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滄海橫流_分節閱讀_27
寧國府手中還有一張牌,他們攥著前太子的私生女,那賈珍的兒子賈蓉已經與秦家定了親事,很快就要成親了。雖然這張牌也不怎么好,可總比一棵樹上吊死來得強,畢竟皇帝還是疼愛司徒昂的,就算司徒昂成不了皇帝,一個王爺總能撈得到,也算是一層庇護。至于榮國府的死活?賈珍呸了一口,當初下水的時候也沒打聲招呼就把寧國府給拉下去了,這一會兒上不了岸了想起來他了,什么東西!且個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吧,哼。 司徒易對賈元春碰都沒碰,可這女人已經是他名義上的通房了,碰不碰又有什么關系?無論碰了沒有,只剩下自己一層保護的榮國府還不得老老實實將家財送上來,要不然老大能輕饒了他們? 當他不知道呢?那個賈元春當初在宮中一直打探甄妃和大皇子的事,早想著被大皇子收了吧。哼,這種水性楊花的女人誰愛要誰要,他想要的只有賈家的錢財,至于這個女人……哼哼。 事到如今王夫人也驚慌失措了,賈政被攆回家的第一天就狠狠扇了她幾個耳光,現在元春又陷在廉王府里了,她的珠兒又纏綿病榻……這,這可怎么辦???! 賈家這里驚慌得不行,江源卻春風得意,只因為他一直在練的三大兵種終于給弄出來了! 大靖朝不缺士兵,缺的是會cao練士兵帶領士兵的人,大靖朝也不缺戰馬,缺的是善于騎馬殺敵的兵。江源手下這一萬五千軍隊就是他親自帶出來的教導團,只等驗收通過他就能依靠這些骨架擴張十倍二十倍的人員。至于鑄造兵器和盔甲的鋼鐵,早在高皇帝的時候就已經在累積了,如今已經堆積如山,累積到現在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讓最優秀的士兵前往北疆殺敵!至于錢財的累積,江源冷笑,不是還有那些待宰的勛貴們嗎? 也許是因為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事情,儒家難以一家獨大,也就沒有了養尊處優的心思,此時的儒家可沒有那么溫和,主體思想之一就是大復仇理論,對外拉攏門生的口號就是復仇思想?!昂推焦蔡帯边@種思想在靖朝根本就流通不起來,就連相對溫和的儒家都恨不得嗷嗷叫著撲上去撕了北蠻,法家比儒家極端多了,更不可能攔著。墨家講的雖然是兼愛非攻,可也沒大度到連披發左衽的異族都要善待。剩下的道家勢力也不得不遵從主流思想,根本沒辦法抗議。 華夏在歷史上從來都是個沒有民族觀念的地方,按照傳統思想,入中國則中國之,入夷狄則夷狄之,只要右衽且接受華夏文明就是自己人,只要披發左衽那就是不開化。在江源上一世的那個世界,華夏的民族觀念是在元朝才建立的,建立的原因很簡單,蒙古人強制劃分了人的等級,將接受華夏文明的人無論宋、契丹、女真還是高麗全都算作漢人,這才讓國人第一次有了民族的觀念。所以漢族是這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是以血統,而是以文化而劃分的民族。因此在這個時候讓這些靖朝人將文化完全和自己不同又十分落后的北蠻放在平等地位上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之所以退縮是因為暫時打不過,只要能打得過就必須把他從靖朝的領土周邊清理到再也看不見的地方去,甚至亡族滅種都不在乎! 靖朝的大度是對藩屬散播的,而藩屬國家都是接受華夏文字華夏服飾的國家,有的國家甚至連官方語言都變成了漢語官方文字都變成了漢字,這樣的國家當然有話好說,而北蠻這種異類,就算沒有城下之盟這種事也絕對不能容忍! 既然不能容忍,那么皇帝對于一切可以提高軍隊質量的事物都很重視,此次的演示皇帝就要親自觀看。因為這些兵種還屬于軍事機密,所以前來觀開的除了皇帝只有幾位皇子,首輔馮鰲已經上了辭表,皇帝已經準了,其他官員都沒有資格來看這場展示,至于皇子們回去會不會對手下們說?若是連手下的嘴都控制不住,這樣的皇子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斷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 京外一片空無的沙場,看得眾人有些發愣,兵呢? 司徒晟一揮手,一名侍衛連忙射出一支響箭,沒過多久一陣馬蹄聲從遠及近,奔騰如雷,光聽這聲音就讓人覺得熱血沸騰。只見沙場盡頭,一支騎兵奔馳而至,到得近前,見那騎兵歸于兩翼,中間露出了馬車,馬車上的步軍軍士迅速下車,動作靈敏,十分警惕,只看他們熟練的行動就知道這是一支精兵??慈藬抵挥幸磺яR軍,一千步軍,可那氣勢卻如同千軍萬馬一般。 “坐著馬車……果然是妙,這樣步兵也能跟得上騎兵的速度了,跨越千里作戰也沒有問題?!贝蠡首铀就叫耠m然軍功上摻水的厲害,到底還是有些真材實料的,立刻就把握住了重點。 老皇帝也點了點頭,只看這些步軍不過短短半柱香的功夫就集結成了軍陣,兩旁還有騎兵護衛,就是突然遇襲也可保無恙。 既然是士兵,要展示的不只是集結,還要展示防御和沖陣。對面早就有軍士擺放好了一處草人的軍陣,畢竟這真刀真槍的不能自相屠殺,所以最終的敵人角色只能上全副武裝的草人了。敵人又不能只有步軍,所以軍士們還準備了一些年老的戰馬和耕牛,這些牲畜已經無力再工作,都是官府收集來準備宰殺充作軍營伙食或是在城鎮里賣的,正好充作敵方騎兵。 江源也損,想出來的方法就是火牛陣,就算再怎么年老,一旦尾巴著了火也會奮力向前沖的。果不其然,那些戰馬耕牛一旦尾巴著了火,立刻拼命向前沖去,也不管擋在前面的足有兩千兵馬,只會紅著眼睛向前沖了。 江源站在高處看得一清二楚,軍士們一揮令旗,陌刀兵和配備的弓/弩兵都已準備妥當,見這火牛陣沖到陣前一百五十步時,先是射程最遠的弩兵射出弩/箭,待到這些牲畜沖到六十步時,所有弓羽萬箭齊發,就這幾輪箭雨就讓那些牲畜死傷不少??杉t了眼的牛馬根本不管,踏著同類的尸體就沖到了陣前。 此時重騎還未出動,輕騎兵則圍在火牛左右兩翼不停射箭襲擾,而正對面的陌刀兵早就已經收好了弓箭面對二十步以外的敵人握刀在手毫不驚慌。 “兵臨眼前而軍陣不亂,確實是好?!崩匣实埸c了點頭,可他不解,就讓這些步軍迎接敵騎嗎?難道不會被沖亂了軍陣? 令旗一閃,陌刀兵揮下手中大刀,那些牛馬根本沖撞不動陌刀兵的重甲,反而被鋒利的陌刀一斬兩段。陌刀兵沒有停在原地,反而迎敵而上,手中陌刀不停揮動,敵陣立刻鮮血飛濺,難以匹敵。 這等場景驚得今上和幾位皇子都目瞪口呆,一貫只知道騎兵能壓制騎兵,可誰知這步軍也能應對急沖過來的騎兵,若不是親眼所見根本難以置信??! 這還沒完,陌刀在不停推進,牛馬雖無人指揮可也知道不能再往前沖,竟然左右奔逃甚至回身逃跑打算避過陌刀兵的軍陣??伤鼈冏笥叶加休p騎兵阻攔,箭如雨下根本逃脫不了,側翼的重騎兵已經出動了,繞過牛馬直接就從背后殺來,兩面夾擊之下橫刀殺敵如探囊取物!這些牛馬見躲避不過更是發瘋般沖陣,可結局只有被宰殺一個,最終全軍覆沒沒有一只躲過。 令旗變換,軍陣推進到了準備好的身著甲胄的草人之前,同樣的戰術再次上演,陌刀到處人甲皆碎,那般兵甲根本防御不了幾十斤重鋒利無比的陌刀,前后夾擊之下直接將那草人軍陣殺得個片甲不留。 若說剛才的牛馬沒有兵甲,所以難以阻攔陌刀之勢,可現在的草人又怎么解釋?這可是武庫的鐵甲,全國兵將通用的,比起北蠻有些將領用的都好,這樣的的兵甲都阻攔不了陌刀陣,那么北蠻又拿什么來阻擋這只隊伍?! 老皇帝看得清楚,那些馬車除了可以承載軍士外還可以裝載箭羽武器干糧草料,也就是說這支隊伍可以持續作戰并且快速轉移,就算北蠻騎兵四處游走,可這支隊伍絕對能跟得上。拉車用不上軍馬,需要耐力好速度差不多的馬匹,而配備騎兵的軍馬就容易了,難道北疆的馬場是放在那里玩的嗎?內地少騎兵為的就是將更多的軍馬提供給北疆的軍士,現如今那數十萬軍馬層層挑選還不夠打造出一支如此的隊伍嗎? 擴建,必須擴建!聽司徒晟介紹因為此次演練場地有限,所以配備的奇兵、跳蕩、戰鋒隊等都沒有展示,否則可以展現出更多的軍陣變化。如此的軍隊一萬多人怎么能夠,這支隊伍至少要十幾萬人才行!有了這樣十數萬軍隊,別說是北蠻了,掃平天下誰能抵擋?! 大皇子攥緊了拳頭,他是知道老三知兵,可卻不知道他藏著這么一個大殺器!別人不知他還能不知道嗎?他父皇每日里都想著能征討北蠻,平定天下,所以繼承人就一定要找一個懂兵知兵并且強大有力的君主。當初他之所以爭軍功,為的就是成為他父皇心中的那個繼承人。他這三弟手握這樣一支騎兵,可不就成了這樣的人了嗎?老三啊,你這是要將軍??!父皇絕對會被這軍隊誘惑而心向老三的,就算父皇不同意,有了這么支兵馬,京城外十數萬大軍又都是老三的人,一旦兵諫,誰又能擋得住他? 老三啊老三,果然最jian詐的就是你! 四皇子五皇子也咬緊了牙關,有這么一支部隊支撐,又有誰能將老三打???別說難以競爭得過司徒晟,就是登上了皇位又怎么樣?京畿十數萬大軍是擺設嗎?改換王旗不過片刻之事,他們根本就坐不穩屁股下面的龍椅!而且看父皇的架勢必是要擴張此軍的,到時候擴出來的人馬還不是聽他司徒晟的?增兵多少增的豈不都是他的心腹!是他的心腹,卻是他們三位皇子的心腹大患! 這,這這,如何是好???! ☆、第三十八章 緩報仇四家嚇破膽教學生以史明興替 賈珠終究還是沒死成,他與江源同歲,若是按照原著他早就該死了,如今沒死成真應該謝謝江源的蝴蝶效應。李紈給他生下個兒子,不過看賈家的架勢,這孩子必然不受重視。卻不知李紈恨得牙根癢癢,那賈寶玉生下來就克死祖父偏偏丫鬟哄著,小廝圍著,她的兒子是榮國府的嫡長孫,竟然被這般對待,就因為賈珠身體不好已經斷了前程,她娘家也倒了,他們一家就要受這般欺凌嗎?更有人傳是她兒子命硬才克了賈珠,讓他纏綿病榻的,說的有鼻子有眼,簡直是將她兒子往死路上逼!可也沒法子,她是個木訥的,也不招長輩喜歡,只能抱著兒子拖一天是一天了。也幸虧這孩子擔了這般名聲,王夫人才沒心思將孩子搶過來養,要不然她豈不生無可戀了? 寧國府那位老不正經出家做道士的賈敬采陰補陽之下鬧大了女人的肚子,送回了寧府產下一個女嬰,那女子倒是沒保住,可這孩子交給誰養?賈珍眼睛一轉,直接將孩子丟給了賈母,也不說是他自己不想養著這樣出身的庶出meimei,只說讓她養著以贖私賣祭田之罪。天知道哪有這么贖罪的,但是榮國府也對無賴的賈珍沒法子了,只得將孩子放在老太太那里養著了。 他們這邊越頭痛,江源那里只會冷笑得越開心。這幾年他可沒少打壓這些個仇人,王子騰名義上還是原來那個京營節度使,實際上就快成光桿司令了,京畿的守軍都是司徒晟三藩之戰的時候收攏的手下,留給王子騰帶領的只有當初京城大營剩下的那么三瓜兩棗而已,就是這些人也不是都聽他的話,他手里能指揮得動的也就五千來人。在這京城里誰還把他這個二品大員放在眼里?都那他當笑話呢。 老史家自家就已經鬧翻了,老二繼承了保齡侯的爵位,偏老三不服氣,當初遼王圍城可是他拼死出去請的救兵,老二立了什么功績了,憑什么他來襲爵?他也是個直心眼,一怒就自請離京。江源這個兵部左侍郎毛筆一甩就把他甩到目前還是窮山惡水的廣西去了,反正那里的荔枝和芋頭都很好吃,他且在那里養老吧。至于保齡侯史鼐,他也就頂著這個爵位過活了,身上一點兒實職都沒有,縮在家里還好,出來以后誰又把他當一回事?想一展抱負,行啊,北疆和海南挑一個。海南這種天涯海角的地方且不說,到了北疆江源有的是法子讓他“病逝”在那兒,那史鼐哪里敢去啊,史鼎這個愣頭青已經栽進去了,他還是老實蹲在家吧。史鼐在那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還像個侯爺,倒像是閨閣的弱女子…… 林家遠在江南,天高皇帝遠,可也不是沒辦法。還沒等江源出手,司徒晟就已經拿林海開刀了。巡鹽御史管的事鹽政,而鹽政上最有話語權的就是戶部,如今戶部被司徒晟攥在手心里,老皇帝也不愿意護著背叛的林海,還不是想怎么拿捏他就怎么拿捏。 想那林海,雖然是五代列侯,可基本都沒什么實職,除了第一代的林老侯爺之外,林海上面幾代都只是紈绔子弟罷了,就算代代單傳只進不出錢財也不該那么多,他那數百萬兩的家財哪兒來的? 江源也是個侯爺啊,他還打劫了三個王爺積攢了幾十年的金庫呢,雖說古董書畫無價,可也沒湊夠那許多金銀啊,他和月華一個比一個會持家,最擅長錢生錢,到如今也不過百萬余的家資。那金陵薛家,世代為商,而今又搭上了靖朝高皇帝,更是封了皇商,在商人中算是首屈一指了吧,這許多代也不過才攢了兩百來萬的身家。那林家何德何能竟然會有數百萬兩家財? 戶部賬上可是記著,這林家欠了戶部一百萬兩紋銀的,他家資那么多怎么沒想到為國盡忠把這筆錢給還上?連個兒子都沒有就想到往棺材里面摟錢了嗎?他這巡鹽御史到底收了下面多少孝敬?……還是說他家中那許多金銀都是哪位王爺寄放在他那兒錢生錢的? 這林海每年送給甄家和賈家的節禮中光明晃晃的銀子就得有個上萬兩,其余的值錢物件更是不計其數,那真是給老親的嗎?還是接著他們的手交給什么人? 江源這個冠英侯外加二品大員一年的俸祿也就不到四千兩,這還得算上職田、茶湯、廚料、薪炭、祿米等等的額外供給外加身為京官的炭敬冰敬呢,就算把自家田莊和鋪子全都算上也不過每年三四萬兩的進項,換算到現代也有一兩千萬的收入了,可謂相當不錯了??蛇@林海光一年的節禮就不知多少萬兩,那他得收入多少錢?這錢又是怎么來的?這比皇子的暗賬是算不清楚的,林海他有理卻根本都不敢說。 戶部把賬本子往林海面前一拍,這位探花郎當時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乖乖還清了戶部的欠銀,又得另加上五十萬兩的利息??墒孜捕荚趯Ψ绞掷镞?,戶部整個就把他當錢莊使喚了,什么時候缺錢就去他那里轉一圈,直把他壓迫得坐立不安??伤琴Z家的女婿,甄家也因賈家背主的事情發怒,也不愿救他,只讓他被戶部欺凌。林海也不敢再投了別人,他算是看明白了,老皇帝已經知曉了他暗地里投奔大皇子的事,已經很是震怒,要不然這三皇子如此欺壓他皇帝為何不聞不問呢?他已經失去了皇帝的庇護,若再叛離了大皇子,非得死無葬身之地不可。 沒辦法,只能花錢消災了。他取了兩萬兩白銀孝敬了甄家,只希望大皇子能夠登基,好保住他一家老小的性命。 至于賈家?不著急,且讓他們每日里提心吊膽,看著豈不更解氣?抄家滅族多沒意思,慢慢釣魚才好玩呢。人這一輩子就講究個恩報十倍,仇報一百,在這么個大復仇理論盛行的年代,以德報怨那就是傻子,不共戴天才是純爺們。有個報復對象做調劑,總好過每日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連個娛樂方式都沒有吧?,F在這樣不是比看什么電視劇電影有意思多了? 小說里這賈家能落個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他卻要讓這賈家冰冷刺骨,如墜深淵。當他不知道他爹怎么死的嗎?他父親賈敀雖然沒太讀過書,可也是認識字的,若要到店里做個賬房也不是不行,若不是賈家逼迫,他爹何以被逼的只能以打柴為生?何以早早就病困而死?若不是他爹死的早,家中難以為繼,他娘何以勞累之中也跟著他爹走了?這等家破人亡的債,他要慢慢討要,非也看到賈家被逼得家破人亡才甘心! 展示完軍威,司徒晟春風得意,他自己也明白這下一任的皇帝沒什么差錯基本上就是他了,更何況當日江源展示的還不是他實力的全部,他還有個秘密的作坊,造的就是當日江源說過的火藥。江源不是學化學的,有化學原料他倒是能試著配點炸/藥,梯恩梯神馬的,可現在什么都沒有他就只會土法制火藥了,這年頭煉丹業相當發達,硝石又叫“陰君”,硫磺又叫“陽侯”,很容易就能弄到,依照土法提純之后就可以按照一硫二硝三木炭的口訣換算配比了,威力也很驚人。 當特種兵的時候江源也學過怎么土法造地雷,連雷/管都不用,就用土法提純的磷來充當引子,摩擦點燃磷再依靠磷來引燃地雷,也非常好用。更簡單的東西比如手/雷,炸藥包,沒良心炮這類的東西也都很好弄,雖然沒有雷/管是麻煩了一點,可只要好好利用,目前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能攔得住這類武器的軍隊。開疆擴土就有了保障了! 一高興之下,司徒晟就把二兒子司徒燦也丟給江源教育了??粗媲坝侄嗔藗€四歲的小豆丁,江源實在不知道如何表示。殿下啊,你這是打定主意要讓我當幼師了嗎?臣真不是教育學出身啊,帶兵我倒擅長,帶孩子你就不怕我給帶歪了嗎? 司徒晟表示,大兒子你教的很好,二兒子照著教就行。 江源:…… 算了,既然反抗不了那就一起教吧。司徒燁的進度已經到了《詩經》,江源也不像老夫子那么講究,愛情篇能記住就記,主體講的是像《碩鼠》或者《無衣》這樣的詩詞,偶爾插著講講前朝的詩詞、圣賢文章之類的,讓上課時間沒那么枯燥。司徒燁又用不上考狀元,學那些死板的東西一點兒用都沒有,他只要懂欣賞就行了,會不會作詩再說吧。想當初乾隆平均一天作一首詩,也沒看哪個流傳下來了,皇帝作詩就那回事,誰真的當真啊。司徒燦的上課內容和他哥哥當初一樣,老老實實邊上背《幼學瓊林》,不過課堂上吸引他的從來都不是這些,他早就聽哥哥說過了,姑父,哦不,是老師最會講故事了…… 上完課,又到了講故事時間。先給小小豆丁講一段《三國》,就當幫司徒燁二次體悟了,把小小豆丁打發去背書之后,江源開始給司徒燁講史書。自從講完了康雍乾的故事,江源就回歸正史,翻出史書來給司徒燁講解,今天正好講到了周朝刀兵入庫,馬放南山之事。 司徒燁眨了眨眼睛,“老師,再不起刀兵難道不好嗎?” “可惜了,不是再不起刀兵,而是天下到處都是刀兵?!苯唇又v下去,隨著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很快西周過去進入了東周列國時期,狼煙四起四處刀兵,春秋戰國數十家王朝興衰?!八哉f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彼唵沃v了講吳王夫差和徐偃王的故事,才說道:“《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就是這個道理。就像孫武說的那樣,要見到利益獲得利益才能出兵,沒有了利益就不要隨意發起戰爭,這樣才不會因為軍費太多征兆太多民夫而傷害了國家??墒擒婈牨仨毦?,這樣才能威懾周邊,一個好的君主偶爾也要找借口挑起邊患,就是為了用異族的血來磨礪本國的軍隊,這樣才能使得軍隊不至松懈,武力一直強盛?!?/br> “我們現在還沒講到《孟子》,等學到了那本書你就明白了,孟子說過入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只因為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歷代的賢能圣主為何晚年往往失德呢?就因為外患已除,無有憂患,所以才會犯錯,老師不希望燁兒將來變成那個樣子?!?/br> 司徒燁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戰爭是為了爭奪利益而生的,若是不用武力就能得到利益自然最好,若是實在談不攏得不到才要用武力來奪取。就像老師說的,拳頭大才是硬道理??扇绻麌Σ蛔阋灾斡帽鸵煤糜媱?,一頓吃不了一頭牛,但可以一口一口的吃,早晚都吃得掉的?!?/br> 這孩子快成精了……江源望天,這也就是自己啊,一般的老師哪應付得了這樣的學生???趕快宣布今天的文化課結束,開始武術課。 說是武術課,那司徒燦才四歲,江源也就讓他跑跑跳跳做做cao就完了,比他大的司徒燁已經開始學一些簡單的東西了。這么小的孩子,江源也沒辦法教什么太難的東西,也就是踢踢腿,下下腰,教了幾個簡易太極拳的套路。威力大的拳法他當然會,可那玩意不適合這么點兒的小孩子練,他在軍中學的全是殺人的手法,一點虛招都沒有,招招致命,這么點兒的孩子難道學這個?他就是學得會也對付不了大人???萬一沒輕沒重再傷到自己或者弟弟,還不如學學拉弓射箭太極拳什么的,就當鍛煉身體養生了。 江源又沒拜過師父學拳,他教的太極拳一點兒攻擊力都沒有,純粹是鍛煉身體用的,教小孩子最好,正好能壓壓司徒燁的性格,別讓他太急躁了。射箭什么的也就是練著玩,就算司徒燁將來會上戰場,用得著他親自上陣嗎?真要他都上陣了,那大靖基本就快亡了?!毒溆⑿邸纺遣侩娪袄镉幸痪湓捳f得好,“擊倒對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手/槍,練武的目的是為了將人的體能推向最高極限”,這句話現在也管用,火藥都已經被弄出來了,它必然會改變戰爭的格局,射箭這種原始的方式會逐漸被淘汰,教給他們的目的也不過就是圖個強身健體罷了。 看著兩個小豆丁板著臉在那里“練武”,江源笑了笑,等他的兒子長大一些也把他帶來吧,感情這東西還是從小培養的好…… ☆、第三十九章 冬至臨君臣皆祭天晚宴中圖窮匕首見 越沒有希望就越是會急躁,越是急躁就越是會出錯。江源覺得這就是那余下幾位皇子給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