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高爐煉鐵的確一直在失敗,可并不意味著烏羅他們一直在做無用功,陶器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滿足部落里的需求了,加上沒有什么交易,根本不需要動用大窯,小酷哥本來該閑到一塊兒跟閻小旺去放牧或者是學習狩獵,可烏羅還是把他留了下來繼續發光發熱。 屋子還需要瓦片,這時候的瓦片不適合做小,他們按照上次的經驗就順著木頭的輪廓做了不少大瓦,保證每片半圓的瓦都能完美地契合在木頭上。 只不過這堆備用的瓦很快就被烏羅想到了新用處,這還是小酷哥的陶管給予烏羅的靈感。 原因是周圍的環境。 去年烏羅還在為部落的正常生存而cao心,今年開春交易剛過就惹來了山火,還差點滅族,得到礦石后他一顆心都撲在銅鐵上,在反復試驗的過程里終于被夏天的燥熱強迫冷靜下來,開始直視部落的衛生問題。 這個問題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直存在,可始終沒有被放在第一位來解決。 生存的時候可以不管不顧,可是一旦進入生活,許多事就要列入考慮了,尤其是今年眾人頻頻受傷的情況下,環境的污穢很容易引發疫病。 當然,主要原因是夏天太熱導致氣味異常,琥珀他們早已習慣,可是烏羅實在是受不了。 部落里雖然談不上干凈,但是說是相當骯臟也沒有,大家住在山洞里時就有通風跟清掃的概念,也有去湖邊洗澡的習慣,只是不經常。后來又從烏羅這里學到了刷牙,加上皂角跟肥皂的出現,眾人倒是很樂于享受這種清潔的幸福感。 只要不是在冬天,沒有懷孕,不是小孩子,大家基本上會定期去湖邊清洗自己,湖水的自凈功能也足夠支撐他們這個小部落。 部落里的個人衛生搞得不錯,可是日常生活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他們將棉被視若珍寶,經常會定期拿出來洗一洗曬一曬,順便也會清理下睡覺的干草跟獸皮,只不過通常只更換上層的干草,下層的干草由于時間過長導致已經開始腐爛,甚至還能翻出幾排蟲卵來。 烏羅讓她們找個時間趕緊把底下的干草燒掉了,蟲卵燒得噼里啪啦,令人全身都發毛。 刷牙跟大小便有固定的所在,除了小孩子憋不住之外,大人還算紀律,而且他們跟獸類差不多,會挖坑埋土,不至于散播過大的氣味,只是氣溫上升總難免傳播出臭味來。 再來就是烹飪跟清洗碗筷,還有羲絲她們煮蠶絲導致的生活污水。 這些水并不會特意到河邊去倒,而是直接往地上潑,有時候會變成“地雷”,直接踩進去,雖說并不是什么很臟的東西,但到底是爛泥巴,踩著總是有點膈應,尤其是清洗鍋碗后殘留的油水。 尤其是烏羅提出化肥的概念之后,他們試圖將一些不吃的內臟發酵成肥料,就在部落附近挖了個坑洞,那也順便變成了“公共廁所”,包括定期清理獸群的糞便丟進去,沒多久就滿了兩三個坑洞了。 而這種化肥池基本上是沒有什么遮掩的,異味加倍,夏天路過就跟走路被毒氣彈沒兩樣。 而且肥料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基本上什么材料都可以,動物的內臟、糞便、草木灰、包括許多糧食五谷榨油后的殘渣,甚至是洗米糠的水等等。 這些東西不處理會污染環境,與其丟棄,能夠循環利用當然更好。 這個夏天雖有下雨,但還不算暴雨,一旦突發暴雨,這些肥料立刻就會被水沖出來,先將他們居住的這片土地好好漚肥一頓,烏羅想到這一點,就忍不住不寒而栗。 五十多個人的垃圾跟廢水,外帶一群家畜的衛生,如果就這么放任下去,現在還看不出什么大問題,可遲早是會出事的。 部落的人有衛生的概念,并不意味著他們有過分自律的概念,如果將肥料的坑洞挖得過遠,強迫他們往遠處去方便,一來太過危險,二來他們未必愿意——而之前方便的地方已經算是他們最大的距離了,可隨著部落的擴大,那里也很快就會變成居住地的一部分。 至于生活污水——譬如說羲絲染料跟清洗獸皮等物的污水則完全不能跟肥料摻和在一起,建設排水措施非常有必要,畢竟部落的人可沒有這方面的概念,他們會將一切自己認為是垃圾的東西丟在一塊兒,一旦堵塞,肥料都得廢掉。 好消息是他們部落才幾十個人,加上住得離河邊足夠近,外帶小酷他們為了燒陶快挖出一條護城河來了,因此排溝基本上不需要再挖了,用不著一個城市規劃專業出身的設計師到此來畫草稿圖。 壞消息是,烏羅對排污系統堪稱一無所知,并沒有比原始人好多少。 他最多知道需要管道,這也是為什么看到陶管想到這件事的原因之一。 至于閻——他看起來就不像是會學設計規劃的人,就算退一萬步來講,看起來也不像是個會搞排污系統的人。 簡而言之,頭疼啊。 烏羅嘆息了一口氣,看著琥珀跑到菜園子邊上刷牙,那些植物最近都已經長出大概了,之前的那條藤蔓居然還留了半條根,硬生生借著肥料跟陽光把自己重新長活了,入秋后長出個青色的葫蘆出來,難為它如此頑強地生存,琥珀從沒見過葫蘆,對此很是好奇,經常跑過去觀察。 這讓烏羅懷疑第三間屋子之所以坐落在菜園子附近,就是為了看那個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