 第79章 第三個任務 李景行既有些不好意思, 又很滿足,抿嘴淺笑,伸手揉了揉徐栩的頭發。 徐栩沒有絲毫喂了別人狗糧要道歉的自覺,走到張麟樂面前打了一個響指:“執行任務就不能過夫夫生活嗎?” 那洋洋得意又大搖大擺的樣子, 就像一只偷到了腥的貓。 張麟樂提了提褲腰, 氣勢被壓了一頭,低聲道:“也不是, 就是要分個主次?!?/br> “不要以為我不知道, 你在南|海執行任務的時候做了什么?” 心頭有點虛的張麟樂一瞬間就石化了,表情凝固在臉上, 內心卻在翻江倒海。 當時戰況如此慘烈, 每個人都有對手,大家都疲于應付, 也不知道徐栩是怎么看到他的?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但有把柄捏在對方手上, 難免氣短,張麟樂一時間也不敢再追問下去。 “南|海?”阿西問,“哇撒,你們去海上了?上次我們也去了海上驅邪?!?/br> 老實的阿西一接話,張麟樂頓時找到了岔開話題的契機,裝著好奇接話道:“聽說你們遇到了半人半魚的遠海陰邪,叫什么來著,對, 陰爼鮫?!?/br> 阿西臉色頓時難看極了。 “怎么了?”張麟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個小伙子上一秒明明還非常開心的。 徐栩在一旁不厚道地笑了:“六碗,你是不知道,那陰爼鮫和殺人鯨差不多大,性格陰狠狡猾,奢|yin,本就有rou,還偏偏喜歡健壯的男性,對阿西一見鐘情,若不是阿西最后愿意舍棄皮相勾引,我們是殺不盡那幾只yin|魚的?!?/br> “哦?!睆堶霕分腊⑽鳛楹纬钤茟K淡了,這人|獸是太惡心了點。 阿西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別說了,這輩子我都不會再吃魚了,看到魚都嘔吐?!?/br> “我理解你,哥們?!睆堶霕吠榈嘏牧伺陌⑽鞯募绨?,回想之前幾頓飯,好像是沒有魚。 三人正聊得換,李景行邁著大步走出了屋子。 “哥!”徐栩在后面喊了一聲。 “你們要不要再聊一會兒?” 輕飄飄地甩下一句后,人影都不在了。另外三人立馬手慌腳亂地趕了上去。 農村的路并不特別好走,一里地也要要多費上不少時間。阿西算是走得最順的人,他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這次走到和老家相似的地方,還有幾分親切感,不停地給張麟樂介紹一些他們當地的喪葬風俗。 張麟樂從小就在城市里長大,聽著挺有趣的,恨不得做一番討論:“我們都講究厚養薄葬,長輩在世的時候好好孝順,讓他們安度晚年。駕鶴西去時,下葬應該提倡簡約,這是一種理智的喪葬文化?!?/br> 阿西不同意:“使不得,對死去的長輩這么隨便,會有報應的?!?/br> 這是地域與文化的詫異了,兩人說了半天也說不攏,誰也沒有辦法說服誰。 趁兩人討論之際,徐栩已經找到當地一家喪事一條龍的小店,買了一個大花圈,扔給兩人。 花圈太大,阿西與張麟樂只能一人抬著一邊,也不好再爭論了。 張麟樂問道:“徐哥,今天就要送花圈嗎?” 徐栩:“我剛才問過了,在這里,年輕人的喪事不是喜喪,一般只停假的三天,今天晚上我們一并守夜,明天就跟著他們送殯,去火葬場探個究竟?!?/br> “阿西,除了花圈,農村喪事還送錢嗎?”張麟樂伸長了脖子問。 阿西搖頭:“我們那里就送被子和花圈?!?/br> 李景行接話:“各地風俗不同,白事的禮物,古代叫奠儀,但一般都離不開禮金、財物、花圈、挽聯與挽幛,農村會更看重儀式,我們不要太隨便,以免沖撞了當地的風俗?!?/br> 徐栩掏出一個信封,從兜里摸出幾張紅票子放了進去。 隨著火葬的全面推行,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放棄了土葬,而擺喪的方式卻依然停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樣子。 當四個人穿著“低調”的村服,出現在喪禮現場時,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