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如果不是因為要和魏慎言成為一家人,張謝儀真的懶的跟魏慎言解釋那么多,張謝儀對于何撩,是和何撩于他一樣認真。 一番解釋下來,證明了兩件事,一是魏御史真的小肚雞腸,二是魏御史記憶力真的太好。 說著說著,這兩人之間的氣氛不再像先前那樣劍拔弩張,但也沒有化干戈為玉帛,難得能如此平靜地面對面聊一聊。 魏御史老臉掛不住,小聲自顧自罵罵咧咧地走了,留下他的夫人還在招待何撩,何撩與她沒有什么話講,就讓她幫忙轉告魏慎言,讓他把消息往老家帶一帶,他是認真的。 魏御史的夫人瞧著這兩人,溫聲細語地祝福了幾句,然后親自送他們出門。 出了御史府,何撩安安分分不敢多言,等著兩人坐上城門口的那輛馬車,何撩才敢跟張謝儀搭話。 何撩慫啊,他怕他在上馬車之前多言的話,萬一又惹到張謝儀,張謝儀很有可能就 把他丟在長安城。 “謝儀,你還在生氣嗎?” “你說呢?” 現在馬車里只有他們兩個人,外面的車夫是張謝儀信的過的人,何撩跟這個人也有幾次照面,能感覺出來這是一個不愛說話守口如瓶的人。 何撩厚著臉皮哄著張謝儀,張謝儀一開始還板著臉,漸漸地也就被逗笑了,兩個加在一起七十多歲的人愣是比那些小孩童還要幼稚,在車廂里玩鬧起來。 張謝儀曾經也是一個年少輕狂的人,雖然現在已經三十有四,但這內里啊,永遠有一顆瀟灑隨心的少年心。 在張謝儀和何撩出城后不久,凌驚玹和他夫人洛彎兒也從長安城出來踏上回潛靈山莊的路途。 張華若這邊,他師父葉問天留在長安城照看他,順便再找找還有沒有什么其他法子能解張華若身上的毒。 這一刻,好像除了楊大寶家之外都陷入了忙碌,唯有張華若本人輕輕淡淡。 過一天少一天,自他查明自己總是體弱多病的原因后,他就沒奢望能活到耄耋之年。 晚飯之后,張華若拉著楊大寶一起坐到屋頂,屋頂并不平穩,兩人需要相互依靠著才能安穩坐在上面。 小皇帝沒有收走丞相府,改名為張府永遠為張謝儀留著,然而對于朝上其他人來說,很多還是猜測這一切只是小皇帝和張謝儀做的局,猜測接下來會有一場令人心驚膽戰的朝政局勢變故,各個膽顫心驚,愈發小心翼翼。 張華若沒有留在丞相府繼續住,而是替張謝儀清散了所有家仆,給足他們遣散費,忙完丞相府的事情已經是傍晚。 留下三位實在不愿意離開的家仆負責看守、打掃丞相府,張華若這才和楊大寶帶著枸杞子一起回楊大寶家。 現在兩人正一起抬頭看云看星看月。 楊大寶很乖,張華若讓他陪著自己一起看夜空,他就真的全程抬頭看著月明星疏的夜色,不知道張華若早就已經收回看月的視線,轉而看著身邊的他。 不知道是因為情人眼里出西施,還是今晚的月色太美,張華若眼里的楊大寶側顏帥到讓張華若的心止不住地怦怦跳。 外人或許會覺得楊大寶只是喜歡他張華若的顏,只是喜歡他張華若足夠有門面的家世地位,可是…… 不是張華若自滿或者驕傲,試問有誰不喜歡他的顏? 至于家世地位,楊大寶從跟張華若成親以來,從未主動利用這一身份得過好處,在外面也從不以丞相兒婿自居,說楊大寶貪圖地位,那真真是最大的笑話。 愛一個人可以轟轟烈烈,也可以平淡如水,這要看每個人的性格和處世之道,以楊大寶的性格和他對家庭愛情的觀點,他不討厭張華若,為什么就不能同意這門親事? 或許一開始并沒有愛,只是有一點喜歡有一點好感,對于楊大寶來說,一旦給予承諾就要實現,一旦有了家就要為之奮斗,一旦有了另一半就要對其負責對其好,而他,也的確一直這么做。 多少愛情始于一見鐘情,一見鐘情不過也是見色起意罷了,只是愛上那張臉后會不會愛上那人的其他優點,愿不愿意包容那人的缺點,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 張華若不介意楊大寶喜歡他的臉。 等楊大寶意識到張華若在看著他,張華若已經看著他很長時間了,楊大寶不好意思地低頭:“不是說看星星月亮嗎,怎么一直看著我?!?/br> 張華若笑著回答:“你就是我的星星月亮?!?/br> 楊大寶實誠地反駁:“我又不會發光發亮?!?/br> “會啊,你會發光啊?!睆埲A若抬手握住楊大寶的一只手,“在我眼里,除了爹爹枸杞子師父這些人之外,你發著不亞于他們的光,照亮著我本來灰暗的人生,驅散走那些痛苦?!?/br> 張華若給楊大寶講起小時候的事,楊大寶這時候才知道張華若就是小時候那個被他藏起來的小男孩,驚訝不已。 張華若又給楊大寶講了兩人之間另一次交集。 雖然大家都以為張華若一直安分待在丞相府里不外出,其實張華若總是偷偷跑出來,一次兩次還沒事,跑出來多了總會被有心人觀察到,加上他總是戴著斗笠,那就更加引人好奇了。 有一次他又偷跑出來辦事時,他就被人堵在一個小巷子里,那群人非要他摘下斗笠看看是誰,張華若不肯,他們就打算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