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我真的不下蛋、鄉村隱龍混都市、仙界淘寶店主、重生后前夫又來追我了?[星際]、渣炮灰的自救攻略、靈徵未兆、我成了四個巨佬的心頭痣、少將小號是我的白月光[星際]、屠夫家的養殖達人、甜蜜再戀,轉身遇見你
那么鄔波離初次見面那次背傷果然也是他自己所為,明明是很容易就會死掉的凡人,卻能夠僅因為一句話,就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白龍心底寒意難去,總覺得鄔波離的師父是個危險人物。 何況聽步青云說出這么一番話,白龍覺察到步青云怒氣下潛藏的傷心,他雖然不明白為何步青云要傷心,卻是難免對惹步青云傷心的鄔波離更為不滿。 這師徒倆果然都是害蟲。白龍不禁贊許起自己先前的判斷來,他是多么明察秋毫啊。 聽出步青云是真的生氣,還要趕自己走,鄔波離慌得六神無主,不知該如何辯解,居然像個年幼孩童似的,手足無措地呆站在那里,不住落下淚來。 鄔波離是一心要把師父拉回正途,才鼓足勇氣違背了師父跑出來的,一路東來,他心底原本就很惶惶然,支撐著他翻山越嶺找尋大人的,除了“大人一定能夠拯救師父”的堅定信念,還有就是照常依照師父的嚴厲教導修行,一言一行,稍有犯錯,就絕不手軟地懲罰自己。 習以為常的苦修令他安心。 可偏偏大人不能忍受他自罰。 而大人的話音中,除了怒氣,竟還有難以掩飾的傷心。 自己令大人傷心了,覺察出這一點,更是使得鄔波離無地自容。 大人與師父的教誨再一次生出了無法調和的矛盾,讓鄔波離回想起那年師父和大人于蓮花臺上出神論法,沒有人知道他們論了什么,只知道那次論法后,大人頭也不回的離開,師父虔誠的一路跪送,那場景如同鐫刻在鄔波離的腦海里,這些年從未有一日釋懷。 今日他又一次體會到了當時的心碎痛楚,于是又一次不知所措,只得傻站在那里哭泣。 步青云一聲輕嘆,再沒言語,轉身繼續前行。 鄔波離踟躕片刻,才小心默默跟上,許久不敢開口說話。 二人依山路靜靜而行。 走了不多時,已是臨近城郊,白龍猜測他們要尋地歇腳,正想著要不要去捕魚,二人前方卻傳來了喧嘩吵鬧聲。 步青云和鄔波離轉過一道彎,前方豁然開朗,有兩幫人在不遠處的山腳下爭吵,叫罵聲也清晰了起來,乍一聽來,似乎是六七個道士在欺負四五個和尚。 白龍望了望,城郊這座青山不算高大,卻也峰!林俊秀,附近是數畝良田,一條江水蜿蜒而過,正值夏日,一派綠意山居的景象,若是沒有這些吵鬧的和尚道士,倒是個不錯的地方。 說是城郊,這山其實在城門外不遠,所以人來人往還挺熱鬧。山上也挺奇特,山腳建了個山寺,山腰建了個道觀,和尚道士湊一堆,難怪是會吵起來。 為首的那個白須道士,手里捏著一本經書,似乎是從小和尚手里搶來的,正洋洋得意道:“什么佛學經書,都是雜胡從我道祖老子那抄去的,抄成了這般邪端異說!你們身為中原人,應該懂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道理,居然剃發出家,學蠻夷雜胡,還念經!你念什么經!這叫《老子化胡經》!” 白龍不是很懂他們在吵什么,走了神。他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步青云沒剃光頭? 步青云聽得懂,居然還神色不動,沒有一絲怒意。 佛道之爭由來已久,道士們屢次煽動滅佛,還編出不少佛祖就是老子化身之類的故事,相應的,和尚雖然不得入世,身為西來之學,也不好明目張膽清算道教,但什么老子是佛祖弟子之類的故事也沒少編。 按照步青云后來對白龍解釋的說法,這就相當于村口無賴吵架,互罵“我是你爹”。 對步青云來說無聊得很,對鄔波離可不然。 眼見同修被欺負,鄔波離登時起了同仇敵愾之心,不甘心地問步青云:“大人,您看到了,藍天之下,道士這樣上門欺辱出家眾,以道亂法,您還覺得沒必要弘揚佛法嗎?” 步青云卻不慌不忙反問:“他們爭的是佛道嗎?” “難道不是嗎?”這樣明擺著的事實,鄔波離不懂大人為何還要反問自己,摸不著頭腦地回道。 步青云輕輕搖了搖頭。 鄔波離一頭霧水地看回山腳,繼續聽道士們大放厥詞,氣得好幾次都握起了拳頭。 罵著罵著,那白須道士吹噓了一通“我們道門修真有望,某某山某某派的某某師兄已經能御劍而行”等等,終于進入了正題:“禿驢們,乖乖把地契交出來,你們投奔蠻夷胡學,算不得我中原人,憑什么收下山腳一半田?!?/br> 被罵了半天都不吭聲的和尚們還是八風不動,老方丈言簡意賅:“阿彌陀佛。不給?!?/br> 鄔波離又認真聽了他們你來我往,才相信他們真的不是在爭道法佛理。 他們爭的是田契。 第65章 兩只步青云 盡管老方丈出言不多,但一張褶子臉嘲諷十足,不論道士們如何叫罵,他都蹦字以對,挑得道士們憋屈得腦門冒煙,一場田契論戰是越發如火如荼。 步青云遠遠站著,有如隔岸觀火,鄔波離好幾次忍不住想站出來跟他們理論,都被步青云給按了回來。 不一會兒有小和尚領著兩位官差急急趕來,原本一臉嘲諷的老方丈瞬間虛弱起來,半倒不倒地挨著徒弟們,他身邊圍著的幾位青壯年和尚,原本木木呆呆的站著,跟泥人也似,卻在這時精妙地配合上了師父的瞬間虛弱,對著老方丈抱的抱,扶的扶,拍胸的拍胸,試氣的試氣,仿佛老方丈已經命不久矣,各個情真意切地喊著“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