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公子賈璉_分節閱讀_97
揮手讓將司徒芮府中上下諸事稟告他的一號,隆旭帝放松身體靠在椅背上。他的身體越來越老邁,今日不過是處理了十來本奏折就覺得疲憊不堪。司徒淵如今對朝政之事越來越上手,他也該慢慢的放手了。 抬手看向枯瘦滿是老人斑的手,隆旭帝不甘的笑了起來。他身為九五至尊又如何,時間在他身上的流逝永遠不可能停息,每過一日,他就離死亡又近了一日??稍俨桓?,他也只能妥協。 他的大兒子要是愿意再多等個十年的話,根本用不著謀反就能正大光明的繼承皇位??上?,皇位實在是太過誘人,讓皇室眾人都變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下面的想要上位,而他這個坐在皇位上的皇帝,也沒有那么容易就甘心將這權柄給交出去。若不是經歷了幾個兒子的奪嫡,大概對老七他也不會這么快就愿意教導他,并且扶他上位。 隆旭帝其實是有點羨慕司徒淵的,比起他當初的趕鴨子上架,司徒淵繼位簡直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中宮之子,年歲適合,沒人能和他爭鋒。 伸手拿起桌邊不久前他親筆擬好的奏折,隆旭帝渾濁的眼里明明滅滅。長長嘆了口氣,他將這奏折在蠟燭上點燃放到火盆里。這賈璉果如一號所說武功那般出神入化的話,還是先在翰林院里待三年再說好了。如此文武雙全的人才,自然該全心全力為新君效力才是。他這個即將讓位的老人,就不要跟兒子搶人了。 **** 假期過后,殿試中得了功名的學子再次在京城匯聚,要么參加翰林院庶吉士選用的考試,要么等著吏部的安排。這其中,只有三鼎甲除外,殿試結果出來時,三人都被隆旭帝直接點了翰林院官職。 賈璉作為六元及第的狀元郎直接獲得了正六品翰林院侍讀的官職。一般狀元都是被點為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賈璉又侯爵爵位在身又是大慶朝有史以來唯一的一位六元首,是以才比一般的狀元高了這么一級。 翰林院下的官職官位雖不高,卻算得上是朝中極為清貴的職位。翰林院中人不僅可以查閱翰林院里所有的珍貴孤本,還能近身圣上,長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 是以翰林院在讀書人的心中是極為神圣的,再有不入翰林不入內閣之說,三鼎甲和考中庶吉士的學子就是每三年最讓人嫉妒的。 入了翰林院,按照系統的提示先去找了大慶朝歷代皇帝的起居注來閱覽。這閱覽起居注正是要求最低正六品的資格,賈璉這時總算明白了狀元果真是個好功名。難怪系統會給他那么一個艱難的任務,更是在他完成任務后給了他那么大的獎勵! 除了這待遇好外,大慶朝的狀元除非特殊情況要不很少外放到地方上,基本都是留在京城熬資歷。命好的從翰林院出來就能混個六部侍郎、尚書甚至內閣大學士也不是沒有可能;而命不好的也能混個言官坐坐,熬到老致仕的時候最差的也能有個二三品的官位。 若非進了翰林院真正的認識到了文官系統是怎樣的存在,賈璉還真以為每三年就有的三鼎甲算不得什么。在為了自己過去的認知而羞愧的同時,賈璉開始了在翰林院認真學習的日子。 翰林院里的孤本對賈璉來說算不得什么,系統那里從有文字記載起的各種典籍可為應有盡有,可起居注這種除非國破換朝代否則絕對不會流出的東西就很稀罕了。系統那里倒是有前朝的起居注,但大慶朝的卻沒有。 起居注這種東西在有些人眼中看來不過是沒甚大用的東西,但對賈璉這種重生又被系統調/教的敏銳有政治眼光的人來看,稱為至寶也不為過。 第66章 賈珠成婚 第六十六章 賈璉如此好學,成日都窩在翰林院文檔圖書室里查看各種資料輕易不外出,讓翰林院里準備給他這個勛貴出身的六元首一些下馬威的清貴完全找不到機會。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以及私底下的小動作賈璉不是不清楚,但他越在意這些人就越來勁,不如就這樣冷處理的好。 寧國府的賈敬正是受不了這些人的冷遇和小鞋而撐不下去,讓賈代化改換門庭的計劃徹底失敗。已經有了前車之鑒的賈璉自是不會再走上賈敬的老路,更何況比起有些書呆子的賈敬,賈璉更為圓滑世故,背景也更深厚,清貴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賈璉總算看完大慶朝帝王起居注,理順自己的思路,開始研讀另外的書籍后,養心殿開始時常傳召他過去伴駕。這時候翰林院眾人稍微有些著急了,賈璉來翰林院都一個月了,要是連最基本的文書格式都不知道,隆旭帝不知道會有什么反應。 他們是擺架子沒有主動給賈璉講解,想讓他求他們給他難堪??烧l知道賈璉根本就不理會他們,成日就在文檔室里待著!現在這樣的局面,該由誰來負責? 這些人的不安對賈璉來說算不得什么,有系統存在,他的任何疑問都能得到解答,根本就不需要請教那些敝帚自珍的清貴。是以他的伴駕讓隆旭帝和七皇子很滿意,幾次過去,賞賜就這么來到翰林院。 至此,賈璉徹底在翰林院站住了位置。 勛貴武將出身又如何,圣上愿意重用他,他們難道還能給他小鞋穿不成?面對翰林院眾人剖變的態度,賈璉就那樣接受并回報他們以善意。做官首要的就是與光同塵,如果太過堅持自己或者特立獨行,下場就和賈敬一樣灰溜溜的跑去道觀出家。 擱下筆,賈璉揉了揉太陽xue。 說實話,出仕不過一個多月,這日子過得比他之前每日學習安排的滿滿當當還辛苦。就算他已經習慣了揣摩別人的心思,對所有的事分析再分析,但真正踏入這官場之后,他才發現他準備得還不夠。 翰林院里相對簡單得多的讀書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心思,更何況那些在朝堂上有著各自政治利益的官員。而他,要在這群人中殺出一番天地,重建榮侯府的威名,成為一代權臣…… 他能不能換個目標? 略帶愁緒的將字跡干掉的紙張整理成冊,交給一旁等候的小太監,賈璉總算是結束了一日的工作。走出翰林院大門,落日的余暉照在金色的琉璃瓦上更是金光燦燦,讓他抬手搭在額旁瞇上眼。 落日中的皇城,有著別樣的魅力,但那莊嚴和大氣卻是怎么都揮之不去的。 “賈侍郎還未回府?” 來人語調平和淡然,但賈璉卻偏偏聽出那人在“賈”字上加重了語調。賈家的人也真辛苦,姓什么不好姓賈,取的名字再好,帶上姓之后就什么都變成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