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燈上
大概,是前世的緣分吧。他想。 宋朝將藏在背后的紅色玫瑰花放在林玫跟前,林玫的眸中閃過一絲驚訝,他燦然道:“你說過的,玫瑰花最適合送給戀人了?!?/br> 那束玫瑰落在半空,林玫卻遲遲不肯出手去接。 林玫的瞳孔不斷放大,她恍然記起別墅里那朵種在陰暗下的玫瑰花,熱烈而孤獨。雜亂無章的畫面交織起來,腦殼似乎將要炸裂一般,她歇斯底里地大喊出幾聲。 緊接著,她做出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舉動,她,如鯉魚過江般,縱身投入海底。 徒留下宋朝傻傻地站在原地,電光火石間,他一下子從林玫的那幾聲“徐臻”中回過神來,以一個悲傷的姿勢,追隨著林玫躍下水。 沙灘上,枯萎了的玫瑰花,顏色似血。 翌日,林玫從醫院病床上朦朦朧朧地醒過來。彼時太陽高懸,她和宋朝都早已錯過了東邊升起的第一道晨曦。 和幾個月前如出一轍,她睜眼看見的第一個人還是秦秦,只不過她對上的不再是盈盈的笑意?!傲置?,你就這么不想活嗎?”秦秦遏制不住地發怒。 林玫慘白著臉,咬著唇。 “林玫,你這個樣子怎么對得起徐臻?” “我對不起他?你們雙雙背叛了我,又談何對得起我?”那個時候,林玫像只十足發了狂的獅子。 秦秦紅著眼眶,顫著身子:“你真是可惡!你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林玫冷面如霜,如若死灰。 “阿臻死了!他死了!都是因為你!你知不知道!” 佛經有曰:一語點醒夢中人。 這一語所點醒的是這樣一個凄楚的夢境: 那是段很長很長的歲月,林玫、秦秦、徐臻沒有同命運糾纏不清,白云和蒼狗也都還沒有老去。 林玫是在學校的新年演出上認識的徐臻,在悠揚琴音的烘托下,一身素白襯衫的徐臻閃亮登場,為大家演唱了一首張信哲的情歌。 霓虹燈光耀眼,看得大家伙兒如癡如醉,一時之間,徐臻便成了校園里的神話,更有傳言,他一天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十幾封情書。 這其中,就有一封是林玫寫的。 那時候的林玫瘋狂且熱烈,與失憶后的那幅與世無爭的模樣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存在。半個月后,她守株待兔似的將徐臻攔在了回家的路上,厚著臉皮問:“我給你的情書你看了沒?” “沒?!焙芨纱嗟幕卮?。 她也不害臊:“沒看也沒關系,那我現在就簡明地跟你說,我喜歡你?!?/br> “我已經有了喜歡的人?!彼矚g上的是一個叫做秦秦的姑娘。 她辯解:“可你對她的是喜歡,不是愛??!我一定會讓你在愛上她之前,先愛上我!” 那時候,正值迷人的六月。蟬蟲嘶叫,連綿不絕,長廊外一排排的香樟樹伴風搖曳,暗香醉人。徐臻最終無奈著搖搖頭,“林玫,你真像一朵帶著刺的玫瑰?!?/br> 林玫永遠滿腔熱血,言出必行,短短幾個月,行動力強到讓人措手不及。徐臻喜歡嚴歌苓的文章,她便雀躍地去研讀《穗子物語》;徐臻喜歡鋼琴曲,她便雀躍地報名了一個鋼琴培訓班;徐臻喜歡看海,她甚至又雀躍地買了兩張去青島的火車票…… 只是在愛情的世界里面,付出與回報往往都不是等量而言的。 林玫的雀躍卻在某個十月被徐臻給澆了一盆冷水,白襯衫的少年說:“林玫,你不要再跟我糾纏了,我已經愛上她了,不是喜歡了?!?/br> 林玫一怔。 在愛情的世界里面,同樣還有一句話:往往付出多少,失望便有多少。那時被拒絕了的林玫,已然是近乎絕望的。 良久,她才以乞求的目光開口:“徐臻,陪我去看一看海吧??赐炅撕?,我就答應你,不糾纏你?!?/br> “好?!?/br> 白襯衫的干凈少年當時不過是想滿足她這個小小的愿景,給她也給自己一個圓滿的終結,殊不知,所謂的終結卻成了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火車長鳴,徐臻和林玫踏上了去往青島的不歸路。而彼時,徐臻所心心念念的姑娘秦秦正站在電影院門口,等著他前來赴約。 所以,先前在日本秦秦電話里的一通解釋不過都是善意的謊言罷了,自始而終,她林玫才是那個罪大惡極的人。 “是你害死了他!”秦秦的頰上流過兩行淚。 林玫一怔。是的,多年前的那日她在海邊甩開了徐臻的手,一個縱身跳下了深不見底的海洋,有如墮入了阿鼻地獄,在海水嗆如耳鼻的時候,有一只手緊緊地從上面抓住了她。 那是徐臻的手。 “阿臻都是為了救你才丟了性命的!” 林玫的腦袋“嗡嗡”作響。 “所以,你沒有資格死,你的命是阿臻拿命換來的!”這是秦秦絕望的吶喊。 林玫一頭枕入被子里。 數月有余,波瀾逐漸趨于了最原始的平靜。 秦秦從那棟別墅里搬了出去,買了一張去往日本的機票,那兒是她與徐臻青梅竹馬長大的地方。在日本她又新開一家咖啡館,只因為徐臻生前最愛喝的就是她調制的咖啡。 林玫也從那棟別墅里搬了出去,她是恢復了記憶后才知道這高高的別墅的主人是陰陽相隔的徐臻。離開之后,她過著的日子基本上是兩點一線,白天在兩生花店里面賣花,晚上回到廉租房里繼續培育新花種,知足亦圓滿。 至于,還有一個人,宋朝。 林玫從未去找過他,也從未再見到過他,更不敢,去想起他。 尾聲 “有一種植物,每年只會開兩次花,一次是盛開在蔥蘢的六月,一次是盛開在蕭瑟的十月?!?/br> 這是一三年洛杉磯美術館的個人畫展上,宋朝給出的答案。因為有記者對于其中一幅作品的素材來源,提出了疑惑。 迄今,宋朝儼然是畫界之翹楚,行業之棟梁。周遭鶯鶯燕燕,花花草草,亦是不缺的,無奈何宋朝他一向都是冷眼旁觀以對,掃興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