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街一爸_第209章
到底是主動臣服,獲取強大王朝的庇護和各種好處,還是頑強抵抗,最后整個部落都變成戰敗的俘虜,淪為這個王朝的奴隸……這個問題還用得著考慮嗎? 以前白春笙總是出于慣性思維,把他們的角色代入到后世那種侵略軍的角色,并且時不時的就擔心那些本地土著會維護自己部落的尊嚴和傳承和他們拼死一戰……實際上,這種情況幾乎一次都沒有出現過。 這里的部落土著們,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更別提什么民族榮譽感了,他們樸素的觀念里,誰能給他們帶來衣食無憂的生活,誰就能成為他們的領主。這也是幾個城池發展起來之后,越到后來主動投奔他們的部落越多的主要原因了,大家都看到了向這個強大勢力投誠后所獲得的好處,堅固到不可思議的巍峨城墻,寬敞明亮的屋子,各種可以救命的藥物,還有仿佛怎么都吃不完的糧食……沒餓過肚子的人,可能永遠無法體會這種感覺,只要有人能給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吃飽肚子,別說只是歸順了,就是讓他做什么十惡不赦的事情,逼急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王鯤風這個新領主,遠比他們想象的要更加仁慈,那高得需要仰望的巨大海船,只要一次出海,便能捕撈到足夠全城人吃好幾個月的漁獲,還有那些據說從海的那一邊帶過來的糧食種子,只需要用心照料,便能收獲比他們在野外采摘多出數十倍的糧食。這些他們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只要他們去官府辦了戶籍冊子,就能按照季節憑借戶籍冊子以比市場價低一半的價格買到。 土著也是有親戚的,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在叢林里過不下去的部落走出幽深陰暗的叢林,脫下簡陋的樹皮裙,穿上了柔軟的棉布衣衫,吃上了熱乎乎的rou麥餅,有些東西,拿起來,便再難放下了! 白春笙相信,只要讓蠻族的人過慣了他們這樣的生活,不需多久,只要一個月,等到他們再回到自己的部落,強烈的落差感,就能讓使團這幫人成為他們的自來水,他連買水軍的銀子都省了。 至于會不會有頑固分子堅決不肯融入他們?呵呵!白春笙表示,他還有個大招沒放出去呢,到時候他就召集大批匠人過去,誰愿意去官府辦理戶籍成為新朝的子民,他就給這些人蓋房子,給他們最好的糧食種苗,價格低廉的海鹽、腌魚、各種rou食,只要能在他們中間扶持出幾個“樣板戶“,不信周圍其他人不眼紅! 當然了,再不行的話,他就關門放貓! 他們家的貓,脾氣可都不算好,到時候打上門去,那可就怪不得他了。 第146章 蠻族使團足足在竹城住了一個多月, 一開始他們確實只是想看看那些歸順后的部落到底過得怎么樣, 后來……住著住著就舍不得走了。 對于這些生活在南方蠻荒之地的蠻族人來說,竹城之于他們, 就相當于后世的國際大都市, 這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無論是城外大片的一眼看不到頭的農田,還是那些被圈養在大片坡地草場上的牲畜,甚至于能自動抽水還能順帶著磨粗麥的水車, 蠻族人都能蹲在那里看好幾天不帶眨眼的。 在他們看來,這種神奇的東西, 在他們沒有歸附之前, 自然是不可能讓他們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 所以,他們決定蹲在那里仔細觀察, 試圖山寨回去。然而,水車的內部構造非常復雜, 單憑rou眼看, 又不是專業木匠, 不知道這其中的運作原理, 自然是怎么都看不明白的。 再然后, 蠻族使團就有幸目睹了白家鋪子從海邊運送大批海貨進城的壯觀場景,足有成年人那么高的海魚,各種他們叫不出名字的魚干海貨,車隊一眼望不到頭, 前面都進了鋪子了,后面的牛車還堵在城門口! 每天睜開眼看到的都是各種新奇的物事,再加上驛館里真的很舒服,每天晚上都能洗熱水澡,洗澡水里竟然還放了香噴噴的花瓣,洗完澡之后,點著明亮的油燈,還能吃到熱乎乎的夜宵,蠻族使者們一開始還沉迷與驛館的美食不可自拔,等到某天在外面酒樓吃了一頓之后,知道竹城一日三餐都有數不盡的美食可以品嘗,驛館的食物就再也沒辦法吸引他們了。 直到一個多月之后的一個傍晚,晚霞滿天,城門口突然傳來一陣喧囂,一隊快馬疾馳而過,馬上的士兵一邊跑一邊大喊:“前線大捷!王爺大敗郇山城前鋒軍團,虜敵七千!” 七千?! 蠻族使團震驚了! 他們整個部落,居住在祖地的常住民也不過只有三千多,其他都散落在各處,只是每年大祭的時候,各個小部落的首領才會過來一起參加祭祀。 可是現在,人家不過區區一仗,就俘虜了七千人! 其實,這段時間在竹城待了這么久,對于使團領頭的東彝來說,最讓他心動的就是這里的戶籍管理制度,作為被部落重點培育的未來接班人之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作為一個領主,掌握部落到底有多少人口的重要性。 從前他們從來不曾想到過這個問題,只是籠統地知道他們那里附近有多少部落和他們是一個祖宗的,根本不曾想過要計算一下他們部落到底有多少人。 可是,在竹城生活的這段時間,東彝親眼看到戶籍管理對于一個部落的凝聚力,那些有本城戶籍的,對于他們這種外來的,總是不自覺地就有一種優越感,因為他們是本城戶口,每個月不但可以半價從官辦作坊買到諸如各種雜糧、油鹽醬醋、海貨魚rou等等生活用品,家里但凡有嬰兒出生的,這小嬰兒成年之前,每個月都可以從官府領取一份足夠養育這孩子不至于餓肚子的食物,生病了也可以去醫館看診,這個城市幾乎沒有聽說誰家的幼童因為挨餓或者生病夭折的,而這些,都是因為有戶籍的緣故。 東彝已經厚著臉皮通過驛館找到了本地的衙門,打聽清楚了本地戶籍的管理方法,并且決定回去就在自己的部落展開一次人口普查,最起碼應該知道自己部落到底有多少人,至于戶籍登記……東彝苦笑一聲,這個就別想了,他們部落,迄今為止連屬于自己的文字都沒有呢。 說到文字,更加讓東彝吃驚的是,這里的百姓,只要是有本城戶籍的,家里未成年的子女,都可以去官辦的學堂念書識字,官府不但不要錢,還會免費提供一頓午飯,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要知道,在他們部落,不是誰都有資格學習部落傳承的,第一選擇當然是大祭司和族長的直系血脈,其次便是部落里天賦異稟的孩子了,不過那個非常少見,可是在這里,只要有戶籍,誰家的孩子都能學習到那些看起來非常有用的文字。 東彝在竹城這一個多月,心里又是激動又是沮喪,激動的是只要他們也能歸附到這位王爺手下,也能和這些人一樣過上現在這般的生活,沮喪的是,他離開故鄉這么久了,竟然一點也不想回去…… 部落里這個季節蚊蟲非常多,東彝有點舍不得這里熏蚊蟲的香料和那個編織細密的蚊帳,他已經決定了,無論多么艱難,這次回去,一定要說服父親和大祭司親自來竹城看看! 他相信,只要父親和大祭司看到了這里的一切,一定會答應歸附這個強大的王朝的! 前線大捷,白春笙高興得一夜都不曾閉眼,睡不著,索性爬起來,先是親筆給自家貓爺寫了一封回信,告訴他家里一切都好,他已經震懾住了那幫南蠻使團的人,讓他安心在前面把那幫不長眼的給一次打服氣了,敢不聽話的直接恁死! 最后,大約是覺得前面那些話太過兇殘,想了想,他又寫了半張紙的,重點就是自己很想念他,但是國事為重,希望他早日凱旋歸來,和家人團聚,又告訴他白珒已經學會說話了,只是說得還不太順溜,等他送走蠻族使團之后,便請爹爹們帶著白珒一起來竹城,到時候他凱旋歸來的時候,全家便能在竹城團聚了。 這封信發出去的時候,他們誰也沒想到,這一場仗,竟一打就是整整三年!去而復返的蠻族人都等不及了,沒等到王鯤風這個王爺凱旋歸來,便與白春笙這個王妃談好了歸附的條件,白春笙借助書信往來拿到了自家貓爺的大印許可,代他答應了蠻族的歸順,并且一口氣在南邊劃出了五個郡三十多個縣,各個郡縣的官員也是他們的人和蠻族的人交叉著安排的,這下子連蠻族最頑固的長老都無話可說了。 他們一直以為這些海外來的妖族肯定會壓榨他們,怎么也沒想到他們蠻族之人竟然也能做官!那個傳說中強大的王朝,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強大到無法想象,自己的子孫后代,能在這樣的王朝里做官,長老們都非常滿意。 即便不滿意,他們現在也不敢多說什么了,甚至于能趕在王鯤風徹底掃平這片大陸之前歸附過來,南蠻部落的人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 因為,就在東彝終于說服了自己的父親和大祭司親自來竹城看一看沒多久,北方再次傳來捷報,王鯤風率領的大軍攻破郇山城,無數曾經依附郇山城那位大王的部落宣布歸順王鯤風,誅滅首惡之后,王鯤風麾下大軍一度達到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十萬! 盡管大家都知道這十萬可能是注水了,但就算沒有十萬的整數,六七萬還是有的,這么龐大的一支軍隊,訓練有素,糧草充足,主帥智商又始終在線,所有人都毫不懷疑,接下來王鯤風的目標便是橫掃整片大陸了。 蠻族人險而又險地掛著車尾搭上了歸附平海親王的末班車,哪怕是個站票呢,也足夠他們全族人慶幸的了,差一點啊,就做了戰俘! 戰俘可沒有平民那么舒坦。 王鯤風之所以沒有回來,是因為他在郇山城以北發現了大片水草豐美的草場,反正大軍都已經打到那里了,郇山城原先那個大王又儲存了足夠多的糧草,干脆再往前打一打,給新朝增加一處可供放牧牛羊、畜牧戰馬的草場也是極好的。 對于自家貓爺沉迷于圈地運動無法自拔的行為,白春笙也有些無語,不過,他卻是寧可三年見不到貓爺,也舉雙手贊成他趕緊去把那一大片草原給打下來的。不然要是讓那些居住在草原上的零散部落繼續繁衍下去,萬一變得像他上輩子歷史上那些游牧民族那么難纏的話,他這不是給自己兒子養了個強敵嗎? 他和貓爺現在這么辛苦地打江山,就是為了讓他的兒子,也有可能是兒子們,今后可以舒舒服服地做一個拆二代,呸!是皇二代的,可不是讓他們為了什么統一天下的霸業累死累活的。 別說兒子們了,就是他家貓爺,等到立國之后,兒子長大了,他也是希望貓爺能早日退位,跟著他找個地方混吃等死的……做王妃就已經這么累了,做皇后怕是藥丸! 想到貓爺,白春笙趕緊將回來送信的又喊了進來,仔細問了問如今北方的氣候,得知果然比這邊更加寒冷之后,立刻調動了全府的針線娘子,給貓爺趕制了好幾身暖和厚實的大毛衣裳,又讓白家作坊暫時縮減對外供貨,先將那些辣醬多調一些運送到前線去,天氣寒冷的時候,再沒有什么比一口辣醬更能安撫冰凍的靈魂了。 想了想,白春笙用力一拍桌子:特么的!他怎么把火鍋調料給忘了? 第147章 要在沒有真空包裝和消毒設備的條件下做出可供長途運輸的便攜式火鍋底料, 唯一能做到的, 就是在天氣寒冷的環境下。 為了自家貓爺能吃到熱騰騰的的戰地火鍋,白春笙十分土豪地動用了王府所有的牛車, 將準備好的熬制火鍋底料的原材料, 拉到了距離竹城幾十里地的一處深山里, 這座山上有一處天然冰洞,里面的寒冰只有在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才會融化,像現在這樣的季節, 冰洞里已經重新結冰,里面溫度起碼也有零下十幾度。 白春笙帶了兩個作坊里的大師傅和十幾個學徒過來, 現場架起大鍋, 先將洗干凈備好的野牛大骨汆水后放入大鍋里熬煮慢燉, 這些大骨頭上面的牛rou都被削掉一層,還留了一層和許多筋骨, 這樣熬出來的牛骨湯才足夠濃稠,可以作為便攜式火鍋底料的天然凝固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