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賜婚
東宮到鳳儀宮小半個時辰的路程,早有屬下秉明,太子妃的幺弟崔華將太后母家的侄女戴悅兒擄走?,F在各方人都在找人,太子府的手下怕太子處于不便之地,也派人去找了。太子妃乃是太子母族的崔氏女兒,崔氏本就大族,如今在太子的庇護下,如今在商國可說是第一世家,太后母族雖有所不足,卻也是老牌勢力,世家之間,面上一派和氣,暗中利益沖突,在掌權者變化之中漸漸浮出水面。 當今太后德高望重,得一眾皇親,世家支持,明面上不與太子黨硬碰,卻在暗中伺機而動。 太子聽聞此事,自然有些不耐,世家強盛,由此而來的后果,也是蛀蟲暗生,太子妃的幺弟,乃是崔家最受寵的小少爺,自己就算不喜,也要將其保下來。這些世家枉稱禮儀傳家,實則藏污納垢。 想起日前收到的消息,謝家七公子謝靈入京為官,為楚帝重用。若說真正的世家,也只有大楚的謝家,最合心意,可惜天生已是對立,不過,也只有這樣的對手,才有些意思。 自己多年精心準備,無意太過理會晉國內部爭斗,只要自己保證壓制,他們也做不出什么,待自己大業成,這些世家,不需要再存在了。 屬下知道太子不喜這樣的事,卻不得不按捺,還要保他,心中不虞,便不敢再多言。 太子閉目養神,端坐與步輦上,遠遠看去,龍威初現,竟然比龍座之上的帝王,還要威嚴。 屬下緊隨步輦一旁,太子仍閉著眼,淡淡道,“你去父皇哪里,就說崔家的小公子崔華,心悅太后的侄女戴悅兒,本太子替他求一道賜婚旨意,求陛下成全,辦好之后,送到鳳儀宮來?!?/br> 看來是一點也不擔心陛下會駁了請求。 屬下心中暗自揣摩,不敢多問,還是道了聲“是?!币懒疃?,順便吩咐人找到崔華,就告訴他,是因為得知陛下要賜婚于他,他才太過驚喜,做的出格了。 有些事無需多言,屬下自會辦好,上面只需做出決策,下面出面把事辦的漂漂亮亮的,才是御下之道,下面人才會有更多機變之能,這也要著重培養。 到了鳳儀宮,太后已經等候多時,一進宮內,一種厚重大氣,便鋪面而來,主位上坐的正是雍容自持的太后,雖然已經頭發花白,眉眼之間,依舊精明。 太子恭瑾行李道“孫兒給太后請安?!?/br> “太子免禮,快過來坐下?!?/br> 謝過之后,太子坐到太后下首,二人上慈下孝的說著話,只見有宮人來報,戴家夫人來持令牌來拜見太后,還一臉悲色。 太后聽了,十分驚奇,忙命請進來。 那戴夫人,身著一品誥命的朝服,雙眼通紅,疾步進來,見太子也在,勉強壓住悲 意,朝二人行了禮。太后讓她免禮,卻跪在地上不肯起來,口中喊著求太后和太子殿下做主。 太后不解,問道“出了什么事兒了,如此慌張,哀家和太子殿下在這里呢,就算哀家老了不中用了,還有太子在,一定能為你們主持公道?!?/br> “今日小女悅兒出門去選寫首飾頭面,誰知,被崔家的崔華遇上,強行擄走,我們家去上門要人,崔家卻死活不肯交人,還說什么少爺沒有回來,臣婦知道崔家勢大,沒想到不講理到了這個地步,小女現在生死不知,臣婦實在是,” 說到此處,已是上氣不接下氣,太后看看太子,太子正端著茶,細細品著,看著沒有說話的意思。 只好先開口道“崔華在京城強搶女子,搶的還是身為皇親的戴家的小姐,此事太子有何看法?” 太子淡淡道“此乃小事?!?/br> 太后見他漫不經心,不以為意的樣子,怒火攻心,猛地一拍桌案“小事,太子說此事是小事?崔戴兩家同為皇親國戚,悅兒甚至可說是崔華的長輩,崔華如此大膽,做出這樣的罪行,太子說是小事?太子掌控國家運行大權,就是如此是非不分嗎?難道太子還要袒護崔家的小畜生不成?” 太子雖是正統嫡出,到底是流著崔家一部分的血脈,這小畜生到底罵的是誰,不好深究。若是太子不肯包庇崔華,那崔家面上不說,心中自然會與太子有了嫌隙,日后也有機可乘。若是太子袒護崔華,正好借題發揮,是非不分的太子,怎么能正確行使國家大權。 看也不看這兩個尊貴的女人演戲,也不睬那些等著看好戲的一雙雙眼睛,太子聲調都不變“太后稍安勿躁,聽孫兒慢慢道來?!?/br> 他這幅油鹽不進,自信坦然的樣子,在太后看來,比傲慢無禮更為可惡,難道他已經有辦法應對了?此事突然,并未有人安排,乃是崔華那小畜生自己干出來的,自己等人不過壓住了第一時間的憤怒,立即在心中合計了后續,現在已經有一班御史,大臣,正在寫著折子了,只等太子的選擇。 太子見太后雙眼范著精光,心中越發不喜,暗暗冷笑,依舊不動聲色,“孫兒要在此恭喜太后,和戴夫人了?!?/br> 戴夫人雖是戴家正經夫人,卻也不是當家主母,見識有限,今日的安排,要不是本身就情真意切,也演不了多逼真,太子的威名,棘手,戴家人人人都知道,從不敢硬碰硬,這次要不是為了女兒,她也不敢直面太子。 雖說戴家是商國數一數二的世家,還有太后撐腰,這腰還是不能完全直起來,明明是戴家的女兒遇害,卻遲遲不能討回公道,家里的人,還在盤算著,拿此事換得什么好處,實在是世家之悲哀。想到這里,更是悲從中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聽到太子說恭喜,戴夫人心中無比憤怒,太子竟然已經專制到這個地步,簡直不配掌權,如此過分,如此,心中憤怒,又怎么敢表現出來,只得帶著哭腔道“太子難道就不肯可憐可憐我家小女嗎,悅兒正當韶華,那崔華是出了名的紈绔浪蕩子,悅兒她,不知,不知,”聯想到后果,更是哽咽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太后心中暗喜,心道果然中計了,太子如今已然膨脹,機會就要來了。面上還是做出痛心疾首的樣子“太子啊,不說我們皇室,舉國上下都對你寄予厚望,你居然徇私枉法,要保十惡不赦的罪人嗎?” 太子心中自然聽了不屑,說崔華是十惡不赦的醉人,戴家私下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還少嗎,強搶民女,不過是這些世家暗地里的小把戲,這兩家算是人才輩出,紈绔子弟,也是人才輩出。別人的女兒不是人,便是搶了你戴家的女兒就十惡不赦了? 戴悅兒自持貌美,性格虛榮,行為不端,暗中也做了不少虧心事,這些人只當不見。有些人壞是像崔華,壞的光明正大,坦坦蕩蕩,有一日算一日。有些人心里常年不見光彩,面上還是光彩奪目,菩薩心腸,簡直可惡至極。 欣賞夠了她們的表演,太子喝了一口茶潤潤喉嚨。 “崔華他是我的小舅子,他的紈绔作風令我和太子妃一直擔心不已。昨日他求到我府上,說看中了戴家的小姐戴悅兒,知道自己一向不爭氣,所以想讓我替他向父皇求一道賜婚圣旨,給崔戴兩家增些榮光,日后一定會改。我憐他年幼無知,又見他情真意切,想他成家之后,定會收心,便答應他今日代他向陛下請旨,在他前往戴府,兩家商議妥當之時所用?!?/br> “想必他以為此親事必成,太過歡喜,一時有些出格,此時又心中驚恐,不敢出現罷了,我已經命人去找了,待找到了,定會給太后和戴家一個交代?!?/br> 太后愕然,沒想到太子這么快就想到了應對之法,“太子此言太過兒戲,圣旨賜婚之事,怎能隨意許諾?!?/br> “孫兒認為,迷途知返,難能可貴,崔華已有改錯之心,不妨給他機會。昔年的戴老太師年輕時,不也是紈绔子弟?最后遇到戴老夫人,才決定洗心革面,最后官至太師,不是傳為佳話嗎?戴悅兒恭謹柔順,頗得戴老夫人之風,怕是又要成一段佳話?!?/br> 太后沒想到太子居然拿自己的父親和崔華那個畜牲比較,話里話外把崔華當做父親第二,心中氣極,太子卻已經將戴老太師捧的高高的,自己卻無處發作,但是還是不死心“我父親當年是掙出功名,才敢上面提親,如今別說定親,兩家從未商談過此事,他就敢如此行徑,明明就是罪行?!?/br> 太子疑惑道“太后日日禮佛,佛家不是講究慈悲為懷,太后是不相信崔華能改?還是不愿給他改過自新,成為國之棟梁的機會?莫非太后是不信孫兒?如今人尚未找到,戴家就已經給崔華定了罪,逼本太子治他的罪,你們心中的公道,就是這樣嗎?” 戴夫人戚戚然道“太子殿下,有人親眼所見崔華擄走了悅兒” 太子卻不耐聽她哭訴“你們就認定是擄走?聽崔華說,戴小姐對他也頗有情義,不然他也不敢貿然請旨,你怎不知是兩情相悅。你們既然認定崔華犯罪,你們為何不向衙門去告狀,不全力去尋找?偏偏來勞煩年事已高的太后,太后久居深宮,身體病弱,你們難道要太后拄著拐杖去替你們找嗎?” 太后一聽,太子明里暗里是在說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啊,簡直不孝至極。