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扎_分節閱讀_197
☆、第127章 德妃在外面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長寧宮。 “哈哈,就知道娘娘在等妾呢!” 德妃坐在淑寧的對面,桌上擺著剛才出爐的點心。 “哈,要不是我看到你打的暗號,這點心指不定進了誰的嘴?!?/br> 淑寧喝了一口用雪蓮泡的水,她現在吃的喝的都有限制,像點心這些她都不能碰,起碼要再養上半年才行。 “嘿嘿,還是娘娘疼妾呢!” 德妃捏起一塊蓮子糕吃了起來,兩個月沒吃長寧宮做的點心,心里頭早就想壞了。 “等下讓人給你裝幾匣子回去,大公主不是住你宮里嗎?我記得她也愛吃?!?/br> “多謝娘娘,那妾就不客氣了?!?/br> 吃不完還打包帶走的人,說的就是德妃。 貴妃康復重新出山,又代表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本來就不得皇帝寵愛的妃嬪們再次陷入無望的深淵。 為什么貴妃就是不死呢? 許多人在心中問蒼天,白費她們天天晚上祈禱上蒼了。 王氏代表著侯府遞了牌子,看著臉色紅潤的貴妃王氏忍不住抱著她哭了起來。 “娘娘嚇壞大家了?!?/br> 哭過一陣后,王氏擦干凈臉上的淚,淑寧又讓人捧來清水給她潔面,重新上妝。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當時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br> 淑寧該怎么跟她說,她前世的父母和兄長找了個高僧給自己念經,結果把自己念回了前世?想也知道這事是不能說的,她不想被燒死。 “難道是巫蠱?”王氏說完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她差點忘記了后宮之中對這個詞有多么的忌諱。 “娘,不可亂說?!?/br> 淑寧搖頭,這事她根本沒跟皇帝說,也沒讓他查。每次鬧出巫蠱的事都會牽扯進許多人,淑寧不想大動干戈,枉害人命。 “娘知道了,娘娘放心,臣婦出去后立即忘記這事?!?/br> 王氏真想拍自己的嘴一下,她謹慎了一輩子,差點栽在這里。 “這就好,娘也知道,這種事不能亂說的?!?/br> 淑寧支著額頭,她雖然恢復了健康,但精神卻比以前差了。也許是在黑暗中,消耗了她太多的精力,每天睡覺的時間還是要比清醒的時候多。 “娘娘精神頭差了?!?/br> 王氏心疼的看著她,要是讓老爺知道了,該有多心疼??!也不知永寧侯府怎么回事,明明兒子不少,媳婦也不少,孫媳也進門好幾個了,偏生就是沒有一個生女兒的,讓滿京城的媳婦妒忌死了??伤齻冊趺粗?,在方家大家想的不是兒子,而是女兒呢! 做為唯一的一枝花,娘娘可不就成了寶貝了嘛!就連娘娘自己,也只是生了兩個兒子,公主更是不見蹤影。 “皇上特允,今年中秋準我回家省親。也不需建什么省親別墅,只在侯府與親人見上一面?!?/br> 淑寧想到皇帝最近的反常,一直認為他是吃錯藥了,因為他對自己算得上是有求必應。就算自己沒有開口,皇帝都會為她想到。 “真的?” 王氏驚喜道。 “嗯?今年南邊發了大水,皇上忙于國事,也不準備去行宮避暑了,所以八月十五在京城過?!庇谑蔷陀辛俗屗丶沂∮H的事。 不過正式的圣旨,等解決了南邊的水患后再發。 “太好了,臣婦回去就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br> 貴妃回家省親,多大的榮幸??!這還不是主要的,真正讓他們在乎的是貴妃可以回來同大家見上一面。 “皇上仁慈,知道我們擔心貴妃,多年不見便讓娘娘回家省親?!?/br> 老太爺咧開嘴笑道,他已經到了耄耋之年,除了精神和體力不如前些年外,別的都還好。就是太夫人身體要差點,年輕的時候cao太多心,老了三五不時的病上一場。 “是的,爹。吾等應該感激圣上?!闭f完,老侯爺便帶著兒子他們朝著皇宮一拜。 “娘娘的身體真大好了?” 老太夫人拉著王氏的手問道,她啊這么多年了,一直不放心在宮中的孫女,幸好皇帝開明仁慈,她都這年紀了,也不知道還能見娘娘幾次。 “是的,娘。娘娘還讓媳婦給你帶回來一根沉香拐杖呢!這可是太子送給她的,娘娘覺得適合你老人家,便讓兒媳帶了回來給你?!?/br> 王氏把淑寧賞的東西拿出來,分給眾人。 每份上面都有簽子,也不怕出錯。娘娘賞的時候就分好了,最好的是老太夫人和老太爺,然后是老侯爺和王氏,再來便是幾個兒子和兒媳,然后輪到孫子們,再來才是孫媳與幾個重孫。 現在方家是五世同堂,整個京城五世同堂的人都少,連皇帝都夸他們是有福之家,還寫了幾個大字制成匾賜給方家。 現在那匾就掛在正堂的上方,平時大爺幾個商量事情都改在了偏廳,只有招待貴客的時候才在正堂。 “大嫂,咱們娘娘可真受寵,隨便拿出一樣都是外面難得的物件。娘娘也真小氣,要是能多賞幾件就好了?!?/br> 方二爺的大媳婦,按方家排行行二,她叫的大嫂便是方世子的夫人,也是侯府的世子夫人。 “閉嘴,你嫁進來也有幾年了,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難道還不清楚嗎?還有什么叫多賞幾件?娘娘賞什么是她的心意,這樣的話以后不要再讓我聽見?!?/br> 世子夫人瞪了弟媳一眼,這個堂弟媳品性一般,還有些勢利。要不是這門親是方家一位舊部求上門,老侯爺根本不會答應。 誰讓對方救過老侯爺一命,而對方也只有這么一個女兒,不想她嫁到別人家受苦,于是求到了老將軍的門上。 所有的弟媳都是王氏親自挑的,人也很好,腦子清楚。只有這個二弟媳,腦子經常犯渾,常常把二弟氣得在軍營不愿意回來,偏她自己還沒意識到。 娶了這么一個媳婦,換成是她也不愿意回來。這就是一個攪家精,常常讓侯府不得安寧。 這還是大家瞞著娘娘,要是讓娘娘知道了,這二弟嫂就有好果子吃了。想想自己的婆婆,一直像個隱形人一般待在侯府,輕易不出門。 她記得自家婆婆剛當上侯夫人的時候多意氣風發,巴結的人一堆一堆的,收東西都收到手軟。結果呢?一個月,只一個月她就被娘娘訓斥一頓,被剝奪了管家權,到現在還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侯夫人,連應酬都不敢出去,怕被人用異樣的眼神打量。 “大嫂,我說什么了嗎?不過是夸娘娘受寵,有不少好東西,希望可以多賞幾件,怎么就成了不該說的別說了?” 二孫媳到現在還沒鬧明白,拉著世子夫人要她給自己說清楚。 “你……” 遇到這么個說不清楚失,世子夫人頭很痛。 “閉嘴,娘娘也是你能議論的?” 方二爺正好回他們的院子,侯府院子不少,大院子套小院子,方二爺一家就住在一個四進的院子里。結果就在半路碰到了自家兒媳婦拉著世子侄媳不放,要她給自己一個說法。 方二爺一直對這個兒媳婦看不上眼,但誰讓對方的爹救過自家的爹呢!捏捏鼻子只能忍了,但是這并不代表她可以隨意議論自己的meimei。 先不說meimei貴為娘娘,還是她的長輩,這都敢議論,不忠不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