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作者有話說: 還有三章正文完結,這周會寫完! 關于陛下具體怎么審的師兄,咳咳咳我相信大家都懂,對吧? 番外目前暫定: 1.蘇朗星琿的何為“任憑處置”; 2.可喜可賀!楚山花終于光明正大地走正門回了趟漓山望舒殿; 3.書離和小蕭的應該也會寫,但具體還沒想好內容。 還有其他想看的,可以留言,只要不逆拆CP其他均可考慮。 第七卷 歸海 第110章 還扇 穎海戰局落敗,昌州幾個世家主被連松成和宜山書院聯合起來擺了一道,人全被扣押在了錦都。消息傳到江南十二城,幾個世家內部當即就慌神亂了套。 時至今日,敬王大軍依舊被朔安侯擋在瀾江以南,既攻破不了中州防線,也難以從中宛戰場脫身。 敬王這廂正焦頭爛額,進退維谷,不想穎海戰局落敗,昌州世家主被擒的軍情戰報就被“適時”地送到了案頭。而更雪上加霜的是,還沒等他來得及想辦法來應對眼前這一團亂麻的局面,定康就又出事了。 周敏才以為穎海戰事剛剛結束,蘇朗勢必要抽出幾天來收拾城內外亂局,至少也要過個十來日才能出兵定康,然而他太樂觀了。 當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席卷穎海,差點讓這座不夜城就此繁華落幕。而今時局逆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蘇朗要還的就是一個措手不及—— 穎海戰局終了后的第六日夜里,夜空無月,漆黑漫天,穎海軍和寧州駐軍前后配合,突襲定康。 雙方對峙多日,寧州駐軍會趁夜驟然發難,并不算是意料之外,定康這邊應對起來也算是游刃有余。但周敏才萬萬沒想到的是,兩軍酣戰之際,“從天而降”的一把戰火在后方的瀾江北岸熊熊燃起。 彼時昌州諸城里,水深火熱的遠不止一個定康。 穎國公蘇闕和天子影衛首領凌啟從穎海趕往錦都,他們人還沒到,就先大張旗鼓地將幾位世家主被扣押的事告訴了江南十二城幾個對應的世家。 消息也不經由別人,一路上直接就讓天子影衛過去傳。他們走了一路,口信就傳了一路,蘇闕抵達錦都的時候,剛好將江南十二城幾個涉事的世家傳了個遍。 作為帝王刀兵的天子影衛親自跑到自家門口傳口信,口信的內容言簡意賅,大致就是“你爹謀反被抓了”。偏偏天子影衛登門拜訪的時候,禮數儀態一樣不缺,就連說話時的語氣神情都是笑意滿滿,看不出一星半點的冷冽肅殺,力求給人一種“你爹升官發財了”的錯覺。 這般行事著實成效顯著,江南十二城的幾個世子聞言臉色煞白一片,直接就被嚇破了膽子。 而這還沒完。 穎國公這一路上都沒閑著,反而一到了錦都,蘇闕就再沒有任何動作,他并沒有去審問幾位世家主,甚至都不曾與他們見上一面,只讓人先吃喝不落一頓地招待著幾位世家主。 可真正讓人難受的恰恰就是他這什么都不做。 這些世家和定康周氏、硯溪鐘氏等“鐵桿”不同,就是混水摸魚的墻頭草,殺完絕對是不可能的,天子能對一家兩家動刀,卻不能直接血洗半個昌州,否則反而容易讓這群烏合之眾破釜沉舟擰成一股繩,到時才是真的不好收場。 所以皇帝和穎國公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要將幾位世家主“賣個好價錢”,等著江南十二城過來“贖人”。 家主在別人手里捏著,種種條件自然是任皇帝開,他們連半個“不”字都說不得。若是談呢,無疑是送上門等著穎國公盤剝,不削下他們一層皮,不折斷他們兩根骨,這位都不姓蘇。 但即便明知如此,卻也不能不談。世家門閥大族里最不缺的就是權利分割和勾心斗角。世家主當然不止一個孩子,可家族未來的掌權人卻只能有一個,這位子自然誰都想坐,離這位子最近的各位世子爺就更不敢讓別人捏住自己的錯。誰要是連自己的家主、自己的爹都放著不救,那焉能服眾?焉能成為一族之長? 再說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沒打算直接動刀,否則天子影衛登門的時候就不是笑瞇瞇的了。各位被扣押的世家主多半是要放回來的,哪位世子爺當時要是大義滅親沒去救爹,那以后還有好果子吃? 談再狠的條件,再心疼再難受再舍不得,各位世家主也沒見有哪個活夠了,為了自己的命,打掉牙齒和血吞,又算什么呢? 也正如他們所料,穎國公在“談價錢”上決然不會令人失望。 蘇闕抵達錦都的次日,帝都的密旨便到了——皇帝要的條件悉數寫在了里面。不想蘇闕看完,沉吟了一會兒,又往上添了幾筆,饒是如此,臉上還一副“虧大了”的樣子。 凌啟在一旁看著,從最直接的銀錢財帛,到各城未來的稅收分成,再到緊要處的官職,甚至昌州以后的科考,陛下提到的沒提到的,穎國公幾乎全添上去了。凌啟猶豫了半晌,還是遲疑著道:“國公,這樣會不會太過分了些?萬一他們不買賬……” 蘇闕正琢磨著再添兩筆,聞言頭也不抬,只輕飄飄地道:“放心,昌州的這些老狐貍心里都清楚,平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我這樣已經很寬容了。他們又不是不知道,穎海才鬧了場人為的瘟疫,我這會正在氣頭上,多開點條件也是應當的。這要是換了蘇朗來,和他們差了輩分又沒什么交情,那至少還得再加兩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