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編輯[第一部]_第118章
他看莊墨受了委屈還那么努力地逗他笑,心里很難過,整個人都蔫蔫的。 莊墨裝出來的樂呵勁也逐漸消失了,高遠確實是他們之間的一個大問題。但他伸出雙手,扶穩了任明卿的腦袋,堅定地直視著他的眼睛:“看著我?!?/br> 任明卿泄氣地垮著肩膀,眼神閃躲,不是很有自信。 “明卿,你要知道,我為你做的所有事,都是因為你值得?!鼻f墨真摯道,“我欣賞你的才華,欽佩你的為人,我為你付出,心甘情愿。如果你覺得你配不上我的好,那就努力寫出更好的作品,早日成長為大作者?!?/br> 莊墨手心里傳來的溫度讓任明卿精神為之一震。 他用力點了點頭:“嗯!” 后來臨睡前,任明卿記起一件事:“莊先生,你有一大疊錢掉在我鞋子里了,我放回你的錢包里了哦?!?/br> 莊墨寵溺地撩手,摸了摸他的腦袋。 真老實!搶錢了還知道還。 第105章 反抄襲 顧流夕效率驚人,等莊墨養好臉上的傷,就把SO4的高層約了出來。 莊墨到地方一瞧,一溜的T恤短褲人字拖肥宅,他頭痛不已,不知道誰是話事人。 大家一起閑聊了一下午,日本動漫圈的八卦聽了一車,就是正事兒談不下來。 SO4的一幫死宅男,憑著熱血沖動開了公司,之后就飽嘗了社會的艱辛,得到了血淚的教訓:開公司很燒錢。聽說莊墨要買買買,還是愿意坐下來談的,畢竟他們從耽美版主那里聽說了這位爺開出600萬征文的事,口袋里錢肯定是不少。 但他們堅持為愛發電,不愿意并購,還不愿意莊墨插手運營,干涉作者們的內容取向,一點點都不行。 他們有他們的理由:我們就是為了二次元的繁榮昌盛!你把網站買走,逼著作者們寫言情、寫無CP,那我們和紙片人老婆的小黃車怎么辦?!隔壁腐女同志們的小黃車怎么辦?!你告訴我小黃車怎么辦?!其他資方就沒有任何要求,只給錢不逼逼! 莊墨一思忖,等于說我投個千八百萬的,我都沒有說話的份,那我這是在搞什么。 一身銅臭的莊總第一次碰釘子,就這樣敗給了為愛發電。 不過他倒沒有心灰意冷。 內容網站不是隨隨便便來一撥人就能搞起來的。即使SO4高層想堅持為愛發電,作者們也會餓死——平臺方半點兒不懂內容引導,會導致整個平臺沒有市場競爭力。你一沒有網絡收益渠道,二沒有實體圖書渠道,三沒有版權輸出渠道,作者在你的平臺上賺不到錢,那人家怎么生活? 寫文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時半會兒可以為愛發電,長期投入沒有產出,大部分作者很難堅持下去,不轉型就是死路一條。而轉型了,SO4花費數年好不容易積累的用戶生態前功盡棄。SO4從骨子里就不應該是個內容生產商,現在就應該把這群作者打包賣給他。,收割一波見好就收,省得套牢。新繪網并購SO4內容區,負責專業的內容生產和輸出,而論壇負責維護二次元用戶生態,這對新繪網、SO4以及這幫為愛發電的作者來說,都是最好的局面。 莊墨看破不說破,到最后也沒明說投不投,就讓SO4把公司資料整理一份出來,他要對網站進行一番資產評估。 回到京宇后,他讓田恬把這件事留存記錄,把這個案子拖上一拖也許會有眉目。這不是他現在最緊急的案子,買得到是錦上添花,買不到也無關乎生死存亡,還是靜觀其變,先把手頭上的作者做起來再說。 顧流夕適時地與他告辭。他看顧流夕跟著他跑了一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一次表達了謝意:“這次多虧了你,我欠你一份人情,之前說的話依舊算數,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一句話的事?!?/br> “幫忙倒說不上,就是想跟你討個人?!鳖櫫飨Φ竭@個時候才向他開口。 挖作者在行業內非常常見,編輯之間經常為了搶作者撕逼。但要她偷挖莊墨的墻角,她沒有這個膽量。莊墨是她的靠山,哪怕再小的作者,顧流夕都要跟他報備過才敢介入。 “可以??!只要不是度他山,你隨意?!鼻f墨表現得極其慷慨。除了任明卿是無可替代的,其他作者他都無所謂。 “是一個叫小觀瀾的耽美作者,她的書我想改成無CP向出版?!?/br> 莊墨根本不認識小觀瀾。烈火哥那里的作者他畢竟出過版權,有點印象;田恬那一圈作者,他連誰是誰都分不清,就跟著田恬這個大大、那個太太地叫。顧流夕既然開了口,他就順水推舟地允了:“出版和電子版放在我們這邊?” “那就再好不過了?!鳖櫫飨σ姾镁褪?。 從人家這兒挖墻角,流量和實體書的錢就讓他賺了去吧,后續小觀瀾也需要平臺的助力。以后要合作的時候還多了去了,跟他打好交道沒有任何壞處。 賓主盡歡,莊墨把她送到停車場,囑咐她如果什么時候又在網上看到度他山的新聞,請第一時間告知他,他好早做準備。 作家大會結束以后,該簽的作者全都簽下,烈火哥和田恬大刀闊斧地開始跟進兩個產品線。 烈火哥那里推進得比較順利。 前段時間,莊墨帶著徐靜之把影視圈摸了個熟,草了幾個熱門題材的案子,直接向烈火哥下定制。 烈火哥熟悉作者的秉性,對文本內容的把控也非常到位,由他去挑合適的作者,幫他們一起做精品內容比較合適。我題材給到你,對標作品給到你,你來進行命題創作。小作者單本買斷,大作者先付個定金,后期平臺連載、實體書上線、版權收益我再跟你分成,基本上京宇的實體作家都接到了或大或小的案子,生活有保障,未來有期許,心都比較定。 而對于京宇來說,這種定制向也非常劃算。單本1030萬的價格,保證了平臺上線后有足夠多的精品,也保證了連城的影視需求。只要影視對口,這么點前期投入是不會打水漂的,10萬的書轉手賣出就是100萬,30萬轉手賣出就是300萬,再不濟還能讓徐靜之兜底,即使后續跟作者分成回報比也不是一般得高。 而一個平臺如果一開始就能賣出十幾二十個IP,資方的門檻都給你踩斷,后期的所有精品都不愁賣。 田恬那里就要困難得多。 他手里一票的微博作者要變現,暫時只有實體書渠道,碼洋任務每個月五百萬,壓得他喘不過氣。加之之前他跟可達撕逼撕得一塌糊涂,他連這個碩果僅存的大作者都沒有了,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把作者推火。他知道微博作者在成為大V以前什么都是白搭,案子接不到,廣告商看不上,書還賣不出去。 以前作為讀者,田恬刷微博就圖一樂呵,現在作為責編,他慢慢去思考到底什么東西會在微博上火。他成天就泡在網上搜集案例、分析讀者的口味,看營銷號在轉什么,什么樣的內容會上熱搜,以什么樣的姿勢花式蹭熱度不討人厭……還真給他總結出了一些規律。 現在很多作者都玩微博,一開始也就是當做一個和粉絲交流的窗口,聊聊日常、分享分享生活,起到一個聚粉的作用。 但是對于小作者來說,他可能在正兒八經的閱站上得到的關注還不如在微博上多,那么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嘗試著在自媒體上創作。 普通作者,他的微博創作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就是瞎幾把寫,想寫什么寫什么。但是,一旦某條輪火了,漲了很多粉,作者就會有意識地去重復之前的創作,把內容方向固定下來,形成自己的自媒體基因。 他會意識到,“粉絲是因為我寫這個東西關注的我”,那他就持續地生產這個內容,直到他自己就形成一條產品線——包括寫什么題材、怎么個長度、怎樣的風格、有什么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形式,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這個po主寫的。 田恬悟明白了這一點,他手里又都是有一兩萬基礎粉絲、有一定寫作亮點的小作者,他就幫他們去找到適合微博環境的、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直到他們每個人都形成不可替代的內容取向:有的人適合寫搞笑段子,有的人適合寫腦洞故事,有的人適合寫歷史衍生,有的人適合寫虐文,有的人適合寫情話,有的人適合分享日?!?/br> 日更抱團是最基本的,一旦有誰突然被營銷號青睞、流量大爆,田恬就可以立刻扒微博開預售賣書。反正他這邊送審快,畫手、設計、周邊廠家都是長期合作,他甚至還找了幾個剪刀手和主催君專門給自家的作者做衍生mmd和廣播劇,堪稱時刻準備著,就等著突然爆紅。 但關鍵就是,這個大爆田恬怎么都等不來。作者的粉絲漲有在漲,但像可達那樣單條轉上一兩萬,沒有。 以他手里的資源,他最多把作者推到10萬粉。 田恬每天呆在辦公桌前心浮氣躁地刷微博,覺得他的500萬碼洋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