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舉_分節閱讀_370
若不能大勝明軍一回,振起士氣,只怕這從上到下的王公軍士們都不敢再和明軍對戰,只能灰溜溜被人逐出水草豐美的河套,往北方更寒冷貧瘠之地遷徙。 他們當年渡河入套,花了多少辛苦,豈能如此輕易就放棄這片草原,去過從前那種貧苦日子! 為了這一戰,小王子——也就是蒙古的達延汗巴圖孟克不僅帶兵穿越沙漠,潛至紅鹽池這個三十余年前蒙古癿加思蘭部大敗于漢人之手的不詳之地,甚至要把女兒嫁給兀良哈部的阿兒乞蠻來換取支持。 可恨阿兒乞蠻首鼠兩端,不肯借兵跟他攻伐明國。此戰若勝,他們還要挾大勢吞并朵兀良哈部,叫草原諸部都知曉拒絕達延汗的后果。 小王子瞇著眼看著紙上兩位十六七歲,俊秀明銳的少年,淡淡吩咐:“破城后先專心尋明國國舅,只要捉得他們,就不怕邊軍守官不低頭!” 那兩名少年的模樣已叫諸王公、將領們牢牢記在了心里,只要打開紅鹽池城門,他的幾個兒子就會率兵進城,搜索二人。 韃靼軍承受著重炮轟機的損傷與大漠的干旱苦寒,堅持攻城了近一個月。就在小王子也快承受不起這負擔時,紅鹽池新城大門豁然打開,一隊披堅甲、執怪異長槍的步軍從大門中走出,暴露在了小王子面前。 陣中還摻了幾名衣甲下露出大紅短裙,作錦衣衛打扮的軍人,韃靼人只在他們臉上略掃了一眼,便舉起長刀,喝道:“沖!沖進城去,活捉明國國舅!” 一片呼喝聲響起,眾人即將縱馬闖入,卻聽門洞中傳來一聲尖到破音的:“你家張爺爺在此,哪個達賊敢上來捉我們兄弟!” 領兵沖鋒的巴爾斯博羅特王子下意識勒住馬,想從一片甲兵中分辨出他們要找的兩位國舅。 但不等他找到,一片煙霧就自大門前蒸騰起來,他只覺胸口一痛,眼前的世界就陷入了黑暗。 第一批火繩槍軍退下去裝彈,第二批交替而上,又清開了一片逼近城下的蒙軍。一隊隊訓練有素的士兵們前退交換隊型,槍彈聲與慘叫聲連綿不斷,短短一炷香的工夫,就收割了大片馬隊。 韃靼軍只見識過明軍三眼銃、鳥銃,只要有鐵甲在身,數十步外就可安全無虞,卻不料這場大戰遇見了明軍也是才裝備上一個冬天的西班牙火繩槍。 馬匹被槍聲嚇得躁動嘶鳴,前軍連忙后撤了一段,想避開火繩槍的射程,可這一射又把大軍暴露在了城頭長徑炮與城門推出的弗朗機炮的射程中。 弗朗機炮轟擊下,便能收割十余條性命,而長徑炮的彈子在陣中開花,卻是rou靡血沫飛濺,猶如人間煉獄。 小王子兩個勇猛的兒子不明不白地死在陣中,軍士逃散,再也經不起這損失,只得含恨揮軍撤退。然而此時已經不是他想退就退的時候了,有眼尖的將士看見,左右臺堡的烽火連綿燒起,四下地面微微震顫,從大軍背后的抄上來綿延數里的明軍。 原來今日明軍出陣,并不是城內官軍無力守城,而是明軍要等的援軍已到,他們是出來內外合圍的! 可明軍又怎么能將時間掐得如此準? 難道他們殺的叛徒不夠多,給他們傳遞消息的人又是個心向明國的韃jian?! 小王子頭腦發暈,不禁看了一眼城頭——無數甲衣士兵在城上來回巡視,一名穿著薄棉甲,內套大紅官袍,膚色微黑,十分眼熟的明國官員正手握著一管黑色的東西,目含厲色朝他看來。 那是……王守仁!能查萬里動靜的王守仁!難怪城里明軍恰好能在此刻出來誘敵! 小王子含恨看了頭上一眼,回頭欲呼喚殘兵隨他離開,其他看到王守仁的人卻不爭氣地叫道:“王守仁爺爺!是王爺爺在此,大汗,咱們贏不得了,快撤吧!” 達延汗被人圍在當中,沒注意城頭,便沒感覺到架在城頭的那架長徑大炮微微轉了個角度。 角度略高一點兒,彈藥順著拋物線就能飛得更遠些。 =================== 五月間,這場大仗才徹底平定。 小王子所領的三萬大軍近半在紅鹽池城下被殲、被伏,小王子與長子、三子、大濟農等人皆死于槍炮下,次子烏魯斯博羅特率殘部退往東套,卻被謝瑛等錦衣衛在沙漠北方尋找到了蹤跡,終被三路大軍包圍。 小王子的次子、四子、五子力戰而亡,幼子不知所蹤,六子斡齊爾博羅特率六千余殘部請降。 縱橫套內多年的郭勒津旗主火篩欲渡河北逃,卻被守在河邊的宣府守軍堵住,為害邊關三十余載的套虜至此終于絕跡。 然而《錦衣衛之塞上風云》仍在連載,百姓們也不因為朝廷劇透了小王子與火篩部覆滅的結局而不再買書,反而更舍得花錢,要看更多叫明人揚眉吐氣的故事。 六月底,楊一清等人受命進京獻俘,朝廷中也議起了該如何封賞。 謝瑛追亡逐北,領軍堵住套賊余部;兩位國舅親手打死了小王子的次子巴爾斯博羅特,王守仁指揮城頭炮火轟死了小王子與諸子、麾下大將,楊一清主持大戰,調度諸軍,俱都該論功行賞。 楊一清因功封右都御史,仍暫兼三邊總制之責;國舅們因功、亦因國戚身份封伯;謝瑛升任錦衣衛都指揮使,仍在京署理北鎮撫司事。王守仁的封賞卻叫朝廷吵了好一陣子——論戰功該封爵,可朝中又有文臣不封爵的祖制。 一旦封爵,也就不能入閣了。 三位閣老力主,最終不曾教他封爵,而是以副都御史的身份主持宣大一帶的兵事,為朝廷復設開平衛做準備。 這一番封賞之后,朝中籌備此戰的官員也各有升遷,崔燮這位制造、引進戰陣利器的功臣自然不能被忘記。 他被超拔為翰林學士兼詹事府右詹事,再熬熬年資,差一步就是入閣,亦是人生得意。 他白天四處應酬,晚上就跟謝瑛到小花園里私會,胡天胡地了好一陣子。直到又一年新年將至,朝中議起太子明年便交十六,可以準備選妃了,他才恍然意識到—— 弘治朝到現在還沒結束,弘治天子不僅還活著,而且活得健健康康的,并不像歷史上那樣體弱多病,有英年早逝的危險。 朱厚照這個熊孩子能叫他父親管到長大成熟了。 等他成了親,有家人管著,就不會在豹房里搞亂七八糟的,大概就能有兒有女,不至于身后無嗣,叫嘉靖入繼皇統了。 明朝的歷史真的叫他這個小蝴蝶的翅膀扇得有所變化了。雖不知能變得多大,但就他所知的,的確是變得比歷史書里更好了。 他總算可以安心歇一陣子,讓這個盛世自然安穩地順延下去,自己專心跟謝瑛過過小日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這么久以來的支持,正文就寫到這里了,后面還有番外 第305章 弘治十八年這一年, 因小王子擅開邊釁, 朝野上下的重心都放到了戰事上。實則這一年也是舉子大比之年,中試舉子中也出了不少歷史名人。 半工半讀給崔燮寫著《塞上風云錄》的徐禎卿就高高地上了榜。 他既是四大才子之一周文賓的原型, 又是領導古文運動的前七子之一, 文章亦豎起崇古變今之風, 個人風格十分明顯??脊贄钔⒑鸵谎劬桶阉麖娜e子中簡拔出,高高地點到二甲, 后來簡拔庶吉士時也不顧他貌丑的事實, 硬把他塞給了主考張元禎。 張學士想想他的容貌,再想想中試的那些俊秀舉子, 不禁朝楊廷和抱怨:“石齋以為這庶吉士拿到圣前, 還能有個崔和衷給他遮掩兩筆, 畫成漂亮人物么?” 楊廷和抓著他的手求情:“徐禎卿長相雖略差些,可文學優長,朝廷選賢能又不是后宮選美人,略差些的也不是沒有……” 反正弘治天子是個不會以貌取人的名君, 朝中前有李東陽、后有焦芳, 長相不如意人的都能做到閣老、學士, 也不差這一個庶吉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