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滄海橫流_分節閱讀_84
手持陌刀的重步兵見到兵器得手,殺死了敵軍,立刻整齊地向前踏上了一步,于此同時繼續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迎著面前沖鋒過來的騎兵斬了過去。就這樣,每砍一刀他們就向前踏出一步,每一刀落下就有一名騎兵連人帶馬死在當場,這些陌刀兵就是這樣一刀一個地稱霸著戰場,每次刀光閃過都絕不落空。 陌刀的威力太過強大,帶著滿含血腥味的恐怖感覺,北蠻國的騎兵前隊立時受阻,無論多少人沖上去也只能變成一具具尸體。 面對著這些森冷的刀鋒,即使是悍不畏死的北蠻軍人也不打算活生生地送死了,有不少軍人選擇了勒馬打算停住,更有些人選擇調轉馬頭,可是沖在他們后面的騎兵們馬速都已經加到了最快,這些人又因為遮擋看不到前面的情況,來不及勒馬的后果就是后隊與前隊直接撞成了一團,這讓原本威風凜凜,打算續寫幾十年前的勝利的北蠻聯軍立刻亂了起來。 “沖鋒,沖鋒!不許后退!不許停下!”左賢王揮動著手中的馬鞭,抽打了幾個勒住馬匹不肯前沖的族人,命令他們繼續沖擊前方的靖軍重步兵。其余的首領們也有樣學樣,用嚴苛的命令逼迫著士兵繼續進攻。 北蠻聯軍的士兵還是畏懼各自的首領的,因此只能強打起勇氣,咬緊牙關繼續向前沖鋒??墒怯兄嫉难b備和系統的訓練,靖軍陌刀兵的攻勢實在不是散漫的北蠻聯軍輕騎兵能夠對付得了的。無論有多少騎兵豎著沖上去,最后只能留下一地橫躺著的尸體。 就在全副武裝的陌刀兵身后,還跟著準備迎敵的弓/弩手和刀盾兵,弓/弩手埋伏在陌刀兵身后,時不時射出利箭,殺死面前的敵人,而相對比陌刀兵更為靈活的刀盾兵則是隨時準備著出擊,準備在陌刀兵的攻勢陷入僵局的時候沖上去策應,依仗自身的靈巧去應戰那些失去馬速的蠻人騎兵。 陌刀兵這個兵種本身就擅長墻推一樣的作戰方式,因為受到步兵速度方面的限制,最適合對付的就是正面沖上來或者難以逃脫的敵人。 而北蠻聯軍現在被警局四面包圍,無法向左右的方向奔逃,只能選擇向前沖峰或者原地待命,這種情況正是最適合陌刀兵發揮其威力的情況。他們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停地向前推進著,賣力地揮舞手中的陌刀,享受著人馬盡碎,從而獲得戰功的快感。這讓第一次見到陌刀兵的北蠻國人嚇得無所適從。 在沖鋒的北蠻大軍眼中,他們面前站著的根本不是靖人的軍隊,而是一群從地獄之中剛剛殺出來的魔鬼。這些陌刀兵每個人的身上都澆滿了人、馬的鮮血,閃亮的刀鋒更是他們從沒見過的鋒利,就連那些因為獲得戰功而露出來的微笑也讓北蠻人顫栗不已。 他們不清楚靖軍的軍功受賞的制度,完全不理解他們露出笑容的原因,只看到敵人用滿臉血紅的猙獰嘴臉露出微笑……這還不被嚇到? 面對著殺戮竟然會笑?這難道還不可怕嗎?! 也有北蠻族的士兵打算利用自己手中的狼牙棒和斧鉞迎擊對手,以為如此沉重的武器能奪走靖人的性命,可誰知平時無往不利的兵器在對上鋒利的陌刀的時候竟然被一削兩半,就連他自己也被這一刀的余勢破開了胸腹,永遠閉上了眼睛。 科技水平落后太多的北蠻國人哪里會知道靖人之中的墨家學者的厲害?他們改良過的冶鐵煉鋼之法使得陌刀的鋒利程度遠超普通的武器,斬金斷玉就像切瓜剁菜一般。 而且江源雖然不記得一些具體的內容,卻還是能說出一些先進的理念的,他對這些學者提出了合金這個概念,改變了很多學者心中鋼鐵越純就越堅固的想法。 在中原的土地上早就出現過青銅合金了,并且將其發展到了全世界的最高峰。因此在發展合金的技術,是有一定基礎的。過去是不知道,一旦被點了出來,墨家學者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被激發了出來,創造出了這種用合金制造的兵刃。 強大的改良版陌刀即使與靖軍的制式環首刀對碰也是勝的輕而易舉,根本就不是北蠻人的那些殘次品青銅武器能夠抵擋的。北蠻人的金屬冶煉技術太過簡陋了,根本沒能發揮出青銅合金的特性,只做到了重量,達不到質量,因此根本抵擋不住陌刀的襲擊。 短短一次沖鋒而已,隨著北蠻大軍的馬速被陌刀兵減緩、停滯,他們的死傷數量只會越來越多。江源已經帶領著重騎兵再次上馬,準備再次沖鋒了,而在北蠻軍的背后,月氏人和靖軍的輕騎兵也一切就緒,向著他們沖殺而來,打算三面夾擊,徹底將他們擠成碎片。一時間,北蠻聯軍竟然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無法脫逃! 并沒有身先士卒,而是被旗下重兵團團保護在中間的左賢王親眼看到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大將被靖軍的陌刀砍死。他雖然嘴上還不說,心中卻已經沒有了繼續逼迫士兵向前沖峰的勇氣。 陌刀兵的鬼神之能已然深深扎入他的心臟,讓他根本就提不起正面對抗的勇氣,可是此時如果再不作出對應,他和他的部下就真的要被靖人合圍了!合圍的下場比單單面對陌刀兵還要凄慘,面對一面就打不過,三面夾擊之下又豈有活路? 怎么辦?怎么辦?! 左賢王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么狼狽過,可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個時候哪怕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也比呆在現場等著被殺要強。他望著從三面沖來的靖軍,最終還是咬了咬牙,決定了部族突圍的方向。上山! 雖然左賢王不知道山坡上還有多少靖軍伏兵,但是考慮到靖人的軍隊外加月氏人能夠在山中隱藏住的最大數字,那里應該不會超過五萬人,這個數量的靖軍還沒夸張到他不敢直面的地步。而且靖人的鋼鐵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也不可能還有那么多陌刀兵吧。 如果靖軍真的還有五萬重步兵,那左賢王也只能認栽了,他賭的就是靖軍的伏兵不可能是重步兵,賭贏了,他和他的部族就能活下來,賭輸了,情況也不會比現在更慘了! 想到這里,左賢王也顧不上去管右賢王和異族的軍隊了,這時候誰還能想得到誰啊,顧得上自己就不錯了!他命令軍士揮舞著勉強又掛回去的旗纛向全軍發出指示,指揮著手下的騎兵丟下其他的北蠻聯軍向山坡的方向突圍。 原本在沖鋒之時,他的軍隊就更靠近山坡的位置,這突然一改變方向,竟然一點都沒有擾亂到其他部族的沖鋒。 左賢王想的很好啊,山坡本來就不好攻打,萬一靖軍追上來兩面夾擊就不好了,他還需要其他的部族留在原地替他拖住剩下三個方向的靖軍呢,又怎么會故意擾亂他們的沖鋒呢?至于丟下右賢王這個盟友……這個時候還講什么義氣?他們北蠻族就沒有仁義忠信這幾個字!大汗之位他志在必得,右賢王越慘他只會越高興! 眼見著左賢王竟然領兵向著山坡的方向突圍,丟下他們擋著靖軍的攻擊,右賢王和異族的首領們簡直恨得牙根都在癢癢。 雖然被左賢王丟了下來,但是右賢王卻沒有盲目地跟上去,他自有主意,而且一點都沒有提醒左賢王的意思。他覺得沖上山坡的做法實在太過冒險了,相對比仰攻山坡的困難艱險,還不如向著靖軍輕騎兵的方向沖鋒呢。 他自認為月氏人和靖人的輕騎兵不可能北蠻大軍的對手,靖人最多也就不過懂得一些制造武器裝備的方法而已,可是騎馬射箭的功夫卻比不上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的北蠻人,而月氏人更是北蠻族的手下敗將,他們又怎么可能抵擋得住北蠻大軍的沖擊呢? 而且靖軍和月氏人輕騎兵的防守能力和他們不過在伯仲之間,身穿的也是皮甲,等同于失去了靖人防守上的優勢,說不定能讓他們沖出去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也像左賢王那樣從山坡上突圍,那么留在部族駐地的族人和奴隸該怎么辦?等著被異族人搶走還是被靖軍俘虜?雖然族人和奴隸現在除了消耗糧食以外沒有其他的作用,可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失去了他們就等于走向滅亡。 沒有了他們提供的武器、糧食和物資,沒有了他們來補充軍隊的兵損和擴大軍隊的人數,一支孤軍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右賢王覺得絕不可能,所以他堅決不會拋棄自己的部族獨子逃走的。 失去了部族就失去了未來的強大,而失去了強大,不能在草原上稱王稱霸,比殺死他還要令他痛苦。他寧可選擇戰死,也不會選擇在未來后悔,或者生不如死的活著。 看到拋棄其他人而跑去沖擊山坡的左賢王,異族首領們根本不打算跟著他去。左賢王的手下除了軍隊和族人、奴隸就再沒有其他的東西了,他當然可以輕裝逃跑,不顧一切啊。如果他更心狠一些,甚至能丟棄自己麾下還留在營地里的族人和奴隸,為了保命,自己逃走。 反正他也不剩什么了,丟下什么也不心疼,可是他們這些異族不行??! 人擁有的多了,牽掛的也就多了。左賢王正因為什么都沒有,所以才能毫無壓力地向山坡方向突圍,可是他們異族手中還有過冬的牲畜和糧食在呢! 失去了那些牲畜和糧食,他們要怎么過冬?不提過冬了,沒有那些物資,他們怕是十天都挨不下去,因此他們說什么也不能失去這些東西!否則就是成功躲過了靖人的追殺,他們也一樣要死掉。所以滿心想著保護物資的異族人是絕對不會向著山坡的方向沖鋒的,山坡那邊是遠離青鯉湖的方向,如果真的向著那邊沖,就等同于放棄族中的物資了,那還不讓他們心疼死? 這種時候顧不得舊日恩怨了,哪怕多一個盟友都是好的。留在山坡下的異族人和北蠻族人因為左賢王的逃走同仇敵愾了起來,竟然暫時忘記了仇恨的事情。 胡族的首領看著右賢王帶兵調頭,迎著月氏人和靖人輕騎兵的方向沖了過去,也連忙召集了麾下的異族軍隊跟著右賢王向那個方向沖去。而且他相當狡猾地引著麾下的士兵貼著山坡的方向向前沖,就是為了保證旗下士兵的側翼不會被沖殺過來的靖軍重騎兵傷害到,完全是拿右賢王的軍隊當盾牌使喚。 殘余的北蠻聯軍貌合神離,各懷鬼胎,可是大面上還是聯合一致地沖向靖軍輕騎兵的方向的?;蛟S首領們還在勾心斗角,互相算計,可是與首領們的想法不同,那些剛剛從陌刀兵刀下跑出來的族人們只在考慮著一件事,那就是——跑,跑得快一點,離那些兇猛的陌刀兵越遠越好! “竟然調轉方向了嗎?”江源很隨意地看了看北蠻聯軍的動向,微微勾起了唇角,“重騎兵,隨我沖鋒!”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所有的靖軍重騎兵再次擺出了突擊的陣型,跟著他們的統帥向著北蠻軍隊的側翼沖殺過去,勢要壓縮北蠻聯軍的空間,擾亂他們的陣型。 而即將迎接敵人的靖軍輕騎兵和月氏人則在張大海的指揮下不進反退,擺出了一個類似于月牙形狀的陣型。 在號角的指示下,整個軍陣都在向后撤退,但是中間的部分后退得快,而越往兩邊,隊伍后退的速度越慢,于此同時,兩側隊伍中的部分士兵向中間靠攏,最終形成了一個中間寬,兩邊窄的大大的圓弧形,和一彎月亮一般。 這樣的軍陣干凈利落地讓出了腹部的位置,仗著西域寶馬的速度比北蠻馬的速度快,直接躲開了北蠻人的進攻。竟然讓北蠻聯軍的沖鋒如同打空的拳頭一樣,根本傷不到對手。 右賢王幾次催促麾下的騎兵,這才讓麾下一部分/身騎上等好馬的士兵追上了月牙凹陷處的靖人??墒莾劝继幍能婈嚳此票∪?,其實內藏兇險,月輪之處為整個軍陣最厚實的地方,使得拼命追擊過來與軍陣接觸到的北蠻聯軍人數并未能占據上風。 而北蠻國的武器裝備在近身戰的時候又根本沒有優勢,反倒被兵器優良的靖軍輕騎兵占盡便宜,因此短時間內北蠻聯軍根本沒辦法突破軍陣,沖出靖軍的包圍。 這種形似月牙的陣型在中外都有使用過的記錄,在中原,這種陣型被稱之為偃月陣。 依照兵法所說,擺出此陣的時候,以凹陷的形態引誘敵人向此處進攻,而將大將和最強壯的士兵布置于凹陷處,既可以阻攔敵人,防止他們沖破軍陣,又可以拖住對方,讓其無法快速脫離凹陷之處。而兩邊的側翼凸出來的位置這時則有不同的變陣方法可以選擇,既可以攻擊敵軍側翼,又可以繼續前沖,將陣型從月牙形變成圓形,形成合圍之勢將敵人包裹在中間加以殲滅。 雖然只憑借輕騎兵和月氏人的數量不足以合圍整個北蠻聯軍,但是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先以凹陷之形誘使敵人進攻,逼得他們陷入近身戰,短時間難以脫離軍陣,又以本身的武器優勢來阻礙敵人的攻勢,讓其無法沖破偃月陣。 最終讓奔馳而來的重騎兵輔助人數不足的輕騎兵形成夾擊合圍之勢,共同變陣為圓形,將北蠻聯軍圍在當中,這就是靖軍的戰略。早在戰斗發起之前,江源就已經制定了縝密的備案,將在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下要如何應對敵人的方案布置了下去,這種情況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所以靖軍甚至不用相互交流就知道應該怎么配合殲敵。 只顧著自身實力的培養,漠視策略和武器的發展是北蠻國的作死之處,可是激化內部矛盾,使得內部相互仇恨,無法團結則是北蠻國最大的取死之處!如果北蠻聯軍能夠團結一致,能夠使出沖擊力強大的錐形陣,將所有的力量集中于一點,奮力突擊軍陣凹陷處的話,說不定能夠沖出偃月陣??墒潜毙U聯軍之中,所有人都各懷鬼胎,這種情況還能配合默契嗎? 現代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同樣的人數,同樣一扇大門,排成一隊按照順序離開所消耗的時間要遠遠小于相互擁擠著往外跑??墒堑览硎沁@個道理,但真的站在再難現場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將先出門的機會讓給別人,自己心甘情愿地排在后面,按照順序離開呢? 同樣的道理,在這種要命的情況下,又有誰愿意充當死傷概率最大的錐頭,為后來人的安全離開做出犧牲呢?又有誰愿意讓出前面最容易逃走的位置,站在側面和最后阻止靖軍的進攻,以自己的生命換取盟友和仇人的離開呢? 北蠻聯軍絕對做不到……一盤散沙,又矛盾重重,甚至剛剛還鬧過內訌,互相殘殺爭奪糧食物資的北蠻聯軍怎么可能團結起來,統一聽從指揮呢?所以他們就只能被一個小小的偃月陣攔住,逃竄不出去,眼睜睜看著生路越來越窄。 偃月陣阻礙了北蠻聯軍騎兵的攻勢,而這個時候江源帶來的重騎兵已經殺到了聯軍的近前,直撲北蠻騎兵的側翼。手持長槊和雪亮的環首刀,全身重甲,就連座下的戰馬都身負鐵甲的重騎兵變成了北蠻聯軍的噩夢。 靖軍重騎兵在沖刺的時候逐漸變陣,由錐形陣變成了一個圓弧的形狀,與擺出偃月陣的輕騎兵合成了一個緊密的包圍,將北蠻聯軍的前后右三面包圍住,只留出了左側面向山坡的一邊。 “大王,我們要怎么辦才好?”圍在右賢王身邊的部下們急切地問著他們的首領,在這種危機的時刻他們只能選擇相信右賢王這位擅長決斷的領袖了,至于他們自己,已經完全慌亂,難以做出選擇了。 “圍三闕一,這是中原人經常會使用的圍三闕一!這些家伙打算做什么呢?”右賢王是北蠻族中少數幾個看過中原兵書的人,雖然他也不過就是翻過幾頁書,懂的東西并不多,但是好歹知道現在的情況是什么。 無論是剛剛重騎兵、輕騎兵和重步兵的三面包圍也好,還是現在的輕騎兵偃月陣加上重騎兵堵截的情況也好,都是封鎖住其他三面,留下山坡的方向,這絕對就是中原兵書上寫的圍三闕一。 圍三闕一,就是圍著三個方向,只留下一個方向的缺口,看上去是在缺口那里留下了生路,實際上卻四面都是死路。這種軍事策略又被稱之為圍師必闕,是《孫子兵法》之中列舉出的用兵打仗八條原則之一。 因為軍隊一旦被四面包圍,面臨絕境,全軍上下因為失去了退路,往往會形成魚死網破,與敵人拼死一戰的決心。這樣就會讓包圍他們的軍隊面對一群拼命反抗的對手,容易陰溝里翻船,還會出現死傷慘重的情況。 所以孫子就提出來,在包圍敵軍的情況下要預留出一個缺口,留出生路便會讓敵軍從統帥到士兵難以形成死戰的思維,從而斗志渙散,一心只想從缺口處逃走。 如果敵人真的從缺口跑了,雖然包圍的軍隊沒有出現兵損,可是也只是擊退了敵人,沒能加以消滅,這又要怎么辦呢? 沒關系,圍三闕一的下一句就是虛留生路。這個缺口是故意留出來的,所以在出口的方向必然預設埋伏。一旦敵人從這個缺口沖出,就等于落入了下一個陷阱,到時候死傷只會更多,搞不好還會全軍覆沒。 因為讀過《孫子兵法》這本書,右賢王剛剛做到了“高陵勿向”和“銳卒勿攻”,現在面對“圍師遺闕”的靖軍,他也堅決不要上當。他堅信,在山坡上面一定有靖軍的埋伏,就等著他們跑過去送死呢,選擇沖上山坡的話就算能逃出去也會死傷慘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