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舉_分節閱讀_207
他這個作者才幾個月沒關注藝術界,就冒出了這么多仿他謝千戶探案集系列的跟風之作了?還把他的鑲邊大男主封云搞成了公用男主? 這群千戶真是想出名想瘋了! 崔燮心里憤憤,還要在未來弟子們面前保持平靜,微笑著說:“你們說的都不錯。封云能破那么多案子,主要是因他聰明謹慎,能謀善斷。但他怎么成的聰明人呢?天底下可曾有一個聰明的官人不會讀書的?” 他說的挺有道理,但小孩子們不愛聽。張鶴齡想了想便問:“那也不用讀太多吧?我們學武不就行嗎?不都說武官不用讀書嗎?” 崔燮搖了搖頭:“文人要上學,武人當然也要,想當武官還要考武舉人武進士呢。你們父親也知道,我就認得戲文里的謝千戶,他告訴過我,他們錦衣衛的官人都在北京武學念書,武學學堂上見正擺著我編的《科舉必讀筆記》。你們不信可以去武學問問,天底下有沒有不讀書就能當官破案的人?!?/br> 他是練武的人,眼睛比平常人亮,一旦收了笑容,認認真真地說著話,神情便顯得有些嚴肅怕人。 也就更顯得可信。 兩位小張公子實在不知道當錦衣衛都得上學,學的還是這個老師編的書,心里苦得像拿藥水泡了似的,皺巴著小臉兒說:“不可能,錦衣衛還要上什么學,戲里不是那么演的!” 這一句可叫他爹抓住了,厲喝道:“你們還看戲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是別人給你們講的,是你們逃學去看的?你們哪兒來的錢!” 當然是母親jiejie給的銀子,書院里年長的前輩帶著他們看的。 兩個孩子心靈剛受了打擊,又叫崔燮堵著跑不了,聽親爹這么罵,又委屈又倔地低下了頭。 崔燮怕張齋長氣出個好歹,連忙叫他坐下喝茶,勸道:“孩子還小,愛玩兒愛鬧也是正常的,衡哥比他們大幾歲時還滿京跑呢,如今不也知道上進了?咱們先把拜師禮行了,我給他們摸摸底,訂個學習計劃,慢慢兒就把他們扳過來了?!?/br> 張齋長在那里運著氣,崔燮便拍了拍兩個孩子說:“來向至圣先師行禮,你們在學堂里都拜過,肯定知道禮儀,跟著我拜下?!?/br> 張巒跟著喝斥了兩句。崔燮轉身下拜,兩個孩子委委屈屈地跟著拜了孔子像,又捧上六禮認他為師。 連錦衣衛都得讀他的書,他們倆想當錦衣衛,早晚也得跟他學。再說這老師還知道謝千戶的故事,比他爹和書院那些老夫子強多了,拜就拜罷! 兩個孩子從地上起來,崔燮拿出兩套新筆墨給他們作禮物,回頭吩咐小松煙:“去抬兩副桌椅到那邊?!?/br> 外頭立刻有長隨抬了矮桌小凳進來,崔燮叫他們分前后擺在墻邊,在桌上排了筆墨紙硯和筆洗,笑著對屋里眾人說說:“今日鶴齡、延齡既已拜入我門下了,咱們就先來個摸底測試,看看他們現在學到哪一步了,我才好因材施教?!?/br> 兩個孩子還沒正式授四書,只能查考他們的雜字、韻書、對類、古文傳燈、小學正蒙、算學歌略、三、百、千等蒙書背得如何。這些書崔燮有的也沒看過,不過正好,兩個弟弟在這里,都是從小學過……學的好不好再說,能記下一兩句就能出題。 他朝下首老老實實坐著的弟弟們招招手,吩咐道:“鶴齡、延齡既已是我的弟子,也就是你們的師侄,你們當師叔的也該為晚輩做些事。都過來,一人出一套卷子叫你們師侄做,就像我平常給你們出的那樣,不許出偏難怪題——這是考他們,也是考你們,題目出的不好,我回頭也要給你們加功課?!?/br> 崔衡聽得渾身發抖。 天也!世上怎么有如此殘忍惡毒的人! 他連個手指頭都不動,就折磨了四個人! 他又懼又恨地走到桌前出題,卻不知張鶴齡兄弟也又恨又懼地看著他—— 拜了個老師不算,老師居然還有兩個兄弟當幫兇,當著父親的面考較他們兄弟,他們這回是什么底都要露了! 唯有崔和心平氣和,提筆就按著自己平常做的卷子出題,感受著當老師、出卷子考人的快感。 趁他們出題的工夫,崔燮便叫人搬來酒菜,陪著張齋長、帶著兩個學生吃飯。崔氏兄弟倆伏在桌上運筆如飛,張家兄弟吃一口菜就忍不住看一眼那里,只見桌邊的白紙摞rou眼可見地變薄,連飯都吃不下去了。 想喝口酒澆愁,給他們倆的壺里還不是酒,是新榨的石榴汁,再好喝也喝不下去。 兩位張公子胃口發堵,一頓飯下來也沒吃多少東西。崔燮見他們吃不動了,便叫人帶他們到院子里看菊花,消化消化好做題。 張齋長看著崔衡、崔和筆下一摞漸漸加高的題目紙,倒是心中大慰,笑著說:“和衷啊和衷,你對我這兩個不肖子真是用心良苦,連你弟弟們也這樣熱心教導,我真沒托付錯人。將來他們有了出息,我定叫他們知恩圖報,也如親生兒女般在膝下服侍你?!?/br> 崔燮含笑搖頭:“哪里,我也不過是學著師長們所為,齋長不要再夸我了?!?/br> 孩子們愁得要命,兩個大人倒和和樂樂。這一頓飯吃完,崔家兩兄弟才把那摞題目紙寫盡,勉勉強強算是出完了題。崔燮拿過來跟齋長共同檢查了一遍,添改幾道,便把兩位張公子叫過來做題。 張鶴齡、張延齡簡直要昏過去,咬牙切齒地說:“這也太多了!我們做不完!” 張齋長怒道:“有什么做不完的!今天做不完明天做,總有能做完的一天!你們現在是崔賢弟的弟子了,別以為還能像在書院里那樣散漫偷懶!” 崔燮叫兩個弟弟上桌,換了熱熱的新菜犒勞他們的辛苦,回來勸張齋長:“齋長不用著急,這么厚一摞題,孩子看著自然著急。我看他們一時也做不完,不如今晚齋長留在我家住一宿,看著他們做,能做出幾道便做幾道……” 二張正要點頭表示贊同,就聽他說:“做不完的就算不會,叫他們回去之后一道題抄個十遍二十遍的,慢慢鞏固住就是了?!?/br> 不不不!爹你不能答應!你可是我們的親爹??! 他們直想撲到張齋長腿上哭求,張巒卻面冷心狠地不去看兒子,朝著崔燮點了點頭:“和衷說得有道理。家里婦人無知,只知道寵愛這兩個孽障,還是你家里管束著方便些?!?/br> 第170章 張齋長當即叫人送了封信回家說明緣故, 就留在崔家客房盯著兒子做題。這一晚上他親自盯著兩個兒子寫了半宿的題目, 拿朱筆改了半宿,然后又氣得半宿沒睡著覺。 滿篇都畫紅了! 到處都是錯字漏字, 還有成段成段不會的! 他在上頭添改的都比兒子寫得多了! 他氣得連飯都吃不下, 拿著紅彤彤的卷子給崔燮看, 指著兩個不肖子罵:“我考問你們時,還以為那些錯的只是偶有失落, 想不到你們是處處失落!從古文到經史到對句到韻部……有哪一樣你們記得住的?就憑你們這樣的功課還想當錦衣衛!發到漁陽衛都不要你們!” 崔燮接過那兩篇卷子, 邊聽他數落孩子邊看錯誤率。 填空時有錯字,單選對得較多, 多選題卻有不少漏選或多選的。簡答、問答題里引用的書中也有脫漏文字的, 但大義還對;對聯也能對出來, 只是不大工整。 如果不求精準,只領會精神的話,比現代的中小學生正確率還高呢。 從素質教育下長起來的崔老師對這場摸底老已經相當滿意了,抓著張齋長快要戳到兒子臉上的手說:“張兄莫急, 他們年紀還小呢。我看這些題他們也都會的, 只是小孩子沒耐心, 時有疏漏,這時候扳正不晚?!?/br> 他把張齋長按住,讓兩個孩子安安穩穩吃了頓早飯,才對張齋長說:“他們兄弟的基礎這下子也看出來了,我還要準備教案,多弄幾份卷子, 叫他們慢慢自學。這兩套題目叫孩子們拿回去交換著做一遍對方的卷子,然后把兩人錯的題都抄十遍,背記下來?!?/br> 他的笑容溫雅謙遜,往常老師們看著,都覺得他是個好學生??陕湓趦蓚€弟子眼里,這笑容簡直比父親的黑臉還可怕—— 親爹頂多就打他們幾下,回頭再抽背,這老師可是帶罰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