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至少從私人感qíng方面來說是這樣的。 曹cao聽到這話也是點頭:確實如此,本初雖然看起來不像是能夠做出這種沖動冒險的事qíng的人,但他到底也是個英雄。 陳宮聽到這話果然是松了口氣,可荀攸卻并不為此放松,他想了想說道:雖然袁紹的舉動可以解釋的通,但公孫康呢? 聽到他這么問,大家都有幾分疑惑。 荀攸于是繼續說道:公孫康的解釋來的未免太及時了一些,以常理來說,他這樣的舉動意味著什么? 曹cao幾乎立刻明白過來:要么是他對于我們的結盟極為重視,因此發現自己的失誤之后立刻來信解釋,要么就是他早就知道,此舉其實是擔心我們懷疑,想要打消我們的疑慮。 荀攸點頭:正是如此,可看公孫康之前做事,他雖然確實重視我們的力量,卻還沒有重視到這種自降身份的程度吧? 這樣的做法就顯得公孫康十分懼怕曹cao,并且自認比曹cao低了很多,因此才在發現自己的失誤之后急忙前來解釋。 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那么難道是第二種? 說到第二種,陳宮倒是贊成的:恐怕公孫康也是希望我們有損失吧。 曹cao不由得問道:難道他希望我們失???但是這對他而言也沒有好處吧? 公孫康自認和袁紹有殺父之仇,他總不會希望袁紹成功吧? 陳宮道:此舉并非是希望我們失敗,否則直接在取得我們的信任之后提供錯誤的qíng報就可以了,我想公孫康此舉是想要消耗我們的力量,如果我們和袁紹之間的戰況膠著的話,那么公孫康的力量在此時就顯得十分關鍵了,這種時候他自然可以開口要更大的好處,而我們也不得不答應。 曹cao點頭:應該就是這樣,公孫康果然不值得信任。 雖然不值得信任,但該用的qíng況下還是要用的,這一點曹cao很清楚,也不需要其他人再多嘴解釋了。 不過這種說法還僅僅都是猜測,因此還需要再確認一下。 這倒也簡單,曹cao再給公孫康去一封信就可以了。 曹cao只需要在信中詢問袁紹的計劃和兵力部署等問題,只看公孫康的回答就能夠得出結論。 于是曹cao接著問道:元昭從前方來信問我是否還按照原本的計劃行動,我覺得在確認之前還是先讓他們暫緩吧? 小心謹慎一點也沒有關系,畢竟到了這種程度,曹cao不想因為失誤而失去這個好機會。 見所有人都贊同,于是就由陳宮修書一封差人送去公孫康那里。 果然,公孫康的回信并不算很快,并不是加急送來的,明顯是一路不緊不慢的過來,而曹cao接到信后再看,果然發現公孫康的言語模糊,只講了些大概qíng況。 這對他們攻打袁紹確實是有用處,但如果要憑此制勝恐怕就不行了。 曹cao道:看來你們說的沒錯,公孫康果然是想要一邊賣我們好處一邊讓我們與袁紹之間互相消耗。 想到這里,他哼了一聲,說道:讓元昭和子龍不必再留手了,照原本的計劃打過去! 這其實就是在給公孫康威懾,告訴他其實袁紹沒有他想象的那么qiáng,而如果公孫康不能老實合作的話,他們也并不介意撇開他。 畢竟青州確實是有這樣的實力。 袁紹接到曹旭和趙云的動向的時候卻笑了出來:一切盡在友若所料之中啊。 荀諶看了看之后也放松了不少:看來他們已經完全順著我們引導的方向去想了。 讓公孫康去做這件事qíng本就危險,畢竟如果給出的都是真實的qíng報,那么這對袁紹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前期為了取得信任,總不能一開始就讓公孫康提供假qíng報,青州那群人又不傻,沒那么好忽悠的。 那么在這種必須要提供真實的qíng報,卻又不能讓袁紹為此bào露太多的qíng況下,給一些半遮半掩模棱兩可的qíng報是最好不過了。 至少這樣做的話,給他們留下了非常大的cao作空間。 而在關鍵時刻這種看似正確實則模糊的qíng報是非常要命的,只要稍加誤導就能讓整個戰局發生變化。 打個比方來說,袁紹分明是要打冀州,可公孫康這種時候就可以給出qíng報說袁紹南下,然后用模糊的語言引導曹cao認為袁紹是要打青州。 反正都是往北走,在最初確認qíng報的時候,肯定是覺得公孫康說的沒錯的。 當然,也可以靈活運用于其他方面,總之最終的目的都是在關鍵時刻對曹cao方面造成誤導,使得袁紹獲得翻盤的機會。 而且曹cao對自己的力量十分自信,想來不會在意公孫康提供的qíng報到底是不是十分詳細。 畢竟對于曹cao來說,他拉攏公孫康的最主要原因并非是想要公孫康做個間諜刺探qíng報,他僅僅是不想要增加袁紹的力量而已。 曹旭接到曹cao的消息之后自然放下心來,然后她就準備揍高覽或者說是揍袁譚了。 雖然沒什么戰斗力,但弄死他的效果比弄死高覽好多了吧? 郭嘉聽到這話倒是意外:這可不像是將軍你說出的話啊。 應該說曹旭向來是那種喜歡更具有挑戰xing的對手的類型。 袁譚這樣的,最開始應該完全不在曹旭的考慮范圍內吧? 曹旭聽到這話很gān脆的翻了個白眼給郭嘉:難道你覺得這次有什么好對手嗎? 呂布已經嫌棄到不想來,寧愿去盯著劉備了好嗎。 所以要盡快解決袁紹,然后我們就可以去打其他人了,不管是孫策還是劉備那里,都有不錯的對手呢。 郭嘉: 所以說,你就是因為這個想要速度解決戰爭嗎? 大概是郭嘉的表qíng太明顯,曹旭很自然的點頭:這有什么不對嗎? 郭嘉:不,沒什么,只是覺得,果然做將軍的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至少對于郭嘉來說,他并不喜歡遇到太過難纏的對手。 當然,這并非是說郭嘉害怕什么,而是說,如果對面只是一般的聰明人還好,萬一遇上賈詡那種坑貨,簡直nüè身nüè心??! 雖然如果是作為對手的話,讓郭嘉坑賈詡,郭嘉也不是不敢坑,但如果可以的話,賈詡那種人還是少遇到一點比較好。 但總體來說,這次他們的進攻打得還是比較順利的。 郭嘉倒是稱贊了袁紹一下:這次雖然看起來是我們打得勢頭很好,但袁紹確實給我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不管是從大局還是從各方面的協調調動上,這次的感覺都比上次好得多呢,如果上次袁紹也有這樣的水平的話,我覺得我們至今大概還在打冀州,根本不能把袁紹bī迫到這種程度啊。 戲志才也是點頭:應該說,上次也不算是袁紹的失誤,更不能說是袁紹那邊的水平太低,只能說文和先生實在是好手段。 袁紹的謀士水平確實不差,但如果他們自己內斗起來,并且互相拖后腿的話,十分力氣能夠發揮出五分都算是很不錯了。 甚至更加坑爹的是,因為賈詡的關系,袁紹接連更換了好幾任謀主。 大概也就是類似于總參謀長之類的職務。 這是對整個戰爭的風格節奏以及布局方面都有關鍵影響的職位,如果這個職位經常變動的話,其實比讓一個笨蛋來做要更加不可取。 因為都是聰明人,所以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也十分自信絕不比其他人要差,于是今天換來張三是一個打法,明天換來李四又是一種想法,后天換上王二,風格還得再變。 在給袁紹解決問題之前,頻繁的人員更換直接讓袁紹那里自己就亂了章法。 再加上比起對付青州,那時候他們好像對內部撕bī更加感興趣。 而現在,袁紹的風格統一,且各部一直對命令執行的非常好,就算是撤退也是有條不紊的,該撤的時候就撤。 戲志才說道:我想起,之前好像有聽說過袁紹這次任用了荀諶?他和文若公達是一家吧? 郭嘉點頭:來之前我還問過公達了,他說荀諶的水平不比他差,必須要小心,現在看來,他確實有力挽狂瀾之能呢。 雖然看樣子袁紹輕易是扶不起來了。 戲志才聽到這里則轉臉對一直聽著他們說話的諸葛亮司馬懿說道:關于荀諶這次的布局,你們回去寫個分析報告過來。 好吧,被加任務了。 但諸葛亮和司馬懿沒有絲毫不滿,這本就是他們這次該做的事qíng。 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事qíng,有郭嘉和戲志才在cao心,難道還需要他們整天來發表高見嗎?對于他們來說,基礎的經驗積累,和眼界的增長才是最重要的,而且這種需要做大量qíng報搜集和文書任務的工作本就是該jiāo給他們兩的,因此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都非常高興的接受了任務。 而且說實在話,這次荀諶確實非常高明,值得稱道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比如說后撤這種事,看起來是曹旭勢頭很猛的打下了城池,但實際上,那是荀諶在發現無法守住之后主動放棄的,在確定一地堅持到了極限之后,他會非常果斷的下令放棄。 并且幾乎不會給曹旭留下什么有用的東西。 有計劃有組織的撤退,和戰敗后匆忙的撤退是有明顯不同的,這一點曹旭也是打了多年的仗了,自然分得出來。 而這也是最讓曹旭覺得憋屈的地方。 她看起來打的很順,但每次到了關鍵時刻,壓根感受不到多少成功的喜悅,總覺得最后一秒是在卯足了力氣揮拳打空氣。 這種滋味特別的難受。 但這種qíng況不會持續很久了,曹旭指著地圖說道:袁紹雖然從薊縣后撤,將治所向后方轉移,但幽州本身并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幽州的整體地形是橫向的狹長,袁紹如果想要遠離的話,向東面撤退其實更好,但東面更加靠近公孫康的范圍,袁紹不會那樣做的。 袁紹不可能放心把自己的全部身家xing命都jiāo給公孫康,這一點就算是曹旭也能看得出來。 曹旭對總體qíng況的判斷是沒錯的,至少在他們打下泉州向安次進攻的時候,袁譚對他們的抵抗立刻變得頑qiáng了起來。 曹旭知道這就是他們的底線了。 而按照計劃,她和趙云本該在最后時刻從兩個方向同時威脅薊縣,迫使袁紹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