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土地神_第5章
林燁靜下心想,不,不是如同,地球的確是活著的,雖然有很大的可能沒有意識,但卻是絕對的主宰! 地球是活著的,甚至會呼吸,這個想法告訴任何人,或許都會得到一個瘋子的評價! 但林燁知道,地球,的確是活著的。 預測吉兇以及后面他所有的基本上可以當作事實的推測,對林燁的沖擊很大。 一整天的一驚一乍讓他的心神已經疲于應對,這個時候竟然隱約有些麻木了的感覺,最關鍵的是,林燁知道,就算他知道這些又能怎么樣,他無能無力,什么都做不了! 宣揚世界末日?他不想在世界還沒末日的時候,他個人先末日了。 時間已經不多了,末日的理論一直在流傳,認為該做準備的肯定已經做好準備了,而不信世界末日的,無論再怎么宣傳,該不信的依舊不信。 而且無論人類怎么準備,該要發生的事情總要發生,誰都阻止不了,就算神仙在,也阻止不了,更何況他們這些凡人呢? 而林燁出了預測出吉兇時生出的興奮高興感比恐懼感多之外,剩下的時間,他的不安和恐懼遠遠的超過了高興興奮感。 他只是一個凡人,此時也不在他的領地,甚至他的父母親人,他在意的所有人都只是凡人而已,他自然對末日的來臨不會感到多少的高興了。 就算他繼承了土地靈識,也不過半天的時間,還是一個隨時可能湮滅,沒什么作用的東西,相比起未知的末日,他肯定更希望時間停留在平安的現在。 只可惜,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誰都沒有辦法,他自然也沒有。 既然毫無辦法,林燁也就不折磨自己了,換個角度想想,世界末日總是要來的,他提前知道了,對他和他在意的人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有一點準備,比完全沒準備好多了。 好一會兒的功夫,林燁想通了之后,不鉆牛角尖了,煩躁盡消,轉而開始思考起要做些什么準備的事情了。 林燁想了半天,突然發現,其實就算他們家什么準備都不做,家里的東西也足夠他們一家四口用不短的時間了,起碼三四年是沒問題的,如果沒有**的話。 關鍵是他家新收下來的小麥還沒賣,地里的玉米也快成熟了,也不知道末日之前來不來得及收掉。 如果不算小麥這樣沒處理過的糧食的話,他們家還有各種像大米,面粉,粉條,還有些粗糧都有儲備。 只這部分,也至少能用一年以上了。 林燁的家在農村,農村各家各戶都不是像城里那樣隨買隨吃的,畢竟買東西要到離的不近的鎮上,或者撞上了轉村賣東西的人,一次性自然會買的多一些。 這幾年電視里又經常嚷嚷著吃粗良好,吃這個好,吃那個對身體好的,他媽總是往家里弄一些,反正又放不壞。 比如粉條,別人買的時候稱斤,他mama論袋買,還是那種裝糧食的大袋子! 大米也是,因為他們這里不產大米,本來喝稀飯偶爾吃次米飯,用不了多少米的,但他父母嫌總是買太麻煩,一次性也是用袋子往回抗。 至于面粉,根本不用買,家里的小麥都是好小麥,往村子里的磨坊拉個兩三袋糧食,出的面粉夠吃一年多了! 如今林燁還記得,兩三年前,家里還種過芝麻,到現在家里的芝麻也還剩下不少。 不想不知道,一想林燁就止不住的滿頭黑線了。 拖家帶口逃難,收集物資什么的,果斷不是他們要做的事情,而是住在人口密集的城里,吃東西總怕不新鮮,面粉放一個月都怕不干凈了的城市人口該擔心的問題。 不過日用品,比如油鹽醬醋這些調味品,還是要再買些的,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 他的這些想法,也都是從一些末日電影,小說,論壇上看下來的,但具體末日是個什么情形,他也不知道,很多事情,要到發生了之后,才能知道怎么辦的。 覺得對于世界末日他其實不用擔心太多的林燁,就想起了住在北京的死黨,京城人口密集,而且他死黨家里貌似有些背景,雖然他沒說過,林燁也沒問過,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也能看出來不少問題。 而且他們家的話,勢力不小,肯定也不可能像他們家一樣,只考慮一家四口的問題,如果他能早做點準備,或許能安全很多吧? 他心里的預感很強烈,時間不多了,離他開學還有二十多天,他確定,他今年,去不了京城了。 其實認真說起來,提起學校,林燁唯一覺得非常舍不得的也不過是一個人而已,那就是他的死黨席含章了,一起同學三年,從陌生到習慣,到無話不談,在林燁心里席含章絕對是除了他父母弟弟之外關系最好的人了。 作為一個朋友,占據了他心里很重要的一個位置。他從小到達不是沒有朋友,也不是沒有好朋友,但是或許是因為曾經的心性不定的原因,換個環境就和朋友聯系的急劇所見,慢慢的較輕也就淡了。 但席含章不一樣,大學是一個很特別的時間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這個時間所交往的朋友,處在單純與社會之間,關系可以算得上非常牢靠。 這個時間段的人基本上行為方式,思維方式都已經定性成型,此時交往的朋友,信任相知的幾率比以往大太多了。 在林燁看來,他和席含章的關系就是如此,經得起時間考驗。 而現在,世界末日的即將到來,基本上已經注定了,或許他們今生相見的機會幾乎沒有了,些微有些惆悵。 只可惜他們離得實在太遠,有心無力。 第六章 接下來的日子,林燁便開始慢慢的攢著一些常用物品,剛好他家的鹽用完了,他媽喊他弟弟去買,結果他弟弟正玩游戲玩的正嗨,不樂意去。 于是林燁便很自然的自己去了,村里的日用品一般都在村里的小賣部買。 溪水村不大不小,也有三百多戶人家,將近一千多的人口,小賣部也不止一家,離他家很近的地方就有一家小賣部。 他們這里鹽賣的不貴,也才一塊錢一袋,林燁一次性買了十包鹽,本來還想買點別的,一想都鄉里鄉親的,買鹽多了還可以說怕麻煩多買點,再買別的,指定天還沒黑,全村都當八卦聽了。 沒事的時候也只是八卦,等末日之后,沒準兒出什么事,還是謹慎點好。 農村就這點不好,人情往來的多了,說閑話的人也多,多大點的小事,也能嚷嚷的全村都知道,甚至傳到鄰村去。 他還是等會兒天涼點了,去趟鎮上才好。 鎮上買東西,多點沒人會注意,這事常事。 回家他媽看他買了十包鹽,果然嘮叨個不停,但因為鹽本來就能放很久,不怕放壞,什么時候買總是要買的,便也算了。 林燁跟他媽說了一聲,下午要去一趟鎮上,問家里有什么要帶的東西。 他媽說等她想想,等會兒列個單子,讓林燁開電動車去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