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袁紹是否還能撐住兩年,實在是個問題,甚至我擔心他可能連一年都撐不住。 周瑜說這話的時候也是眉頭緊鎖。 事實上他也希望青州真的會打上幾年的時間,那么孫策就可以搞定劉表了,雖然和劉表結盟的事qíng是周瑜自己提出來的,但實際上,這地盤在劉表的手里,總比不上在孫策的手里好啊。 可理智告訴周瑜,這種qíng況不可能發生。 孫策聽到這話整個人都蔫耷了:說白了就是,我們還是得找劉表聯合,對吧? 真是個悲傷的現實。 周瑜見他因此失落,于是笑著說道:我聽說權兒的丹陽學館已經辦起來了? 今年孫權才算是成年,然后給取了字叫仲謀。 不過私下里周瑜對他的稱呼倒是沒改。 孫策聽到周瑜的話點頭道:已經辦起來了,權兒還真是厲害呢,我請來的那些丹陽聞名的名士大儒們,剛開始對他都不服氣,說憑什么讓這么個小娃娃給他們上課,可聽了權兒的一堂課之后,卻都心服口服了。 孫權既然要辦學館,那么就不能只他自己一個人,這需要更多的教師資源,顯然這玩意兒青州來的最好,或者說是曹cao的地盤來的最好,但紀衡在這方面的控制比較嚴格,孫權也沒其他辦法,只好自己上陣開個掃盲培訓班了。 他又對孫策說:我已經請了學館的同學來,應該還能多些人手。 孫權所謂的同學,是指在青州學館上了半截就因為種種原因離開的人。 這種人并沒有真的學成什么,顯然不在紀衡的注意范圍內,但實際上,孫權很清楚除了像是他這種因為特權被塞進去的,其他人只要是能夠考進青州學館的,那都是地方學館的厲害人物。 不過大概是紀衡的各項措施比較到位,因此上不下去的人倒是少數,再加上就算孫權聯系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一說就來,因此最后來的人數恐怕不會多。 但只要有一兩人也是足夠了。 孫權對孫策道:曹cao治下最早的學館,不就是只靠著伯瑾先生一人辦起來的嗎? 紀衡才是學館最早的教師啊。 總之,孫權這事辦的很不錯,因此這時候孫策和周瑜說起來,也很為自己的弟弟驕傲。 孫策自己武力值比較高,適合戰場上gān架打地盤,但他對弟弟們則遠沒有這樣的要求,只要他們都能夠有出息就足夠了。 孫權目前看起來就很出息,孫策自然也驕傲。 更何況,讀書讀得好,本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qíng呀。 尤其是說起孫權讓那群所謂名士們都服氣的時候,孫策說的可帶勁了,簡直比說起他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還要興奮。 不過這種事,孫權自己倒是嘆息的,他知道那些人最開始對他服氣,并不是因為他厲害。 是的,最開始大家確實看不上他,覺得他不過是個毛頭小子罷了,居然也敢給他們這些讀書的時間比孫權的年紀都要大的人上課。 可孫權說自己是青州學館混過來的,大家頓時就愿意聽聽他到底要怎么講了。 這才給了孫權機會。 這讓孫權不由得在心里發誓,他一定要讓丹陽學館也厲害起來,以后絕不輸給青州學館! 好吧,遠在青州的紀衡可不知道他不小心就把東吳皇帝孫權給歪成了史上著名教育家,他正在為自家女兒犯愁。 嗯,是的,這說的是紀微。 今年的紀微也是六歲了,如果算虛歲的話,就是七歲。 說起來也該去學館讀書了。 紀衡給自家孩子的啟蒙教育向來是不含糊的,因此紀微的基礎他倒是不擔心,但上學的問題卻由不得他不cao心。 當然不是后世那種為孩子上學cao心的qíng況,對于紀衡來說,在北方的地盤上,還沒有他一句話進不去學館。 但問題在于,女學雖然辦了多年,但規模一直都不是很大,也因此一直獨立在外。 目前來說,青州女學的總人數加起來也不超過八十人。 且里面多數是所謂的大家閨秀。 蔡琰畫風的都少,更別提是曹旭畫風的了。 對于小孩子來說,成長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紀衡并不想讓紀微去那樣的環境里學習。 或許青州女學的氛圍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開放且進步的,但這還遠遠不夠。 可如果把紀微送去學館的話,那么紀微很有可能會成為學館唯一的女孩子,她現在的年紀又小,紀衡其實還是有點擔心同學相處的問題的。 更何況,如果普通的學館里有歧視存在的話,恐怕影響會更加惡劣,那還不如讓紀微去女學呢。 紀衡糾結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暫時先不送紀微去上學了。 他對女兒說道:先送你去蔡先生家里跟著她學好不好?等明年最遲后年,我一定解決問題,讓你能好好上學,有個很好的環境。 紀微看著自己的父親,想了想問道:我不能考軍校嗎?我聽說軍校的事qíng了! 紀衡嘴角一抽:你現在考慮軍校的事qíng還太早了。 見女兒看著他,并不罷休,紀衡于是接著說道:你連我都打不贏呢!你母親可是三招兩招就能把我撂倒! 嗯,這話是事實。 紀微目前的水平還僅限于拿著木劍比劃,打起來的話,紀衡贏他都很輕松。 再說了 考軍校也需要基礎課啊。 但是,上次不是說有些人基礎課沒通過也去了嗎? 紀衡倒是知道紀微說的哪一出,他很認真的給女兒解釋道:那是因為那些人都是外地來的,沒有學過那些,因此暫時招納他們進入軍校,之后也是要在軍校內補習基礎課的哦,而且也有考試呢。 紀衡努力給女兒擺出一張嚴肅臉,顯得自己更有可信度:是非常非常嚴格的考試。 紀微眨眨眼,看起來很失望的樣子:哎,居然是這樣 所以說,還是要去蔡先生家啊,說起來,趙云你知道的吧?他和蔡先生是一家哦,你去的話,說不定以后可以遇上他,也能請教幾招呢。 紀微當然是認識趙云的,不過因為連年征戰的緣故,她見曹旭都有些少,見趙云就更少一些。 但紀微對趙云是印象深刻的:我知道他!他比母親還要厲害! 紀衡于是問道:那么,還要不要去蔡先生那里? 要去! 紀衡心說小孩子果然好哄。 不過他還是繼續道:那么你要記得自己是去讀書的哦,不能因為想到趙云就把正事給忘記了。 我知道!紀微很認真的對父親承諾:要先做好本職的事qíng,才能去做其他,我去蔡先生那里學習,就要先讀書,讀好才能學武。 紀衡頓時很開心:微微最棒啦! 啊,說起來,丁氏好幾次都說紀微長得和曹旭小時候很像,這么說的話,難道曹旭小時候也這么好哄? 紀衡摸摸下巴:應該很好哄吧,畢竟她現在也挺好哄的。 至少說話算話這一點據說是從小養成的,而好哄什么的,一頓好吃的就能解決曹旭的大部分問題,剩下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打一架來解決。 所以,這應該算是很好哄的類型吧? 紀衡在家哄孩子,曹旭則在哄呂布。 曹cao伸著脖子看曹旭手上的信:這是奉先的第幾封了? 第四封。曹旭回答道:他覺得劉備太無趣,還是想要打袁紹。 目前曹旭正和曹cao一起駐扎在冀州,當然,過段時間曹旭是要去前方配合趙云的,但此時,她暫時還留在曹cao這里。 至于說呂布 我勸了他了,但是他完全不聽呢。 好吧,這種事其實也不能說完全出乎曹cao的預料,他想了想對曹旭說道:你這次回信就別跟他講道理了,就問他,此時袁紹手下難道有什么值得一戰的人物嗎?比得上劉備手下那幾人的水平。 顯然,袁紹這時候是沒有的。 他手下武藝最好的當屬顏良文丑,張郃等人雖然也不錯,但說的是綜合水平,張郃的智商是加分項,單純論武藝的話,張郃自己也承認他是不如顏良文丑二人的。 然而這兩人早就死掉了,一個死在曹旭手里,一個死在呂布手里。 在這種qíng況下,呂布就算來了前線,又要和誰gān架? 顯然還是盯著關羽和張飛比較劃算吧? 曹cao又說:另外你也可以告訴他,我是打算派人駐守雁門的,原本是想要讓文遠去,但如果奉先這么積極請戰的話,就讓他去好了。 曹旭:你這么說,奉先會被嚇到的。 呂布最不樂意守城了好嗎! 在并州,因為是要防備劉備,但劉備本人比較安分,就算呂布可勁蹦跶,劉備都不愛搭理他,因此呂布無聊的時候還能往邊境逛幾圈,和異族人gāngān架什么的。 可如果是去守雁門的話,那可是守城,妥妥的不能亂跑啊。 呂布還不得憋死。 果然,當曹旭的這封信送去并州之后,呂布瞬間消停了。 然后高順就看見了背影蕭索的,十分委屈的呂布一只。 哦對,挺大年紀的大老爺們了,他居然還揪花瓣! 劉備不會來攻打,劉備會來攻打,劉備不會來攻打 高順的嘴角抽啊抽,他心說你還能更幼稚一點嗎? 然而實際上他看著滿地的花瓣說出來的是:奉先,別揪了,你就算再嘗試更多次結果也是一樣的。 呂布抬頭看他,分外的不開心:怎么,難道你就這么確定劉備絕不會來? 不,我的意思是,這種花的花瓣是奇數,所以你只逮著這一種揪的話,無論多少次,結果都是一樣的。 呂布: 成績不好怪我咯? 高順見他這樣子,于是有些關心的問道:要不,我讓人出去多找幾種花來你換著揪? 呂布: 誰要揪花瓣啦! 眼看著呂布氣哼哼的走掉,高順扭頭對著張遼一臉疑惑:奉先到底在鬧什么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